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茂春
這是對20世紀20年代“春蜂樂會”系列研究的第二篇文章,所論述的內容是邱望湘音樂創(chuàng)作的歷史成就。對“春蜂樂會”系列研究的第一篇文章,即《陳嘯空音樂創(chuàng)作芻論—“春蜂樂會”創(chuàng)作研究之一》已發(fā)表在《歌唱藝術》2018年第一期至三期上。有意思的是,陳嘯空和邱望湘兩位作曲家都是浙江湖州荻港人,兩位是同鄉(xiāng)、同里,年齡也相仿,只差兩歲。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同一個村子里同時出現兩位在全國有影響的音樂家,是極其少有的現象。而這件事情就發(fā)生在湖州市荻港村。
2017年11月,我到湖州講學(講題即《陳嘯空音樂創(chuàng)作芻論》)時,曾到荻港村做過文化考察。不去不知道,一去才明白,原來湖州和孚鎮(zhèn)荻港村不但是一個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而且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秉承耕讀傳家、崇文尚禮的文化之鄉(xiāng)。歷史上,荻港村曾經產生過狀元兩名,進士五十七名,太學生、貢生兩百多名,現代更是涌現了許多科學家、教育家和實業(yè)家。如此看來,在同一個村子里同時涌現出兩位全國知名的作曲家,也是歷史的必然。
邱望湘與陳嘯空一樣,也是被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忽略了多年的音樂家。近現代音樂史上仍有很多的“皺褶”應該被打開,我的這兩篇文章就是努力嘗試著來做打開“歷史皺褶”的工作。
在介紹邱望湘的音樂創(chuàng)作與歷史貢獻之前,先要將他的成長歷程做簡要的介紹。
邱望湘1901年生于湖州荻港,1977年去世,終年七十六歲。①他原姓章,過繼給邱家,名邱文藻;“望湘”之名是他在1926年參加“春蜂樂會”時錢君匋取的。但“文藻”和“望湘”這兩個名字,他經常是交互或同時采用。“章家”是荻港村“章、朱、吳”三大望族之首,邱望湘為什么會被過繼給邱姓人家?這也是我們在日后的研究中可以深入發(fā)掘的歷史之謎。
1917年,十六歲的邱文藻進入位于湖州的浙江省立第三師范學校學習,這個學校即現在湖州中學的前身,歷史悠久。1902年建校時定名湖州府中學堂;1917年擴充為浙江省立第三師范學校。邱望湘和陳嘯空都是在這一時期入學的。這時正是中國近代學堂樂歌興盛發(fā)展的時期,也是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逐漸深化、擴大的時期。邱、陳二人都在中學時期接受了初步的音樂教育,并在五四運動思想的影響下逐步成長。
1922年從浙江省立第三師范學校畢業(yè)之后,邱望湘和陳嘯空又同時考入上海藝術師范學校,在該校圖音科隨豐子愷、劉質平、吳夢非等教師學習音樂。這時正是中國專業(yè)音樂教育開始興起的時期,北京的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音樂系、北大音樂傳習所等音樂教育機構相繼設立,上海藝術師范學校則在這一時期培養(yǎng)出了邱望湘、陳嘯空、錢君匋、沈秉廉、唐學詠等一批青年音樂家。在上海藝術師范學校兩年的專業(yè)學習,為邱望湘后來的音樂教育和音樂創(chuàng)作打下了比較堅實的基礎。
1924年從上海藝術師范學校畢業(yè)之后,邱望湘和陳嘯空又一起到湖南長沙工作,他們擔任了湖南第一師范學校和岳云學校藝術專修科的音樂教師。這一時期,賀綠汀是岳云學校藝術專修科的學生,他說:“我最初的鋼琴老師是邱望湘?!雹趨误K是湖南第一師范學校的學生,③邱望湘和陳嘯空成了賀綠汀和呂驥的音樂啟蒙老師。當時,湖南的音樂學生中還有胡然、劉已明、向隅等人。
