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賽成
[摘 要]當前作文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實際上作文能力的好壞就在于寫作心理能否充分地發(fā)揮??茖W的作文教學要從學生的寫作心理出發(fā),立足于學生的心理訴求,順乎孩童天性。合作日記可以成為兒童輕松練筆、自由表達的平臺。老師家長要攜手培養(yǎng)學生作文的自信,讓學生真正品味到作文的樂趣。
[關鍵詞]兒童心理;作文教學;合作日記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25-0090-02
百度“作文”,“中小學生作文大全”、“作文素材大全”、“滿分作文”等標題紛至沓來,卷帙浩繁之狀如汪洋大海,令人嘆為觀止。可見,作文是歷久彌新的話題,也是學者不厭其煩的研究對象。實際上,“作文教學難”的問題已經(jīng)成為語文界的共識,許多人殫精竭慮也未能打破這一牢籠。筆者發(fā)現(xiàn),以往的研究多是從教育學、哲學等角度出發(fā),近年來雖也有從新課程、心理學切入的,但對于“教”的研究多,“寫”的方面研究卻比較少,尤其是對作文的技巧研究較多,對學生寫作過程中的心理因素關注得較少。因此,本文將著眼于兒童的寫作心理,尋找適宜小學生實際的訓練方式。
一、走近兒童心理
寫作是一種內(nèi)在的、心靈的運動,寫作過程是人的心理運動過程。長期以來,人們總是站在教育者的高度研究和探索兒童作文教學,忽略了不少心理因素。為什么學生寫作提不起精神,作文教學時常收效甚微?根源就在于學生的心理訴求得不到關懷和滿足。
(一)渴望自由地表達
正常的孩子與生俱來就具備語言天賦,他們整日里圍著你“吧唧吧唧”說個沒完,當你讓他們停止吵鬧或規(guī)定他們應該怎么說話的時候,他們便會怏怏不樂。
對他們來說,自由表達有無限的樂趣。
譬如生活中我們乘坐公交車經(jīng)過小學時,車上便涌來兩三名小學生,整個車廂就會沸騰起來,你會聽到他們無休止地聊天,男孩嚷著說:“我今天上課聽到……”“我達到……級別……”女生細聲道:“我買了……你看……”“我們班的××喜歡……”沒人限制話題,沒有老師強調(diào),更沒有家長監(jiān)督,這樣的談話怎能不快樂,不滔滔不絕?
作文為何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縱觀當前教學,無論是教材還是教師,都很注重寫作技巧,書店、亞馬遜商城鋪天蓋地的作文讀物更是誘使人們走進誤區(qū),學生的思維受到精心設計的“作文框架”的束縛,何談自由地表達。
“言為心聲,情動而辭發(fā)[1]”,小學生作文教學應順應孩童自由表達的天性,在興趣的基礎上再輔之以寫法指導。
(二)渴望獲得成就感
作文作為一種精神活動,學生渴望從中獲得成就感。然而,想獲得成就感并不容易。不少教師批改作文總是挑缺點,如“內(nèi)容不具體”、“選材不新穎”;家長給孩子購買各種作文輔導資料,厚厚的作文選擺在孩子面前,以為這樣就可以幫助孩子,殊不知反而增加孩子心理壓力,急功近利的結果是孩子連作文都不會寫、不敢寫。
很多人認為作文寫不好是因為積累貧乏,葉圣陶先生則說:“只要衡量的標準不太高,別說是二十將近的青年,就是剛有一點知識的幼童,也有他的積蓄……學生心中的積蓄是不愁貧乏的……[2]”可見,我們應該降低作文衡量標準,多給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
小學生的作文可以是稚嫩的,評價應實事求是,不可好高騖遠,只要他們能夠把自己的真實抑或想象的生活用樸實的語言,準確、完整地表達出來就是最大的成功,教師應該放大學生的優(yōu)點,只要有亮點哪怕是一個句子,一個詞語,都要充分贊揚。
二、順乎兒童天性
渴望自由地表達、渴望獲得成就感,這是兒童作文最主要的心理訴求,作文教學就要順應兒童的心理訴求才能有效。
(一)合作日記,攜手同行
日記是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雖然很多孩子從小被要求寫日記,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指導,日記的作用不僅沒有充分地發(fā)揮,反而成了學生的心理負擔。著名教育專家孟遷提出兒童有“七性”:“游戲”、“模仿”、“戶外”、“合作”、“成功”、“贊揚”和“好奇”。“合作日記”正順應了這“七性”。
1.共同命題
“命題靈活,關注實際”是美國作文的一大特點,教師不妨放手讓學生自主命題。為保證訓練效果,教師可以適當點播后再讓組長帶領組員共商主題。久而久之,學生自由表達的欲望便得到了釋放。借此途徑,教師還可以走近兒童。
2.自主批注
教師要引導學生自改,像閱讀文章一樣閱讀自己的習作,圈點勾畫,找出好詞好句。每篇至少四個好詞,三個好句,并在文末自評,寫下閱讀感受。
通過自改,學生在自我欣賞中收獲快樂,總結得失,在過程中體會準確地表情達意、謀篇布局的技法,真正達到“不教而會”。
3.互相評價
小學生都有“挑毛病”的心理,因而更愿意批改他人的習作。學生自批后的第二天交給組內(nèi)另一個同學批改,“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還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情誼。
教師則可以實行“加分制”,每周不定時抽查各組日記,針對寫作情況打分,對相關習作進行指點,最后評出最佳小組日記。
(二)文化熏陶,家校同行
為使兒童寫作心理更好地發(fā)揮,教師還需打造良好的班級文化,家庭也要營造良好的作文環(huán)境。
1. 興辦班級報刊
對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而言,建設班級博客會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但興辦班級報刊就很可行。
創(chuàng)辦班級報刊要秉承一個原則:面向全體學生,尤其是后進生。設計上可以將報刊分為“美文”、“美段”、“美句”、“美詞”幾個板塊,這樣一來,作文困難生也可以“榜上有名”。
特級教師管建剛曾在班級周刊上連續(xù)三期刊登一位后進生的習作,第四期沒能按時去拿報紙,有個學生多次跑進辦公室詢問報紙的情況,當看到自己的作文又被刊登時,受到極大鼓舞,從此一躍成為班上的寫作積極分子,興辦班級報刊的好處可見一斑。
2. 重視家庭教育
生活中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場景,孩子放學回家迫不及待地嚷著:“媽媽,我們班今天發(fā)生了一件事……”這時候,有的家長可能會說:“別嚷嚷,沒看到我正忙著嗎?”面對這樣的反應,孩子啞然。相反有的家長會說:“怎么了?講來聽聽?!币贿吀苫钜贿呉龑?,“然后呢?”“你是怎么想的?”于是孩子便很順利地講完,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這樣的家庭便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輕松民主的表達環(huán)境,為日后的作文打下了基礎。
童年是最美的年華,教育工作者應把美好留給孩子。讀書、作文的目的在于增長知識,發(fā)表思想,抒發(fā)感情,不在于應付考試。兒童渴望自由表達,渴望取得成功,順應兒童天性,作文將不再是一件艱難的差事。無論何時,我們都應該記住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敝挥羞@樣,兒童才能在應試制度下輕松作文,快樂成長!
[ 參 考 文 獻 ]
[1] 皮亞杰.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M]. 傅統(tǒng)先譯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2] 葉圣陶,劉國正.葉圣陶語文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