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十年來我國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專業(yè)化發(fā)展趨勢

2018-09-04 04:57:36趙海鵬王文龍
大學教育 2018年6期
關鍵詞:內容分析高校輔導員

趙海鵬 王文龍

[摘 要]心理健康工作能力是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內容分析法對2007~2016年十年間國內具有代表性的七種思想政治教育類期刊中的129篇相關論文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專業(yè)化研究已全面開展,但仍處于吸收借鑒期;高校輔導員面臨諸多心理困境,急需進行關注與提高;心理健康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相輔相成、互為助益;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的相關研究相對于政策的制定出臺具有一定的滯后性。

[關鍵詞] 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內容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8)06-0181-03

近年來,有關輔導員隊伍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建設的研究和文獻逐年增多,其中與心理健康工作相關的文獻占有一定比例。心理健康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輔導員與心理健康工作的相關研究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特征,主要運用相關的心理健康量表對輔導員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研究,發(fā)現整體狀況一般,但在某些維度高于一般人群[1],并存在職業(yè)倦怠[2],進而探討了輔導員應該具備“社會型—事務型—研究型”的綜合型職業(yè)心理特征[3];二是輔導員在心理健康工作中發(fā)揮的作用,以及如何提高輔導員的心理健康工作勝任力[4],包括如何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對學生開展工作,如何巧妙地運用心理訪談策略,尤其是在危機事件中的處理和應對[5];三是探討了輔導員如何協調發(fā)展思想政治工作與心理健康工作的關系,其中既包含相互的啟發(fā)和幫助,也蘊含著一定的矛盾和沖突,尤其是身份性矛盾、原則性困擾和操作性漏洞,都需要輔導員進行合理的調整與平衡[6]。

本研究通過內容分析法對2007~2016年十年間七種較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類期刊的相關論文進行研究,探討《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頒布實施十年來我國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能力的發(fā)展情況。

一、研究設計

第一,選取較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類學術刊物。目前國內思想政治類的學術刊物較多,筆者通過查閱相關資料,選取了《思想理論教育導刊》《思想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校輔導員》《高校輔導員學刊》《思想理論教育》 共七種較有代表性的學術期刊。然后以“輔導員”和“心理”為關鍵詞,檢索設置為模糊,發(fā)表時間從2007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依次對這七種期刊進行檢索,共檢索出223篇論文。

第二,剔除不符合要求的論文,篩選出可以進行統計分析的論文樣本。剔除的論文包括期刊總目錄和征稿啟事,以及只談心理健康工作或輔導員工作,而沒有將這兩者聯系起來的論文。對于那些在三級標題中都沒有出現心理健康工作類名詞,而只是在文中偶爾出現的論文也一并剔除。最后得到符合要求的論文共129篇。

第三,研究變量的測量與編碼。根據2014年教育部制定頒布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在對樣本論文進行初步審閱的基礎上,將測量的內容劃分為心理健康工作內容、輔導員心理素質、心理健康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工作體系四個維度,心理健康工作內容維度包括整體的心理健康工作能力、心理篩查與測驗、心理問題的識別與轉介、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心理健康教育課、心理輔導與咨詢、心理危機干預七個方面,輔導員心理素質維度包括輔導員整體心理健康狀況、輔導員心理健康水平較高、輔導員心理健康水平較低、輔導員優(yōu)秀心理品質、輔導員心理困擾、輔導員心理提升策略六個方面,心理健康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關系維度包括溝通策略、相輔相成、矛盾與調試三個方面,工作體系維度包括心理健康工作體系、輔導員工作體系兩個方面。具體編碼情況見表1。

第四,根據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的測量內容對129篇論文進行編碼,并進行統計分析。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的研究主題分析

通過對2007~2016年七種期刊中129篇相關論文進行內容分析,發(fā)現對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工作能力研究最多的主題依次是輔導員心理提升策略(21篇,16.28%),主要探討通過心理契約、心理授權、心理資本等理論提升輔導員的職業(yè)忠誠度、職業(yè)效能感和幸福感,以此促進輔導員隊伍的職業(yè)化、專業(yè)化發(fā)展;包含心理健康工作的輔導員工作體系(20篇,15.50%),論述了輔導員工作的職能定位、技能標準、角色定位等,其中包括心理健康工作,說明心理健康工作是輔導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輔導員心理困擾(19篇,14.73%),主要包括角色混亂、職業(yè)認同感不足,以及由此導致的職業(yè)倦怠和幸福感低下,反映了輔導員群體普遍存在的心理困境;心理健康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相輔相成的關系(19篇,14.73%),說明了心理學理論和方法的使用可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思想政治工作也為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平臺和支持。具體分布情況見表2。

