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朱熹格物論視域中的“物”“理”與“知”

2018-10-25 11:43楊俊峰
中州學刊 2018年7期
關(guān)鍵詞:窮理真知格物

楊俊峰

摘 要:在朱子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種以道德為進路的人生修養(yǎng)工夫。格物工夫的對象是生活世界中的切近之“物”,其前提與出發(fā)點是善端良知的“已知之理”。從內(nèi)容上來看,格物之求其“所當然之則”是在具體情境中、始終圍繞“本然”之道德傾向進行的道德認知與權(quán)衡,而求其“所以然之故”則是對“所當然之則”的反身體察與確信。格物致知的最終目的就是要達到“知至意誠”的道德自由境界。

關(guān)鍵詞:格物;致知;窮理;真知;儒學

中圖分類號:B244.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751(2018)07-0108-06

格物致知之說源自《禮記·大學》篇,是儒家道德修養(yǎng)工夫的開端與起步,但《大學》文本對所指語焉不詳。理學思潮在北宋興起之后,格物致知逐漸受到儒家學者的高度重視。二程對此多有論述,朱熹在總結(jié)前人的基礎(chǔ)上作“《大學》補傳”,詳細闡述了他的格物論思想。錢穆先生指出:“朱子思想,以論格物窮理為最受后人之重視,亦最為后人所爭論。”①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格物致知構(gòu)成了朱子工夫論的根本特色,也極大地影響著后來理學思潮的發(fā)展變化。

朱子認為:“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②致知是格物的自然結(jié)果,“能格物則知自致,不是別有一事也”③。陳來先生將朱子格物致知論的內(nèi)涵概括為三點:“即物”“窮理”與“至極”,就是說要在具體事物上探究其道理,并且要窮至其極,達到豁然貫通的程度,也就是“致知”。然而,透過字面的解釋,對于這一修養(yǎng)工夫在朱子的思想體系中到底意味著什么,究竟是如何實際開展的,以及有著怎樣的價值與意義,這些問題卻一直是聚訟紛紛,難得定論。對格物致知問題的不同理解,往往決定著不同學者對朱子整個思想體系的認知與評價,因而此問題值得高度重視與深入探討。本文擬從“物”“理”“知”三個方面,嘗試對朱子的格物致知論進行新的分析與詮釋。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分析始終以朱子思想本身為限,至于朱子的理解是否符合《大學》中的文本原義,則顯然是另外的問題。

一、“物”之意涵

在朱子的思想體系中,格物是為了獲得對理之知。“物,謂事物也”④,即泛指一般事物。因為萬物莫不有理,所以格物窮理之工夫在范圍上不能有任何限制,所有具體事物都屬于格物活動所應面對之對象。程頤(伊川)在論述格物窮理時曾指出:“一草一木皆有理,須是察?!雹葜熳痈敲鞔_主張:

上而無極、太極,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一書不讀,則闕了一書道理;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須著一件與他理會過。⑥

格物工夫的對象是無限的,沒有任何事物不需要格。與之相應,格物的過程也似乎是永無止境的。就此而言,格物致知顯然包括對自然事物的探索與求知,這種遍求萬物之理的表述方式也往往被理解為與現(xiàn)代科學認識方法有共通之處。朱子本人對很多自然事物與現(xiàn)象的成因及規(guī)律都提出過非常精深獨到的見解,其思想甚至被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盛贊為“反映了近代科學的立足點”⑦。然而,盡管其格物致知論與現(xiàn)代自然科學可能具有某些內(nèi)涵上的近似性,但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朱子格物論思想并未內(nèi)在地發(fā)展出現(xiàn)代科學。這充分說明,僅從科學方法論的角度去理解朱子的格物論恐怕是完全未得要領(lǐng)的。

作為一種修養(yǎng)工夫,格物致知重在實行。與在理論上泛泛而言須格之“物”不同,對于具體實踐而言格物的對象總是有先后、緩急與次序等級的。盡管伊川與朱子都肯定包括草木鳥獸在內(nèi)的任何事物都有窮格之價值與必要性,但這實際只是一種理論上或形式上的說法,落實到具體實踐則二人都不提倡、甚至反對隨意地到“一草一木”上去窮理。伊川批評“外面只務觀物理”的做法,是“泛然正如游騎無所歸”。⑧朱子則明確主張:

