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連續(xù)性犯罪的反社會人格障礙者個案研究

2018-09-10 08:37康永樂巫妍堃
中國刑警學院學報 2018年4期
關鍵詞:人格障礙攻擊行為強奸

向 靜 康永樂 巫妍堃

(1 重慶市高校物證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重慶 401120;2 西南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與證據(jù)科學研究院 重慶 401120;3 西南政法大學刑事偵查學院 重慶 401120;4 中國科學院大學心理學系 北京 100049;5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101;6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辦案指導處 北京 100741)

在犯罪學中,性犯罪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學者們分別從生物學、社會學、精神病學、心理學等角度對性犯罪進行了研究。典型個案研究有助于對犯罪原因、作案特征、被害對象的選擇等作具體分析,同時對犯罪行為起中介作用的心理過程,包括社會、家庭因素和人格因素對其犯罪的影響作出合理解釋,有助于針對犯罪原因制定預防措施,并有利于犯罪人后續(xù)行為的矯正。

本系列強奸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李某表現(xiàn)出典型的反社會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的特點,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李某兩次被捕入獄,非服刑期間連環(huán)作案數(shù)10起,其中強奸案件30余起。作案類型以強奸為主,也有搶劫、盜竊等。案件發(fā)生后,在當?shù)赜绊憳O其惡劣,嚴重地影響了民眾的安全感。本文通過對李某的反社會人格障礙特征、犯罪行為及犯罪心理學分析,以解讀人格特質(zhì)、社會家庭環(huán)境、心理認知特征如何控制和調(diào)節(jié)李某的犯罪行為,為此類人格障礙者犯罪行為的預防、干預和矯治策略提供借鑒。

1 案偵情況

1.1 犯罪嫌疑人基本情況

李某,男,漢族,1974年生,四川某縣某鎮(zhèn)某村人。1992年8月因盜竊、強奸罪被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3年(1999年7月31日在四川某監(jiān)獄外勞時脫逃);2004年因強奸、脫逃罪被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4年,于2015年2月18日刑滿釋放;2016年11月16日因涉嫌搶劫、強奸罪被縣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同年11月23日因涉嫌強奸、搶劫、盜竊罪被批準逮捕。

1.2 重要案情回顧

1991年10月某日晚,李某蒙面并攜帶兇器進入張某的飯館內(nèi)準備行竊,在飯館員工劉某休息的房間內(nèi)用刀指著劉某詢問“張某在哪里?”劉某未回答,隨后李某對劉某實施了強奸。在之后的訊問中,李某稱自己問“張某在哪里”是因為覺得開飯館的張某比較富裕,自己想盜竊張某財物。但因為劉某未告訴自己張某在哪里,便認為對方不想讓自己取得財物,故心生報復之意,對其實施強奸。

1991年12月某日晚,李某輾轉(zhuǎn)多個地方意圖行竊未得逞,后進入陳某房間,見陳某躺在床上,遂起奸淫之心,將其雙手捆綁、堵住其嘴,對其實施強奸。

1992年,李某因?qū)嵤┒嗥鸨I竊案和兩起強奸案被判刑。在服刑期間,李某不服從管教,常常借故不參與勞動改造。1999年7月某日,李某脫逃。

在2000年至2003年間,李某家鄉(xiāng)所在地發(fā)生多起作案手法相似的入室強奸案,后經(jīng)查實系李某所為。2002年10月10日,李某與另外一人蒙面持刀闖入林某家里,對林某及程某實施強奸,并拍下受害人的裸照威脅,不準兩人報案。2003年5月6日,李某蒙面持刀與另一犯罪嫌疑人闖入周某的房間,對周某實施了猥褻,并搶走現(xiàn)金170元。2003年10月24日晚,李某蒙面持刀闖入鄭某的房間,用衣服堵住鄭某的嘴,并將其雙手捆綁挾持到屋后紅苕地處,對其實施強奸。2003年12月17日凌晨,李某蒙面持刀潛入王某住房內(nèi),用毛巾堵住王某的嘴,將其雙手捆綁挾持到樓下一巷道內(nèi)后,進行了猥褻。2004年1月14日凌晨,李某蒙面持刀潛入肖某家,將肖某侄女姚某和兩個孫女分別捆綁,用膠帶封住嘴,后將姚某挾持到樓下一房間內(nèi)實施強奸,并搶走屋內(nèi)現(xiàn)金2200元。

