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彩鳳
一、認識與思考
幼兒在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階段,更需要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積木構建游戲中通過同伴之間的合作交流,也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能力,因此在離園階段開展構建游戲是十分適合的。幼兒積木建構雖然有自己的發(fā)展線索,但教師的指導起著重要的支持、幫助的引導作用。沒有教師的引導,有的幼兒只樂于玩一些建構材料,有的幼兒會長期滿足于修建某一作品,有的幼兒遇到不會修建就放棄,還有的幼兒修建好后不知道自己還能干些什么……教師的適當介入和導引能激發(fā)并保持幼兒的建構興趣,積累建構經驗,向更高的建構水平發(fā)展。經過反復的游戲觀察和指導,我們們粗淺的梳理了小班搭建積木游戲的導引時機和導引策略。
二、導引的時機
我們根據(jù)小班的年齡特點、積木建構水平和游戲觀察分析中我們梳理了,當幼兒在積木建構游戲中出現(xiàn)以下情況時教師應當對幼兒的游戲進行適當?shù)膶б?/p>
1.游戲中出現(xiàn)不安全的因素時
例如:玩的興奮了,將積木推倒亂扔、或者因爭搶玩具等發(fā)生打人、咬人等過激行為時,類似這種危險的情況下,教師要及時制止并幫助幼兒協(xié)調,告訴幼兒這是危險行為,會傷害自己和他人,要用安全的方式玩。
2.游戲中遇到困難、挫折、不自信,即將放棄游戲意愿時
如孜孜想要修建城堡和橋,可是怎么也搭不好,自己跟自己生氣了。這時,教師介入給他提供相應的指導,和他一起修建,這樣的導引促使幼兒游戲的繼續(xù)下去,最終讓幼兒體驗獲得游戲成功的樂趣。
三、導引的策略
在通過觀察的基礎上,我們提倡“順應、參與、支持、等待”的導引策略,但我們認為無論是哪種導引策略,都需考慮到老師如何介入幼兒的游戲,我們認為應該這樣做:觀察——找準需要幫助的契機點——進入游戲——出游戲;
1.順應——尊重幼兒游戲意愿
小班初期的幼兒,他們喜歡建構,但受直覺行動思維的影響,又沒有固定的游戲目的,想法很容易受外界影響而改變,很難在同一主題下持續(xù)建構。同時,他們的游戲基本也以平行游戲行為為主,同伴間的交往不多,很難形成固定的游戲小組開展有主題的建構游戲。因此,教師針對這一現(xiàn)狀,采用“順應”的策略。如果幼兒專注游戲,即使不能有豐富的建構主題,教師也不應急著催促、拔高、應該適度的允許幼兒自由建構。
案例一:游戲開始好一會了,很多小朋友都找到了玩伴,三三兩兩的在一起修建。涵涵一個人拿著一塊積木做打電話狀,看看這一組搭的、逛逛那組搭的,有時也參與幫助拼拼搭搭,老師故意走到他身邊,觀察他的游戲,看是否需要幫助,涵涵始終專注于自己的“打電話”游戲,一個人玩的很起勁。老師看了一會,沒有打擾,就離開了。涵涵在接電話,自說自話:好,我馬上過來。然后就到其他小組去幫忙搭建了。
幼兒是游戲的主體,教師要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要尊重幼兒的游戲意愿,順應幼兒的游戲意愿,不要隨便打斷或打擾幼兒的游戲。充分的給予幼兒自主的空間。
2.參與——共同修建,作品暗示
教師應該是一個積極的合作者,參與孩子們的活動,分享孩子們的快樂與成就。當幼兒的在建構過程中遇到了問題和需要幫助時,教師采取“參與”的策略,有效地促進幼兒的游戲活動向縱深發(fā)展。
案例二:晴晴、涵涵、波波在修建,搭了又推到,推到了又搭,怎么也搭不好,老師走過去詢問:我也想和你們一起玩,我能加入嗎?三個小伙伴同意了,于是老師繼續(xù)問,你們在搭什么,三個人搖搖頭。老師說:那我們可得商量清楚,大家都同意了才能一起努力呀。晴晴說:那我們來搭個房子吧。波波說:我們這么多人,房子要搭的大一點,不然住不下。涵涵說,好的。教師表示同意最后大大的房子搭成功了····教師出游戲,繼續(xù)觀察。
自主游戲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放任自流、無所作為、也不僅是對問題的解釋和解答,教師可以通過“參與”游戲的方式開展適時適度地導引,讓幼兒在游戲中有所思考,積累經驗,促進幼兒游戲能力的發(fā)展。
3.支持——多維開放,支持游戲
在修建游戲中,教師要理解幼兒的游戲行為,重視幼兒的自主原創(chuàng),因此,教師采用“支持”的策略,為幼兒提供一個充分自主和開放的互動游戲環(huán)境。
搭好積木作品,就會有意識地圍繞它開始簡單的想象游戲,這時教師提供并引導幼兒使用輔助材料,支持其想象游戲,有助于他們逐步賦予建構作品以主題。
案例三:幾個孩子一起合作搭了一條長長的馬路,作品完成后,孩子們圍著作品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么?這時候有個輝輝跑去拿邊上的滾筒,在自己搭好的路上玩起了開汽車的游戲。其他孩子都紛紛加入游戲。
輔助材料的投放豐富了游戲的內容,促使孩子們逐漸明確了積木建構所要表達的主題,這是將來他們能有主題、有情節(jié)、有設計地建構積木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