1.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內容研究

研究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內容的一共有29篇,占比22.48%。其中,總體論述心理健康工作能力的有8篇,但這些論述都是建立在研究者自身對于心理健康工作的理解,只包括了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中的某幾個方面,例如心理篩查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研究輔導員在心理危機干預中的作用的有11篇,在心理健康工作內容中所占比重最大,主要探討了輔導員在心理危機的預防、應對處理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輔導員在危機干預中的優(yōu)勢、能力特征、提升路徑。研究輔導員心理輔導與咨詢能力的有10篇,探討了尊重、心理咨詢的理念與技巧、使用心理咨詢時的注意事項等,并進一步研究了輔導員應具備的心理輔導勝任力模型。沒有相關論文是主要研究輔導員的心理篩查與測驗、心理問題的識別與轉介、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或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這說明對于輔導員的心理健康工作專業(yè)化研究主要是吸收借鑒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還處于吸收借鑒期。

2.輔導員心理素質研究

研究輔導員心理素質的論文有46篇,占比35.66%。其中,研究輔導員心理困擾的有19篇,主要包括角色混亂、職業(yè)認同感不足,以及由此導致的職業(yè)倦怠和幸福感低下,反映了輔導員群體普遍存在的心理困境,但具體調查研究輔導員心理健康水平的只有5篇,其中反映輔導員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的有2篇,采用的是心理學專業(yè)量表;反映輔導員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有1篇,采用的是自編問卷;沒有明確說明輔導員心理健康水平的有2篇,其中一篇為相關研究,一篇為綜述。不同研究者針對輔導員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結果存在著矛盾的地方,一方面研究者認為輔導員具有很多心理困擾,但另一方面針對輔導員的心理健康調查卻顯示狀況良好。這說明輔導員雖然面臨著諸多問題,但仍然可以讓自己保持一個相對健康的狀態(tài)。并且,輔導員在進行心理調查時,會傾向于更加積極的自我表露,這受到了他們自身角色的影響,需要積極的面貌面對工作和生活,同時也受到了社會贊許性的干擾。相應的,探討提高輔導員心理健康水平策略有21篇論文,闡述了通過心理契約、心理授權、心理資本等理論提升輔導員的職業(yè)忠誠度、職業(yè)效能感和幸福感,以此促進輔導員隊伍的職業(yè)化、專業(yè)化發(fā)展,這說明研究者意識到了輔導員面臨的心理困境,并積極尋求改變的方法。

3.心理健康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關系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心理健康工作,但這兩者的關系卻有點復雜。有32篇論文探討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占比24.81%。其中有2篇講到了思想政治工作與心理健康工作的角色沖突和倫理困境,但有19篇探討了這兩者之間的相輔相成,在認清兩者關系的前提下,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相互合作,并且有11篇論文具體探討了如何將心理學理論應用于與學生的談心談話或對班級的溝通管理中。

4.工作體系研究

心理健康工作和輔導員工作都有其自身的工作體系,有22篇論文探討了這兩個工作體系的構建,占比17.05%。其中有20篇是關于輔導員工作體系的,認為心理健康工作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有2篇是關于心理健康工作體系的,輔導員也在其中擔任了重要角色。

(二)不同年份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研究論文數量的變化

1.相關論文發(fā)表總量偏少。近十年來七種思政類期刊共發(fā)表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類論文129篇,平均每種期刊每年發(fā)表1.84篇相關論文。這說明相關論文的發(fā)表數量還是非常少的。

2.年度發(fā)表論文數量逐漸增長,但增速緩慢有波動。年度發(fā)表的相關論文數從2009年開始增多,這與《高校輔導員》《高校輔導員學刊》這兩本主要面向輔導員隊伍的期刊創(chuàng)刊有關。年度發(fā)表論文數量到2011、2012年達到頂峰,平均每年19.5篇,之后有所波動,每年在11~20篇之間。

(三)不同期刊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研究論文數量的比較

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的相關論文在不同期刊上的發(fā)表數量有較大差異。相關論文主要發(fā)表在《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32篇)、《高校輔導員學刊》(32篇)、《高校輔導員》(27篇),其次是《思想教育研究》(17篇)、《思想理論教育》(11篇),最后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7篇)、《思想理論教育導刊》(3篇)。其中《高校輔導員學刊》和《高校輔導員》共發(fā)表59篇,占比45.74%,說明這兩種期刊是輔導員相關論文的主要發(fā)表平臺。