格物之論,伊川意雖謂眼前無非是物,然其格之也,亦須有緩急先后之序,豈遽以為存心于一草木器用之間而忽然懸悟也哉?且如今為此學而不窮天理、明人倫、講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間,此是何學問?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飯也。⑨

“一草一木”都有窮格之價值,但這絕不是說當下可以隨意地選擇“一草一木”作為對象去做格物工夫。格物致知之實際進行“須是從切己處理會去”⑩,首先從“即今職分之所當為”B11者著手,也就是從身邊切近的、與當下自身實踐具有密切聯(lián)系的事物開始,然后由近及遠、循序漸進,逐步推向其他事物?!扒屑骸迸c“近處”其實已為格物工夫劃定了范圍,即只能是自身當下行為的相關(guān)物,而“一草一木”等非切己之物則是“待自家者已定疊,然后漸漸推去”B12,亦即只是在終極或理念意義上才具有應“格”之價值與必要。后來王陽明與友人“庭前格竹”不成而致病,雖自以為是在實際踐行格物,實是出于莫大之誤解。

根據(jù)從切近處著手的原則,朱子繼承伊川思想,將格物致知的“用力之方”概括為四個方面:

或考之于事為之著,或察之于念慮之微,或求之于文字之中,或索之于講論之際。B13

格物主要是指從處事、反省、讀書及講論等方面去即物窮理。由此可見,朱子格物論中所言之“物”盡管在理論外延上具有無限性,盡管包括各種自然事物,但與現(xiàn)代科學意義上的“事物”或“物體”顯然不同。伊川與朱子都曾說道:“眼前凡所應接底都是物?!盉14這個說法既點明了須“格”之“物”的廣泛性,同時也透露出了“物”概念的獨特意涵,即必須是當下“眼前應接底”,也就是實際生活境域中所面對、所關(guān)聯(lián)之物。不管是“事為”“念慮”,還是“文字”“講論”,都必然處于與主體當下的交接關(guān)聯(lián)之中,是作為現(xiàn)實個體的每一個人實際生活境域中的具體之“物”。與此不同,作為現(xiàn)代科學對象的“事物”,則是與個人具體生活情境無關(guān)的、無差別的客觀自在之物。“客觀事物”是將實際生活世界之“物”對象化的結(jié)果,在對象化的過程中“物”的各種個體化、生活化因素被剝除,而只剩下實然性的物質(zhì)客體意義。正如海德格爾所說,科學認識總是將實際生活體驗對象化與客體化,而這種“對象化的東西、被認識的東西,本身是疏遠的,是從本真的體驗中被提取出來的”,是對實際生活體驗“脫棄生命”(Ent-leben)的結(jié)果。B15所謂“本真體驗”即現(xiàn)實生活體驗,它先于對象化的認知體驗,且與科學認識有著本質(zhì)性差異。在“本真體驗”中,“物”是非對象化的生活世界之物。這種“物”與當事者的主觀體驗完全融為一體并不分離,具有鮮活的具體性與生命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熊十力先生才說:“心物二者只是本體流行之兩方面……心體物而心存,心絕物而心亦絕。”B16在這里,主觀之心與客觀之物并無對立,而是同一過程密不可分的兩個方面。朱子格物論中之“物”,正是這種個體生活世界中的、心物不分之物,而非作為科學認識對象的“客觀事物”。

作為當下生活體驗中的存在者,須“格”之“物”總是包含特定個人的意向、情感與理解等主觀成分在內(nèi),因而這種“物”絕非純粹客觀的實然之物,而總是包含主觀色彩的“人化之物”;同時,它又并非純粹的主觀構(gòu)造,而是來自主體之外、并非可由當事人所完全控制與決定的東西,因而也具有客觀實然性?!拔铩钡碾p重意涵使其既有實然性又含價值性,是包含兩種因素在內(nèi)的統(tǒng)一體。如果我們能夠不囿于主客二元的認知思維方式,應當說朱子格物論中之“物”較之“客觀事物”更為明白易懂,因為它其實更接近我們的生活實際。我們每天日常生活中所應接之各種事物,首先便是此種同時包含實然性與價值性在內(nèi)的生活體驗之物,而在此基礎(chǔ)上對實然性之強調(diào)與追求便可發(fā)展出作為科學對象的“客觀事物”之形態(tài)。然而,朱子顯然并不如此,事實上他更注重“物”的價值性意蘊,這就使其格物論思想具有明顯的道德意味,而并未走向現(xiàn)代科學之途。

