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全球化視域下象征經濟發(fā)展與城市文化建構

2018-09-10 11:39:16王燦
三峽論壇 2018年6期
關鍵詞:城市文化寧波全球化

王燦

摘 要: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發(fā)展趨勢的推波助瀾下,在同質性與異質性的論辯里,城市的發(fā)展面臨重大的關鍵點,城市文化面臨大洗牌,如何在激烈的城際競爭中求生存進而脫穎而出,成為所有城市的重要議題。對城市而言,全球化即是文化的競爭,全球化的時代即是一個充滿文化品牌的時代,因而,象征經濟大行其道。在此趨勢下,城市若欲保留或增加其競爭力,其來源應是城市獨特的、難以被其他城市模仿的優(yōu)勢,核心重點就在于城市文化的特色。

關鍵詞:全球化;象征經濟;城市文化;寧波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332(2018)06-0079-05

當城市依靠的舊工業(yè)經濟失去動力,不再有競爭力之后,“城市文化”便披掛上陣,重新賦予城市經濟的生機,并在有心的經營下,改造了城市舊有的產業(yè)結構,由舊工業(yè)實體產品的生產,轉向創(chuàng)意產業(yè)、旅游業(yè)和娛樂業(yè)等象征性產品的發(fā)展,構成了“象征經濟”(Symbolic Economy)。寧波作為“一帶一路”沿線上的一顆明珠,自然需要憑借這一東風便利加速轉型發(fā)展?!耙粠б宦贰睉?zhàn)略的實施,不僅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寧波作為港口城市的重要性,也能更好地讓寧波融入全球化發(fā)展軌道。在加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一座城市的發(fā)展不僅需要強大的經貿能力,更需要深厚的文化內涵進行推動,因而,在“象征經濟”視域下寧波建構自身城市文化之得失尤其值得探究。

“象征經濟”落實在城市中,涉及城市形象、符號和意象的生產。例如,北京798創(chuàng)意園區(qū)以文化藝術區(qū)的形象和定位而聞名國內外,又或將城市特定空間定義為“創(chuàng)意文化園區(qū)”之類。而這些符號或意象都在實質的空間中成形?,F(xiàn)代城市常用來經營象征經濟的空間,通常是轉換舊有的閑置空間,重新加以利用,活化空間的使用,并賦予新生命。這一過程間接擴展了特定的都市空間形式,例如,創(chuàng)意特區(qū)、博物館、主題公園、歷史建筑的商業(yè)性利用、富文化氣息的購物中心和藝術家聚居區(qū)。通過城市空間,象征經濟的城市文化才得以形成、生產和界定。從最近幾年的發(fā)展來看,寧波因應了全球化趨勢的發(fā)展,有計劃性地將整個城市的產業(yè)結構重心逐步轉移為文化取向的象征經濟產業(yè),整個城市從空間、水岸、港口進行空間改造, 并且加上政策性的支持創(chuàng)意產業(yè),進而使得寧波城市形象、文化逐漸改變。

在象征經濟中,城市美學是最基本的一環(huán),一個城市的改造,意象的轉變往往從文化空間的生產開始,漸漸擴及城市的每個角落,象征經濟創(chuàng)造的空間諸如辦公室、住家、餐廳、購物中心、博物館甚至街道都有助于城市中的文化消費(藝術、食物、服飾、音樂和觀光),進而影響城市生活的人們,于是漸漸地,文化與經濟交融,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于是象征經濟方可在城市中扎根成長。借著空間改造,象征經濟可以讓在城市中原本失去功用的閑置空間活化再利用,例如寧波的一些港口碼頭與倉庫轉化為觀光景點與藝術空間,而寧波南塘河沿岸的歷史街區(qū)的改造更是一種巧妙的環(huán)境空間轉換,也因此建立起了城市的識別。

在歐美各國大部份的成熟城市中,象征經濟建立在抽象的產品,像是與文化相關的產業(yè),如藝術、食物、時尚、音樂和觀光,而這些元素都往往都需要空間的支援, 可以說文化是象征經濟成長的養(yǎng)分, 藝術、食物、時尚、音樂和觀光則是原料,而空間則是提供其成長的土壤。