2004年2月28日24時許,李某闖入一中學內(nèi)的居民房,先借口問路,后將居住在內(nèi)的兩名初中三年級學生張某和趙某反綁雙手、用透明膠封口后挾持到房后一山腳下強奸,后自行離去。次日凌晨4時許,李某又返回張某、趙某住所,說“反正已經(jīng)干過一次了,再來一次也沒什么”,又對兩人實施了性侵。2004年3月27日,李某被江蘇省蘇州市公安局抓獲。2004年4月1日,李某在押送回川的火車上跳車逃跑時摔傷,被當場抓獲。2004年12月,李某因強奸、脫逃罪,加上原判未被執(zhí)行完的刑期,被判執(zhí)行有期徒刑14年。

2015年,李某出獄后頻繁實施盜竊、搶劫,并于2016年11月7日凌晨在錢某家中對孫某實施強奸,之后還拍攝被害人裸照、威脅其不要報警。

1.3 現(xiàn)勘及物證情況

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李某實施系列強奸、盜竊、搶劫案,先后4次被捕。在80~90年代,現(xiàn)場遺留的繩索、保險箱及柜子有被撬壞的痕跡,李某家中也搜出相同的繩索、符合現(xiàn)場特征的起子等作案工具。床上有遺留血跡,系混合型DNA,包含被害人和李某的DNA信息。

2004年被捕時,有線索指向的相同手法作案的報案現(xiàn)場10余起,但由于李某反偵查能力增強,在現(xiàn)場被破壞及當時現(xiàn)勘技術有限的情況下,大量現(xiàn)場無法提取到有效的痕跡物證。只有一起案件在被害人內(nèi)褲上檢測出精子且DNA遺傳標記與李某一致。

2016年,在“11·07”入室強奸、搶劫案中心現(xiàn)場提取到5根毛發(fā),送公安機關檢驗鑒定,僅2號毛發(fā)比中李某。但犯罪證據(jù)認定的唯一性、排他性、指向性方面取證困難,無法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對其作案工具及衣物等物證送公安機關檢驗鑒定,系混合型DNA,均包含被害人、李某及其他未知女性DNA信息,因無法分離做出同一認定,故不能作為定案證據(jù)。從李某家中搜出與被害人描述一致的迷彩服,其兜內(nèi)裝有手套、繩索、手銬、避孕套等物品。

1.4 訊問情況

1988年11月,即李某14歲時,他因入室偷盜電視機接受偵查人員的訊問,當時李某認罪態(tài)度較好,對盜竊、強奸等行為供認不諱。從李某的敘述中得知,他在此次準備實施盜竊之前曾對其父母說過自己想去偷劉某甲家中的電視機。父母的回答及反應并無嚴令禁止之意,只是說“拿回來我們也不會用”和“聲音那么大,一定會被發(fā)現(xiàn)”。事后,李某父母親還在家中土屋里挖洞將電視機隱藏在內(nèi)。

1992年,李某接受公安機關訊問時認罪態(tài)度較好。

2004年,李某在公安機關被訊問時,拒不交代犯罪事實,面對證據(jù),李某一直聲稱自己在2004年2月28日叫的是兩個“小姐”,系“通奸”而不是強奸。根據(jù)李某的陳述,自己曾打電話到初中的小賣部叫“小姐”,之后在歌廳與其發(fā)生性關系。但經(jīng)調(diào)查,小賣部未曾接到這樣的電話。并且從住宅和住宅后山兩個案發(fā)現(xiàn)場搜集到的證據(jù)都證明李某在當日對張某、趙某實施了強奸。在偵查員提到在家中搜到的面罩時,李某說是2004年2月28日和他通奸的“小姐”給的。對于家中搜到的鎳幣,李某稱是1992年被判刑前偷的,當偵查員表示此種鎳幣是1992年之后才發(fā)行的,要求李某解釋時,李某陷入沉默,在之后的訊問中也稱“記不住”,拒不交代。

2016年,李某因在2015~2016年間多次實施盜竊、搶劫、強奸行為被公安機關抓獲。李某到案后一直采取沉默方式消極對抗審訊,稱自己出獄后一直在家務農(nóng)、養(yǎng)殖。在眾多證據(jù)面前,只承認去過案發(fā)地或到過門口,堅決否認作案。

李某聲稱出獄后復仇是自己生活的唯一目的,并稱如果他知道公安人員整過王某甲(與其長期同居的女人),他絕對會報復,大不了就是死。并且李某對1992年因盜竊、強奸被判刑感到不服氣,覺得有人利用法律來“整”他,自己準備將害過他的人,如報案人、司法人員“一鍋端”。李某稱自己常常頭痛、腿痛,因為這些原因找不到工作,所以心里有很多恨,想報復。每次頭痛、腿痛時,想報復的愿望就更強烈。

