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航
尼采:“凝視深淵過久,深淵也將回以凝視”。內(nèi)在精神的養(yǎng)成和動態(tài)方向,可簡單分為上升和下降兩個向度,但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并非是單純的處在某個評價體系的具體“刻度”上,而是積極消極、良善丑惡、勇敢與隱忍等諸多因素的共同結(jié)果。人在其一生漫長的目睹和遭遇中,形成了個體的精神雛形、平野和高地,但世人的眼光大多追逐著積極因素的引導(dǎo),卻輕視了消極經(jīng)歷的教育,因此,看似順向的內(nèi)在養(yǎng)成實則也伴隨著相應(yīng)的精神落差,即“精神深淵”。社會培養(yǎng)和自我培養(yǎng)在宏觀上令一部分人形成了趨同且合規(guī)合矩的內(nèi)外認知,這份認知建立得越牢靠、越高聳,那么反向現(xiàn)實出現(xiàn)時對人帶來的精神沖擊便越劇烈,即已有精神與當下現(xiàn)實的矛盾,而時時在矛盾中生存的個人也會因此體會到現(xiàn)實帶來的不可逆的孤獨感,進而或陷于困境,或徹底崩潰,或?qū)で蠛徒庵ā?/p>
房偉《九三年》,《當代》2018年第2期。有人認為,關(guān)于青春的書寫,需要有青澀、有春一般的朝氣,也要有青澀之中的懵懂和朝氣之外的挫折,但無疑的是,這個階段對于大多數(shù)個體生命而言是特殊的,其中往往包含著人精神世界最初的動蕩。房偉的這篇小說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社會變革為背景,將時代大潮的狀態(tài)與文中年輕人的現(xiàn)實和精神世界相關(guān)聯(lián),以現(xiàn)實的失序來映襯少男少女們內(nèi)心的不安,也通過對特定場景和內(nèi)心話語的描寫,以他人命運的變遷來引導(dǎo)出男主人公內(nèi)心的變異與成長。劉建民是某縣的一名中學生,他同大多數(shù)同齡人一樣,會打架、會惡搞,有喜歡的女生,有對性的好奇,向往動畫片里的英雄,也摸索著判斷身邊朋友和師長的是非善惡,他的生活普通而大眾,但在他的眼里,身邊人發(fā)生的變化是那樣的突然和難以理解,沉默而勻速的生活變遷,似乎讓他猝不及防,又不得不生硬的接受。小說開頭處身為劉建民同桌的“小飯桶”在經(jīng)歷一系列事情后成為了聞名全縣的女流氓,后在面對公安的抓捕時,同流氓首領(lǐng)金花一同逃走了,金花是劉建民喜歡的女生,她們的出走在某種程度上象征著一種永遠的消失,這種不可逆的變化引發(fā)的是劉建民對于生活的初步認知;劉建民的朋友二胖因蓄意強奸而被捕,在被游街時二胖的臉上布滿傷痕,他將為一時的沖動付出一生的代價,人群中的劉建民很難理解原本膽小如鼠的二胖為何會有如此下場,一個人的命運會如此輕易的轉(zhuǎn)向;小說結(jié)尾處,曾義正詞嚴一心教書的秦陵老師成了外貿(mào)公司的副經(jīng)理,他在面對劉建民難以言表的疑惑時,也迷惘地回答說:“下課了,建民?!眲⒔竦那啻豪镉刑嗟摹熬裆顪Y”,而在眾多的不解和疑惑中,他的青春便無聲的消亡了,小說結(jié)尾也坦言,劉建民平淡的擁有著他的一生,而孤獨長存其中。本篇小說可以看做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而劉建民則像是那個時代里年輕人的精神代表,熱烈而迷惘,像極了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的馬小軍。
吳君《離地三千尺》,《人民文學》2018年第4期。俗話說:“父母的心長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心長在石頭上”,李成庫是吳君這篇小說中一位郁郁而終的父親,他有一個不愿被望子成龍的兒子李回,這對父子間的矛盾雖并不是小說中唯一的思想沖突,但其中李成庫掙扎的人生和李回叛逆思想的形成卻深刻的顯露著個體精神受制于現(xiàn)實的困境。