二、“理”之本然

在朱子看來,格物的目的是窮理?!疤煜轮?,則必各有其所以然之故,與其所當然之則,所謂理也。”B17“所當然之則”是格物致知工夫首要與最直接之目的,亦即首先須“致”之“知”?!叭缡掠H當孝,事兄當?shù)苤?,便是當然之則”B18,也就是具有應然性、應當為人們所遵守的道德準則與行為規(guī)范。朱子認為:

“天生蒸民,有物有則?!鄙w視有當視之則,聽有當聽之則,如是而視,如是而聽,便是;不如是而視,不如是而聽,便不是……視聽是物,聰明是則。推至于口之于味,鼻之于臭,莫不各有當然之則。所謂窮理者,窮此而已。B19

日常生活中各種具體事物與行為都有“所當然之則”,格物工夫就是要對這些相應的道德準則進行認知與權(quán)衡。作為“所當然之則”的理,顯然指的是應然的價值之理,而非實然之物理。不過,朱子同時提到格物窮理也應探求“所以然之故”,且經(jīng)常談及各種自然事物與自然現(xiàn)象之理,這無疑令人聯(lián)想到有研究事物客觀規(guī)律之意,此則需要做進一步的分析。

按照理學的觀點,理普遍存在于一切具體事物中。具體事物之理,也就是該事物之性。朱子曾提到階磚、扇子、竹椅等生活用具之理,也提到山川、草木、鳥獸等自然事物之理。這些理雖非道德之理所能完全涵蓋,但細考其語意,其實也并不等同于現(xiàn)代科學意義上的客觀事物之理。例如:

且如草木禽獸,雖是至微至賤,亦皆有理。如所謂仲夏斬陽木,仲冬斬陰木,自家知得這個道理,處之而各得其當,便是。B20

從“仲夏斬陽木”“仲冬斬陰木”的角度談論草木之理,而并非僅就草木自身而言其性狀,這也體現(xiàn)出朱子關(guān)注的并不是作為認識對象的草木自身,而是在生活世界中與人相關(guān)聯(lián)的“一草一木”。這種生活世界之“物”,內(nèi)在地蘊含著人的意向、情感及理解等主觀因素,因而也內(nèi)在地具有一種與人相關(guān)聯(lián)的合目的性。就此而言,可以說朱子即使在提到“物理”時,也不只是著眼于事物客觀存在的具體特征,而總含有合目的性的價值傾向意味在內(nèi)。在宋明理學中,這種價值傾向性普遍地被以“本體”或“本然”來理解與形容,事實上也就是儒家所提倡的價值理念。由此出發(fā),格物工夫中窮格草木鳥獸等自然事物之理,也就并不是去考察它們自身的客觀性質(zhì)與規(guī)律,而是要探求和體察它們在生活世界中各自的本然亦即應然狀態(tài)。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朱子才說:“物理即道理,天下初無二理?!盉21格自然事物之理與格人倫日用之理本質(zhì)上并無差異,其實追求的都是具有價值傾向的應然之理。朱子特別強調(diào),這種價值傾向性正是格物致知工夫與一般性求知活動的根本區(qū)別所在。他在回答門人對格物致知的質(zhì)疑時說:

所論學者之失,由其但以致知為事,遂至陷溺,此于今日之弊誠若近之,然恐所謂致知者,正是要就事物上見得本來道理,即與今日討論制度、較計權(quán)術(shù)者意思功夫迥然不同。若致得吾心本然之知,豈復有所陷溺耶?B22