1.5 對知情人詢問情況

李某自少年時期起個性就很強,若別人惹了他,他一定會“整回來”。李某上學時成績較差,因家境貧寒常被人嘲笑,漸漸變得內(nèi)向、自卑、不愛與人說話。李某父親好逸惡勞、一直有偷盜行為,不善與人交往。20世紀90年代,犯罪嫌疑人父親因偷盜棉花、偷樹被發(fā)現(xiàn)后被群毆;曾因包庇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因誣告被勞動教養(yǎng)3年。其父親有家暴傾向,母親辜某經(jīng)常被其父親打傷。

李某在家排行老大,性格孤僻,從小好逸惡勞、不學無術。在小學期間就經(jīng)常打架、偷盜、逃學,是學校的“問題兒童”。從17歲開始采取蒙面、持刀、戴手套等手段竄至周邊單居女性家中實施盜竊、強奸等犯罪行為。

李某自幼與母親感情甚好,在監(jiān)獄服刑期間,母親去世,李某就將母親去世的責任全部歸因于父親的家暴,將未能盡孝歸過于執(zhí)法辦案人員,逐漸開始仇視司法人員。

2004年12月~2015年2月,李某在監(jiān)獄服刑期間,借故頭痛、腳痛逃避勞動改造。但對法律書籍十分熱衷,常偷偷刻苦研讀。服刑期間多種行為表現(xiàn)出十分仇視執(zhí)法部門,多次公開揚言出獄后要報復社會、辦案人、報案人,被獄警確定為難以改造的頭號人物。

據(jù)與李某出獄后同居的王某甲敘述,李某幾乎沒朋友,遇到熟人最多打一個招呼,不會說多余的話。李某第二次被判刑前曾找過她,并威脅說不和他發(fā)生性關系就要“整”她的兩個女兒,還威脅王某甲不準報警。2015年李某出獄之后,二人一直生活在一起。王某甲稱李某有幾天晚上出去,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有一次還帶回來了四五百塊錢,說是朋友給的,但沒具體說是誰。李某很少與人來往,從未帶王某甲認識其他朋友。多個受害人均表示,李某剛進入其房間內(nèi)都先裝作向她們問路,之后才實施犯罪行為。

2 人格與心理測評分析

2.1 人格特征分析

反社會人格障礙是一種持續(xù)的行為模式,基本特點是對他人權(quán)利的蔑視和侵害,高度攻擊性、缺乏羞慚感和道德感,不能從經(jīng)歷中取得經(jīng)驗教訓等。兒童時期或青少年時期形成這種反社會人格障礙,一直到成年后逐漸消失[1]。對于反社會人格障礙的概念及結(jié)構(gòu)劃分問題,理論研究領域尚未形成一致觀點。大多數(shù)學者往往比較重視反社會人格障礙外部行為特征的研究,而對于如何界定和診斷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問題卻少有研究[2]。

根據(jù)美國《精神疾病統(tǒng)計診斷手冊》第5版(DSM-5)[3]規(guī)定的反社會人格障礙認定標準,從以下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可以認定李某屬于反社會人格障礙:

(1)行為模式特點是漠視他人或侵害他人利益。自15歲開始形成這種行為模式,具有以下至少3項可認定為該行為模式:①實施違背法律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和其他社會規(guī)范的行為,屢次實施有可能遭到拘捕的行為。②為了謀取非法利益或滿足心理刺激實施欺騙行為,屢次說謊或借用他人名義欺騙他人。③行為無計劃性,多是沖動而為。④具有較強的攻擊性,自我控制力差,屢次實施打架、攻擊行為。⑤行事輕率,有可能對自身或他人安全造成侵害。⑥沒有責任感,屢次發(fā)生不償還債務或不持續(xù)工作的行為。⑦不知悔改,在實施侵害他人行為后表現(xiàn)出不在乎的心理,或認為傷害行為是合理的。

(2)年滿18歲。

(3)行為模式形成于15歲之前,且有證據(jù)證明。

(4)雙相障礙病癥和精神分裂病癥主要行為表現(xiàn)為反社會行為,但反社會行為并不局限于以上病癥。

我國精神疾病分類(CCMD-3)[4]對反社會人格障礙還有如下描述:①缺乏責任心,屢次實施違背義務、規(guī)范、準則的行為,如屢次曠工、無法堅持長期工作、屢次更換工作且沒有計劃性,違背社會規(guī)范,有可能或已經(jīng)被逮捕;②行事沖動,不制定規(guī)劃;③違背事實,為了獲取不當?shù)美麑嵤┢墼p行為; ④漠視他人,侵犯他人合法權(quán)益,不履行給付義務、遺棄老人或子女;⑤難以建立穩(wěn)定、持久的人際關系,如婚姻關系維持不足1年;⑥極易遷怒旁人,發(fā)生打架斗毆后仍不思悔改;⑦承受力差,自我控制力差,極易沖動引發(fā)暴力沖突;⑧自我控制力差,屢次實施攻擊他人或打架的行為;⑨不思悔改,對他人造成傷害后沒有內(nèi)疚感,在受到懲罰之后不能吸取教訓。

