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碩 黃曉玲 王亞平
大慶龍南醫(yī)院消化內鏡室,黑龍江大慶 163453
腸結核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結核疾病之一,是由腸道感染結核分歧桿菌而起病的慢性特異性感染疾病[1]。90%的腸結核患者繼發(fā)于其他結核病,其中以空洞型肺結核為主[2]。研究顯示,25%~50%的肺結核患者會并發(fā)腸結核[3]。該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腹部包塊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工作與生活[4]。目前臨常采用抗結核化療方案治療腸結核,雖然能夠控制患者的臨床癥狀,但對結核雙歧桿菌的抑殺能力不佳,且長期應用該方式治療會導致不良反應[5]。研究證實,胸腺肽α1能夠治療免疫缺陷性疾病、病毒性肝炎及腫瘤等疾病[6]。有文獻顯示,胸腺肽α1在腸結核治療中具有積極意義[7]。因此,本研究對胸腺肽α1治療腸結核的近期療效進行探討,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新思路,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于我院診治的腸結核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征得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后,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均分為觀察組(n=48)與對照組(n=48)。觀察組:男20例,女28例,年齡22~60歲,平均(42.9±6.4)歲,病程3~18個月,平均(10.62±1.25)個月;發(fā)病部位:回盲部31例、升結腸10例、橫結腸4例、降結腸3例;病理分型:潰瘍型27例、增生型5例、混合型16例。對照組:男19例,女29例,年齡21~63歲,平均(42.1±6.9)歲,病程2~18個月,平均(10.46±1.178)個月;發(fā)病部位:回腸部例、升結腸例、橫結腸例、降結腸例;病理分型:潰瘍型例、增生型例、混合型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納入標準:(1)經臨床診斷、影像學檢查符合第七版《內科學》中腸結核的診斷標準[8];(2)糞便檢查為結核桿菌陽性;(3)無精神系統(tǒng)疾病,具有語言溝通能力;(4)與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2)合并惡性腫瘤;(3)合并心、肝、腎系統(tǒng)疾??;(4)合并潰瘍性結腸炎;(5)妊娠期、哺乳期婦女;(6)藥物過敏者;(7)研究前3個月內接受過免疫調節(jié)藥物治療;(8)臨床資料不全、中途退出者。
兩組患者均予以抗感染、補液、解痙、保肝治療、腸胃加壓、營養(yǎng)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等。
對照組予以抗結核化療方案治療。(1)強化治療:吡嗪酰胺(廣東臺城制藥,H44020947;規(guī)格:0.25g)1500mg/d,乙胺丁醇(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H21022349;規(guī)格:0.25g*100s)750mg/d,利福平(廣東華南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H44020771;規(guī)格:0.15g*100s)450mg/d,異煙肼(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H31020495;規(guī)格:0.1g*100片)300mg/d;治療2個月。(2)持續(xù)治療:乙胺丁醇750mg/d,利福平450mg/d,異煙肼300mg/d;治療6個月。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以胸腺肽α1治療,注射用胸腺肽α1(成都地奧九泓制藥廠,H20020545;規(guī)格:1.6mg/支)皮下注射,1.6mg/次,每周2次,治療6周。
(1)臨床療效標準分為治愈、顯效、無效。治愈:治療后腹痛、腹瀉等整形完全消失,血沉恢復正常,結核桿菌呈陰性;顯效:治療后腹痛、腹瀉等癥狀顯著改善,血沉有所恢復,結核桿菌呈陰性;無效:治療后后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或有加重趨勢;治療總有效=(治愈+顯效)/n×100%[9]。(2)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早晨空腹靜脈血5mL,在3000r/min離心機中離心20min,分離血漿保存于-70℃冰箱中。采用美國 Beckman Coulter公司提供的EPICSXL-MCL型流式細胞分析儀測定靜脈血 T 細胞亞群指標 CD3+、CD4+、CD8+、CD4+/CD8+及NK細胞表達情況。(3)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0(IL-10)。(4)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行 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近期治療總有效率91.67%與對照組患者的近期治療總有效率77.08%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073,P=0.004)。見表 1。
觀察組治療后的 CD3+、CD4+、CD8+、CD4+/CD8+、NK 細胞(67.41±7.26)%、(52.15±6.15)%、(29.76±3.29)%、(1.96±0.35)%、(24.94±2.27)%顯著高于對照組(51.47±6.61)%、(45.61±5.27)%、(26.06±2.51)%、(1.32±0.31)%、(19.23±1.84)%(t=11.247/5.594/6.195/9.483/13.538,P=0.000/0.000/0.000/0.000/0.000)。見表 2。
表1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T細胞亞群及NK細胞比較(± s)
表2 兩組T細胞亞群及NK細胞比較(± s)
注:1/2/3/4/5表示與本組治療前比較,t=13.280/5.640/7.040/11.249/15.433,P=0.000/0.000/0.000/0.000/0.000
組別 時間 CD3+(%) CD4+(%) CD8+(%) CD4+/CD8+ NK細胞(%)觀察組(n=48)對照組(n=48)18.23±1.98 18.71±2.06 1.164 0.247 24.94±2.275 19.23±1.84 13.538 0.000治療前治療前t P觀察組(n=48)對照組(n=48)治療后治療后t P 49.67±5.74 49.43±5.81 0.203 0.839 67.41±7.261 51.47±6.61 11.247 0.000 45.24±5.85 45.49±5.22 0.221 0.825 52.15±6.152 45.61±5.27 5.594 0.000 25.61±2.42 25.87±2.25 0.545 0.587 29.76±3.293 26.06±2.51 6.195 0.000 1.28±0.23 1.26±0.29 0.561 0.576 1.96±0.354 1.32±0.31 9.483 0.000
