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俊 楊新凰
作者單位: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qū)婦幼保健院(蔣?。簧钲谑旋埲A區(qū)人民醫(yī)院(楊新凰)
跌倒是臨床住院患者經常發(fā)生的事件,該事件的發(fā)生給患者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輕則可能造成皮肉外傷,重則可能會發(fā)生骨折等嚴重事故,而且跌倒可能使患者產生害怕等不良心理,影響其康復進度[1]。為了防止患者發(fā)生跌倒,本研究將對患者實施跌倒風險評估,根據評估確定患者是否存在跌倒及潛在跌倒的高危因素并進行分級護理,對不同風險級別的患者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以此預防患者發(fā)生跌倒事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老年患者。其中包括糖尿病患者64例,高血壓患者72例,其他心血管病患者24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80例采取常規(guī)護理,作為對照組,男41例,女39例,年齡56~73歲,平均(62.3±5.7)歲;另外80例采取跌倒風險評估與分級護理,作為研究組,男40例,女40例,年齡53~72歲,平均(60.8±6.3)歲。排除標準:①語言、溝通障礙者;②有精神病史者;③影響行動的其他疾病或外傷者。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即疾病對應的相應護理措施。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增加跌倒風險評估及分級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跌倒風險評估與分級 采取公認的Morse跌倒風險評估表,從跌倒史、醫(yī)學診斷、行走輔助、靜脈輸液/置管或使用特殊藥物、患者步態(tài)及患者認知等6個條目進行跌倒風險評估??偡?25分,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分級,<24分為低風險,25~45分為中風險,>45分則為高風險。患者住院期間每周評估1次,根據分級結果實施針對性的預防跌倒護理措施。
1.2.2 低風險跌倒級別患者的護理措施 對低風險跌倒級別患者及家屬進行相關醫(yī)院及病房環(huán)境介紹。進行患者預防跌倒知識的宣講,如何正確的上下床、行走輔助設備的使用方法、醫(yī)院公用設施的使用等。教導家屬幫助患者及時清理有跌倒隱患的因素,如障礙物、地面濕滑等。告誡患者及其家屬,活動時間適當,不宜過長,控制在30min以內,以減少患者因體累跌倒。
1.2.3 中風險跌倒級別患者的護理措施 對中風險跌倒級別患者及家屬除了采取低風險級別的護理措施,還需囑咐家屬注意患者行動能力,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通知護理人員。在病房及病床懸掛“中風險跌倒”標識牌,護理人員對懸掛有標識牌的患者進行每8h的跌倒風險檢查。
1.2.4 高風險跌倒級別患者的護理措施 對高風險跌倒級別患者除采取低風險級別護理措施外,需對病房及病床懸掛“高風險跌倒”標識牌,護理人員每4h進行跌倒風險檢查,家屬密切監(jiān)控患者行為,無特殊情況應在患者如廁、洗澡時陪伴患者身邊,若較長時間離開,應告知護理人員,護理人員應加緊巡視。適當減少患者活動時間及范圍,避免獨自出病房。護理人員交班應重點交代高風險患者的情況。
1.2.5 滿意度調查及出院跌倒風險評估 出院時,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對研究組進行出院跌倒風險評估,并指導患者及家屬出院后的預防跌倒知識,強調老年患者跌倒的不利后果。囑咐患者及其家屬在家康復期間應注意住院時的一些保護措施,控制行動時間及范圍,保持家中整潔、干爽、透氣。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跌倒率及護理滿意度調查 對照組3例患者發(fā)生跌倒,無明顯傷痛,跌倒率為3.75%,研究組無跌倒發(fā)生,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100%,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跌倒率及護理滿意度比較[n(%)]
2.2 研究組入院與出院的跌倒風險評估比較 研究組出院時無高風險跌倒級別患者,僅2例中風險跌倒級別患者,且跌倒風險評估得分顯著低于入院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研究組入院與出院跌倒風險評估比較[n(%)]
3.1 跌倒風險評估及分級護理實施的必要性 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發(fā)生較為常見,尤其對于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來說,存在長期服藥的可能,疾病本身就存在跌倒風險,加上住院期間其他藥物的使用,可能會增加患者身體負擔。而且老年患者身體機能下降,行動較為不便,跌倒更容易造成肌肉損傷、骨折,影響患者治療與康復[2]。另一方面,跌倒案例的發(fā)生,會影響醫(yī)院的服務質量,可能給醫(yī)護人員引起不必要的負面影響。因此對住院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進行跌倒風險評估及分級護理,對于預防跌倒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國外一些發(fā)達國家早期實施跌倒分級并實施針對性護理,現(xiàn)在已經較為普及[3],國內也有相關報道,甚至形成了規(guī)范的跌倒護理管理模式。褚婕等[4]在醫(yī)院78個科室實施跌倒護理管理模式,季度性的進行跌倒質量控制,對患者進行跌倒風險評估護理,有效降低了全院的跌倒發(fā)生率。趙麗麗等[5]對患者進行跌倒風險評估并采用追蹤方法學進行護理管理,建立老年患者跌倒預防系統(tǒng),顯著提高了醫(yī)院的護理質量。由此可見,對住院患者進行跌倒風險評估甚至建立預防跌倒管理體系,已經是減少患者跌倒、提高醫(yī)院醫(yī)護質量的有效途徑。本研究中實施跌倒風險評估及分級護理的研究組,無跌倒案例發(fā)生,護理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作者認為,風險分級性質的針對性護理起到了明顯的作用。尤其對于中、高風險跌倒級別的患者,懸掛明顯標識牌,對護理人員的巡視工作起到了指導作用,避免護理人員巡查的盲目性。同時中、高風險分級后,家屬及患者本身也會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行動會更加注意。
3.2 跌倒風險評估及分級護理對患者出院預后恢復的有益性 有文獻報道稱[6],老年患者出院后跌倒發(fā)生率要顯著高于住院時期,而且甚至有10%的出院患者因為家中跌倒再次入院,因此對于患者出院后的跌倒預防宣講甚至護理也很有必要。李娟等[7]表示,高血壓患者出院后,未得到跌倒護理的患者更容易發(fā)生跌倒,且患者依從性較差。楊麗等[8]表示,對老年患者進行跌倒風險評估,并給予出院健康教育,幫助患者及家屬掌握預防跌倒的方法,能夠有效減少患者出院跌倒事件。因此,作者認為跌倒風險評估及分級護理不僅在患者住院期間適用,在患者出院后家庭及社區(qū)活動也適用。因此,出院時應給予患者再次跌倒風險評估與分級,并囑咐患者及家屬應該注意出院后的家庭及社區(qū)活動,防止意外跌倒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對住院患者實施跌倒風險評估與分級護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跌倒率,提高護理質量及滿意度。同時,出院時對患者再次進行跌倒風險評估,并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出院后的跌倒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