李某非常符合上述描述。其成年以后,沒有固定的工作,惡習不改,變本加厲,實施幾十起強奸、盜竊案。由于被害人羞于指認或不敢指認,導致李某屢次逃脫法律制裁。從對李某的審訊來看,他服刑后完全不思悔改,不但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毫無內(nèi)疚感,反而將自己被判刑歸因于被害人報案和司法人員“整”他。在1992~1997年服刑期間,李某不服從管教,常借故不參與勞教活動,之后脫逃,脫逃后仍未停止犯罪。再次被判刑并刑滿釋放后,犯罪行為有增無減。李某傾向于對自己的犯罪行為進行無理辯解。如在入室強奸的證據(jù)面前,他聲稱自己叫的是兩個“小姐”,是通奸而不是強奸。并在多次作案時習慣性說謊,稱自己是來問路的,或是稱被別人強迫威脅才來做這些事情。早期的強奸行為事先并無規(guī)劃,屬于臨時起意,自控力差。

生物學領域?qū)Ψ瓷鐣烁裾系K進行了研究,指出大腦發(fā)育不夠成熟,植物神經(jīng)應激遲緩,腦電波變化緩慢,這是造成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生物學原因,也就是說以上病理因素是導致反社會人格障礙形成的原因[5]。

2.2 沙盤特征

為了解李某無意識心理內(nèi)容的投射,讓李某在看守所內(nèi)的心理治療室內(nèi)完成了初始沙盤。其沙盤作品描述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李某初始沙盤特征

瑞士心理學家多拉·卡爾夫首創(chuàng)了沙盤游戲,是基于榮格心理學派的一種心理分析與心理治療的方法,此后該項技術被推廣至心理疾病分析和治療中[6]。沙盤心理分析方法賦予不同的沙不同的象征性,也可稱之為沙盤象征心理分析法[7]。綠葉、鮮花代表生命和力量,象征著美好的社會。女人象征著善良、溫柔。孩子象征著天真和期望。將惡人、怪鬼或其他兇惡動物形象置于陰影沙盤內(nèi),這樣的沙盤就象征著沖動、不易馴服、不受拘束。將現(xiàn)實人物形象置于沙盤內(nèi),分別代表不同的職業(yè)或角色,此類沙盤象征著現(xiàn)實人際關系。非現(xiàn)實人物沙盤包括神話人物、卡通人物,是虛擬思想和逃避思想的影射。沙盤主題特征分兩大類型,共20個類型:創(chuàng)傷類型(混亂、空洞、分裂、限制、忽視、受傷、威脅、埋藏、倒置、妨礙)及治愈類型(包括變化、能量、流動、撫育、聯(lián)結(jié)、整合、新生、深入、趨中、靈性)。

李某的性格極端內(nèi)向,平時不與人交往,沒有朋友。一般來說,從心理學角度而言,性格內(nèi)向的人往往比較重視心理感受,具有較為豐富的心理感受,內(nèi)心活動較為深刻,且持續(xù)性強,沙盤心理分析法多用于性格內(nèi)向的人。但李某對沙盤空間領域的使用率非常低,表達了其心靈世界的蒼白和貧乏。從沙盤主題來看,外向性格人多關注外部世界和表面現(xiàn)象,內(nèi)心情緒、情感世界的豐富性欠缺,善于適應與改變,多出現(xiàn)空洞、流動主題;內(nèi)向性格人情緒活動穩(wěn)定、喜歡有秩序的生活,多出現(xiàn)撫育主題[8]。李某選擇的沙具一為母親,二為兒童,為現(xiàn)實人物,代表不同家庭角色,是現(xiàn)實人際關系的投射。母親象征著慈愛、寬容和溫和,說明母親在他心中有重要的地位;兒童象征內(nèi)心的孩子氣(真實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緒、情感,怕該怕的事,愛可愛之物,毫無掩飾地表達自己的好惡),這符合李某有性格極不成熟的一面: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責任感,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和恨意,多次公開表示要對司法人員報復。一般來說,撫育主題表現(xiàn)為沙盤中出現(xiàn)孕育或為新生命生長提供滋養(yǎng)等撫養(yǎng)照料的場景,反映內(nèi)向人群安全感低、孤獨感高[9]。沙盤游戲中撫育主題的呈現(xiàn)表達了李某人際孤獨、缺乏安全感,渴望陪伴與支持的心理狀態(tài)。

