龔浩成 尉文淵
龔浩成
1927年出生于江蘇常州。1947年就讀現(xiàn)上海財經大學前身的國立上海商學院銀行系。新中國成立后長期在上海財經大學任教,后任副校長。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起擔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代行長,1987年任行長。1989年為籌建上海證券交易所三位負責人之一。交易所成立后,任交易所常務理事,后主持理事會工作。
尉文淵
1955年12月出生于山西孝義一軍人家庭。1970年至1975年在新疆伊犁當兵。197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復員回上海后,在普陀區(qū)曹楊電影院當服務員,年年被評為先進個人。后被選調到普陀區(qū)委宣傳部工作?;謴透呖己罂既肷虾X斀泴W院(現(xiàn)為上海財經大學)財政金融系。1983年畢業(yè)分配到北京,參加組建國家審計署,后任審計署教育培訓處處長。1989年調到上海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金管處任正處級副處長。1990年7月參加上海證券交易所籌建,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被聘為首任總經理。1995年辭去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職務,自主創(chuàng)業(yè)至今。
創(chuàng)
建于1990年底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是上海也是全國改革開放中的一件大事。如今27年過去了,它已成為歷史?;仡欉@段歷程,像是上了一堂生動的敢于擔當、勇于創(chuàng)新的“改革課”,那種不畏風險的改革氣魄和為了加快國家發(fā)展的遠見卓識,令人深感彌足珍貴,它對于我們今天面對種種困難勇挑擔子、深化改革和創(chuàng)新,具有積極的激勵作用。
“三人領導小組”
龔浩成:上海證券交易所籌建時有個“三人領導小組”,它是1989年12月2日在上海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由市委書記、市長朱镕基宣布的。三人分別是:時任交通銀行董事長兼行長李祥瑞,時任上海市體改辦主任賀鎬圣,時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的我。李祥瑞于1997年1月因病去世。賀鎬圣罹患阿爾茲海默癥已失憶。我雖91歲高齡,但因籌建上交所是件大事,仍清晰地記得。
不要怕,大膽干
市委這次會議,是研究如何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與會的有市委常委、市政府主管經濟工作的領導,時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鴻儒應邀到會。會議除邀請我們三位外,上海其他銀行的行長和市體改辦的相關領導也參加了會議。此外還邀請了兩位理論界代表,即華東師范大學老教授陳彪如和上海財經大學年輕的金融系副主任劉波。會議由朱镕基主持。主要議題有兩個,一是要不要引進外資銀行;二是建立上海證券交易所。對第一個議題大家沒有不同意見,一致認為已經到了該引進外資銀行的時候了。對第二個議題則顧慮較多,認為問題比較棘手,主要是:中國究竟能不能搞股份制?國有企業(yè)改成股份制會不會私有化?發(fā)展資本市場會不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搞股票交易會不會助長投機,擴大貧富差距,甚至引起社會不安定?老百姓把儲蓄的錢拿出來買股票,會不會影響國有銀行吸收資金的主渠道作用等等。朱镕基問李祥瑞:“老李,你看交易所可不可以建?”李祥瑞回答說:“我看還是有點風險?!敝扉F基問:“什么風險?”老李說:“主要是政治風險?!敝扉F基又問我:“老龔,你認為怎么樣?”我從經濟條件上作了分析,認為建立交易所急了一點,早了一點:“現(xiàn)在有條件上市的公司太少。最好有100家到200家公司有條件上市,其中50家到100家能夠上市,到那時建立證券交易所就會水到渠成。”朱镕基又掉過頭來問賀鎬圣。老賀的回答是:“不要管它,先建立起來再說,在建設中發(fā)展壯大?!?/p>
朱镕基在聽取了劉鴻儒和與會其他同志的意見后說,上海要加大金融改革的步子,重現(xiàn)昔日國際金融中心的風采,首要的工作是開放外資銀行進入和建立證券交易所,這是改革中兩個最迫切的問題。他說,建立證券交易所,發(fā)展股票市場這項工作要大膽做,盡管有阻力,有一點政治風險,但是上海如果不采取一些深化改革的措施是搞不下去的。這兩年市財政虧損補貼直線上升,去年增加9億多元,今年增加13.7億元。企業(yè)資金緊張,負擔很重,今年承包基數(shù)難以完成,明年將更困難。從國家來考慮,再不想點措施上海怎么能為國家多作點貢獻?所以金融問題的研究意義非常重大。我們要為此做出努力,加快改革的步伐,樹立上海新的形象。
