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增強CT引導全身麻醉下射頻消融治療腎上腺轉移瘤

2018-09-18 09:43石海峰金征宇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18年9期
關鍵詞:危象消融射頻

周 慷,石海峰,楊 寧,金征宇,潘 杰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放射科,北京 100730)

腎上腺轉移瘤是最常見的腎上腺腫瘤,發(fā)生率高達10%~25%,常原發(fā)于肺癌、腎癌、結腸癌、肝癌及惡性黑色素瘤患者[1]。對其治療目前仍有爭議,常規(guī)方法為針對原發(fā)腫瘤的放化療[1]。有學者[2-3]認為對孤立性腎上腺轉移瘤行手術切除能延長患者生存期;但由于合并癥、年齡、腎上腺外侵犯等多種原因,僅少數(shù)腎上腺轉移瘤患者適合接受手術治療。由于腎上腺供血動脈的變異較大,解剖關系復雜,經動脈化療栓塞術具有較大難度[4]。隨著腫瘤治療技術的發(fā)展,微創(chuàng)消融治療,包括射頻消融、冷凍消融、化學消融、微波消融已逐漸用于治療腎上腺轉移瘤[5-8],其中射頻消融應用最為廣泛。由于腎上腺腫瘤的解剖位置特殊,且消融時易引起高血壓危象,對其射頻消融治療存在一定困難[9]。本研究評估在增強CT引導結合全身麻醉監(jiān)控下對腎上腺腫瘤進行射頻消融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月因腎上腺轉移瘤在我院接受射頻消融治療的46例患者(共52個病灶),男28例,女18例,年齡46~89歲,平均(64.4±13.3)歲;腫瘤位于單側40例、雙側6例;原發(fā)腫瘤為肺癌21例、肝癌15例、腎癌6例,結腸癌3例,卵巢癌1例;腫瘤最大徑0.96~8.75 cm,平均(3.31±1.82)cm,其中18個(18/52,34.62%)最大徑≥3 cm,34個(34/52,65.38%)最大徑<3 cm; 25例腫瘤侵犯腎上腺外組織,28例術前接受放化療。腎上腺轉移瘤的診斷標準:增強CT每3~6個月隨訪發(fā)現(xiàn)新發(fā)腎上腺占位增大,PET/CT檢查明確為轉移瘤[8,10]。納入標準:①明確診斷為腎上腺轉移瘤;②無腎上腺外轉移灶或腎上腺外轉移灶已被控制(即根據(jù)實體腫瘤療效評價標準1.1版,腎上腺外轉移灶處于完全緩解、部分緩解和穩(wěn)定的患者[11]);③患者體力狀況評分(performance status, PS)≤2分;④預期生存時間>3個月。排除標準:①快速進展的腎上腺外轉移灶;②PS評分>2分;③嚴重、不可糾正的凝血功能障礙。

1.2 儀器 采用 Siemens Somatom Perspective CT機及Bipolar/Multipolar Radiofrequency CelonLab POWER 雙極/多極射頻消融治療系統(tǒng)。射頻消融電極針為CelonProSerge,按照射頻電極針的活性電極長度分為20 mm、30 mm及40 mm三種型號,每種型號包括100 mm、150 mm及200 mm三種長度,其最大輸出功率為250 W、470 kHz,治療過程中采用水冷泵(Olympus-Celon CelonAquaflow)為射頻針降溫。

1.3 治療方法 采用丙泊酚3~4 μg/ml靶控輸注、芬太尼1~2 μg /kg體質量和羅庫溴銨0.7 mg/kg體質量誘導,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術中采用丙泊酚全憑靜脈和瑞芬太尼持續(xù)輸注維持。行氣管插管后,建立橈動脈有創(chuàng)動脈壓監(jiān)測和中心靜脈置管。依據(jù)術前影像學檢查結果,囑患者取側臥位或俯臥位,對比劑采用歐乃派克,流率2.5 ml/s,單次劑量70 ml,行增強CT掃描,以明確病灶部位、大小、周圍血管及重要臟器情況,并據(jù)此選擇射頻消融電極針型號、數(shù)量、穿刺點和進針方向。每次調整進針后均行CT掃描,以明確射頻消融電極針的位置,CT掃描及調整進針時需將麻醉機調整至手動模式,以暫?;颊吆粑?;布針滿意后開始射頻消融,并密切監(jiān)控有創(chuàng)血壓變化。當血壓升幅超過基礎血壓的20%時,泵注硝普鈉/硝酸甘油、烏拉地爾5 mg或酚妥拉明1 mg間斷推注,艾司洛爾5~10 mg間斷推注,使心率<100次/分。若出現(xiàn)術中高血壓危象則暫停消融,調整用藥使血壓、心率降至正常范圍后再開始消融;若反復出現(xiàn)高血壓危象或其他嚴重并發(fā)癥,則終止治療。治療完畢拔針時常規(guī)行針道消融以預防出血及針道種植。射頻消融治療完成后即刻行腹部增強CT掃描,以明確消融范圍并觀察有無對比劑外溢等活動性出血征象,若CT發(fā)現(xiàn)殘余病灶,于2周后行再次消融。

