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英
摘 要: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qū)作為我國城鎮(zhèn)地區(qū)勞動力的主要來源,許多青壯年勞動力都常常是背井離鄉(xiāng)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務工,因此中學中也就出現(xiàn)了許多的留守學生,而如果更加不幸,這個家庭碰巧是單親家庭的話,那么這些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則會面臨著更多環(huán)境和心理方面的問題。嘗試分析我國廣大農村單親留守中學生存在的各方面問題,并提出初步的幫扶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心理問題;幫扶措施
一、農村單親留守中學生的問題
目前我國飛速發(fā)展的城市化進程對輸入城市的勞動力人口有了更大的需求,因此作為我國城市勞動人口主要供給地的廣大農村地區(qū),自然而然就會出現(xiàn)許多青壯年人口外出務工,留下滿村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的現(xiàn)象。因此,在農村地區(qū)的許多中學當中,就不免出現(xiàn)許多的留守中學生,其中還有不少的一部分,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比起其他非單親家庭的留守中學生,他們更加缺乏父母的愛,往往是跟著爺爺奶奶這一輩的人長大,又因為缺乏父母的管教,而變得性情孤僻,又或者是叛逆不合群。從年齡上來看,中學生剛好處于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心理特征是敏感、渴望獨立,卻又更加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關注,是人生中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重要階段,如果青少年不能夠在這個階段處理好內心的矛盾和沖突,會對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造成極大的破壞性影響。而農村中學中的單親留守家庭孩子,卻不幸地剛好具備了許多不利于自身成長的條件,由于他們唯一的單親父母遠離家庭外出打工,他們不僅不能夠得到父母的關愛,更有可能因為出身于單親家庭而在同齡人中更加自卑,無法與人正常地交往,從而造成內心的空缺,愛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更有可能導致他們以后人生的不幸。另一方面,外出務工的父母要想將留守的孩子帶到城市里上學,又會面臨一系列的問題,這都使得留守兒童變得更加自卑且難以融入外界。此外,單親父母也許自身的受教育水平也不高,更加無法及時滿足孩子的需要,正確地教育孩子。因此單親家庭的留守中學生,往往面臨著學業(yè)上的困難、心理上的煎熬和成長的種種矛盾與沖突,更加需要獲得社會的關注與幫扶。
二、如何幫助單親留守中學生走出心理困境
1.幫助留守單親中學生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自我同一性
據(jù)調查,許多留守的單親中學生常常會出現(xiàn)自卑甚至是自閉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他們健全人格的發(fā)展。他們如果是被單親父母帶到了城市中生活,往往可能會因為他們與城市孩子生活物質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而感到自卑。而如果是獨自留守在家中,跟著老一輩的爺爺奶奶生活,則更有可能因為得不到及時的照顧,身心等方面的需要無法得到很好的滿足,而產生自我否認等自卑情緒,無法形成正確的自我價值感,也會由于他人的眼光,而看不起自己父母的職業(yè),或因父母離異而感到自卑、孤獨,因而遠離人群。
因此,當?shù)氐恼拖嚓P的部門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此類問題。比方說多組織中學生參加一些活動,讓他們從中體會到,農民工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對農民工的優(yōu)秀事跡加以表彰,讓留守家庭的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價值感,從而幫他們建立起自信心。同時,也要嘗嘗鼓勵這些留守兒童,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要勤奮學習,才能出人頭地。
2.以科學的方法,循序漸進,幫助留守單親中學生重建自信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解開農村地區(qū)許多單親留守中學生多年來形成的自卑情結,不僅需要多方努力,更需要科學方法的指導。當?shù)刂袑W的教師和他們的父母親人,也都必須了解心理學相關的知識,才能在陪伴和教育這些孩子的過程當中,掌握好分寸,幫助他們逐漸解開自己的心結,建立起自信。
比如,這些單親留守中學生的老師可以舉辦一些活動,鼓勵這些孩子,給遠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寫信或者是給自己的同班同學寫信相互交流、溝通,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抒發(fā)自己的情緒。然后再循序漸進地組織一些集體活動,比如大家一起包餃子做飯等等,讓這些留守的單親孩子,能夠感受到集體其樂融融的氛圍,從而逐漸卸下自己的心防,建立起自信心,能夠和他人正常交往。
3.鼓勵單親留守中學生參加社會活動,建立價值感
一個人只有在付出和勞動中才能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因此,要想幫助這些缺乏自信的孩子們找到自身的價值感,當?shù)氐膶W校和老師就可以定期組織一些活動,比如說讓孩子們一起參觀養(yǎng)老院,去和養(yǎng)老院里的老人溝通,幫助他們做一些事等,從而找到自身的價值感,并且懂得如何與人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也能夠從這些老人身上,感受到缺乏的親情。
單親留守中學生因為長年累月缺乏父母的關愛,因此心理上難免存在自卑和自閉等問題。要想幫助他們走出這些心理困境,相關的老師和政府部門,切莫操之過急,必須根據(jù)科學的方法以及心理學的知識,幫他們逐漸打開自己的心門,感受到外界的關懷與愛。如此一來,他們才能夠填滿自己“愛的箱子”,建立起自身的價值感,形成健全的人格,茁壯成長成為祖國未來的花朵。而不是終日活在自卑與孤獨的陰影之下,釀成不必要的悲劇。
參考文獻:
[1]中華全國婦女聯(lián)合會.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報告[J].中國婦運,2016(5):111-112.
[2]宋強.農民工留守子女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