最后朱镕基拍板決定,成立由李祥瑞、賀鎬圣、龔浩成組成的“三人小組”,負責籌建上海證券交易所,李祥瑞為組長。老李1928年出生在揚州,1949年到中國人民銀行工作,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上海財經大學畢業(yè),曾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是我的前任,后來他奉命重建交通銀行,并任交行董事長、總經理。賀鎬圣改革開放后一直研究和主抓體制改革,是個改革意識強、有思路、敢負責的改革專家。當時證券業(yè)歸中國人民銀行管,創(chuàng)建證券交易所又必然會碰到許多改革的難題,將兩家形成合力,有利于攻堅克難,把交易所建起來。朱镕基明確兩條,一是“三人小組”的工作直接向市長匯報,對市長負責;二是一年之后的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要開業(yè)。他還強調,對籌建交易所,對外要大力宣傳,對內要低調,多做少說,甚至只做不說,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爭議,影響工作的開展。他鼓勵李祥瑞和我說:“你們不要怕,出了事我和劉鴻儒負責,你們還在第二線呢?!敝钡缴辖凰闪⒘?,他才向我們“交底”說,在成立上交所的問題上,他當面向鄧小平請示過,小平說:“好哇,你們辦吧,辦了再看,辦了不好,我們再改嘛。”
這是那年春夏之交發(fā)生政治風波后,針對國外對我國改革開放持懷疑和抵制態(tài)度、西方七國集團對我國實行經濟制裁導致大量外資撤出的嚴峻局面,表明我們繼續(xù)向世界敞開大門,繼續(xù)深化改革開放的一次重要會議;也是為即將宣布浦東開發(fā)開放積極做好準備工作而確定的重要舉措,浦東開發(fā)開放要扮演的是為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體制和機制進行先行先試的角色,是要建成中國的金融核心區(qū),而作為金融產業(yè)重要組成部分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創(chuàng)建理所當然地列入了浦東開發(fā)開放的大計之中?,F(xiàn)在回頭看,這些事關國家重大戰(zhàn)略舉措的提出和實施,是很有改革的氣魄,很有政治意義,也很富有遠見卓識的。
社會主義國家同樣可以利用資本市場
會后,交易所的籌備工作開展起來?!叭诵〗M”的辦事機構設在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金管處。具體工作分四個方面:一是統(tǒng)一思想?yún)f(xié)調工作;二是制定法規(guī)和制度;三是交易場所的建設和運行機制的設計;四是為交易所運作準備人才?;I備工作后期,時任上海市體改辦副主任的樓繼偉也參與進來。
自我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姓社姓資”的爭論沒有斷過,但爭論歸爭論,擺脫計劃經濟體制弊端的束縛,探索市場化配置資源的腳步沒有停止過。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之后國務院成立了金融體制改革研究小組,劉鴻儒任組長,制訂的金融體制改革初步方案中第一次提出要建立證券交易所,還提出允許企業(yè)用發(fā)行股票、債券的方式直接融資等等。此后,在全國的一些地方,集體企業(yè)和國有企業(yè)轉換成股份制企業(yè)、內部集資發(fā)行股票、有價證券柜臺交易、信托投資公司和證券公司創(chuàng)立等等,陸陸續(xù)續(xù)邁出了一些步子。到1988年全國有61個大中城市開放了國庫券流通市場;到1989年有100多個城市的400多家交易機構開辦了國庫券轉讓業(yè)務;1990年全國累計發(fā)行各種有價證券2100多億元,累計轉讓交易額318億元,中介機構網(wǎng)點達到1600多家。這些資本市場的嫩芽在順勢破土萌發(fā)。主管這項工作的中國人民銀行也因勢利導,1986年劉鴻儒組織央行全國13個分行的行長專門到日本野村證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學習,我是學員之一,很開眼界,回國時我從野村證券要了兩箱子相關書籍和規(guī)章制度等文本,還撰寫了6篇論文。這些都為上交所的籌建作了一定的鋪墊和準備。我們還得到了一套臺灣證券市場的法規(guī)匯編,對我們的工作也有諸多幫助和啟發(fā)。這是李祥瑞的一位老同學送的,他曾經擔任過臺灣的“財政部長”。