1926年7月,沈玄廬在杭州建立了浙江藝術專門學校,起用沈秉廉任教務主任。于是,沈秉廉邀集了上海藝術師范學校的三位老同學一起前來任教,其中邱望湘、陳嘯空任音樂教師,錢君匋任圖案教師。四位青年音樂才俊湊到一起,仿照四年前在杭州成立的“湖畔詩社”④的做法,他們一拍即合,當年就在杭州組建起了一個“春蜂樂會”,專門從事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就像“湖畔詩社”一樣,以歌頌愛情為他們創(chuàng)作的中心主題。以此為起點,杭州在20世紀20年代一度成為我國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鎮(zhèn),并和北京、上海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邱望湘在這一時期譜寫的藝術歌曲,如《在這夜里》《二月的夜》《一生》《美麗的夏娃》《寂寞的海塘》和《愛的系念》等,皆產生過相當的影響。
20世紀20年代末邱望湘來到上海工作,曾在上海愛國女學、兩江女校任教,此后,為學生們譜寫了《天鵝歌劇》《傻田雞》《惡蜜蜂》和《蝴蝶鞋》等兒童歌劇。1931年又入上?!皣ⅰ币魳穼?茖W校(下文簡稱“國立”音專)學習(用邱文藻之名,是“選科生”),進一步提高了音樂創(chuàng)作的專業(yè)水平。1933年,邱望湘離開上?!皣ⅰ币魧?,先后執(zhí)教于浙江上虞春暉中學、杭州市立中學。身為學校音樂教員的邱望湘,曾編寫了許多音樂教材,如《北新音樂教本》(1—4冊,與沈秉廉合編),《唱歌》(1—3冊,與錢君匋合編)等。1934年邱望湘還出版了《童謠曲創(chuàng)作集》,1935年又與錢君匋合編并出版了《抒情歌曲集》。
這一時期,中國一直處于戰(zhàn)亂之中,邱望湘也是身無定居、業(yè)無定所,但大多數時間都是在中學任教。因此,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以兒童歌曲和兒童歌劇為主。
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邱望湘去“大后方”,曾在貴州銅仁“國立”第三中學和湖南南岳游擊干部訓練班任教。1939年國民政府在重慶成立了“中訓團音干班”,邱望湘被聘為音樂教官?!爸杏枅F音干班”的全稱是“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中央訓練團音樂干部訓練班”,地點在重慶的復興關,第一任班主任華文憲,后由吳伯超、戴粹倫接任班務,教師有賀綠汀、夏之秋、易開基、陸修棠、邱望湘、斯義桂、謝紹曾、洪潘等?!爸杏枅F音干班”具有軍事色彩,所聘教師一律稱為“教官”,1941年改為“國立”音樂院分院,因此邱望湘又轉到“國立”音樂院分院工作。在此期間,邱望湘曾與“中訓團音干班”第一期學生姚以讓等人一起編輯、出版了《歌曲創(chuàng)作月刊》,從1941年1月到1942年11月,一共出版十期,以刊登、推廣抗戰(zhàn)歌曲為主。邱望湘在《歌曲創(chuàng)作月刊》上發(fā)表的愛國歌曲計有《獻給飛虎隊》《愛國歌》《血海仇》《壯志凌云》《慰勞將士歌》等。1943年,邱望湘將這一批抗戰(zhàn)歌曲集中成冊,由重慶樂藝社出版了他的帶鋼琴伴奏的愛國歌曲集《賣花集》。同年,樂藝社還出版了邱望湘的帶鋼琴伴奏的藝術歌曲集《寄影集》。
“音干班”改為“國立”音樂院分院之后,邱望湘一直是重慶“國立”音樂院分院的作曲教師。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之后,邱望湘隨“國立”音樂院分院遷回上海,校名改回上海“國立”音專。1949年后學校改名上海音樂學院,邱望湘任理論作曲系教授及民族音樂研究室研究員,直到1958年因病提前退休。
抗日戰(zhàn)爭勝利之后,邱望湘的工作一直穩(wěn)定在“國立”音專,但是生活稍定后,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卻衰微了。這十幾年間幾乎沒有新的作品產生。
1952年,邱望湘成為設在北京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的外聘教員之一,當時同為外聘教員的還有洪潘、夏之秋、黃貽鈞、韓中杰、朱啟東、陸洪恩等。⑤
