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立華
【摘 要】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就是所謂的閱讀教學,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就要注意和學生進行溝通。在現(xiàn)階段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觀念偏差、認識的局限等弊端,這就讓部分語文教師在組織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效果低下的情況,針對這類問題,初中語文教師們就要不斷的結合學生的實際問題,采取“對話式”教學模式來對農村語文教學的效果進行優(yōu)化,幫助學生們了解到更多的語文內涵。
【關鍵詞】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對話
文本、作者、學生、教師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構成因素,閱讀教學這個動態(tài)的過程具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閱讀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可是現(xiàn)階段農村中學由于種種原因,一方面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知識的研究過程中去。另一方面語文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由于受應試教育和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法的束縛,在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以知識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現(xiàn)象,課堂教學中“主體與文本的對話”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出現(xiàn)了忽視文本甚至丟棄文本等傾向,課堂教學效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初中語文教師立足于課堂教學,探究語文閱讀教學有效對話的研究對確保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意義重大。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語文教學中對話教學策略做了探討。
1.合理營造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語文這門學科的語言性比較強,教師在引導學生們對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如果還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采用,那么學生們還是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并不能夠獲取到更多的語文知識,特別是在農村地區(qū)來說,由于地域、環(huán)境、資源等方面的限制,學生們的教學資源比較薄弱,在對閱讀教學活動進行組織的過程中,教師們就要注意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根據(jù)書本內容對合理的教學情景進行創(chuàng)設,把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們通過一個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來對語文知識進行獲取。
1.1建立平等的對話關系
教師要以平等的姿態(tài)走進課堂,尊重學生的觀點,以熱情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對話。一旦“對話”離開了民主與平等,只能算是教師的“獨白”。同時,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在交往過程中要有一定的預見性和引導性。教師的作用表現(xiàn)在對教育資料的選擇加工以及課堂上對教育內容的“激活”,使它為學生所喜聞樂見,以最佳的狀態(tài)進入對話角色。例如,某位老師送教下鄉(xiāng),因為是借班上課,師生之間很陌生。加之農村學生和城鎮(zhèn)同齡的學生相比,有明顯的心理發(fā)展遲滯跡象,學生比較緊張。于是,他便與同學們齊唱歌曲《歌聲與微笑》:“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他邊打著拍子,邊輕聲和唱,歌聲響徹教室。唱完后,他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唱得真好,把我給感動了。我一定要把你們的歌帶回家去。當然,也要把微笑給你們留下。現(xiàn)在我們合作學習一篇課文。上課!”此時,學生個個臉上顯出愉快的神情。
課前談話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為師生的心理相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營造了一個自由寬松的對話環(huán)境,在接下去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們暢所欲言,課堂氣氛輕松愉快。
1.2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對話
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情境具有生動、形象、逼真的特點,是對話的好素材,而學生由此產(chǎn)生的身臨其境的感受,能很好地引起學生對話的欲望,并提供對話的素材。例如,《蔚藍的王國》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詩,僅憑課文的朗讀,學生很難感受到景色的迷人,情感的美好。因此,筆者教學此課時,一開始就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風光片,配以課文朗讀,通過優(yōu)美的畫面及老師動情的朗讀,把學生帶入了如詩如畫的境界。接著讓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語言說說屠格涅夫描繪的夢境:
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美妙的畫面,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對話的欲望,這樣不僅能夠對課堂氛圍進行活躍,還能夠引導學生積極的對知識進行研究,學生的表達能力無形中提升。