格物致知絕不是泛泛求知,而是“要就事物上見得本來道理”。雖然在探求事物應然之理的過程中,必然會同時涉及對事物某些相關(guān)方面之性質(zhì)與規(guī)律的考察,但這種考察始終圍繞作為“本然”的價值傾向而進行,始終受這種價值傾向所引導與制約。因此,可以說格物窮理是一種具有價值傾向性的道德認知與體驗工夫,而并非完全投入事物中對其進行客觀研究的科學認識活動。因此,它不僅不會“陷溺”于事物之中,反而能致得“吾心本然之知”。作為應然之理,其本身即同時意味著對人行為之規(guī)范與指引。朱子說:

事事物物上各有個是,有個非,是底自家心里定道是,非底自家心里定道非。就事物上看,是底定是是,非底定是非。B23

自家知得物之理如此,則因其理之自然而應之,便見合內(nèi)外之理。B24

這種對“物理”之知直接指示著一種行為規(guī)范,因而物之理與心之知其實完全一體,“才明彼,便曉此”,不必言合。馮友蘭先生認為,朱子的格物論從“窮物理”到“窮人理”,有個“彎”沒轉(zhuǎn)過來?!案F物理的目標是增加知識;窮人理的目標是提高精神境界,二者之間似乎有矛盾?!盉25其實,在朱子本人看來這里并沒有什么“彎”,反而正是后人的不當理解,才造成了從窮物理到窮人理的這種困難。

當然,即使“窮物理”與“窮人理”都指向應然性的道德之理,而應然之理都明確地指示一種行為準則,也并不意味著對應然之理的“知”一定能落實于當下個人的行動之中,確實地產(chǎn)生提高精神境界的作用。這就是朱子在其格物論思想中不僅強調(diào)要知“所當然之則”,還要明“所以然之故”的原因。他認為:“天下萬物當然之則,便是理;所以然底,便是原頭處?!盉26作為“所當然之則”的“原頭處”與“更上一著”,“所以然之故”所指的顯然不是實然事物的所以然,而是“當然之則”亦即應然之理的所以然。至于窮格應然之理的“所以然之故”何以能提高內(nèi)在的精神境界,這有待于對朱子格物致知思想中“知”的意義進行深入考察。

三、“知”之在我

在朱子看來,格物的作用與結(jié)果就是致知。致知不是一般性地求取新知,而是推廣其所知以求至于終極。這個術(shù)語本身就蘊含致知者先已有所知之意。在為《大學》所作的“補傳”中,朱子更解釋說:

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B27

窮理與其說是窮未知之理,毋寧說是窮已知之理,是對已知的一種推廣與拓展。而格物致知得以可能的前提與基礎(chǔ),就是“人心之靈莫不有知”,即人對理總是或多或少已有所知。這種“知”不僅指知覺之功能,更指對某種特定之理的“已知”:

物莫不有理,人莫不有知。如孩提之童,知愛其親;及其長也,知敬其兄;以至于饑則知求食,渴則知求飲,是莫不有知也。B28

盡管朱子將“饑則知求食,渴則知求飲”等生理性本能之知也涵蓋在內(nèi),但他所強調(diào)與關(guān)注的重點顯然還是在“愛親從兄”之類的道德之知,而這種“知”正是孟子所說的“良知”。從根本上說,先天固有的道德良知構(gòu)成了格物致知工夫必要的起點。格物必須以良知存在作為前提,否則即無法有效開展。朱子明確批評那種“無一個端緒,只似尋物去格”的做法,強調(diào)“未見端倪發(fā)見之時,且得恭敬涵養(yǎng);有個端緒發(fā)見,直是窮格去”。B29這里所謂的“端緒”與“端倪”,主要即指先天的道德良知。