關于邱望湘最后的信息,是他于“文革”初期寫給賀綠汀的一封信。當時的賀綠汀正在經受狂風暴雨般的沖擊和批判,而處于長期病退中的邱望湘,又被街道的“紅衛(wèi)兵”和“公安人員”動員,要他“揭發(fā)”賀綠汀的“罪行”。這時他冒著風險,給從前的學生賀綠汀寫了一封信并投寄給他。由于這是一封很有歷史價值的信,所以我將它抄錄在此。
綠汀賢弟:
閱前日、昨日報紙,見刊有關你的事,我讀了大吃一驚。當即有鄰居積極分子紛紛地來,要我向你提意見(用大字報形式)。我的學習小組也有人教我如此向你提意見。而且有公安同志也來訪問我關于你的事。我以離校已久不了解為答。他又問《牧童短笛》作品哪一年作的。我就告訴他說,賀綠汀在音樂學院讀書時,有俄國鋼琴家到音樂學院征求中國風格作品,欲攜到歐美演奏。賀綠汀以此應征,榮獲首獎。此曲為中國風格是肯定的。賀綠汀沒有先到農村去體驗生活,然后再寫,這也是肯定的。
……學生有些吹毛求疵,我僅如上述,而告以這作品為時久遠,遠在數十年前而已。公安同志臨走時,似乎也有教我向你提意見之意。我想了一晚,想不出什么。
……最后我想到一件事,就是五七年開始,曾經有個時候,你不到校辦公,在家閉門創(chuàng)作,按國家任命你以院長重任,并沒有任命你專搞創(chuàng)作,而你自說自話在家創(chuàng)作,你上級不會同意(同意也是勉強),這已經犯了不守紀律的錯誤。不守紀律就是反黨行為,按照目前形勢,是從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的時間,要求要高多了,“守紀律”一事,是每一個工作同志應當注意的事。黨員不必說,更要看重此事。所以不守紀律,就是反社會主義。你自以為老革命,有功于國,來一個強調個人愛好,這是功臣思想。關于這件事,你切切不要忘記,所以先行函告。
……如《牧童短笛》事,你不需要自己答辯,群眾會代你弄清楚。黨不會冤枉人。你要相信黨,以后才有光明的前途。大字報我也要提。內容也如上述。我對朋友、對黨一樣盡忠。我近年來所犯錯誤也不小,可惜沒有一個給我忠言直說的人。專此祝好。邱望湘⑥
這是一封寫于特殊年代的奇特的信件,信中有對昔日學生的無限關愛,也有許多無奈的表述,還有很明顯的“通風報信”之用意,更有對學生的寄托。總之,這是一封充滿人文關愛的信件,是沒有喪失人文精神的知識分子內心的曲折表述。
據考證,這封信寫于1966年6月10日,邱望湘是1977年去世的。從寫信到他離世,期間大約十一年時間,再也沒有關于邱望湘的任何信息。
下面我將按照邱望湘音樂創(chuàng)作的時間,按體裁分為四類進行論述,順序是: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研究,兒童歌劇創(chuàng)作研究,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研究,愛國歌曲和抗戰(zhàn)歌曲創(chuàng)作研究。
1926年,邱望湘應邀到杭州任浙江藝術專門學校音樂教員并參加了“春蜂樂會”之后,他的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突然出現了一個高潮。我們先分析幾首他在“春蜂樂會”時期的作品。
1.20世紀20年代“春蜂樂會”時期的藝術歌曲
邱望湘確實是“春蜂樂會”的一位主將,因為他在“春蜂樂會”時期譜寫的藝術歌曲數量最多。1927年至1929年的三年間,上海的《新女性》月刊每月刊載一首“春蜂樂會”成員創(chuàng)作的藝術歌曲,一共發(fā)表了三十六首帶鋼琴伴奏的藝術歌曲,其中由邱望湘作曲的即有十七首,另外是陳嘯空作曲的十三首、錢君匋作曲的六首。邱望湘譜寫了幾近一半。
我在《三月春蜂釀蜜忙—論“春蜂樂會”的作曲家和藝術歌曲》⑦一文中,曾對20世紀20年代產生于杭州的兩個文藝社團—“湖畔詩社”和“春蜂樂會”進行了有趣的比較研究,并指出:“實際上,‘春蜂樂會’的歌詞受‘湖畔詩社’的影響更深,不論是錢君匋或沈秉廉的歌詞,從內容到形式都明顯地受到‘湖畔詩社’深刻而直接的影響?!睉撜f,“春蜂樂會”藝術歌曲的音樂,也是在“湖畔詩社”藝術理想的直接啟發(fā)下譜寫出來的。