更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11月14日發(fā)生一件具有重要意義的事,鄧小平在北京會見了來參加中美金融市場研討會的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在接受客人贈送給他的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證章和證券樣張后,鄧小平將一張能在上海靜安證券業(yè)務部柜臺交易的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回贈給客人,還對范爾霖說:“美國在投資方面有足夠的知識?!编囆∑降脑?,尤其是贈送股票,大大出乎范爾霖的意料,敏感的國際社會更是迅捷地發(fā)出了“中國與股市握手”的驚呼,評論鄧小平的舉動表明股票市場并非資本主義所專有,社會主義國家同樣可以利用這一有效工具發(fā)展自己的經濟。
重溫小平同志的這一幕,對我們籌建上交所是很大的激勵和鼓舞。
用“Securities”還是“Stock”
與此同時,一批留美歸來的年輕學者帶來了他們對中國建立證券市場的意見和建議。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王波明和高西慶。王波明就讀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金融系,獲國際金融碩士學位,后到紐約證券交易所經濟研究部做經濟師。高西慶獲得杜克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后,在華爾街一家著名的律師事務所工作。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在華爾街的耳濡目染,使他們對在中國建立資本市場充滿熱情,認為改革開放的中國同樣需要股票和股市,需要證券交易所。1988年4月他們回國后向有關部門提交了《關于促進中國證券市場法制化和規(guī)范化的政策建議》,引起重視。9月8日,“金融體制改革和北京證券交易所籌備研討會”在北京萬壽賓館召開,王波明、高西慶受邀參會。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國家計委、體改委、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外經貿部、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等部門的領導到會參加研討。會議的成果,是會后編寫的《關于中國證券市場創(chuàng)辦與管理的設想》,它把中國證券業(yè)結構的整體框架勾勒了出來。11月9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組長姚依林和秘書長張勁夫,以及財政部副部長項懷誠、體改委副主任安志文和高尚全、原國家經委副主任呂東等,聽取了研討會情況的匯報。之后,以歸國學者領銜的“民間力量”組建了“北京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聯(lián)合辦公室”,即后來被稱作的“聯(lián)辦”,他們提出的在北京建立證券交易所的設想雖然由于種種原因被擱置了,但他們的智慧對我們籌建上交所很有幫助,我為此專門到北京拜訪過“聯(lián)辦”,受益匪淺。
上海的專家學者圍繞建立上交所也開過幾次研討會。上交所籌建工作啟動后,還組織過一次國際研討會,在更大范圍內聽取意見和建議。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交易所的規(guī)劃和管理辦法等的制訂比較順利,先后搞出了13份文件的初稿,但水平怎么樣,心里還不太有底。在香港政界和金融界的一些朋友,如全國政協(xié)委員、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中國業(yè)務主席方黃吉雯女士,愛立信中華區(qū)總裁、上海市長咨詢會議籌備組成員、英國友人麥克來倫先生等對此都很關心,讓把文件發(fā)給他們,他們翻譯成英文后請一些發(fā)達國家證券交易所的資深人士提意見,再把意見翻譯成中文反饋給我們,對我們幫助很大。
這其間有個細節(jié)值得一提,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期間“證券”這個詞的英文翻譯費了一番心思,按理翻成“Stock”就是了,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都是用這個詞,可在我們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這個詞還比較敏感,加上交易所成立初期交易的股票只有8只,國債、企業(yè)債等交易品種則有20多個,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我建議用“Securities”這個詞,以減掉點鋒芒。結果這個留有時代痕跡的、不甚規(guī)范的表述,一直到1997年12月19日交易所搬到浦東新址時才改過來。