在象征經濟里,文化可以使城市之惡有所改觀[1]5,例如博物館、音樂廳、時尚建筑、咖啡店以及挾帶文化經營的餐廳,都是以文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進而改善整個城市的氛圍。文化在城市中,成為一種價值,所以文化并不是發(fā)展經濟與建成環(huán)境的附屬品,它可以幫助城市的街道、空間、建筑物的美化與重構,恢復都市生活的生氣。

象征經濟對于一個城市通常有兩個關鍵要素:一是憑借著資本投資和文化涵義制造空間,二是制造象征,建構出一套商品流通的語言,形成城市文本。而每一種對于一個城市空間的重新建構與利用,也形成了一種視覺再現(xiàn)。然而在象征經濟中,除了利用文化提升城市地位與競爭力的企圖外,也會因為種種因素產生一定的矛盾。文化與利益在象征經濟中除了自然的依存關系外,經常也附加產生出沖突,取舍之間,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

以城市而言,城市提供文化成長發(fā)展的空間,文化有助于城市空間的改造與構建,文化與城市空間相互關聯(lián)且融入人們的生活,共同形成城市的意象,激發(fā)人們的日常想象與城市生活的再提升。

然而在全球化趨勢下,世界各國的城市空間都面臨形式趨同化的問題?!昂蟋F(xiàn)代建筑聲稱為排斥現(xiàn)代性實踐的一致性,它要為創(chuàng)造一致性樣式的建物負責,其特性如高層帄面、購物中心和標準化的計畫,也要責怪現(xiàn)代主義的建筑,因其創(chuàng)造對脈絡不敏感的建筑物風格。也因此成為永遠一致的都市文化,因為所有的都市中心都為類似的高層玻璃混凝土建筑物所支配”[2]152。這段話點出了后現(xiàn)代主義對于現(xiàn)代主義的最根本批評,同時也指出現(xiàn)代城市空間最常面臨的缺陷。后現(xiàn)代主義贊揚地方的差異性,在后現(xiàn)代的城市中,常利用特殊造形的建物形成地標,借以建立城市的自明性。而要使城市從建筑叢林中脫穎而出,營造城市空間,以凸顯城市文化的特殊性亦是考量的方法,是一條可行有效的出路。

象征經濟利用城市文化為手段、城市空間為工具以達到提升城市競爭力,進而達到經濟效益,是故在象征經濟中,城市文化與空間處于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

法國著名學者列斐伏爾強調空間的社會建構并非全然是偶然散漫的過程,而是依地方的人們實際經驗而變。[3]22認為空間已脫離了舊有封建社會以地理的和實質的特征來界定之方式,現(xiàn)代的空間其實是工具的使用,成為資本主義力量的產品。

英國著名學者大衛(wèi)·哈維也在他的書中提及創(chuàng)造的空間取代有效空間成為地理組織的主要原則。[4]309由于地方的真正地理差異在全球化系統(tǒng)下腐蝕下而漸形模糊,空間符號象征的差異對一個城市文化的凸顯更形重要。正如哈維所說“圍繞我們都市環(huán)境周圍的信號、符號和象征是強有力的影響”[4]310,城市的象征經濟增加了地方意象之競爭,城市文化與空間的關系也益發(fā)緊密。

相對于列斐伏爾與哈維的理論提出與建構、思辨,美國學者莎倫·佐金在《城市文化》一書中進一步地具體化說明了空間象征與城市文化的關系:“借由文化力量去創(chuàng)造一個城市形象、去框架一個都市遠景,已經變得愈來愈重要了。能夠創(chuàng)造出形象的人,即可印制出一個集體的識別……無論他們是迪士尼公司、藝術博物館或政客,都在發(fā)展新的空間給公共文化”[5]2-3。舉例來說,城市中常見的商店街若是只注重實用經濟立場,則無法凸顯其特色,若能在空間設計上多加上文化因子,建立具自明性的符號,或借著特意設計,使空間的呈現(xiàn)與地方原本零碎散亂的脈絡分離,將參觀者從現(xiàn)實的城市社會中抽離,并將其轉換到一個令人向往的想象地域,形成一種因文化形式的變換,使消費者達到對異國想象的滿足,即是象征經濟在空間上形成的效果。 因此,在以象征經濟為圭臬的城市中,不難發(fā)現(xiàn)從街道漫游到百貨公司,在特定的空間中都充斥著人為的特意操作。

