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
[摘 要:在《機械制圖》課程教學中,要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CAD等軟件為工具,建立方便教學的資源庫,通過多種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關鍵詞:《機械制圖》;CAD;多媒體;教學改進]
《機械制圖》是中職機電類專業(yè)課中最基礎最重要的核心課程。是機電類專業(yè)其他課程學習的基礎。對中職學生來說,只有具備扎實的會看圖能繪圖的能力才能為后續(xù)專業(yè)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但中職學生的現狀是學習能力較弱,學習主動性不強,學習興趣不濃。如照傳統(tǒng)教學方法照本宣科,教學效果很難達到要求。所以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從多個方面?zhèn)湔n以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多媒體技術的成熟也為中職教育的教學方法提供了新思路。文中在《機械制圖》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運用教學手段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一、制作收集教學課件
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主要是會看能畫,傳統(tǒng)教學中大多以黑板為主,掛圖學生看的不是很清楚,模型也做不到學生人手一個。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浪費大量時間在黑板上作圖,這段時間對于學生來說基本是真空期,教學效果差。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制作和收集教學課件已成廣大教師備課的一個環(huán)節(jié)?,F在隨著各校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每個班級都具備了大屏幕交互一體機,有的學校甚至有交互平板教學。這為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提供了硬件支持。
例如在截交線和相貫線講解中,學生很難理解,大部分學生會感到理解困難,很多同學從這個知識點開始失去學習機械制圖的興趣和信心。此時教師可以先用sloidworks,UG等軟件制作三維模型,通過大屏幕展示立體被截切后不同方位立體特征和截切線形狀,突破傳統(tǒng)看掛圖紙讓學生耳目一新,以幫助學生理解;在講解零件圖和裝配圖時,掛圖的資源少,課本中的圖片整體投影后直觀性不強,這時可以用AutoCAD等軟件制作電子掛圖,利用軟件圖層功能分批次展示圖形的各部分內容。這樣學生對圖形的認識會更直觀和有條理。此外,對于一些難懂知識點可以通過教學平臺推送微課小視頻增加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
由于制作這些教學課件要花費大量時間,一個教研組教師可共同參與,資源互享。通過電子圖形、動畫、視頻等多種多媒體技術,內容充實形象,使枯燥的《機械制圖》教學內容,生動活潑起來,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知識的抽象性,使信息呈現多樣化,更具有吸引力。讓中職生在有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內完成對知識點的掌握,為學生提供了多種認知路徑。
二、制作電子習題庫
《機械制圖》教學中練習是知識鞏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講解練習占用較多課時。中職教材中各個出版社的《機械制圖》都配套了《機械制圖習題集》。這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練習都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機械制圖習題集》等練習還是傳統(tǒng)的作業(yè),練習不僅變成了學生的負擔而且給教師對作業(yè)的批改和輔導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多媒體技術為教師提供了新方法。教師可以利用CAD將配套練習冊中部分習題的二維平面圖和三維造型畫出形成電子練習冊,讓學生能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觀察立體逐步建立空間概念提高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例如在練習由兩視圖補畫第三視圖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利用軟件把立體圖展示出來;再如在練習剖視圖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利用軟件把立體剖開,展開給學生看,同時還可以移動剖切平面形成不同的剖視圖舉一反三,進而達到精練和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的目的。這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可分類型、有針對性地適量布置。對剩余部分習題可以上傳班級或教師云課堂形成習題分析電子庫,讓有能力想提升學生通過電子習題庫查閱另外電子習題,充分發(fā)揮作業(yè)在教學中的作用。
三、改變傳統(tǒng)評價方式
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強,只要稍微有個環(huán)節(jié)或知識點沒跟上,就會放棄后續(xù)的學習。傳統(tǒng)的考核評介方式不利于中職學生的學習??紤]到每個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經驗水平、知識能力與思維方式不同,在接受與理解教學內容上存在著必然的差異,為更好地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評價時不能使用一個標準和模式,不能采用單一的出些題目對全體學生進行考核,這樣容易“一刀切”。教師可以制訂模塊化和過程化考核模式,可以把課堂狀態(tài)、書面作業(yè)完成情況、動手操作、階段考試等多方面來綜合評價一個學生。教師在布置任務時也要跟據學生的差異布置不同層次的題目或動手要求。這樣每次評價對學生都非常重要,學生在每次課上、課下都能找到存在感。教師在評價時還要考慮各個學生的特點,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相應的辦法促進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fā)他們的潛力。對于學習能力確實較弱的同學可以采用分組的方面,把其編入學習較好的小組,通過幫、帶的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時間久了該學生也不好意思不融入學習的集體中了。同時教師要發(fā)現他們的細微進步,多肯定多表揚。
四、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輔助教學
《機械制圖》是進入中職以來的第一門專業(yè)基礎課,這門課從一開始就是指導學生如何按國家標準來學習。學生很難提升大的興趣投入其中學習。這就讓教師要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來讓學生融入課程學習中。例如在學習制圖基本知識后,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組織進行一次繪圖比賽,讓學生感受如何合理標注、繪圖的規(guī)范性等;在學習投影法和基本幾何這一章節(jié)時組織學生親自動手用紙板做三棱錐或四棱錐的模型,幫助理解點線面的投影規(guī)律,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在學習剖視圖內容時帶領學生去校內實訓基地參觀砂型鑄造和模具??傊ㄟ^創(chuàng)設競賽、討論、動手、實地觀察等多種教學情境,讓學生有效的學習機械制圖。
通過教研組教師的努力,我們對《機械制圖》課堂教學進行了上述教育實驗,結果充分顯示,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不易解決的問題。雖然教師的備課量加大了,備課內容多樣了,但教師的教學能力有了收獲和長進,同時學生更容易學了,為后續(xù)的專業(yè)課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優(yōu)化了教學結構,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盧雪紅.現代教育技術在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中的應用[J].交流與探討,2003,12.
[2]陳桂芬.計算機繪圖與機械制圖融入式教學的探討與實踐[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4.
[3]李玉笄.《機械制圖與CAD》課程教改研究[J].水利科技,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