一般來說,有對抗心理的對象極少選擇孩子、女人和現(xiàn)實人物形象的沙盤,而對于陰影原型類沙盤和虛擬人物沙盤的選擇較多,這也體現(xiàn)了其對抗外界的心理,有著較差的人際關系,有逃避現(xiàn)實的心理[10]。李某對司法人員的敵對情緒嚴重,但恰恰就選擇了女人和兒童,這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李某實施數(shù)十起強奸行為,但行為主要顯示出性的成分,并未對被害人施以咬、割和撕等虐待行為,沒有明確的言語或行為的證據(jù)表明李某有意貶損或侮辱被害者,也沒有通過言語及身體的攻擊表達憤怒,其威脅和暴力程度未超出迫使被害人順從的程度。李某在作案過程中是連哄帶騙,一直與被害人有語言上的溝通,為自己的行為作合理性辯解,這與那些通過凌辱、摧殘女性以發(fā)泄心中憤怒的強奸犯明顯不同。李某自己也強調(diào),自己想要報復的人只是司法辦案人員和以前“整”過他的人。據(jù)此可以看出,李某實施的強奸行為并不是對女性懷有憎恨的一種報復行為。李某自幼與母親感情甚好,母親在其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及早年母子間的情感,也許是李某并未對女性實施虐待、殺戮行為的重要原因。

2.3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

父母在日常養(yǎng)育子女過程中體現(xiàn)的行為模式就是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有的學者認為,父母對年幼子女實施的教養(yǎng)行為以及互動模式對于子女未來人格形成具有重大影響作用,而子女成年后的行為處事以及抗壓能力均受人格因素的影響[11]。1979年澳大利亞的Brown等人提出了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簡稱PBI,是國際上廣泛使用的測量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問卷[12]。經(jīng)中國學者[13]修訂后,分成3個分量表:關愛、鼓勵自主、控制,此三因子模型被廣泛采用。

根據(jù)問卷得分(如表2所示),李某父母親的教養(yǎng)方式均符合低關愛,反映為父母對孩子的溫和、理解、支持嚴重不足,李某的成長過程明顯受忽視。

表2 李某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得分

3 犯罪心理學分析

3.1 犯罪行為表現(xiàn)

著名精神病學家劉白駒[14]123-124指出,反社會人格障礙強奸犯性格冷酷,以自我為中心,沒有道德感,具有攻擊性。他們淫樂思想嚴重,藐視婦女,把婦女當成發(fā)泄性欲的工具。他們對自己的性能力頗為自信,隨時都在尋找可以發(fā)泄性欲的婦女,并主要以年輕、漂亮、性感的婦女為犯罪對象。他們經(jīng)常使用欺騙的方式接近被害人,在被害人放松警惕時,露出真實面目,以暴力或暴力威脅迫使被害人順從。他們往往把被害人的衣服撕光、扯碎,使被害人赤身裸體。他們會連續(xù)對被害人施以各種方式的性侵犯,除性交外,還可能進行摳摸、肛交或迫使被害人口淫。他們實施這些虐待行為,主要是為了取樂和羞辱被害人。在性侵犯之后,他們還有可能殺死被害人。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往往還有其他罪行。

縱觀李某的系列犯罪行為,除無虐待、羞辱和殺死被害人的行為外,大多符合上述描述,此外還有如下特點:

(1)犯罪行為源于青少年時期。14歲起就有強奸、盜竊行為。作案頻率高,多次被拘留、兩次入獄,并有越獄行為。

(2)案前有預謀。對作案對象、時間、地點精心選擇。作案前對現(xiàn)場及周邊環(huán)境進行反復踩點,熟悉掌握作案對象生活規(guī)律及現(xiàn)場周邊人員分布等情況,選擇單身女性,不易被人發(fā)現(xiàn)的地點并在被害人凌晨熟睡時段作案,以入室強奸、入室盜竊為主要犯罪形式。

(3)連環(huán)作案。1990~1991年期間強奸案2起,均為未成年女學生;1999~2004年有報案的強奸案件17起,未報案但有線索指向的強奸案件20余起,侵害對象全部為初中女學生;2015年至今,有線索指向的搶劫、強奸案件10余起,侵害對象全部為單居女性。

