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新時期下的學生特點,結合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情況,找出存在問題及原因,提出解決的對策,從而為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時期;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19-0214-01
伴隨著社會、科技日新月異的飛速發(fā)展,高職院校的學生主體基本上為“95后”、“00后”,新時期下的學生主體跟隨著智能手機的“網紅”“喊麥”“直播”“吃雞”發(fā)展,有新的特點,前幾年的管理方法在已無法適應[1]。因此,輔導員的學生管理方法也需要協(xié)同時代發(fā)展而更新。
一、新時期下高職院校的學生特點
新時期下的高職院校學生都是“95后”、“00后”,這代學生的自我維護意識強,追求高度的自由,維權意識比較強,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家庭具有良好的物質基礎。受時代和親人影響,他們更加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勞動鍛煉。心理承受能力差,比較脆弱[1]。他們是“移動互聯(lián)網”原住民的一代。從小學甚至更早就開始使用手機,而且是智能機。手游隨時隨地可以玩,手機移動社交比較頻繁使用[2]。在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上有很大不足,課堂上喜歡玩手游、社交、看小說等現(xiàn)象。
二、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學校管理不完善。很多高職院校是由中職院校升格而來,由于辦學歷史等原因,在管理經驗、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上存在不足。例如有些學校為提高畢業(yè)率,考試簡單使得學生在學習更加不努力。學校過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為學生說的都是對的,致使輔導員、教師不敢管學生。
(二)輔導員工作任務過重。由于學校管理問題,很多高職院校的輔導員處于管理學金字塔的最底層,但凡與學生相關的問題都找輔導員,職能部門把工作任務都壓到了輔導員身上。教務處、保衛(wèi)處、后勤處、財務處、繼續(xù)教育處、招生就業(yè)辦、心理咨詢室等職能部門把與學生有關的工作都推給輔導員,使得輔導員在繁雜的事務中無法脫身,在重壓之中前行。例如有些高職院校的財務處把學生學費發(fā)票全部讓輔導員交給每位學生。學生工作處等部門又過多地把權力集中,工作事務下放。輔導員的考核工作需要受到了學生工作處、團委、招生辦、就業(yè)辦以及二級院系的監(jiān)督和衡量,甚至把學生對輔導員的評價比重過大化,考核評價體系又不夠客觀,通常加重了輔導員的工作負擔,卻還未能客觀地反映出輔導員的工作情況。
(三)輔導員職業(yè)倦怠及自身原因。由于輔導員工作任務重、壓力大,薪資待遇差,發(fā)展空間有限,職業(yè)前途不明朗,值班加班常態(tài)化等多種因素,使得輔導員產生職業(yè)倦怠[3]。部分輔導員因為長期高壓疲憊工作,自身出現(xiàn)心理問題。有部分輔導員管理能力欠缺,自我學習主動性不強,也是管理工作效率低的一個原因。輔導員通常會在職責范圍內盡最大努力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卻無法獲得所有學生的認同,很多學生會在其工作出現(xiàn)疏失時指責、埋怨,甚至惡意詆毀、投訴,使輔導員的處境更加艱難。而且輔導員的工作壓力不僅來源于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還經常要承受來自上級領導、家長的批評指責[4]。
三、提高高職院校輔導員管理工作水平的對策
(一)完善管理機制。學校要加強教學水平,嚴格學生考試過程,豐富校園活動及文化,使得學生提高學習主動性,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學校提升綜合管理水平,各職能部門完成自己本部門的工作。學生工作處加強功能能動性,更好地輔導員“娘家”,為輔導員管理工作提供幫助、支持。制定輔導員考核制度時,簡化不必要的考核內容,充分為輔導員考慮,而非給輔導員制造麻煩。高職院校領導積極進行改革發(fā)展,提高對輔導員職業(yè)化隊伍建設的重視程度,提高輔導員薪資待遇,開拓職稱、職務雙線走道路,使得輔導員薪資處于較高水平,吸引更多的優(yōu)秀管理教師希望加入輔導員隊伍。
(二)提升自身水平。輔導員需要調整心態(tài),不斷學習,深入學習管理學、教育學等專業(yè)知識,提高理論水平。同時還要關注學生新特點、新動態(tài),及時為自己加油充電。輔導員在處理學生管理事務之前要進行細致的劃分,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三)擴大學生干部自主權。輔導員在進行學生管理工作時,離不開學生干部,他們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可以減輕輔導員工作負擔,又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干部的“傳幫帶”能力,使得優(yōu)秀學生干部層出不窮。在做好監(jiān)督學生干部不違反法律、政策和規(guī)定的前提下,給予學生會、班委會更大的自主權,使學生干部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學業(yè)。
(四)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利用學生具有移動互聯(lián)網使用的優(yōu)勢,結合新的網絡技術手段,通過微信、QQ、藍墨云班課等網絡手段開展網絡開會、網絡交流等活動,使得新的工作方式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管理工作。
總而言之,學校、職能部門、輔導員都要通過不斷的改革創(chuàng)新,適應新時代的學生管理工作需要,更好地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職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1]田豐,董珂.高職院校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方法探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8,(01):200.
[2]王妤庭.不一樣的00后,我們讀懂了嗎?[EB].http://www.sohu.com/a/136904305_114778,2017-04-28.
[3]遲桂榮.淺議高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現(xiàn)狀及改進措施[J].新西部(理論版),2013,(08):100轉128.
[4]汪曲漪,康琳娜.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路徑探索[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6,(12):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