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市衛(wèi)生學校 廣東陽江 529500)
經過大量的研究所得,目前我國臨床醫(yī)學中容易出現(xiàn)護生接受的學習和實習后,難以積極適應臨床實踐的實際需求,面對急危重癥的患者而言,護生容易表現(xiàn)出慌亂以及緊張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提高護生的理論認知和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本組研究均為護生自愿參與,選擇2017級兩個班級的護生進行對照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教學模式不同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組護生分別為46名。其中,研究組男性2例,女性44例,最大年齡為23歲,最小年齡為19歲,平均年齡(20.86±1.42)歲;參照組男性3例,女性43例,最大年齡為23歲,最小年齡為19歲,平均年齡(21.05±1.64)歲。各組護生的性別和年齡等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接受案例式的教學模式。①創(chuàng)新方式。創(chuàng)新是重要的改革內容,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主要開展機械化的教學指導,按照單項的技能訓練作為主要教學內容,所開設的實驗課程通常是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因此,需要在改革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急救能力,避免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需要結合護生的認知能力,設計創(chuàng)新而又實用的實踐方法,進而由以往的驗證性實驗逐漸轉變?yōu)榫C合性實驗。首先,按照教學大綱選擇適當?shù)陌咐齼热?,并為護生構建一個真實的臨床模擬現(xiàn)場,積極鼓勵護生進行分析和討論;②案例設計。案例方案的設計將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嚴格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并且按照臨床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其次,需要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符合針對性、有效性以及科學性的要求;③教學實施。在整個急護理實驗的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選擇適當案例,并于課前發(fā)放給每一名護生,使其能夠做好課前準備;其次,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需要穿插有關臨床的實際情況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并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布置的教學內容;最后,在應用案例的過程中,需要利用監(jiān)護技術實驗室中的各種急救設備進行教學,使得護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急救護理的實踐之中。
參照組接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結合教學大綱進行授課。
對比研究組和參照組的教學效果。
本組使用SPSS21.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的核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實驗課程質量評分(94.05±9.46)分、理論課程質量評分(94.45±7.81)分顯著高于參照組(87.09±10.57)分、(89.35±9.87)分,T值分別為3.328、2.748,P值分別為0.001、0.007,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實驗報告優(yōu)良率43例(93.48%)顯著高于參照組35例(76.09%),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各組實驗報告優(yōu)良率比對[n(%)]
目前,我國急危重癥醫(yī)學領域的發(fā)展趨向于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模式,基于新理念、新模式的原則下,高精尖儀器和設備的應用已經逐漸廣泛和普遍。急救護理教學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培養(yǎng)護生的急救能力,同時,還需要提高護生的急救操作技術以及應急反應能力,在緊急的搶救過程中能夠做出準確而又及時的判斷和操作,進而積極而又有效的參與到急救護理工作之中[2]。近幾年來,通過在急救護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引入案例式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護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能夠培養(yǎng)護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臨床應對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開展綜合性實驗,使其能夠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更加利于理論知識的應用[3]。
本組試驗結果顯示:研究組的實驗課程質量評分(94.05±9.46)分、理論課程質量評分(94.45±7.81)分顯著高于參照組(87.09±10.57)分、(89.35±9.87)分,研究組的實驗報告優(yōu)良率43例(93.48%)顯著高于參照組35例(76.09%),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可見,通過采取案例式教學模式,能夠提高護生的急救護理能力。
總而言之,通過在急救護理實驗教學過程中采取案例式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護生的理論認知水平,更好的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教學效果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