(4)反偵查能力強。一是事前準備,偽裝入侵。作案時多穿迷彩服和勞保服、膠鞋,蒙面戴口罩,戴手套,持刀攀爬入室。二是欺騙與暴力威脅相結(jié)合,延時報案。進入房間時多使用欺騙的方式,如謊稱來問路等,裝作與人通電話,謊稱是受人之托或受人脅迫才不得已來此。在被害人放松警惕后,持刀以暴力威脅迫使被害人順從。實施強奸前對被害人捆綁、堵嘴、持刀威脅,致使被害人恐懼,不能及時報案。三是語言控制,誤導偵查。在作案過程中恐嚇被害人,揚言報復其家庭,達到控制被害人,讓其不敢報案或指認嫌疑人。四是現(xiàn)場冷靜,毀滅證據(jù)。實施強奸后,仔細打掃并偽裝現(xiàn)場,現(xiàn)場無任何遺留的精液、紙巾等痕跡物證,也未提取到有效的指紋、足跡等。

(5)審訊時拒絕供述。本次到案后一直采取沉默方式消極對抗審訊。后稱自己出獄后一直在家務農(nóng)、養(yǎng)殖。在眾多證據(jù)面前,只承認去過案發(fā)當?shù)鼗虻竭^門口,堅決否認作案。

(6)對司法人員充滿敵意,將前幾次坐牢都歸咎于司法人員,不承認之前有過犯罪行為,認為坐牢是被冤枉的,毫無內(nèi)疚悔改之意。聲稱要報復司法人員。

3.2 強奸模式分類

根據(jù)馬薩諸塞州治療中心的分類系統(tǒng),將強奸犯分為4種類型:機會型、廣泛憤怒型、性滿足型、報復型[15]。這4種類型的犯罪動機不同,可以描述持久性的性犯罪行為模式。這一分類系統(tǒng)有助于為犯罪現(xiàn)場的調(diào)查提供有用的線索。李某早期作案行為符合“機會型”特征,主要以侵財為目的,多在進行搶劫、入室盜劫時,在有機可乘的情境下實施性侵害,既不表現(xiàn)出強烈的性特征,也不表現(xiàn)出強烈的攻擊特征,并且不是由性幻想或者對婦女的憤怒所驅(qū)使的。而李某后期作案時攜帶安全套、繩索、手銬等實施多起強奸行為時,并無搶劫、盜竊的情節(jié),其動機主要是為了得到性滿足,并沒有其他超出強迫被害者屈服所需要的施暴、毆打和憤怒言行,其行為更符合“性滿足型”特征。

3.3 犯罪心理成因

3.3.1 個人心理內(nèi)驅(qū)力

心理分析、弗洛伊德主義或心理動力學的觀點認為:罪犯幾乎不知道其行為的原因,每次犯罪都是被內(nèi)在的無意識驅(qū)力所決定。犯罪行為被認為源于個體內(nèi)部,主要受潛意識生命驅(qū)力的控制,環(huán)境、社會、文化對行為的影響只起到很小的作用,個體內(nèi)部的生物心理需求和驅(qū)力才是犯罪的元兇。

人格障礙者進行強奸犯罪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心理原因。首先,人格障礙強奸犯罪人控制沖動的能力較弱,具有爆發(fā)性憤怒、不能延期滿足欲望及不能忍受挫折的心理障礙。其次,人格障礙強奸犯罪人缺乏固定的性同一性和足夠的男性感覺。他們在生活、工作、性領域都很難獲得成功。他們力圖擺脫根深蒂固的自卑感,追求男性化和顯示自我的社會價值,這成為他們爭取自我實現(xiàn)的動力[14]120。

從李某的表現(xiàn)結(jié)合沙盤特征可以看出李某性格十分內(nèi)向,內(nèi)向性格人的心理活動傾向于內(nèi)部世界。沙盤特征也能看出其母親在李某心目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性格內(nèi)向的人重視內(nèi)心世界,心理感受較為深刻,且具有持續(xù)性,善于思考,習慣自省,具有較為豐富的情感。由于母親去世早,李某又沒有什么朋友,因此他內(nèi)心一直處于缺乏安全感和高孤獨感的狀態(tài)。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反映出李某父母對年幼時的李某嚴重缺乏關愛、理解和支持,這對李某缺陷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李某具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特征,社會功能差,社會適應困難,因此,他的人際交往能力較低,使他實現(xiàn)自我的努力時常受挫。根據(jù)多位心理學家的理論,經(jīng)歷過傷害、壓力、障礙、威脅的人往往具有較強的攻擊性,攻擊行為是對抗心理,是人身自然反應[16]496-498。當然,挫折并不一定導致攻擊,并且攻擊行為也不一定是由挫折引起,但受挫經(jīng)歷的確可以增加攻擊行為發(fā)生的風險。