尉文淵主動請纓
在一部分工作進展較為順利的同時,交易所選址、建設和股票交易運行的實際操作制度和程序設計等方面,推進則比較遲緩。恰在這個時候,1990年6月,朱镕基率領上海政府代表團訪問美國、新加坡等地宣傳浦東開發(fā)開放,最后一站抵達香港,在會見香港貿發(fā)局主席鄧蓮如女士時,她說,她將在是年12月率領一個大型經貿代表團訪問大陸。1940年出生的鄧蓮如,不僅是香港政商界的重量級人物,在國際上也頗具影響力,她是受英國冊封的女男爵,也是第一位取得英國終身貴族身份的華人。朱镕基很高興,說上海證券交易所將在12月成立,屆時請鄧蓮如和代表團成員參加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開業(yè)儀式。鄧蓮如欣然應允。接著在記者招待會上,朱镕基宣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將在年內成立。這重磅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轟動,外電紛紛評論說,這“標志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目標不會變”、“上海證券市場及金融發(fā)展將矗立起一塊新的里程碑”。但把我們弄得很緊張,因為這個時間表沒有公開過,沒有公開意味著萬一籌備工作沒有做好,成立時間還有往后延的余地,現(xiàn)在公之于世了,沒有退路了,到時間非成立不可了。也正在這個當口,負責交易所建設的籌備組組長的工作變動。只剩半年時間了,誰接著干?到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負責金管處工作不久的尉文淵找到我,主動請纓接手這項工作。金管處的職責之一是管理證券市場,尉文淵正是分管證券的?!叭诵〗M”研究后同意了。
我對尉文淵很了解,他是我的學生,恢復高考后他考進上海財經學院(上海財經大學前身)財政金融系,我是系黨總支書記,他是學生會干部。這是一個滿懷激情的年輕人,有想法,有點子,不怕困難,有自信心,是想干事也能干成事的人。我們相信他能挑起這副重擔。
離開業(yè)只有5個月的時間了
尉文淵:1990年我不到35歲。1983年畢業(yè)分配到北京國家審計署干了六七年。成家后因兩地分居調回上海。當時在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擔任代行長的龔浩成把我安排到分行金管處工作。一切從頭開始,想做出點成績。這時浦東開發(fā)開放已經宣布,交易所籌建組又需要人,有這樣的背景,覺得是施展的機會,就“毛遂自薦”了。但說實在的,當時我是個“股盲”,對做好這件事的難度有多大,證券交易所是怎么回事,怎樣把交易場所建起來并有序地運轉起來等,并不是很清楚。記得是7月3日接手交易所籌備組組長,接手后才知道好多工作還沒有理出頭緒,如什么樣的公司可以上市、股票交易如何進行、交易模式是什么樣的、交易清算應有怎樣的程序等等一系列實際操作的規(guī)范性條文以及交易員培訓、會員和席位的明確等等都還沒有眉目。雖然我大學畢業(yè)論文寫的是股份制,在馬克思的著作里也讀到過通過發(fā)行股票籌集建設鐵路資金的闡述,但基本上還是概念上的,對實際工作很難起到作用。懵懂地面對這一切和只有5個月的時間,頓覺壓力很大。不過眼前的這么一大攤子,有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是明確的,那就是要盡快找到一個寬敞的、合適的場地進行設計、裝修、布局,建成股票交易大廳,否則再拖下去很有可能到時交易所開不了業(yè)!
找交易大廳花了一個多月
我馬上把手下的6個人分成兩路,一路找房子,由我負責;另一路圍繞公司上市和股票交易運行等制訂各種文件和規(guī)章制度,由吳雅倫負責。晚上全體匯合交流情況,商討工作和討論修訂各種文件。與此同時,我借用萬國、海通和申銀三家證券公司的力量,請他們幫著研究一些問題和起草一些文件,還從他們那里借了一些人到籌備組工作。這樣,把繁雜的工作擺布開,人員調配好,以便能夠有條理地推進。
正是大熱的天氣,那時哪有小車,出門就擠公共汽車,東跑西顛地找房子。到漢口路舊上海交易所舊址看過,結果發(fā)現(xiàn)已被分割出租;到黃浦江和蘇州河沿岸的舊倉庫尋找,面積倒夠大,但裝修工程量太大,時間根本來不及;到火車站售票大廳和郵政局的分揀車間也去看過,均失望而歸。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房子還沒著落,那個焦急??!