空間不再是被制造的對象,也成了描寫城市的方式之一,成為城市文本的基底,是構筑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種轉換城市空間的方式是閑置空間的再利用。城市在發(fā)展中,常產生許多特定目的的空間,然而在時代的推移轉換之下,在城市舊有的經濟結構改變之后,原有的空間往往也因時空遽變而失去功能與舞臺,形同棄置,也造成城市死角,于是利用文化的手段再利用閒置空間成為一種妙方。

寧波有類似以上所描述的閑置空間轉換經驗,從執(zhí)政當局到文化藝術工作者乃至于帶著商業(yè)意圖的店家經營者都有此種象征經濟式的嘗試,從老外灘到和豐文化園區(qū),從天一閣園區(qū)到街頭各色咖啡甜品店,或多或少利用原來閑置甚或棄置的空間,經過文化手段的改造,形成另一番別具風味的文化空間景象,成功地構筑了城市角落具有想象的地域,也間接帶動整個地區(qū)的意象轉換。

而另一種營造城市空間意象的方式是,通過媒體來達到象征經濟的效果。電影、電視劇如同文學,可視為創(chuàng)造或再造空間的方式,根據安排設計的進行,對于城市的意象,作跳接式的處理,利用選取的場景、鏡頭角度,以及影片的剪接與內容,生動地“書寫”了城市,可以使原本生活空間中的雜訊在影像中刻意被忽略或消失,借以制造一種單純的、有方向性、目的性的文本。這有助于城市意象的集中與提升。同時,電影與電視劇的敘述,也可賦予城市地景與空間故事性,增加城市場域給人們想象的空間,除了可以借此將城市文化通過熒幕意象傳送出去外,也可令人對于城市有更多的期待與吸引力,有助于城市象征經濟的發(fā)展。影片提供了新的觀察空間,創(chuàng)造出難以相見的景象,迥異于過去觀看都市的方式,種方式除了記錄了真實的都市生活,也運用了美學手法來行銷城市。

與現(xiàn)實生活空間不同,電影與電視可以將兩處發(fā)生的事件用影像的方式拼貼呈現(xiàn),創(chuàng)造出實際上“不可能的”觀看立場。將觀眾帶離原本雜亂而無組織城市地景,遠離一切支離而無方向性無主題的散置,進入一個可能是唯美同時具故事性挾帶著夢想的國度。后現(xiàn)代的文化現(xiàn)象充滿了所謂的“擬像活動”,現(xiàn)實界已然消失,擬像也非傳統(tǒng)模仿論所言對現(xiàn)實的擬仿,而是虛構物的再仿復制。所以,整個后現(xiàn)代的社會乃是一個超越現(xiàn)實的場域,雖然可能失真,但因為選擇性而使之變得美好、吸引人。

約翰·厄里曾提出“媒介式凝視”(mediatised gaze)的概念,參觀者因媒體傳播而去參觀聲名大噪的地點,是一種集體式的凝視,參觀者可以在這類場景重新體驗到該媒體節(jié)目的某要素或形貌。[6]13-15這種媒介式凝視是媒體作用在一個地域產生的加乘效應,也因如此,城市為了吸引觀光客,常鼓勵媒體以城市為背景拍片。近年來寧波在這方面的著力不少,例如電影《搜索》《長江七號》、電視劇《加油吧!實習生》等,都有著借影片宣傳寧波的考量。城市能利用媒體得到“凝視”的效果,實際上鑒于其普遍流行,媒體力量創(chuàng)造了令消費者沉浸其中的地景,或向往的故事情節(jié),使之想一窺究竟。所以媒體不但是販賣對城市的想象力給觀眾,還幫助建造和利用城市想象力,使得原本不被注意的城市空間或文化透過鏡頭展現(xiàn)出特色。

