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霞
在傳統(tǒng)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注重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與音樂基本技能的掌握,在教學活動的組織上教師全然不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更談不上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需要。諸如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如何?學生喜歡的教材內(nèi)容是什么?學習易于接受的教學方法有哪些?學生是否樂于參加的教學活動?不同層次學生對學習音樂的心理需求有哪些等問題。已嚴重影響了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及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在當前新的時代背景下,針對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標,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傳授音樂知識與技能緊密結合起來,將育心教育活動有效的滲透到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以利于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發(fā)展個性特征,提升審美情趣,逐步的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與健康向上的個性心理特征。
一、積極探索音樂教學中滲透心育教育的先進理念
在新的課程標準指導下的音樂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如何把握學生的心理活動與心理特征,如何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與有效的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兑魳沸挠囆g》一書對音樂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音樂教師在教學中的迷茫與困惑給予的詳盡的答疑與指導,對音樂教師轉(zhuǎn)變教育理念,更新教學方法具有現(xiàn)實的意義與深刻的啟迪。新時代背景下的音樂課堂教學要求每一位音樂教師在關注學生掌握音樂知識技能的同時,必須全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就教育,要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因此,青少年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離不開音樂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心理需求的研究。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心理,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然后針對問題設計游戲、競賽、合作、展示等利于學生心理發(fā)展的教學方法與措施。
二、深入思考音樂教學中滲透心育教育的目標任務
新時代背景下的音樂課程標準強調(diào):在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課堂活動的參與者,教師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時要以學生現(xiàn)實狀況與未來發(fā)展為依據(jù),既要滿足學生課堂學習中的需要,又要立足于學生長遠的發(fā)展與成長。教師要做到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關注學生的良好品質(zhì)的形成,關注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情趣,以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音樂課堂教學。教師應把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作為教學的關鍵目標,把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品質(zhì)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把學生的身體健康、認知素質(zhì)、倫理素質(zhì)與心理健康作為教學的重點目標。并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將興趣轉(zhuǎn)化為學習動機,促使學生樹立自信、戰(zhàn)勝困難、團結協(xié)作、頑強拼搏,努力實現(xiàn)自身的人生價值。
三、準確把握音樂教學中實施心育教育的方法措施
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做到較好的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教師就必須要有較系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在教學中才能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融入到音樂知識的傳播活動中,才能把傳授知識與心育教育有機結合,才能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促進教學,真正發(fā)揮學科教育與健康教育相輔相成的實效。用音樂自身的功能挖掘?qū)W生在心理方面的潛能,學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如針對班上的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的單親家庭學生,還有一些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的留守孩子,音樂教師要用音樂課堂的特殊功效,通過教師、學生、全班或個人等多種形式的演唱為他們送上生日祝福歌,或鼓勵他們自我演唱抒發(fā)情感的歌曲,讓他們在音樂課堂上宣泄內(nèi)心的壓力。同時教師要引導全班同學為他們營造班級這個大家庭的溫暖氛圍,真誠的關注關愛他們,尊重理解他們,信任與鼓勵他們,使他們得到愛的情感體驗,得到家的溫暖,讓他們健康的成長。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將自己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指導者、引領者的角色轉(zhuǎn)變?yōu)檎n堂的參與者、學習者,成為學生心目中值得信賴的知己與朋友。在和諧民主、寬松愉快、尊重信任的課堂氛圍中與全班同學一起快樂的去唱、去跳、去說、去笑。在與學生的問題解答中將“你聽清楚了嗎?”轉(zhuǎn)變?yōu)椤袄蠋熤v清楚了嗎?”將“你怎么還沒學會?”轉(zhuǎn)變我“跟老師再來一遍,好不好!”等平等對話與答疑。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要做到有一顆公心,對那些“愚鈍、頑皮、自卑、畏葸”的學生要有耐心與細心;對那些“不求進步,但求無過”的學生要激勵與幫助;對那些“驕傲自滿,自以為是”的學生要引導與啟發(fā)。愛與平等是音樂教師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措施的關鍵,是建立民主和諧、自由平等、合作學習的立足點。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學會自我情緒的調(diào)控,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用樂觀向上、無私奉獻的精神氣質(zhì),用和顏悅色,滿腔熱情的心境,用開闊的思路,敏捷的思維處理好課堂上的每一個細節(jié),全面把握與掌控學生的心理變化與實施心理輔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落到實處,才能做細、做精,才能達到音樂教學的心育教育功能。
新的時代,需要全新的教育思想與教育理念武裝每個學科的每一位教師的頭腦。當前在新的課程標準思想的指導下,音樂教學不再是只僅僅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與掌握,而是十分的重視學生健康的心理發(fā)展。但是目前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樂觀,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強。在此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也已成為音樂學科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師長期思考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措施是教師不斷探究的話題。
(作者單位:甘肅省古浪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