“湖畔詩社”四位青年詩人所代表的是五四運動所喚醒的一代新人,他們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做情詩”,正是五四青年對人的解放和性愛意識覺醒的鮮明表現。他們勇敢地鄙視封建道德禮教,無拘無束、自由放縱地唱起愛情之歌。這是一群沒有經歷過社會磨難的天真爛漫的青年詩人,詩風直率、奔放、坦誠,散發(fā)著帶有明顯稚氣的青春氣息,活潑、真誠、可愛。他們善于捕捉青年人愛情生活中的瞬間感受,表現得質直粗獷,顯得別具一格。“春蜂樂會”中寫歌詞最多的是錢君匋和沈秉廉,他們的歌詞直接學習和借鑒了“湖畔詩社”諸詩人的風格特點。杭州城中,“湖畔詩社”的愛情詩歌和“春蜂樂會”的藝術歌曲,成為“五四”反封建文藝大潮中最亮麗的兩朵浪花。
下面我將按照邱望湘的藝術歌曲發(fā)表的先后順序,介紹幾首他在20世紀20年代譜寫的作品。
邱望湘最早譜寫的藝術歌曲,是發(fā)表于1927年《新女性》月刊上的《在這夜里》《二月的夜》和《吻著陶醉吧》。這是他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的開端,所以有些地方還顯示出了稚嫩的痕跡。
《二月的夜》是一首鼓勵年輕人趁著二月鮮花盛開的夜晚熱烈戀愛的歌曲,歌詞由縵綸(歌唱家胡然的筆名)所作。這首歌曲的旋律深沉而流暢,洋溢著內在的熱情。西方自由回音裝飾法的運用,使曲調更加活躍而真誠。譜例1是歌曲的前奏和開始部分。
譜例1 《二月的夜》
“湖畔詩社”對邱望湘音樂創(chuàng)作最為直接的影響,是當時他為“湖畔詩社”的首席詩人汪靜之的兩首詩歌譜了曲,這就是分別發(fā)表于1928年《新女性》一月號和三月號上的《只餓著你的肉體》和《美麗的夏娃》。以《美麗的夏娃》為例,這首藝術歌曲表現了年輕人對所愛姑娘的熱情贊頌:“臉龐光潤好比白雪映紅霞,體態(tài)輕盈好比春風吹落花?!备枨詈鬅崃业爻骸案桧災愕拿利?,是我的職業(yè)?!迸牡囊魳份p盈而流動,旋律多用重復的手法,采用五聲性特點的七聲音階,具有一定的民族風格。ABC的三段體結構,統一中有發(fā)展,變化中有重復。
1928年是邱望湘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的“旺盛年”,這一年“春蜂樂會”發(fā)表的十二首藝術歌曲中,邱望湘作曲的占了九首。除了上面提到的兩首之外,他還連續(xù)發(fā)表了《我將引長熱愛之絲》《還是去吧》《愛的系念》《寂寞的海塘》《月下》等。
《愛的系念》(索非詞)屬于“春蜂樂會”創(chuàng)作中結構最大的藝術歌曲,是一首五段體作品,五段不同的歌詞,每段的疊句全部歸結到“啊,我的愛人!我在思念著你!”這也是《愛的系念》的核心主題。這首歌曲是通譜歌,曲調亦有重復,構成了ABCAB的再現五部曲式,每一部分都是由主歌和疊句構成的復樂段。
譜例2 《愛的系念》A段
譜例2是《愛的系念》A段的開始部分,像波浪一樣起伏的旋律真摯而深情。A、B兩段的調性在F大調和d小調上,C段在對比性的降B大調上,因此調性的構成也相對復雜。也可以說,《愛的系念》是邱望湘的代表作品之一?!稅鄣南的睢纷畛醢l(fā)表在《新女性》1928年六月號上,同年8月就由開明書店出版了單行本,也是“春蜂樂會叢刊之一”?!按悍錁窌钡乃囆g歌曲中只有兩首出版過單行本,一首就是《愛的系念》,另一首是1930年武昌亞新地學社印行的由陳嘯空作曲的藝術歌曲《蜜桑索羅普之夜》(郭沫若詩)。由此可見,“春蜂樂會”對這兩首藝術歌曲是特別重視。
《寂寞的海塘》由錢君匋作詞,歌曲表現了當時青年人寂寞、孤獨和無助的心情,既反映了失戀青年或離別情人的孤苦凄清,也表現了當時一種時代和社會的心理病態(tài):“海潮兒仿佛退盡了,僅僅剩下寂寞的海塘……我的心地真清冷,我的周圍真空曠,這個寂寞遠過于海塘?!?/p>
譜例3 《寂寞的海塘》
音樂舒緩深沉,對比性的二段體曲式,唱出了年輕人病中孤寂的呻吟—空虛的心靈比退潮的海塘還要寂寞。這是邱望湘的歌曲中最為深沉的一首。
《歌》(索非詞)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藝術歌曲,也是邱望湘藝術歌曲中最活潑歡快的作品。歌曲唱出了青年人熱忱真摯的渴望:“讓我的心懷里,永遠充滿著你的愛情!”