三、結論與討論

1.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專業(yè)化研究已全面展開,但仍處于吸收借鑒期。

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內容維度的研究最能體現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工作專業(yè)化水平,但該維度的研究較為片面,主要集中在心理危機干預、心理輔導與咨詢以及整體心理健康工作能力方面,仍有較多方面沒有重點涉及,且研究大多為個人經驗之談,缺少理論的提升與升華。并且,該模塊的研究要少于輔導員心理素質維度和心理健康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關系維度。這說明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專業(yè)化研究主要是吸收借鑒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還處于吸收借鑒期,之后的研究要逐步從思想政治教育出發(fā)構建具有輔導員特色的心理健康工作體系,并進行細化深化研究[7]。

2.高校輔導員面臨著諸多心理困境,急需社會關注與自我提高。

研究輔導員心理困擾(19篇)及相應的心理提升策略(21篇)的論文共40篇,占比31.01%,是研究最多的主題。這說明了輔導員存在較多的心理困擾,主要表現為職業(yè)倦怠,這與輔導員的角色定位混亂、角色壓力較大、缺少職業(yè)認同感有關,并提出了通過心理授權、心理契約、社會支持等方法提高輔導員的積極心理資本,提升其主觀幸福感[1]。但研究輔導員優(yōu)秀心理品質的只有1篇,這說明研究者是從問題角度來研究輔導員群體的,沒有發(fā)掘他們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并且心理提升策略的研究多是理論研究,雖然提供了較好的理論視角,但仍應該應用于實踐當中,應增加相應的應用研究或實驗研究。

3.心理健康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求同存異、相輔相成。

雖然心理健康工作屬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但它們在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上卻有諸多不同之處,這也是輔導員在實踐過程中面臨的一大難題。有兩篇論文探討了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認為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工作存在身份性矛盾、原則性困擾和操作性漏洞[6],但這也是為了明確輔導員自身定位,更好地開展相應工作。大部分研究者都認為心理健康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是相輔相成的,思想政治工作為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依托,心理健康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

4.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相關研究相對于相關政策具有一定的滯后性。

在2004年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和2006年發(fā)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中,都提出了心理健康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相關論文在2009年才開始增多。這說明相關研究相對于政策的出臺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之后的研究應該立足于當下需求,把握前沿走向,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和支撐。

四、結語

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專業(yè)化發(fā)展,一方面是輔導員自身的人格發(fā)展,克服職業(yè)倦怠,塑造積極心理品質;另一方面是心理健康工作能力的發(fā)展,包括開展心理健康活動、講授心理健康課、疏導心理問題學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等。同時,輔導員也在尋求著思想政治工作與心理健康工作的相互促進和發(fā)展。

[ 參 考 文 獻 ]

[1] 楊雪龍. 高校青年輔導員的心理問題發(fā)生機制——基于壓力—資源模型的視角[J]. 思想教育研究,2015(7).

[2] 閆廣實. 專業(yè)化背景下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倦怠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106-108.

[3] 神彥飛,趙健. 職業(yè)化高校輔導員的心理特質論析[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8):135-139.

[4] 張力. 高校輔導員心理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模式研究[J]. 思想理論教育,2012(19):82-84.

[5] 倪娜,陳姍姍,付小衛(wèi). 高校輔導員處置心理危機事件能力提升的路徑[J]. 高校輔導員學刊,2016(2):75-78.

[6] 陳新星. 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倫理困境及應對[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2).

[7] 佘雙好,張莉華.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研究:現狀、問題與發(fā)展[J]. 思想理論教育,2014(10).

[責任編輯:鐘 嵐]

猜你喜歡
內容分析高校輔導員
改革開放以來幼師學前心理學教材發(fā)展演變歷程
科教導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5:42:37
“老人摔倒”新聞正面報道的負效應研究
新聞前哨(2016年11期)2016-12-07 11:11:28
我國的MOOC平臺學習支持服務現狀研究
2016年《中國日報》“兩會”數據新聞報道研究
今傳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27:09
從《遠程教育》35年載文看遠程教育研究趨勢
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中的作用及應注意的問題
發(fā)展視域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yè)化、專業(yè)化探析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05:02
《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內容分析及評價
新會計(2016年10期)2016-11-09 18:24:47
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分析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6:47
新常態(tài)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
文昌市| 德安县| 西吉县| 耿马| 定边县| 福建省| 大化| 广水市| 武城县| 盐池县| 吕梁市| 临清市| 忻城县| 东兴市| 格尔木市| 宣城市| 荥阳市| 恩施市| 丰都县| 贡觉县| 遵化市| 盐池县| 云安县| 灵宝市| 屯留县| 武隆县| 肇州县| 鹿泉市| 嵩明县| 泗水县| 威远县| 宜春市| 离岛区| 鹤峰县| 石河子市| 顺昌县| 武定县| 玉屏| 冀州市| 长子县|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