2.巧妙設置對話主題,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農村地區(qū)的教育事業(yè)往往比較落后,初中語文教師們在組織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要不斷的尋找新方法,以此來優(yōu)化學生們的學習過程。對話式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們通過和教師的交流過程,了解到更為豐富的語文知識,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們可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把對話式教學方法引用起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對話主題是比較關鍵的因素,因此教師們要巧妙的對主題進行設計,滿足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需求,這樣就能夠對學生們的學習效率進行提高。
2.1巧設對話問題
問題是對話的引子和載體,成功的對話必須依托有質量的問題。初中語文教師們在設計話題的時候需要注意問題的科學性、涵蓋性,旨在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進而主動加入對話。
如教學《散步》一文時,筆者引導學生對意蘊豐富的句子進行了賞析,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①有人說幸福的家庭就像一口池塘,有時風平浪靜,有時候會泛起一朵小小的浪花。我們一家在散步過程中就有一朵小小的浪花,發(fā)生了一個怎樣的分歧?(生:走大路,走小路?)②這個分歧小吧?你們家里有沒有發(fā)生過類似的矛盾?(有)③這樣的小分歧作者說得特別夸張?哪一句?(生;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④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說?(生:家在他心目中是最重要的的,如果處理不好可能家中就沒有那么團結了,他感到責任重大。)
教師根據(jù)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學生交流中,巧妙地設計話題,讓學生的對話向課文的縱深處挺進。
2.2創(chuàng)設活動環(huán)節(jié)
課堂上采用“演一演”“做一做”“說一說”“唱一唱”“畫一畫”等方式,可以調動學生對話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端午日》時,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后,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同學們,閱讀《端午日》,我們腦中留下了湘西端午日的民風民俗,那么請你們以記者的身份,來采訪湘西的老百姓,了解端午日的盛況。
此環(huán)節(jié)學生興趣盎然,表現(xiàn)積極。這其實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表述教學文本的內容,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使文本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互交融,產(chǎn)生情感上的交流。
3.有機聯(lián)系學生實際,合理發(fā)展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們之間會進行不斷的交流,通過這個交流的過程,知識就能夠得到傳遞。積累、觀察和體悟是語文這門學科學習的關鍵所在,初中語文教師們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不僅要對書本內容進行聯(lián)系,還要充分的結合學生思維個性,因為初中學生們的年齡階段比較特殊,處于青春期的他們具有比較獨特的個性,很多農村學生往往單一、被動地接受學習。教師要結合學生們的實際學習狀況和個性特征,開展有效的對話活動,以此來對初中語文教學事業(yè)進行推動。
3.1在學生體驗較淺時
新課程強調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悟,因為這是學生以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對課程進行的一種解讀。雖然學生的感悟往往比較淺顯,但教師還是應小心翼翼地加以關注和保護。例如,某位老師在上《皇帝的新裝》時,要求學生閱讀課文,給課文加一個副標題,概括出皇帝的特點。有個學生擬的副標題是“一個愛美的皇帝”。老師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瞧,我也穿西裝系領帶呢。那么,請再想想這個標題有沒有說出皇帝的特點呢?”學生稍微思考后,改成“愛美過度的皇帝”。老師一拍手:“好!過分講究穿戴就是缺點,就是我們常說的——”“臭——美?!贝蠹叶夹ζ饋?。
這里,老師沒有把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全盤灌輸給學生,而是在與學生的對話中加強引導,將復雜的問題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xiàn),讓學生感悟更深。
3.2當學生理解偏差時
由于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學生個性發(fā)展也存在著差異,對于相同的問題也有著不同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視學生理解中的偏差是碰撞的基礎,也是實現(xiàn)溝通、培養(yǎng)多元意識的契機。筆者執(zhí)教《變色龍》一文,課堂上一個學生用“很聰明”來評價奧楚蔑洛夫這一人物形象。對學生的答案,筆者沒有輕易做出否定的評價,而是順水推舟,分三步進行點撥:①說出依據(jù),暴露思維過程(你覺得他很聰明有什么依據(jù));②細讀文本,展開細節(jié)“審丑”(品味課文中奧楚蔑洛夫借軍大衣掩飾內心恐懼的細節(jié));③換位思考,消除錯誤認識(你怎樣看待這種“聰明”?)
利用學生的錯誤推進了文本的深入品讀,收到了“育人無痕,直抵心靈”的效果。
總而言之,現(xiàn)階段的社會和時代在不斷的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也面臨著新的改革,初中語文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yè)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教育工作者們需要對新型的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尋找出適合學生們學習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們通過課堂學習活動獲取到更多的語文知識。對話式閱讀這種教學方法能夠科學的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機會,幫助教師們把豐富的語文知識傳遞給學生,學生們在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下,能夠不斷完善自身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合理的運用對話教學方法,科學豐富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
(本文為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第十一期立項課題《基于農村初中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策略研究》(編號:2015JK—L202)的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