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娟
小學五年級學生已經有了兩年的英語學習基礎和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筆者通過自身教學實踐,結合新課程理念,遵循家庭作業(yè)布置以趣味性、針對性、延伸性、實踐性、層次性的原則,筆者以PEP五年級上冊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整個單元為例,從一個單元六個課時進行了由詞到句、由句到篇等方面的家庭作業(yè)設計。
本單元主要學習“There be”句型,clock,bike,plant,water bottle,photo Part A 和 behind,beside,between,above,in front of Part B詞匯。在完成了第一課時A部分詞匯和“There be”句型的初步學習后,筆者布置了文配圖的作業(yè),即書寫新單詞一遍并配圖,要求單復數各一個,然后用“There be”結構寫出句子。如:
photo—There is a photo.(畫一張照片)
photos—There are two photos.(畫兩張照片)
plant—There is a plant.(畫一棵盆栽植物)
plants—There are some plants.(畫多棵盆栽植物)
這樣圖文相配的作業(yè),不但避免了枯燥、機械地抄寫單詞,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更認真仔細,同時學習了名詞的單復數。這也符合作業(yè)布置趣味性這一原則。
第二課時在完成Part A對話的學習之后,作業(yè)布置在上次的基礎上有所拓展,要求觀察課本P49圖片,書寫新單詞一遍,用“There be”和介詞短語說出物品位置。如:
photo—There is a photo on the wall.
photo—There are three photos in my room.
plant—There is a plant near the bike.
Plants—Thereare some plantsin the classroom.
Waterbottle—Thereisawaterbottle under my desk.
遵循布置作業(yè)的延伸性原則,第二次作業(yè)在鞏固了詞匯和“There be”結構的基礎上,復習了介詞on,in,under,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在進入Part B部分新介詞學習之前喚醒舊知,新知舊識之間無痕過渡,建立有效的信息鏈,激活記憶思維。
在第三課時中完成了新介詞behind,beside,between,above,in front of的學習之后,結合前兩次作業(yè)中出現的問題,如:
There is(應改為 are)two photos on the wall.
There are some plant(應改為 plants)in the classroom.
There is a room in the bike.(應改為There is a bike in the room.)
學生在剛接觸“There be”句型時,對is和are的用法、名詞單復數的把握還不是很熟練,教師在課堂中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的創(chuàng)設適合他們的語言環(huán)境和實踐機會,并針對本單元的重點知識和學生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填空作業(yè)形式突出重點,加以練習、鞏固,解決問題。
第三課時作業(yè)要求看圖寫出相對應的介詞,并通過觀察教室里的物品完成下列句子。如:
作業(yè)1
作業(yè)2
There____a computer____the blackboards.
There____two blackboards____________us.
There are four____(fan)____us.
There____some____(plant)near the windows.
布置適量的家庭作業(yè)的同時更要注意作業(yè)的質量,多聯系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有針對性地設計適合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的作業(yè),便于每個學生都有可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學習熱情,達到學用結合,提高學生的能力。
作業(yè)內容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生活化的學習使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習得更具實效性,更能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應用與分析思維品質。而應用與分析思維品質是記憶與理解思維品質的升華,更能幫助學生習得語言和運用語言。
有了前三次作業(yè)的鋪墊,第四課時學生對“There be”句型已基本掌握,這時作業(yè)主要是讓學生在“There be”句型基礎上靈活運用介詞短語,要求用“There be”句型簡單描述自家客廳或房間。除了介詞above和in front of需要再次強調其用法以外,這次作業(yè)質量較上次有了很大進步。
There is a fishbowl in our living room.
There is a bookshelf in my room.
There are some photos of my family on the wall.
There is a dog between the chairs.
There is a TV in front of the sofa in the living room.
詞匯fishbowl(魚缸),bookshelf(書架),包括后面作文里用到的closet(衣櫥),curtain(窗簾)等都是課外詞匯,而這些詞匯與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有關,學生很自然地通過自主學習后運用到句子和文章中。
到了本單元的第五、第六課時,學生已經進入了有“There be”句型的語篇學習了,這兩個課時的作業(yè)布置也從最開始的詞到句延伸到了句到篇。第五次作業(yè)展示給學生一張臥室的圖片,要求用“There be”句型描述,相當于一個看圖作文。給予學生一個語篇框架,讓學生看圖填空,降低書寫難度。如:
語境和語言總是相伴而行、密不可分的。第六課時作業(yè)設計就達到了本單元最高點——寫作。要求學生用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的房間并附圖,圖片可以是房間照片、素描或簡筆畫,然后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My room”,讓學生在即時語境中進行語言的學習、鍛煉和交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其交流參與率,增強課堂投入性。下面分享的是學生的一篇作文:
由于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與接受能力不盡相同,當我們面對學生時,更應該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因此家庭作業(yè)布置還要注意層次性。對于學困生,可降低作業(yè)難度,多布置看圖填空、根據中文提示寫出單詞、圖文匹配連線等題型。例如本單元的作業(yè),學困生只要能達到第三課時和第五課時的要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