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家勇
摘要:教學是一門藝術,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樂于學、學得好、高效學,是擺在物理教學工作者面前的難題,本文提出了一些方法供廣大物理教學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物理;事半功倍;角色;實驗;多媒體
作為當代的物理教師面對的不僅僅是教材內容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教學方式的更新,所以我們不僅要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課程內容、還要掌握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手段。而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是師生雙邊活動的橋梁和紐帶,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怎樣才能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如手:
一、在物理教學中恰當處理教師和學生的關系
初中物理教學已不再是注重教師的“教”,而是注重學生的“學”。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提出和思考問題重于教師單純的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勝于只告訴學生一個正確的結論。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放下教師的身份和面子,教師不再是這堂課的“權威”,應與學生站在同一學習知識的起跑線,和同學們共同研究,共同解決問題??傊?,教師要轉變角色,作為“學習者”參與教學活動中。
二、重視教材與教法研究,堅持循序漸進原則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教學前要知道學生學過哪些知識,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怎樣獲取這些知識,在此基礎上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研究教學難點,設置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shù)慕虒W方法,降低“階差”,保護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這就是教學常規(guī)管理工作中的“備學生”。教師只有在教學前備好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才能有的放矢。另外,《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學中應注意循序漸進,知識要逐步擴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這方面可借助學校的教學研究活動,集眾人之力逐漸加強。
三、抓好每一堂課
筆者所在的的學校經(jīng)多年的教學研究,概括了一堂課的基本流程:明確目標—先學后教—當堂檢測。
第一步是明確目標,實質是讓學生明白本堂課要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學生有了目標,就有了學習的方向。明確目標一方面讓學生有了學習的方向,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快速將課間休息轉換成緊張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第二步是先學后教,這一步是關鍵。首先學生通過自學,明白自己知道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完成學的過程。其次是教師的“教”,教師是站在“學習者”的位置和學生一起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從根本上轉變角色,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另外教師的“教”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根據(jù)學生“學”的情況展開教學,隨時調整教學內容,即隨勢教學,同時教師在此過程中還是“引導者”,引導學生將錯誤的知識刪除,用正確的知識填充。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熟悉教材,并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應對課堂教學,切實做到“授業(yè)、解惑”。
最后一步是當堂檢測,根據(jù)本堂課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檢測題,如學生不能完成,再回到“教”的過程,達到查、缺、補、漏的目的。
四、注重物理實驗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很多的概念、規(guī)律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推理、概括、總結上得出的。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多個實驗,一部分是教師演示實驗,但更多的是學生分組實驗,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加強實驗,特別是學生的分組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充分相信“講三遍不如做一遍”的道理。學生通過分組實驗達到親身體驗、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目的。物理實驗一方面為學生的實驗考查打下基礎,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為今后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五、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云南省還是新型的教學手段,主要是利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把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化、可視化?,F(xiàn)代信息技術對教師提出了新挑戰(zhàn),一方面要求教師熟悉多媒體器材,另一方面還要求教師具備相關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能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下載相關的教學資源,并對資源進行相關的修改。由此可見當代教師應靈活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教學服務。在物理教學中有部分實驗不能在實驗室內完成,可利用國家統(tǒng)一配發(fā)的多媒體設備形象的展示出來。如教學《馬德堡半球實驗》,教師可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下載實驗室版的視頻,還可下載央視版,利用東方紅火車頭來完成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增長見識,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
初中物理教學時間緊、任務重、教學內容抽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有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方法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才能讓學生樂于學、學得好、高效學。
參考文獻:
[1]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透視與導引》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培訓教程》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