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周蕓
【摘要】主題班會課是生生之間、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良好的心理素質的主陣地之一。班會課不僅能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樹立信心,增進了解,增強班級凝聚力,還可以使學生在活動中成長,在交流中成熟。
【關鍵詞】小學主題班會策略
【基金項目】此文是蘭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課題立項號LZ[2017]GH433)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215-01
班會課是德育的主陣地之一,是班主任針對班級情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在班會課上,班主任圍繞著特定的主題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心理教育。與其它形式的德育方式相比,它更能促進班集體正確輿論的形成,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所以在新時期更要上好主題班會課。
一、轉變思想觀念
傳統(tǒng)的班會課在一些班主任心里的地位比較輕,往往班會課隨意性比較大。有的把班會課用來上課;有的利用班會課讓學生上自習;有的把班會課當作傳達學校信息的媒介;有的把班會課當作班主任個人的表演課,班主任在講臺上似乎講得津津有味,滔滔不絕,而學生表情漠然。如果每周班會課都是這樣的話,學生很排斥,根本就起不到什么教育效果。所以班主任必須要轉變思想觀念,高度重視主題班會課的成效,讓主題班會課成為學生非常期待的課,讓主題班會課成為凈化學生心靈的課,讓主題班會課走進學生的心里,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二、上好班會課
主題班會是指有鮮明主題的、以班集體為單位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動,應具有思想性、針對性、全員性、知識趣味性,還要講究藝術性。所以上好主題班會課必須要精心設計。
(一)選好一個主題
主題是班會的靈魂,只有選好主題,才能開好班會課。主題要有針對性,班主任必須經常了解本班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即針對學生思想實際及班級存在的主要問題,選擇那些具有啟發(fā)性,對學生思想情況起潛移默化作用的主題來組織班會活動,以保持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在實踐中,依據(jù)班會教育的內容,把班會課的主題分出以下幾個系列:
1.感恩親情類。主要有:《感恩》、《孝敬之道》、《關注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等。
2.學習方法類。主要有《采訪優(yōu)秀學子—學習方法談》、《如何高效學習》等。
3.心理需求類。主要有:《如何釋放壓力》、《我愛我班》、《我想對你說》、《青蘋果你不要摘》等。
4.勵志類主要有:《沒有翅膀,用心也能飛翔》、《十年后》、《挑戰(zhàn)極限,勵志長跑》、《飛的更高》、《我的理想》、《天賜寒冬礪我志》等。
(二)精心選材
主題選好后,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以引起學生共鳴為目的,圍繞主題精心準備材料。口頭表達必不可少,但是音樂、圖片、視頻更能震撼人心。如在準備《感恩父母》主題班會的時候,可從網上找了許多振奮人心的音樂,如《天下父母心》、《父親》、《燭光里的媽媽》等,到網上找許多相關的圖片,當然還有自己拍的照片。視頻既有聲音又有圖片,最能沖擊人的視聽,這些可以上網下載,或者自己去拍攝,再進行適當?shù)木庉嬀涂梢允褂谩?/p>
(三)展示形式
形式的選擇要以全體或絕大部分學生參與、能引起學生興趣為原則,形式應該多樣化。
1.娛樂式主題班會
主要以游藝形式出現(xiàn)在學生群體中,使教育于娛樂之中。現(xiàn)代學生求知欲強,求奇、求活的熱情高,針對這一特點可以將一些思想教育貫穿于其中。例如《我愛我班》主題班會,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體會出熱愛班級體的重要性!
2.展示式主題班會
要求學生在雙休日、節(jié)假日深入到社會中去調查,采訪,然后在班級開一次主題班會,讓大家展示各自調查的結果。如暑假可搞一次《三代人眼中的教育》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開學第一周主題班會就是展示他們實踐的成果。
3.體驗式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不一定都在教室里召開,可以走出教室,讓學生親身體驗。如針對學生學習缺乏毅力,缺乏自信,寒冷的冬天可在操場上搞了一次“挑戰(zhàn)極限,勵志長跑”的特色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挑戰(zhàn)了自己的潛能!那次活動以后,學生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潛能,從而對自己了充滿信心。
4.形象式主題班會
主要以具體、鮮明的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跡來啟迪教育學生。如請校內優(yōu)秀的學生演講,或觀看視頻,如讓學生觀看李成松的成長歷程,腦癱兒晨飛的勵志故事,雷慶瑤樂觀的人生等等,這些視頻對學生的沖擊非常明顯,對學生有很大的震撼力,激發(fā)學生不斷的拼搏進取。
(四)精心設計
1.主持人的選擇
主持人的人選有兩個方面來源:一是班委會成員,每人輪流開一次,以鍛煉他們的執(zhí)政能力;二是從普通學生中抽選,下一周的主持人由上一周的主持人抽簽,同學對這種活動很是期待,因為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示自己!
2.創(chuàng)設情境
主題班會中要創(chuàng)設些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主題班會所要表達的思想。詩朗誦、讀哲理故事是比較好的一個情境,因為詩、哲理故事能陶冶情操,還能鍛煉學生的朗誦水平。通過小品創(chuàng)設情境也是很好的形式之一。
3.流程細節(jié)的設計
流程的設計是準備整個班會課的核心,流程設計要有很強的層次感,層層深入,要最大限度地觸動學生的心理。如在《感恩父母》主題班會課的開始,放了《感恩的心》歌曲,在歌聲中讓學生一下子進入狀態(tài),然后設計媽媽的英文單詞mother的詮釋:每一個字母都蘊含著媽媽深深的愛,學生心里開始有一絲的觸動。然后再進行贊美媽媽的詩朗誦,隨著情真意切的朗誦,再配上《媽媽的吻》的背景音樂,學生心里開始振顫起來,有點想哭的沖動。然后在《天下父母心》的背景音樂中,學生看到他們父母日常工作場景的圖片,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放聲哭起來,將班會課推向了高潮。最后在《燭光里的媽媽》的歌聲中,學生靜靜地品味著父母深深的愛。那次班會課很成功,學生更能讀懂父母、理解父母、體貼父母了。
三、總結好班會課
每一次班會課結束后,并不是有了內容和有了形式就大功告成了。還需要了解效果如何,是否達到了預期目的。這就要求班主任注重信息的反饋,并進行深刻反思,總結成功的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揚長避短,為下一次班會課提供借鑒。只有這樣,班會課才會真正吸引學生,才能成為充滿魅力的課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