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玉毅
時間是一股無形的推力,不管你想不想往前走,它總在后面推著你,推著你不斷前行。于是,不知不覺間,鬢邊就添了白發(fā),額頭上就添了皺紋,手腳也不如以前利索了,甚至連醫(yī)院也較從前去得頻繁了些?!傲H老矣,尚能飯否?”你可能也時常這樣問自己,因為你并不想服老,但這個世界上不服老不代表不會老。當人生到了今非昔比,你其實可以換一種心態(tài),換一種姿態(tài)。
這個轉(zhuǎn)換不是說去整個容、染個發(fā)什么的,而是要學會享受“老年時光”。因為顯得年輕終不如心態(tài)年輕,保持一個好的心態(tài)比什么都重要。
人從跌跌撞撞到健步如飛再到步履蹣跚,原是一個“返璞”的過程。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特色,即使年紀大了,皺紋滿面,容顏不再,但誰能說老態(tài)龍鐘不是一種美呢?
事實上,輸贏有時候并不能等同于實力的差距,而大多同你選擇的比較方向有關(guān)。你拿自己的短板比人家的長板,當然要輸了,反之亦然。正如錢鐘書先生在《讀<伊索寓言>》里所說,青蛙不應(yīng)該跟牛比個大,而是應(yīng)該同它比嬌小?!肮湃藢W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老年人應(yīng)該與年輕人比經(jīng)歷,而不是同他們比氣力。
歲月的風霜染白了頭發(fā),但你又何妨將它視作時間銘刻在你頭上的紀念章呢?“韶華逝,華發(fā)生?!彪S之而生的除了增長的年歲,還有一個人的閱歷和見識。張潮在《幽夢影》里就曾說過:“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望月?!遍啔v是一筆無形的財富,能讓你在應(yīng)對困難時變得游刃有余。
時間是用來尊重的,尊重時間才會珍惜時間。如果跟時間掰手腕,折的只能是你,反過來說,不與歲月爭勝,歲月便敗在你腳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