《月下》(索非詞)是一首真誠、單純的歌曲,音樂流暢起伏,表達了青年人“我愿夜夜見你”的純真感情。
作品《一生》是陳嘯空和邱望湘兩位荻港人的密切合作,由陳嘯空作詞、邱望湘作曲。歌曲勸喻年輕人不要像迷途的綿羊,也不要像無知的夜鶯,任人擺布而空耗了一生?!兑簧返囊魳肥桥模徛膱A舞曲節(jié)奏,三個樂段是變奏的關系,旋律中多帶有變化音,比較新穎獨特。
藝術歌曲《金夢》(錢君匋詞)是邱望湘的代表作之一,音樂起伏跌宕,奔放舒展,汪洋恣肆。
譜例4 《金夢》
這首歌曲以“金色的夢”來比喻青春年華:“享受金色的青春啊,明朝便是衰老;惜取金色的甜夢啊,明朝便是夢覺……用這桃枝兜住金夢,我們且從此歡醉到老?!备枨兴髀冻鰜淼摹凹皶r行樂”的觀點,也是邱望湘和“春蜂樂會”歌曲中常見的思想弱點。
1930年7月,開明書店出版了由邱望湘、錢君匋合編的藝術歌曲集《金夢》,共收入了十六首歌曲,其中邱望湘譜寫的十一首,陳嘯空作曲的四首,錢君匋譜寫了一首。而且,邱望湘作曲的歌曲《金夢》成為這本歌曲集的主題歌曲。因此,似乎可以說:藝術歌曲集《金夢》基本上是邱望湘的作品集。
在20世紀20年代末,邱望湘還發(fā)表了藝術歌曲《呼喚》(錢君匋詞)和《凱旋之夕》(沈醉了詞),1934年10月在《音樂教育》月刊上發(fā)表了《月夜》(沈秉廉詞),1935年在《抒情歌曲集》上發(fā)表了《秋深了》(索非詞)。這些歌曲都是和“春蜂樂會”歌曲內容和風格相一致的藝術歌曲。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之后,邱望湘的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在內容和風格上發(fā)生了明顯變化,他的興趣轉向了對古典詩詞譜寫音樂。(待續(xù))
注 釋
①關于邱望湘的生卒年月,現在有多種說法,更多的材料說他生于1900年。我采用他生于1901年的說法,出自1997年編印的《上海音樂學院大事記·名人錄》第463頁的“邱望湘”條目。由于邱望湘從1942年起就在這所學校的前身“重慶松林崗國立音樂院分院”工作,直到1958年因病提前退休,因此,《上海音樂學院大事記·名人錄》提供的信息應該是最值得重視的,也是最具權威性的。邱望湘的老朋友錢君匋提供了另一個邱望湘的簡介,說邱生于1900年,逝于1975年,見錢君匋編《戀歌三十七曲》,上海音樂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頁。此“錢說”和“上海音樂學院說”存在不同,這說明邱望湘的生卒年月至今尚存在爭議,還有進一步考證、研究的必要和空間。
②參看董團、梁茂春《賀綠汀采訪錄》,載《福建藝術》2014年第5期。賀綠?。?903—1999),湖南邵陽人,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長期擔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和上海音樂學院院長,中國現當代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
③參看李業(yè)道《呂驥評傳》,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年版,第5頁。呂驥(1909—2002),湖南湘潭人,音樂活動家、作曲家,長期擔任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
④1922年4月,杭州青年詩人汪靜之與應修人、馮雪峰、潘謨華四位,在西泠印社四照閣成立了“湖畔詩社”,這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的新詩團體之一。不久后就出版了四個人的詩集《湖畔》,書前的題詞是:“我們歌笑在湖畔,我們歌哭在湖畔。”這四位青年詩人以寫作情詩為主。
⑤參看《軍樂禮贊》中的“附錄”:歷任團領導、指揮、作曲、教員名單,載《軍樂禮贊》,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版,第395頁。
⑥邱望湘的信文轉引自史中興的《賀綠汀傳》,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第230—232頁。
⑦梁茂春《三月春蜂釀蜜忙—論“春蜂樂會”的作曲家和藝術歌曲》,載梁茂春《音樂史的邊角》,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95—1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