表3 兩組炎癥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炎癥指標比較(± s)
注:1/2/3/4/5/6表示與本組治療前比較,t=24.217/20.190/17.349/11.476/10.353/8.882,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組別 時間 CRP(mg/L) TNF-α(ng/L) IL-10(ng/L)觀察組(n=48)對照組(n=48)治療前治療前t P觀察組(n=48)對照組(n=48)治療后治療后t P 2.49±0.52 2.51±0.55 0.183 0.855 1.12±0.173 1.73±0.266 13.604 0.000 92.59±10.21 92.25±10.16 0.163 0.870 50.71±6.271 71.36±7.474 14.670 0.000 3.19±0.46 3.21±0.51 0.193 0.847 1.78±0.152 2.38±0.225 15.612 0.000
觀察組治療后的CRP(50.71±6.27)mg/L、TNF-α(1.78±0.15)ng/L、IL-10(1.12±0.17)ng/L顯著低于對照組[(71.36±7.47)mg/L、(2.38±0.22)ng/L、(1.73±0.26)ng/L](t=14.670/15.612/13.604,P=0.000/0.000/0.000)。見表3。
治療過程中,觀察組出現頭暈1例,ALT升高(未超過80u/L)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17%;對照組出現頭暈1例,ALT升高(未超過80u/L)2例,皮膚紅珍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33%;兩組不良反應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76,P=0.224)。
目前,常規(guī)抗結核化療方案是治療腸結核的首選方式,雖然能夠控制病情發(fā)展,具有一定的療效,但長期使用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肝腎功能及免疫功能,還會造成人體出現耐藥性,影響治療效果[10]。同時,常規(guī)抗結核療法忽視了免疫功能變化在腸結核治療中的重要性,導致治療效果不佳[11]。相關研究提出,人體腸道感染結核分歧桿菌后誘發(fā)疾病的嚴重程度不及與結核分歧桿菌的數量、侵襲力密切相關,和人體免疫調節(jié)能力也有一定的聯(lián)系[12]。免疫學研究提示,在腸結核患者的治療過程中,T細胞介質免疫、遲發(fā)性變態(tài)反應起到重要作用,T淋巴細胞活化后會激活CD4+,促進機體分泌大量T淋巴細胞因子,進而起到調節(jié)自身免疫能力,抵抗結合雙歧桿菌感染的作用[13]。
胸腺肽α1又名日達仙,是一種從胸提取物TF5純化出的細胞免疫增強劑,由28個氨基酸組成[14]。大量研究證實,胸腺肽α1具有強大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在機體免疫應答中起著重要作用[15]。目前臨床上常采用胸腺肽α1治療病毒性肝炎、重癥肺炎、腫瘤等免疫功能低下或嚴重2感染性疾病,在用于治療腸結核方面的臨床研究還比較少。因此,本研究在抗結核化療方案的基礎上聯(lián)合胸腺肽α1治療,為腸結核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近期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與韓偉、崔泰震、黃健等的研究結果一致[10],提示胸腺肽α1治療能夠提高腸結核患者的治療效果。筆者分析原因可能是胸腺肽α1通過增加腸結核患者外周血中成熟的T淋巴細胞數量,增強T細胞功能,提供患者的免疫能力,從而促進治療效果提高。從表2可知,觀察組治療后的 CD3+、CD4+、CD8+、CD4+/CD8+、NK細胞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提示胸腺肽 α1能夠提高 CD3+、CD4+、CD8+、CD4+/CD8+的外周血液循環(huán)表達水平,促進NK細胞聚集。原因可能是:(1) T細胞是亞群是機體免疫防御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機體免疫效應封面起著重要作用;胸腺肽α1是一種多肽類物質,能夠促進T淋巴細胞及自然殺傷分化、成熟,增加T細胞產生,減少T淋巴細胞凋亡,通過抗體促進前體肝細胞分化成CD4+/CD8+,調節(jié)外周血中T細胞亞群比例,并且促進B細胞分化參數抗體,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從而改善腸結核患者的細胞免疫系統(tǒng)功能[3]。(2) 胸腺肽α1還能夠刺激內源性干擾素產生,殺死被病毒感染的細胞。(3) 胸腺肽α1還能夠激活CD4+,以調整人體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強人員免疫能力以及抗病毒能力[3]。(4) 胸腺肽α1除調節(jié)細胞因子表達和激活免疫效應細胞之外,還能夠直接作用于靶細胞,增加感染病毒細胞中的病原抗原表達,抑制結核雙歧桿菌的增殖。(5) 胸腺肽α1能夠影響NK前體細胞聚集,促進NK細胞補充與成熟,強化NK細胞的殺傷能力,從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從表4可知,觀察組治療后的CRP、TNF-α、IL-10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胸腺肽α1具有抗炎作用,能夠減輕腸結核患者的炎癥反應。這是因為胸腺肽α1是一個良好的抗炎因子,可以促進T細胞分泌IFN-α、IFN-γ分泌,同時式輔助Th2分泌,并調節(jié)炎性因子IL-4、IL-10和TNF-α的釋放,在調整機體免疫能力的前提下,促使促炎細胞因子下降,減輕機體炎癥反應及炎癥介質導致的損傷。結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抗結核化療方案聯(lián)合胸腺肽α1治療不會增加腸結核患者的不良反應,安全性高。這是因為胸腺肽α1能夠影響患者的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其興奮性突觸傳遞,預防腸結核患者因抗結核化療藥物引起的神經毒性。且胸腺肽α1具有化學保護作用,能夠避免其他藥物的毒副作用,故不良反應低,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應用胸腺肽α1治療能夠有效改善腸結核患者的免疫功能,減輕機體炎癥反應,近期臨床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具有臨床推廣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