朱子雖然明確肯定先天良知的存在,但同時對這種“知”的不完滿性有著很清醒的認識。在他看來,一般人因為先天的“氣稟有偏”與后天的習染,其道德之知總是有局限、不徹底的?!叭苏l無知?為子知孝,為父知慈。只是知不盡,須是知得透。”B30善端良知的不完滿性有兩種表現(xiàn)。一是內(nèi)在的道德動機并不必然能實現(xiàn)相應的道德效果。具體的道德情境總是復雜的,“義理差互處有似是而非者”B31,往往需要細致甄別與權(quán)衡,才能將動機之善圓滿地轉(zhuǎn)化為效果之善。而要做到這一點,就既需要對道德原則有清晰全面之認知與覺悟,又要對相關(guān)事物的性質(zhì)與特點有一定了解。二是道德動機不能保證必然具有實現(xiàn)其自身于行為中的充足動力。朱子說:“今人知未至者,也知道善之當好,惡之當惡。然臨事不如此者,只是實未曾見得。”B32要使本有的道德動機一定落實為合乎目的的道德行為,就必須要對道德原則具有堅定的信念與高度的自覺,這樣才能產(chǎn)生所必需的行為動力。正是由于固有良知存在這些不完滿性,故而需要做格物致知工夫?!案F其所當然之則”就是為了積累具體的道德知識與道德實踐經(jīng)驗,從而使“空懸”的道德良知得以在“物”中具體化。但即使具備了實現(xiàn)道德動機的能力與條件,也并不意味著一定具有將其落實于行為中的意愿。此“知而不行”之問題,就需要窮“所以然之故”的工夫來解決。

朱子一生對其《大學章句》數(shù)易其稿,其中一度曾將格物致知的求其“所以然之故”意義完全刪去。對此,他解釋說:“《大學》本亦更有‘所以然一句,后來看得且要見得所當然是要切處,若果得不容已處,即自默會矣?!盉33“所當然”本身即含有“要求遵行”之意味,通過對這種“要求”的深入體會便能產(chǎn)生“不容已”亦即不能不行之行動意愿。由這種考量而刪掉格物之求其“所以然”的意義,即是要將其合并于對“所當然”的深入體悟中。B34這恰說明,朱子可能正是從培養(yǎng)“不容已”之道德動力的角度去定位求其“所以然”工夫的。同時,他也曾明確指出:“見得不容已處,便是所以然?!盉35求其“所以然之故”,就了要去充分體驗“所當然之則”的“不容已處”。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意義,“所以然”意指原因與依據(jù)。對于物理現(xiàn)象而言,只要知道了其原因,就可以控制其發(fā)生之結(jié)果。也就是說,原因與結(jié)果間具有必然聯(lián)系。但對于人的道德實踐而言,即使對道德準則與規(guī)范的原因或理由知道得再清楚,也并不因此必然就愿意將其轉(zhuǎn)化為實際行動。這提醒我們,不能將窮其“所以然之故”簡單理解為從認識的角度為道德準則尋求原因。朱子曾說:

知不善之不當為,而猶或為之,是特未能真知之也。所以未能真知者,緣于道理上只就外面理會得許多,里面卻未理會得十分瑩凈,所以有此一點黑。B36

“真知”的概念乃北宋時由二程所提出,特指那種必然能轉(zhuǎn)化為行為的深層之“知”。朱子繼承了這個概念,同樣認為:“真知則未有不能行者。”B37在他看來,要達到“真知”決不能只是“去外面理會得許多”,而必須要在“里面”“理會得十分瑩凈”,也就是內(nèi)在地培養(yǎng)和增強道德信念與覺悟,唯有如此“知”方能“行”。這應當才是求其“所以然之故”的工夫意義。這種格物工夫的側(cè)重點不在于外向的廣泛格物,而在于反身體貼,即將已知之理與自身生命融合對接,使外在之理完全內(nèi)化于自身之中。

朱子強調(diào)讀書要“從容乎句讀文義之間,而體驗乎操存踐履之實”B38,對圣賢之言要“反求諸心而加涵泳之功”B39,并且要“一一就自己分上體當出來”B40。“反求諸心”,即“反身體證”,是指對所認知的應然之理進行切己驗證與體會。在朱子看來,圣賢所言之理完全可以從自身得到驗證。他曾舉性善論為例說:“此性本善,但感動之后或失其正,則流于惡耳。此等處反之于身,便自見得,不必致疑?!盉41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按照“性即理”這一理學基本信念來說,人本身之性與外在之理本來完全同一,雖然氣質(zhì)的遮蔽使得性暫時未能完全呈現(xiàn)出這種同一,但總有或多或少的“端倪”不斷流露出來,隨時可以體察和驗證。因此,外在之理的內(nèi)化過程,實際也就是以外在之理啟發(fā)內(nèi)在之性的過程。通過不斷地反身體證,就能逐步增強對外在之理的認同,最終完全內(nèi)化于己、內(nèi)化為己。內(nèi)化于心的應然之理必然伴隨將其落實于行動的強烈意愿,因而也即是具有充足實現(xiàn)動力的“不容已”之理。朱子說:

