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正霞
摘 要:本文研究目的在于觀察“互聯(lián)網+”案例教學法在高職護理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選取某護理學院110名大一護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兩組學生的理論成績和對“互聯(lián)網+”案例教學法的接受度得出結論:“互聯(lián)網+”案例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提高高職護理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
關鍵詞:互聯(lián)網+;案例教學法;高職護理
案例教學法是基于問題解決的教學方法之一,是指以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在情境中掌握理論、總結規(guī)律,并創(chuàng)造性地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過程,達到學習者學習、認知技能的要求。事實上,以案例為教學載體的教學方法自古有之。“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為案例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研究試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互聯(lián)網+”案例教學法運用在高職護理藥理學教學中,改進前人研究的方法,尋求“互聯(lián)網+”時代背景下案例教學法在高職護理藥理學教學中的運用模式,為案例教學法在其他課程中的運用提供理論依據。
一、實驗材料與方法
1.實驗材料
某護理學院大一護生110名,超星學習通軟件、微信、QQ、分析軟件SPSS 19.0。
2.實驗方法
(1)實驗分組
選取某護理學院的110名大一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將實驗對象分為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5名學生。兩組護生的授課教師相同,授課的教材、課時、進度也相同。兩組護生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實驗過程
①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PPT和板書組織教學,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按照一般的上課流程復習舊課、探討新課、小結復習,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學第8周對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接受程度進行問卷調查。
②實驗組。采用“互聯(lián)網+”案例教學法,具體方法為:課前,通過超星學習通軟件將案例提前發(fā)送給學生,要求學生認真閱讀。課中,以臨床案例為導向,引出相關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及臨床一線用藥。例如:患者趙某,女,32歲,因發(fā)熱、胸痛、咳嗽、血痰一周入院。近三個月來低熱、午后體溫增高、咳嗽。入院檢查T:38℃,P:88次/分,R:28次/分,胸部X線平片檢查可見雙肺紋理增粗,右肺尖有片狀陰影,PPD實驗強陽性。診斷為肺結核,給予乙胺丁醇、異煙肼治療。將學生分小組圍繞案例進行討論,討論的內容包括藥物選擇的依據以及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從而引出相關的教學目標,在討論中學習重點藥物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藥物禁忌癥以及藥物相互作用等相關內容。教師負責引導、記錄、組織學生討論。課后,運用互聯(lián)網技術,通過QQ、微信等交互性和時效性強的軟件工具建立研討室、語聊室,針對案例進一步進行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討論,鞏固新知識。教學第8周針對護生對該門課程的接受程度進行問卷調查。
3.評價指標
教學第20周進行期末統(tǒng)一考試,滿分均為100分,接受程度評價標準:護生對教學方法非常感興趣為很能接受,護生對教學方法感興趣為能接受,護生對教學方法不感興趣為不能接受。接受程度(%)=能接受(%)+很能接受(%)?!盎ヂ?lián)網+”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成效采用護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和接受程度進行比較。
4.統(tǒng)計學方法
將兩組護生的期末考試成績錄入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差異。
二、實驗結果
1.兩組護生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兩組理論成績比較,觀察組(66.30±11.62),對照組(60.31±14.44),t=2.299,P=0.019,經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兩組護生對教學方法的接受程度比較
觀察組護生對“互聯(lián)網+”案例教學法的接受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X2=44.643,P=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盎ヂ?lián)網+”案例教學法有助于提高護生對藥理學課程的接受程度,有利于提高護生的理論知識水平。
三、討論
在醫(yī)學教育中,案例教學法又稱病例教學,即以典型的臨床病例為主線。目前的研究顯示,案例教學法在藥理學課程教學中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助于學生對抽象的藥理學知識有直觀的感性認識;第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第三,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職業(yè)素質和綜合素質;第四,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但案例教學法在藥理學課程中的應用也存在很多問題:第一,討論僅限于課堂,而課堂時間是有限的,討論僅限于生生與師生,容易脫離臨床實際;第二,教師無法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案例的討論,并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引導;第三,案例的呈現(xiàn)方式單調。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案例教學法的基礎上,引入互聯(lián)網技術,通過超星學習通軟件,優(yōu)化案例呈現(xiàn)的方式;案例分析的過程也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而是通過QQ、微信,將案例分析延伸到課外,打破了空間的限制。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著眼于能力培養(yǎng),讓學生走向前臺,發(fā)揮主角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決策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其優(yōu)點在于:第一,突破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使師生、生生、護士與臨床醫(yī)生之間進行更多的交流;第二,突破課堂教學空間限制,有助于學生將課內外學習融為一體;第三,突破教材資源限制,材料信息豐富、真實、內容多元。
然而,“互聯(lián)網+”案例教學法在本學科中的應用也存在很多的問題,體現(xiàn)在:第一,案例的選擇,為了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師必須在臨床醫(yī)生提供的眾多案例中挑選出合適的案例,并設計相應的具有開放性答案的問題,這必將增加教師的工作量。第二,課堂的控制,“互聯(lián)網+”案例教學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從前臺走向幕后。教師在案例分析教學法中,不應該急著去肯定或否定學生的答案,而應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理論、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對教師課堂的把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互聯(lián)網+”案例教學法要求學生課前對新知識進行自學和預習,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
綜上所述,“互聯(lián)網+”案例教學法有利于高職護理藥理學的學習。但如何更有效地實施“互聯(lián)網+”案例教學法,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鄭文昭.試論案例教學法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6(11): 116-117.
[2]陳靜,舒麗芯,陳盛新.藥劑學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考[J].藥學實踐雜志,2008,26(6):468-469.
[3]夏安周,彭冰,邢淑華.案例教學法在藥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9(6):73-74.
[4]尹曉峰,錢國強,潘勝軍,等.案例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專業(y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5,33(24):80-82.
(責任編輯:莊 源 黃天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