1.4 療效評估及隨訪 隨訪時間截止至2018年1月。術后每3個月行1次影像學檢查,包括腹部增強CT或增強MR。按術前規(guī)劃完成射頻消融治療且術后增強CT示無腫瘤殘余為技術成功,技術成功率=技術成功病灶數(shù)/全部病灶數(shù)×100%;腫瘤局部殘余率=腫瘤殘余病灶數(shù)/完成消融治療病灶數(shù)×100%。局部腫瘤復發(fā):射頻消融治療技術成功情況下,增強CT發(fā)現(xiàn)消融區(qū)周圍新出現(xiàn)腫瘤病灶并表現(xiàn)為強化的實性結節(jié)或DWI表現(xiàn)為高信號。腫瘤總局部控制率:單次或多次消融治療后至隨訪結束,腎上腺腫瘤無局部復發(fā)的病灶數(shù)占總病灶數(shù)的比例。并發(fā)癥分級采用Clavien-Dindo術后并發(fā)癥分類標準[12],1、2級為輕微并發(fā)癥,3級及以上為嚴重并發(fā)癥。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Fisher精確概率法分析腫瘤最大徑≥3 cm和<3 cm病灶間腫瘤局部殘余率的差異。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射頻消融情況 除1例(1個病灶)因術中高血壓危象并發(fā)心電圖ST段異常而終止消融外,余均按術前規(guī)劃完成射頻消融治療。術后即刻增強CT顯示41個病灶增強消失,技術成功率為80.39%(41/51);10個病灶局部殘余,局部殘余率為19.61%(10/51),平均最大徑為(5.72±2.53)cm,其中7個病灶最大徑>3 cm。最大徑≥3 cm病灶的射頻消融局部殘余率[38.89%(7/18)]大于最大徑<3 cm病灶[9.09%(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3)。

2.2 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 2例(2/46,4.35%)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其中高血壓危象合并急性心肌損傷1例、大量氣胸1例;1例高血壓危象患者同時出現(xiàn)心電圖ST段改變,即時終止治療,術后出現(xiàn)心肌肌鈣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一過性升高,考慮急性心肌損傷,對癥治療1周后出院;1例大量氣胸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行胸腔閉式引流后癥狀緩解,3天后拔除引流管,患者出院。16例(16/46,34.78%)發(fā)生輕微并發(fā)癥,其中術中高血壓危象9例、局部出血3例、少量氣胸2例、術后腎上腺功能減低2例。

2.3 腫瘤進展情況 術后隨訪3~54個月,平均(24.35±9.68)個月。消融后41個病灶無局部殘余,其中8個病灶3~24個月[平均(11.52±7.33)個月]復發(fā),復發(fā)率19.51%(8/41),7個再次接受射頻消融治療并于隨訪時間內未復發(fā)(圖1)。至末次隨訪,共40個病灶得到控制,腫瘤總局部控制率為76.92%(40/52)。

3 討論

既往研究[2-3]顯示,外科手術切除腎上腺轉移瘤的局部腫瘤控制率為77%~84%,與本研究結果相近。但是,目前外科手術治療主要針對孤立性腎上腺轉移瘤患者,且由于患者年齡、合并癥、既往手術史及存在腎上腺外轉移瘤等原因,僅少數(shù)患者能夠接受腎上腺轉移瘤切除術[3]。對于不能手術切除的腎上腺轉移瘤患者,射頻消融治療具有重要臨床價值。與外科手術相比,射頻消融治療具有可重復性強的優(yōu)勢。對于射頻消融術后患者應密切隨訪,發(fā)現(xiàn)腫瘤局部復發(fā)時,可再次進行射頻消融治療,以提高腫瘤局部控制率。

圖1患者女,50歲,肝癌術后2年出現(xiàn)右側腎上腺轉移 A.增強CT示右側腎上腺強化結節(jié),考慮轉移瘤; B.采用2根消融范圍為30 mm的射頻消融電極針在CT引導下穿刺右側腎上腺腫瘤行射頻消融治療; C.術后即刻增強CT示病灶無強化; D.術后4個月,原病灶內側新出現(xiàn)強化結節(jié),考慮腫瘤復發(fā); E.再次采用2根消融范圍為20 mm的射頻消融電極針行消融治療