愚意則以為且當捐去浮華,還就自己分上切近著實處用功,庶幾自有欲罷不能、積累貫通之效。若未得下手處,恐未免于臆度虛談之弊也。B42

嘗謂道之在人初非外鑠,而圣賢垂訓又皆懇切明白,但能虛心熟讀,深味其旨而反之于身,必有以信其在我而不容自已,則下學上達,自當有所至矣。B43

通過“深味其旨而反之于身”,就能“信其在我而不容自已”。隨著道德意向與信念的不斷增強,道德行為的動力也就不斷增強,最終達到不待勉強而自能行的“真知”之境界。而這種知行必然合一的“真知”絕不只是那種具有符合客觀實際之真理性的知識之“知”,而更是一種“由外向內(nèi)回轉(zhuǎn)加以體認體驗以后,在自己生命中生了根之知”B44,可以說是一種知、情、意、行完全統(tǒng)一的信仰之知。

四、結(jié)語

作為一種儒家修養(yǎng)工夫,格物致知的對象是生活世界中的切近之“物”,其前提與出發(fā)點是善端良知的“已知之理”。從內(nèi)容上來看,格物之求其“所當然之則”是在具體情境中、始終圍繞“本然”之道德傾向進行的道德認知與權(quán)衡,而求其“所以然之故”則是對“所當然之則”的反身體察與確信。在實際的工夫?qū)嵺`中,求其“所當然之則”與“所以然之故”并非分別進行的兩種工夫,而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逐步遞進的統(tǒng)一過程。朱子指出:

格物窮理,須是見得個道理親切了,未解便能脫然去其舊習。其始且見得個道理如此,那事不是,亦不敢為,其次,見得分曉,則不肯為;又其此,見得親切,則不為之,而舊習都忘之矣。B45

格物致知的整個過程從“淺知”到“深知”,須經(jīng)歷“見得個道理如此”“見得分曉”與“見得親切”三個階段?!耙姷脗€道理如此”是對道德準則與規(guī)范有個一般性認識,即使能踐行也是迫于外在壓力,只能算是一種他律道德;“見得分曉”則已然樹立了較為堅定的道德信念,因而能自覺地進行道德實踐,這已經(jīng)是康德意義上的道德自律了;而“見得親切”則更進一步,即將道德原則完全內(nèi)化于自身,心與理徹底克服對立意義,意志與道德完全融合為一。這時就能超越有意識的、自覺的善惡抉擇,完全忘記了原來的違背道德的“舊習”,不假勉強而行為自然就合乎道德??梢哉f,這是一種超越自覺的、達到道德自由的高級生命境界,已然超出了現(xiàn)代倫理學的范圍??偟膩碚f,格物致知的最終目的就是要達到這種“知至意誠”的道德自由境界。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已經(jīng)對朱子格物論思想的本來面目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從本質(zhì)上說,格物致知是一種以道德為進路的人生修養(yǎng)工夫。如果我們只是從現(xiàn)代知識論的角度去理解和詮釋它,可以說是犯了較為嚴重的范疇錯誤。朱子曾詳論格物致知之學與“博物洽聞”之學間的本質(zhì)差異,他說:

此以反身窮理為主,而必究其本末是非之極至;彼以徇外夸多為務,而不核其表里真妄之實。然必究其極,是以知愈博而心愈明;不核其實,是以識愈多而心愈窒。此正為己為人之所以分,不可不察也。B46

