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
中國人歷來講究“正”,無論是心還是行,因為只有心正、行正,我們才會立于不敗之地,才能成為天地間大寫的“人”。
“忘恩負義”的梅貽琦
梅貽琦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曾任清華大學校長。上世紀30年代,當時的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三校合并為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梅貽琦擔任校務(wù)委員會常委兼主席。一天,云南省政府主席龍云請他向聯(lián)大附中校長說情,讓自己的孩子入學。西南聯(lián)大初創(chuàng)時,龍云曾給予全力支持,若這次梅貽琦不幫忙,定落個“忘恩負義”的名聲;可走后門,又違背了梅貽琦的辦事原則。那天,梅貽琦一邊挽留龍云在家吃飯,一邊派人請教務(wù)長潘光旦來作陪。吃飯的間隙,梅貽琦對潘光旦說:“龍主席的孩子這次沒考好,你晚上能不能抽出時間,好好輔導一下孩子,爭取明年讓孩子考個好學校。”潘光旦滿口應(yīng)下來。
聽了梅貽琦的話,龍云明白,對方婉拒了自己的要求。當著潘光旦的面,他不好再說什么。末了,梅貽琦又說:“不過請家教的費用,必須龍主席支付,這一點馬虎不得?!饼堅浦荒茼樋诟胶停骸爱斎粵]問題。”既守住了原則,又顧及了對方培養(yǎng)子女的實際需求。梅貽琦為人處世的睿智和周全,令人敬佩。
(姚秦川,選自《環(huán)球人物》2017年第17期)
素材解讀
梅貽琦不僅是一個正直的人,而且非常有智慧。當恩人求自己辦事時,他既堅持了自己的原則,又沒有直接反駁對方,營造出良好的氣氛。學會巧借外力,懂得旁敲側(cè)擊,這也是做人的一種智慧。
適用話題
感恩、正直、方法、智慧……
心正筆正
柳公權(quán)是晚唐時期的大書法家。太子李恒也通書法,非常喜歡柳公權(quán)的字,很想找機會與他切磋。唐憲宗死后,李恒即位,稱穆宗。一次,柳公權(quán)上朝廷辦事,穆宗立即命人把他叫來,說:“雖然我們是初次見面,但你的字我早就見過,甚為喜歡,以后你就留在我身邊吧?!蹦伦谑谟枇珯?quán)一個八品小官——右拾遺,為翰林侍書學士。不久,柳公權(quán)發(fā)現(xiàn),穆宗為政偏邪,奢侈放縱,根本不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他打算諫言,可直來直去皇上未必肯聽,弄不好還會得罪皇上。
一天,穆宗問柳公權(quán):“你的字骨力遒健,結(jié)體嚴緊,你為什么能寫得這么好呢?”柳公權(quán)抬起頭來,一語雙關(guān)地說:“皇上,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蹦伦诼牫隽肆珯?quán)的弦外之音,他雖然說的是寫字,其實是在規(guī)勸自己如何治理朝政。
(選自《松江報》2016年12月21日)
素材解讀
做人不僅要有一顆正直的心,遇事還需巧妙應(yīng)對,以智取勝。當發(fā)現(xiàn)皇帝嬌縱奢侈時,柳公權(quán)沒有直言相勸,而是以書法風格加以暗示,讓對方心領(lǐng)神會。勸誡時,我們要善于使用這種方法,既能維護良好局面,又能達到勸誡的目的。
適用話題
正直、智慧、勸諫、做人……
“后退”的大智慧
1947年3月,胡宗南奉蔣介石之命,調(diào)集23萬國民黨軍隊從南、西、北三面向陜北進攻。毛澤東縝密地分析了敵人的企圖,并將敵我雙方的兵力進行全面比較,因而決定暫時撤離延安,誘敵深入。讓敵人占一點地方,我軍則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在后退中尋找機會殲滅敵人。
有很多人不支持這個決定,認為這丟了解放軍的骨氣,毛澤東卻說:“我們不要計較一城一地的小得失,今天放棄延安,也意味著將來解放延安、南京、北平、上海,進而解放全中國,拿延安換取全中國,是合算的,更何況,延安我們也要拿回來?!痹诔冯x延安前夕,毛澤東接見了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毛澤東說:“再過一年,最多二年,我們回延安時再請你來做客,那時你愿意住多久就住多久?!焙髞恚珴蓶|的預言變成了現(xiàn)實,中國共產(chǎn)黨黨中央撤離延安后僅13個月,延安就重新回到了黨的懷抱。毛澤東的戰(zhàn)略眼光和英明決策,最終得到了歷史的印證。
(選自《大同老年》2017年第6期)
素材解讀
生活中,人們常把“后退”看成是“沒骨氣”;其實,很多勝利都是從“以退為進”開始的。面對緊張的局勢,毛澤東做出“舍小取大”的決定,實現(xiàn)戰(zhàn)略性轉(zhuǎn)移,為全面解放中國做好準備。這是一種大智慧,爭取時間并積蓄力量,以便擁有更好的能力前進。
適用話題
舍棄、智慧、戰(zhàn)略、勝利……
楊士奇辭俸祿
楊士奇是明朝時歷任五代的大臣,明仁宗即位后兼任禮部尚書和兵部尚書。面對皇恩浩蕩,楊士奇反而不安。一天,他對仁宗皇帝說:“我現(xiàn)任少傅、大學士等職務(wù),又任兩部尚書,實在有些不妥,我更怕群臣背后議論?!比首诨实蹌窠獾溃骸俺杏泻脦讉€人都身兼數(shù)職,并未受人指責,別人也不會指責你的?!睏钍科嬉娋y違,不能再推,就又請求辭掉兵部尚書的俸祿,工作可以做,但俸祿不能接受。仁宗皇帝說:“你在朝廷任職20余年,你做的事很多,這是你應(yīng)得的?!薄吧袝吭沦旱摽晒B(yǎng)60個壯士,我獲得兩份俸祿覺得過分,怎么能再加呢?”一位大臣順勢插話:“就算是要辭俸祿,也該辭掉大學士那份最低的,何必要辭掉尚書的呢?”楊士奇說:“我要辭俸祿,就應(yīng)該挑最豐厚的,否則又有什么意義呢?”
仁宗皇帝答應(yīng)了他的請求。有很多人說楊士奇傻,然而正是主動吃虧,仁宗皇帝才更覺得他忠誠可靠,這不僅讓楊士奇避開了很多鉤心斗角,并一直被重用,在伴君如伴虎的古代官場上平安度過一生。
(陳雪娟,選自《山西老年》2017年第8期)
素材解讀
吃虧是為人處世的智慧。只有不怕吃虧的人,才不會吃虧;相反,那些愛貪小便宜的人,往往因為一些小事而毀掉自己。身兼數(shù)職,楊士奇主動辭掉一些官位;俸祿較多,他又主動給自己削減。這恰是官場生存的大智慧,看似“吃虧”,實則“保身”。
適用話題
吃虧、智慧、為官、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