王忠敏等[6]對24個腎上腺轉移瘤進行射頻消融治療,其局部殘余率為16.7%(4/24);Yamakado等[7]采用射頻消融聯(lián)合經動脈栓塞化療治療8個肝癌腎上腺轉移瘤,平均隨訪37.7個月,局部復發(fā)率為25%;Hasegawa等[8]對35例腎上腺轉移瘤患者進行射頻消融治療,平均隨訪30個月,腫瘤局部控制率為77%,本研究結果與之相近。此外,本研究對比最大徑<3 cm和≥3 cm腎上腺轉移瘤射頻消融后病灶局部殘余率,發(fā)現(xiàn)最大徑<3 cm時射頻消融效果較好,可能原因是腎上腺轉移瘤較大時,常與周圍重要臟器血管如胰腺、肝臟、雙腎、脾動靜脈分界不清,導致射頻消融不徹底。

由于腎上腺解剖位置特殊,且鄰近許多重要臟器(肺、肝、胰腺、雙腎、十二指腸等)和大血管(腹主動脈、下腔靜脈、脾動脈、脾靜脈等),特別是當腎上腺轉移瘤較大時,CT平掃很難將重要臟器及大血管與腎上腺轉移瘤區(qū)分開來;而增強CT能較好地顯示腎上腺轉移瘤與周圍重要臟器血管的相對位置,對于術中避免重要臟器及大血管損傷、減少手術并發(fā)癥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采用2次CT增強掃描,總對比劑使用量不超過150 ml,無對比劑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證明術中采用增強CT安全、有效。

本組增強CT引導下經皮射頻消融治療腎上腺轉移瘤的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35%(2/46),輕微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4.78%(16/46),最常見并發(fā)癥為術中出現(xiàn)高血壓危象(10/46,21.74%)。Onik等[9]于2003年首次報道了對腎上腺區(qū)進行物理消融所致高血壓危象,此后各項報道差異較大,如Hasegawa等[8]報道腎上腺腫瘤射頻消融術中高血壓危象發(fā)生率>45%。目前普遍認為術中高血壓危象的發(fā)生與兒茶酚胺類物質大量釋放入血有關。有研究[13]認為直徑≤4.5 cm的腫瘤在消融時更易出現(xiàn)高血壓危象。對于高血壓危象的防治,筆者的經驗是全身麻醉并建立有創(chuàng)動脈壓監(jiān)測十分必要,因為發(fā)生高血壓危象時,血壓常在很短的時間內上升至180 mmHg/120 mmHg以上,而監(jiān)測血兒茶酚胺類激素水平變化或依靠間斷的無創(chuàng)血壓監(jiān)控常致錯過最佳給藥時機;術前給予α受體阻滯劑并非必須,但術中實時監(jiān)控血壓并及時給藥,多數(shù)高血壓危象可以被糾正。

靜脈全身麻醉目前已廣泛用于臨床檢查及耗時短的小手術中,也有用于介入手術以減少手術并發(fā)癥的報道[14]。本研究將靜脈全身麻醉用于腎上腺轉移瘤的射頻消融治療,其優(yōu)勢有:①患者完全無痛;②術中可及時發(fā)現(xiàn)高血壓危象,并及時給予藥物治療;③通過呼吸控制可使掃描和穿刺時病灶位置固定,使布針更加簡便、精確,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本研究局限性:①為單中心回顧性研究,缺乏對照研究;②僅5例患者經穿刺活檢病理證實,但有學者[15]認為腎上腺穿刺活檢對腎上腺轉移癌特異度高,敏感度低(57%~80%),且3%~13%穿刺活檢患者可能出現(xiàn)并發(fā)癥,故依據(jù)病史及影像學檢查結果可做出腎上腺轉移瘤的診斷[8,10]。

猜你喜歡
危象消融射頻
消融
5G OTA射頻測試系統(tǒng)
以多漿膜腔積液和溶血危象為特征的兒童肝豆狀核變性1例
消融邊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復合空間
關于射頻前端芯片研發(fā)與管理模式的思考
斷指再植術后血管危象相關危險因素
超聲引導下囊內消融與刺穿囊壁消融治療甲狀腺良性囊實性結節(jié)的對比研究
重癥肌無力患者危象前狀態(tài)的臨床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
傷科黃水預防斷指再植術后血管危象的臨床觀察
ALLESS轉動天線射頻旋轉維護與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