在某種程度上說,“為己”與“為人”“反身窮理”與“徇外夸多”,這也正是朱子格物論與現(xiàn)代科學之間的根本性差別。當然,朱子的格物論也并不是完全不存在走向現(xiàn)代科學的可能性,從生活世界之“物”到認識客體之“物”其實不存在無法跨越的鴻溝,并且,思想在傳播過程的變異、誤讀現(xiàn)象始終不可避免。當?shù)赖滦摒B(yǎng)對窮究外物傾向的羈絆被剝離,當“反身窮理”的內(nèi)證過程被忽視,格物窮理也就蛻變?yōu)閱渭兊难芯课锢砹?。在明代,李時珍用“格物”指稱其藥學探索,徐光啟以之命名其歷算研究,方以智則以之解釋其“質(zhì)測之學”。到了清末,當時學人更是普遍地直接拿“格致”之名來翻譯剛傳入的西方自然科學。這些現(xiàn)象,充分說明了思想史嬗變的復雜多樣,也告誡我們不能混淆思想的傳播與思想本身。

注釋

①錢穆:《朱子新學案》中冊,巴蜀書社,1986年,第707頁。

②B27朱熹:《大學章句》,《四書五經(jīng)》,中國書店,1985年,第1、3頁。

③B40《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一,朱杰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二十二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77、2348頁。下引此書僅注頁碼。

④⑥⑩B12B14B20B23B24B28B30B32B45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卷十五,中華書局,1986年,第284、295、284、284、282、295、285、296、291、291、302、289—290頁。下引此書僅注頁碼。

⑤⑧程顥、程頤:《二程集》,中華書局,1981年,第193、100頁。

⑦[英]李約瑟:《中國科技史》第二卷《科學思想史》,科學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10頁。

⑨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九,《朱子全書》第二十二冊,第1756頁。

B11B38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朱子全書》第二十三冊,第2680、2671頁。

B13B17B46朱熹:《四書或問》,《朱子全書》第六冊,第527、512、532頁。

B15[德]海德格爾:《形式顯示的現(xiàn)象學:海德格爾早期弗萊堡文選》,孫周興編譯,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2頁。

B16景海峰編:《熊十力選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90頁。

B18B29《朱子語類》卷十八,第414、402—403頁。

B19《朱子語類》卷五十九,第1382頁。

B21B31《朱子語類》卷十四,第294、263頁。

B22B42B43《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朱子全書》第二十三冊,第2564、2548、2554—2548頁。

B25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下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3—204頁。

B26《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七,第2825頁。

B33《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七,《朱子全書》第二十三冊,第2737頁。

B34如果以求其“所當然之則”涵蓋并完全取代求其“所以然之故”的意義,就會削弱甚至忽視內(nèi)向堅定道德信念這一重要工夫過程,從而導致牟宗三先生所批評的“他律道德”,也永遠無法達到“真知”之境界。此當是其最終不為朱子所取的原因所在。

B35《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二,《朱子全書》第二十二冊,第2465頁。

B36《朱子語類》卷四十六,第1173頁。

B37《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二,《朱子全書》第二十四冊,第3483頁。

B39《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三,《朱子全書》第二十二冊,第1943頁。

B41《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朱子全書》第二十二冊,第2321頁。

B44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xù)篇》,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2004年,第390頁。

責任編輯:涵 含

猜你喜歡
窮理真知格物
實驗出真知
李退溪“敬”工夫及當代德育價值芻議
從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義”論的新進展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與“動情”的演繹
熟知非真知——其庸先生周年祭
窮理盡性以至于命:《論語》“學而”章與君子之道
格物究源 窮理致知——評《中國古代物理學史》
普陀区| 博爱县| 栾川县| 余江县| 鄄城县| 阿拉善左旗| 武夷山市| 迁安市| 永城市| 旬邑县| 新昌县| 儋州市| 吴桥县| 萍乡市| 开封县| 旬邑县| 合水县| 凉城县| 青浦区| 长汀县| 茂名市| 祁连县| 斗六市| 两当县| 唐河县| 宿州市| 固原市| 惠安县| 澜沧| 榕江县| 拜泉县| 韩城市| 汝州市| 察隅县| 漳浦县| 雅安市| 礼泉县| 银川市| 敦煌市| 商南县| 峨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