“在象征經濟的城市中,可以發(fā)現(xiàn)城市文化與消費已結合在一起,有許多不屬于博物館的機構,現(xiàn)在卻愈來愈像博物館”[6] 207。現(xiàn)代城市的消費已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費盡腦汁將店陎設法佈置得如同博物館一般的講究,將文化的因子引進商業(yè)的場合,這正是象征經濟的典型現(xiàn)象,這代表都市經濟上消費功能的成熟, 同時也創(chuàng)造新的消費空間現(xiàn)象。

城市是一個消費的場域,因此消費是城市文化的一個重要標志,而消費文化與生活空間、型態(tài)在現(xiàn)代城市中已悄悄相互結合,成為一種新型態(tài)的商業(yè)模式,一個新興的概念。寧波市內很多商家也符合這個現(xiàn)象觀察,咖啡館的經營挾帶藝文或是親子創(chuàng)作坊方式,店面的布置也精心安排具特色的風格,仿佛消費是生活也是藝術。如同法國著名學者布迪厄所言,“現(xiàn)代城市生活形態(tài)已經從平穩(wěn)地社會地位的特權變成積極追求人文的資本家”[7]27-31,這種需求鼓勵了消費各種形式(forms) 的產生,文化涉入消費之中,激勵了城市營利與非營利文化產業(yè)的精進,這樣的改變亦影響了一些城市空間文化上的改變,這是一種后現(xiàn)代主義社會生活藝術形式的的提升,后工業(yè)方式的生產自然成為一種文化生產,這即是象征經濟的現(xiàn)象。

在象征經濟的體系中,資本主義移動到一個逐步引入文化形式并賦予意義的方式輸出,并且變成一個銷售策略不可或缺的因素,經濟活動包括行銷商品、服務等,也注入一些美學以及符號學的象征,以增加產品的吸引力,例如,布置情境式的商場空間,設立主題,讓消費者進入一種未曾經驗的境遇,城市文化因此越來越多樣化。消費文化在城市產生的現(xiàn)象是,創(chuàng)造出獨特或再現(xiàn)的場景空間來吸引目光焦點、游客的到訪以及金錢消費。象征經濟創(chuàng)造出來的地景空間,將其文化商品化,以謀取經濟效益。

城市文化風格帶動了消費,改變了生活形態(tài),消費已不再單純只是成為實用的價值定論,而是成為一種社會象征與階級溝通的媒介功能……并指涉不同社會階層因其共有的習性所展現(xiàn)出差異的休閑消費品味(taste),同時也最能表現(xiàn)出自我的社會位置。

以布希亞的擬像觀點來看,空間中呈現(xiàn)的不再是“再現(xiàn)”的場所,而是虛擬影像的映射,其本真性已幾乎消失。對于文化而言,這是存在于后現(xiàn)代城市中的斷裂現(xiàn)象,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真實事件之間的連結消失,進入象征經濟的刻意營造的場域之中后,人們向往擬像 (simulations)世界中的完美感覺,想象自己是其中的一員。于是經過精心安排場景的購物中心成了當代的城鎮(zhèn)中,人們追逐夢想的場所,享受的不是購物的滿足,而是置身其中的愉悅。城市在此種現(xiàn)象中所呈現(xiàn)的也成為另一種擬像。

城市文化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形象,而它是可以被形塑的。城市文化包含著人們的共同記憶、印象以及符號,一個好的城市文化會讓人們有歸屬感?!耙粋€城市是它自己特定的社會概念和全球通用概念的生動象征……許多的符號都和人內心深處的信仰緊密結合在一起……所以,一個好的地方,就是透過一些對人以及其文化都非常恰當的方法,使得人能了解自己的社區(qū)自己的過去、社會網絡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時間和空間的世界。這些象征符號不僅是特定文化的產物,也表達了共同的生命體驗”[8]32。