另一方面,從心理動力學而言,攻擊性是人體自然反應,攻擊源于內(nèi)在動力。因此,應當對這些動力因素加以限制和管理,降低暴力行為發(fā)生的可能。弗洛伊德認為各種形式的暴力都是這種攻擊能量釋放的表現(xiàn)[17]。如果消極情緒難以通過合適的方式發(fā)泄出來,內(nèi)部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將增加攻擊風險。心理健康的人能夠通過現(xiàn)實活動宣泄消極情緒,如體育運動、瘋狂購物、吶喊等都是宣泄的一種方式。精神分析專家認為:實施暴力行為的人往往沒有適當?shù)姆绞桨l(fā)泄不良情緒,當消極情緒不斷集聚,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引發(fā)攻擊事件。據(jù)知情人反映,李某平時沉默寡言,并無過激言行。他將內(nèi)在的能量連同仇恨等負面情緒深深壓抑在心底。

在長期的挫折經(jīng)歷和積累過大的內(nèi)在壓力下,李某選擇了社會身份相對弱小的女性作為滿足的目標,通過暴力的性征服來表達力量與攻擊,釋放過高的攻擊能量,體會成功的快感。

3.3.2 犯罪行為的習得

反社會人格是在個體與環(huán)境相互影響的過程中“養(yǎng)成”的。童年時期的經(jīng)歷對反社會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兒童的行為模式通常通對生活環(huán)境中其他人的模仿而獲得。父母對于年幼子女的早期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李某父親好逸惡勞,經(jīng)常有偷竊行為,兩次被公安機關處理,還常常有家暴行為,這使兒童期的李某有很多機會觀察暴力攻擊行為。在習得這種攻擊模式后,如果不具有功能性的價值,或者不被社會環(huán)境中的重要他人允許的話,這種行為可能很少會表現(xiàn)出來。但遺憾的是,李某兄弟姐妹眾多,家中貧困,仇視周圍條件好的人,都想通過非法手段和不勞而獲來釋放和發(fā)泄心中怨氣。加之李某父母親文化水平不高,法制意識淡薄,在李某開始出現(xiàn)攻擊行為(盜竊財物)時并沒有及時教育制止反而縱容。

攻擊行為模式要得以保持,需要定期的強化。強化可能是正強化,個體得到物質(zhì)或社會性回報;也可能是負強化,即攻擊行為讓個體避免厭惡的情境。李某家境貧寒,因光腳上學常被嘲笑,他傾向于用拳頭來對付這種嘲弄。他從這個新的攻擊行為中獲得強化,這種強化是一種負強化,但仍然是有回報的。當事情沒有按照所期望的方向發(fā)展時,攻擊可以讓人對情境有一種控制感。作為心理強化因素,控制感對于行為方式具有決定作用,甚至引發(fā)攻擊行為或暴力事件。因此,李某的攻擊行為在早期通過獲得控制感而得到強化。

3.3.3 犯罪行為的喚起與維持

由于早年的犯罪攻擊行為多次被執(zhí)法機關打擊處理,李某將自己的遭遇歸因于社會和執(zhí)法機關,產(chǎn)生強烈的仇恨,從而想進一步通過搶劫、強奸、盜竊等犯罪攻擊行為報復社會。攻擊是暴力犯罪的基本成分,攻擊行為既源于生理和基因的原因,也是受各種情境、社會和環(huán)境的影響而后天習得。攻擊行為的兩種類型:敵意性(或表達性)攻擊和工具性攻擊[18]。敵意性攻擊是對憤怒情境的反應,如現(xiàn)實的或覺察到的侮辱、身體上遭受的攻擊,或者是自己的失敗等,出于對抗心理實施攻擊行為給他人人身造成傷害。大部分人身傷害案件、性侵案件及其他傷害行為都產(chǎn)生于行為人的敵意心理。行為人內(nèi)心強烈的憤怒感難以得到有效控制,外界刺激引發(fā)內(nèi)心攻擊性的爆發(fā),這是此類攻擊行為的典型特征?;诟偁幮睦砘颢@得不當利益的目的(如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產(chǎn)生工具性攻擊行為。為了實現(xiàn)所期望的目標,攻擊者往往不擇手段。工具性攻擊通??梢娪趽尳佟⑷胧倚薪?、盜竊等。

李某的攻擊行為二者兼有,他青少年時期的犯罪行為主要以工具性攻擊為主,正如他供述的那樣,起先只想“謀財”,見了被害人才臨時起意實施強奸。在兩次服刑期間,特別是以“強奸犯”的身份入獄,不免遭受到侮辱、攻擊,使他內(nèi)心的憤怒情緒不斷累積。因此,出獄后的犯罪行為更多的表現(xiàn)為敵意性攻擊。為了發(fā)泄自己不能盡孝、找不到工作、被人瞧不起等諸多不滿,他頻頻作案報復社會,他對自己這種行為感到滿意并認為是恰當?shù)摹?/p>