選不中,和頭腦中對交易所應該是個什么樣子沒有概念有關。到有交易所的國家去考察是個辦法,但當時出國還是件比較敏感和復雜的事情,不容易辦到。于是我“走捷徑”,把在舊上海證券交易所里工作過的一些老人找來詢問情況,聽他們描述,又看了一本書的封面上印的香港聯(lián)交所交易大廳的照片,頭腦中有了一些印象。這時有人建議到北外灘浦江飯店的“孔雀廳”去看看。跑去一看,眼睛頓時覺得一亮,不禁興奮地脫口而出:“就是它了!”大廳不但夠寬敞,而且夠氣派。這是一家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歐洲建筑風格的涉外賓館,地處黃浦江和蘇州河交界處,位置很好。那時涉外賓館生意不景氣,作為宴會廳的孔雀廳常常處于閑置狀態(tài)。我當即拍板把孔雀廳租了下來。隨即把上海最好的華東設計院請來設計,并向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借了500萬元用于裝修和其他開銷。從交易大廳的色調、交易柜臺的位置、顯示屏的安裝到各種管線的鋪設等等,我發(fā)動大家群策群力,集中大家的智慧,同時也事必躬親不放過每個細節(jié)。我上小學時學過素描,有點美學概念,為了和大廳的色彩相配,確定場內交易員穿紅顏色的馬甲。沒想到派去買布的人看到黃顏色的布料質量很好,把黃布買回來了。我說,既然買回來了不要浪費,就讓場內管理人員穿黃馬甲;再去買紅布給交易員做紅馬甲。作為交易大廳一景的“紅馬甲”、“黃馬甲”就是這樣來的。交易現(xiàn)場需要安裝50門電話碰到了困難。那時電話不像現(xiàn)在,是“稀缺資源”,電信部門回復說“無能為力”。后來市領導聞訊后,幾經協(xié)調才解決問題。
作為管理者理念一定要先進
交易大廳裝修期間我每天必到,同時也有時間坐下來,一份份研究、修改和審定各種文件,以確保開業(yè)后交易活動能夠規(guī)范、有序地運行。每簽發(fā)出去一份文件,就組織相關人員學習,進行培訓,各種條條不僅落在紙上,更要落實到每個相關人員的實際操作中。
股票交易用什么方式引發(fā)了爭議。我提議運用電腦技術進行無紙化交易,遭到不少人的反對。他們說,美國這么發(fā)達,從電視上看紐約交易所的交易還用“打手勢”的方式,現(xiàn)場很熱鬧,有氣氛,也有可看性。一些見識過資本主義國家證券交易所的人也主張保留一部分場內報價、手工促成成交系統(tǒng)。再說,我們現(xiàn)在只有8只股票,國債、企業(yè)債和金融債券加起來也就二十幾種,哪用得上電腦技術?銀行月末結賬靠的還是人工打算盤,電腦能行嗎?安全可靠嗎?我堅持自己的看法,說眼光要遠一些,交易所成立后股票肯定會增加,交易量會增大,不用電腦技術肯定會落后,跟不上形勢,滿足不了投資者的需求。我在審計署負責教育和培訓,接觸過電腦技術,雖然那時這些技術還處在起步階段,但已能感受到電子科技帶來的便捷和高效,也能感覺到它的發(fā)展?jié)摿?。同時也聽說新加坡和我國臺灣地區(qū)的證券交易所已用電腦做輔助工具,但因為沒有實地考察過,說不清楚。最后兩種意見爭執(zhí)不下,便確定電腦和“手勢”都做準備,一些人對交易員進行手勢培訓,我負責組織人員進行電腦軟件開發(fā)。我把上海財經大學從事計算機教育的年輕教師謝瑋請來攻關,他又把在復旦大學搞計算機教學的夫人拉來出謀劃策。當時深圳黎明工業(yè)公司的計算機技術在全國領先,便把他們也請來加入。這在當時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沒有先例可循。我讓他們先幫銀行的金管處設計計算國庫券交易數(shù)據(jù)的軟件。幾經探索取得進展后,再設計股票交易軟件。在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后終獲成功。試運行表明,快捷、高效、安全且無紙化,效果很好。于是手勢培訓停止,轉入電腦交易培訓。軟件開發(fā)花費的100萬元,是從裝修款中擠出來的。我還把萬國、海通和申銀3大證券公司的頭頭找來,動員他們購置電腦設備。由于價格比較高,有人有些猶豫。我分析了發(fā)展趨勢后,打消了他們的顧慮,上下的步子協(xié)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