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摘 要: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優(yōu)質的學習方式,具有提升學習效率、發(fā)展團隊精神、促進同學友誼的重要作用。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能夠有效提升運動鍛煉的質量,同時可以學會相互團結、相互幫助,共同促進彼此的體質發(fā)展,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就通過對具體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方法的研究,來試圖為大家揭示出一條合作學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體育;運動訓練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通過合作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運動訓練,可以有效提升運動訓練的效果,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共同發(fā)展身體素質、鍛煉體育精神、培養(yǎng)同學之間的感情。合作學習以共同的學習目標指引著學生,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竭盡自己的能力為團隊取得良好的訓練成績而努力。以下就基于具體教學中的合作學習開展狀況,進行分別介紹。
一、學生合作進行“三條腿搬家”體育游戲
我們在小學體育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首先為學生設置了需要合作完成的體育游戲進行訓練,使學生能夠通過體育游戲有效激發(fā)學習興趣,獲取運動鍛煉成果。例如,我們組織的“三條腿搬家”體育游戲,在跑道一端放置若干沙袋,將跑道另一端設置為沙袋搬運的終點。之后讓兩名學生為一組,將兩名學生每人的一條腿綁在一起,讓學生往返于沙袋的起點和終點位置進行搬運。游戲中以四組學生共同搬運的形式進行,先搬運到終點五袋沙袋的小組即為獲勝。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通過相互攙扶,共同搬運沙袋,他們彼此適應對方的運動速度與節(jié)奏,逐漸達到了步調的統一與一致,最終在搬運沙袋過程中都展現出了良好的運動能力,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這次以體育游戲進行合作學習的訓練,使學生掌握了與人合作的技巧,鍛煉了運動能力,發(fā)展了團隊精神,從而有效提升了體育教學的質量。
二、學生合作開展4×50 m短跑接力訓練
短跑接力作為一項需要隊員密切合作的田徑運動訓練內容,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在4×50 m短跑接力訓練中,首先分別訓練學生的50 m短跑能力,讓學生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完成50 m短跑。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50 m短跑能力之后,我們重點進行接力的合作訓練,讓學生們在訓練過程中,逐漸掌握交接棒的合作技巧,避免交接棒的失誤,從而提升4×50 m短跑接力成績。學生在進行接力的合作訓練中,認真思考同伴在跑動過程中的交接位置,不斷總結交接棒的技術要領,良好地完成了這項學習任務。之后我們開始進行4×50m短跑接力的練習,4名學生一組,共分6~8組共同練習。學生在短跑接力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想為團隊的最終勝利作出自己的貢獻,紛紛努力地去進行自己負責的短跑。在交接棒過程中,接棒的學生提前5 m進行助跑,在交接點準確地與交棒的學生進行交接,提升了本組的速度成績。在這項合作學習中,我們以訓練為基礎,以比賽促訓練,讓學生通過4×50 m短跑接力合作,掌握了短跑接力的技術技法,養(yǎng)成了與人合作完成共同任務的意識,學會了如何與同學進行具體合作的方法,對于學生運動能力的提升、集體主義精神的養(yǎng)成、團隊協作意識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組織學生合作進行小學生籃球比賽
在小學體育合作學習過程中,組織體育比賽是一種良好的教學形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作意識、發(fā)展學生體質體能、增強學生的團隊榮譽感,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我們組織學生進行的小學生籃球比賽,將全班的學生6~8人為一隊分為若干隊,每隊選5名學生作為上場球員參加籃球比賽,其余學生作為替補。學生在比賽之初,每個人打得都很“獨”,拿到球了就直接運球、上籃或投籃,致使很容易就丟了球。我根據這種情況,教導學生籃球是一種團隊運動,我們要在籃球比賽之后,通過與隊友的合作取得得分,并最終獲得比賽的勝利。之后學生開始在比賽中進行配合,傳球與聯防漸漸增加了。學生通過合作,不僅提升了得分效率,也提升了防守成功率,使他們的比賽具有了一定的水平。在學生開展籃球比賽的過程中,從開始的單獨比賽,到之后的配合比賽,經歷了一個從不會合作到默契合作的過程。學生在此過程中,學會了傳球、聯防等籃球戰(zhàn)術,養(yǎng)成了團隊協作的意識,使他們在比賽中收獲了更多的快樂,發(fā)展了更為深厚的友誼,這對于促進學生的成長來說,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開展,可以使學生在合作中學會相互幫助,學會尊重他人,提升體育課程的訓練效果。我們的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將自身的運動能力與同學相適應,努力為團隊取得更好的訓練成績而奮斗,體現出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團隊意識。合作學習的開展優(yōu)化了小學體育教學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與同伴共同展現體育風采。因此,合作學習應該在小學體育課程中得到更廣泛的推廣,使小學體育的教學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孟偉,于慶榮.新課改下小學體育合作學習策略探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8(12):199.
[2]梁國良.合作學習理論與體育合作學習實踐[J].教育,2016,10(8):287.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