Berkowitz[16]497-500提出犯罪行為的“認知-新聯(lián)結(jié)模型”認為,惡性事件產(chǎn)生消極情緒,可能是身體傷害或心理刺激導致這種消極情緒的產(chǎn)生。心理上的不適可以是言語攻擊,如侮辱人格的言語或惡意批判,這種言語攻擊對所有人都會產(chǎn)生悲傷、憤怒的消極情緒。這種消極情緒的存在將引發(fā)一系列負面情感,如恐懼、逃避和攻擊。當外界刺激產(chǎn)生負面情緒,有的人沒有進行深思熟慮或無計劃性就魯莽行事,甚至引發(fā)暴力行為。行為過后,行為人才做出滯后的認知和判斷,對之前實施的魯莽行為作出心理反應并獲得經(jīng)驗,再對行為做出判斷和調(diào)整。最后,行為人對不愉快的情感體驗過程予以梳理,尋找原因,對情感性質(zhì)予以判斷,進而對自我情感和行為進行控制。2016年李某再次被捕入獄后,多次提到自己因外傷經(jīng)常頭痛、腿痛,當他疼痛難受時,心中想要報復的欲望就特別強烈。現(xiàn)在看來,這一供述是真實的,符合“認知-新聯(lián)結(jié)模型”里強調(diào)的觀點——身體疼痛引發(fā)的負性情感喚起暴力攻擊的沖動。

4 結(jié)語

我國《精神障礙者刑事責任能力評定指南》中明確規(guī)定,反社會人格障礙者被評定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

反社會人格障礙的形成有其遺傳性因素,如單胺氧化酶A基因及五羥色胺系統(tǒng)的異常等。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病癥的人群通常具有較低的認知水平,自我控制力低下,將此類人界定為完全責任能力,符合刑事政策的需求。從本質(zhì)上而言,反社會性與人格障礙成正相關關系,即反社會性隨著人格障礙程度的加深而增強,對社會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目前尚未出現(xiàn)更好的治療手段,不論是進行醫(yī)療救濟還是進行刑事處罰或其他手段,都無法獲得良好的成效。值得關注的是,懲罰力度的加大將導致人格障礙患者產(chǎn)生更為激烈的對抗心理。李某每一次服刑后,就更變本加厲的報復社會,這反映了監(jiān)禁對反社會人格障礙者行為矯正的局限性。如何阻斷其認知行為模式,恢復其社會功能,減輕他的挫折感及其他負性情緒,提供多種恰當?shù)男雇緩剑呛笃谛枰鉀Q的問題,有助于后期行為矯正。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提出反社會人格障礙的形成受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特別是不良家庭環(huán)境對兒童期、青少期的負面影響明顯[19-20]。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不負責任、家庭關系差、經(jīng)濟地位不高、缺乏家庭成員關照、受到家庭暴力或忽視的家庭成員極易產(chǎn)生反社會人格障礙[21]。反社會人格障礙萌芽于童年期,并且持續(xù)發(fā)展。父母應密切關注孩子是否有人格缺陷,并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采用情感溫暖、理解的教養(yǎng)方式,提升其心理品質(zhì)及法制意識,有助于預防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形成從而預防犯罪。

猜你喜歡
人格障礙攻擊行為強奸
兒童心理虐待與自戀型人格障礙傾向的關系:成人依戀的中介作用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擊行為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無線網(wǎng)絡攻擊行為的辨識研究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三不穩(wěn)”“一沖動”
DSM和ICD診斷體系人格障礙診斷的最新進展
“婚內(nèi)強奸”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
瑞典修訂法律嚴懲強奸
高職生共情、寬恕、攻擊行為的關系研究
強奸犯罪之輪奸及既未遂問題辨析
大學生人格障礙研究進展
永定县| 深水埗区| 平顶山市| 桂林市| 菏泽市| 称多县| 临江市| 盐亭县| 霍城县| 靖江市| 新密市| 吉隆县| 三都| 突泉县| 安图县| 金华市| 封丘县| 伊金霍洛旗| 陆良县| 嵊泗县| 泽州县| 凯里市| 桓台县| 牟定县| 会昌县| 白沙| 将乐县| 东丽区| 铜鼓县| 清镇市| 交口县| 三亚市| 威宁| 鹿泉市| 抚顺市| 招远市| 五峰| 泾源县| 城口县| 兖州市| 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