全球化現(xiàn)象造成城市發(fā)展的危機感,在后工業(yè)社會的城市里,城市文化扮演關鍵的角色,于是城市文化受到注意,城市文化融入象征經濟里,包含了經濟的意圖在其中,在擬仿的場景,為了街頭的漫游,城市城景改變,城市空間換裝,城市文化可能成為對異地的一種想象與崇拜,于是具有地方感的“在地特色”漸趨模糊。城市或許在文化上與全球同步了,但缺乏地方感,人們對于城市的認同逐漸隱沒,經濟的企圖迷失了城市的定位,城市在人們心中將成為異地、他方。

在城市空間中,可以看到文化被操作的端倪。而當文化不再是自然形成,是被賦予與形塑時,排擠效應就此產生,此時文化在城市中就是一種美學霸權。

莎倫·佐金認為,在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城市空間里,主題公園式公園或特意布局營造的文化地景 (文化上和政治上具主導權的人的空間)與傳統(tǒng)本土自然形成的街區(qū)與空間(被剝奪了資源的、無權無勢的當地人的空間)相互對立。這一新與舊之間也正是一種城市地景空間上的斷裂。這種對立通常代表著一種無聲的權力爭奪,然而具有資源的那一方永遠掌握優(yōu)勢,于是在后現(xiàn)代城市中,風景與本土之間的分界被打破了,中產階級重新向市區(qū)的移居。同時權力也往往用一種強力的方式寫入地景(landscape),宣示著文化霸主權,如紀念碑和特定建筑物,這些用來凝聚人群、強化共同利益的地標正是一種權力的具體展現(xiàn)。

如同莎倫·佐金提出的疑問那樣,在象征經濟背后,打著文化大旗的空間,在提供了它的極大價值之后,應嚴肅看待的問題是,私人的空間與公共空間在文化的象征經濟背后往往模糊了界限,其中的公共利益與私人權利的沖突與融合,是值得注意與考量的重點。

從以上的探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文化對于一個城市的影響相當深遠,無論是對民眾日常生活的觀察、城市空間的構成、乃至于城市產業(yè)及城市消費網絡的改變都與文化脫不了關系。城市文化也指涉城市權力的拉據、地方感的認同、城市的意象、定位及城市的發(fā)展與未來。基于在全球化趨勢下,城市已成為全世界網絡互相聯(lián)系的節(jié)點,城市競爭日益白熱化之下,文化成為短兵相接第一線的重要利器。對于城市文化的探究,除了可以深入了解城市的內涵之外,通過對城市文化的觀察與剖析,可以針對城市的特性及需要,進一步形塑城市的意象、開發(fā)城市的潛力,使寧波這類城市在“一帶一路”的挑戰(zhàn)與機遇中立于不敗之基。

注 釋:

[1] BianchiniF. & Parkinson.M. Cultural policy and urban regengeration- TheWest European experienc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3.

[2] Savage&A.Warde. Urban Sociology, Capitalism And Modernity,Palgrave,1993.

[3] [法]列斐伏爾:《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夏鑄九、王志弘譯,見王志弘:《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明文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4] HarveyDavid.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Basil Blackwell,1985.

[5] ZukinS.The Cultures of Cities,Blackwell Publishers,1995.

[6] [英]約翰·厄里,《觀光客的凝視》,葉浩譯,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7] BourdieuP.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translated by Nice R.,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8] [美]凱文·林奇:《城市形態(tài)》,林慶怡譯,華夏出版社,2001年。

責任編輯:王作新

文字校對:夏 雪

猜你喜歡
城市文化寧波全球化
一圖讀懂寧波
新舊全球化
英語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拖起明天的希望
北方音樂(2019年13期)2019-08-21 02:14:32
聚焦·寧波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英語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論我國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城市節(jié)點空間與城市文化互動發(fā)展研究
東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3:55:04
新時期博物館的城市功能拓展
沈陽城市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