李成庫十六歲來到深圳,秉持著在“別人”的城市里要夾著尾巴做人的思想在這里打工了幾十年,他將自己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大兒子李回身上,供李回讀書,希望他有出息,時時提醒他將來要光宗耀祖、光耀門楣,但是李回只從中領(lǐng)受了驕傲的意識,卻沒有樹立起打拼奮進的意志,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更多的是和父親頂嘴,蹉跎著度日,他希望讓父親放棄對他的指望,他希望父親能是他心中的“理想”模樣;李成庫因見義勇為而獲得了入戶深圳的指標,但留給他的時間也不多了,身患癌癥的李成庫在生不如死中堅持著活了一天又一天,只為了能熬到落戶成功,讓老婆孩子有個著落,但最終未能如愿的李成庫在病痛中離世,而此時的李回才幡然悔悟,自己心頭那些儲備許久的可以與父親心平氣和交談的話語,自此便無處安放、沒了著落,而曾施加給父親的那些冷言冷語,也成為了自己內(nèi)心永固不化的懊悔。李成庫的精神深淵源于自己對于現(xiàn)實的無力感,它代表著一部分勞動人民,現(xiàn)實的殘酷使他們勉強著養(yǎng)家糊口就已經(jīng)精疲力盡,他們有理想,也有希望,那便是期待下一代的成功,但不幸的是在這篇小說中,李回的表現(xiàn)并不符合李成庫的預(yù)想,最終作者以父輩的離世為結(jié)局,給人的困境留下了一個難解的問號,但人活著并不全是追問和尋求答案,還有太多無言的承受和背負,這份體會,相信文中的李回也終有所覺悟。
東紫《病人日記》,《山東文學》2018年第3期。食品安全問題考量著人性的淪喪,同時也是對于消費者精神底線的挑戰(zhàn),而在這個從精神到物質(zhì)都存在假冒偽劣的世界里,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假裝若無其事地活著?!拔摇痹谖闹惺且晃黄綍r愛好寫作的父親,在醫(yī)院工作,有一個名叫貝貝的女兒,但不足五歲的貝貝因食用存在安全問題的海鮮而出現(xiàn)身體早熟的癥狀,難以面對如此事實的“我”開始精神異常、控制不住情緒、時常失聲痛哭,當每每遇到生活里那些假雞蛋、假阿膠、用爛皮鞋制作的果凍時,“我”都會歇斯底里、內(nèi)心痛苦,甚至做出一些反常的舉動;最終被確診為抑郁癥的“我”在多方求醫(yī)無果后,最終掌握了一份看似有效的治療辦法,那便是抱住頭,努力把意志集中起來,告訴自己還有真的,有真的……這篇小說中東紫多處以冷峻的筆觸對人之精神受傷后的萎靡和崩潰狀態(tài)進行描寫,她將身患抑郁癥的主人公比喻成冷粥,而這碗粥里的每粒米都沒有了曾經(jīng)的情態(tài)和活力,當主人公癱軟在沙發(fā)時,又成了被水泡發(fā)過的死海蜇,喪失了控制眼淚的能力,但最為觸目驚心的莫過于結(jié)尾處“我”控制精神的自我暗示,一個成年人以極近無助的方法來維持情緒的穩(wěn)定,如履薄冰般把持著自己,以避免一次又一次的精神崩潰。這一切的根源在于現(xiàn)實中的虛假,在于部分人內(nèi)心的黑暗,社會的可信度在無形中維持著大眾的正常生活,但食品安全問題導(dǎo)致的信用崩盤,其危害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身體,更是在一步步侵蝕著人的精神,這無疑是“人吃人”的另一種表現(xiàn),而小說結(jié)尾處的自我暗示同樣也是“虛假”的,這份“虛假”里,有主人公的可憐,也有現(xiàn)實的可恨,東紫以這樣的畫面為結(jié)局,讓人在目睹著同類的崩潰中,體會到食品安全和社會信用問題的嚴肅性,而這其中的解決辦法需要更多人的思考與反思,但一定不是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
黃蓓佳《天國游戲》,《北京文學》2018年第3期。喬麥子是1960年被羅想農(nóng)的母親楊云接生的,她小羅想農(nóng)7歲,八年后,喬麥子的父親作為“反革命分子”被帶走,她的母親陳清漪被革委會主任玷污,投江自殺,自此,喬麥子便被楊云接回家,成了楊云的女兒,羅想農(nóng)的妹妹。大學恢復(fù)招生那年,羅想農(nóng)為獲得研究生報考名額,不得已娶了單位領(lǐng)導(dǎo)的女兒李娟,雖最終學有所成,但忙于科研的他卻對妻子疏于照顧,以致被告知李娟有自殘行為后才知道她已經(jīng)患上了重度抑郁癥;喬麥子的成長之路一直都是孤獨的,也是優(yōu)秀的,她最終同羅想農(nóng)一樣從事了科研事業(yè),并且獨當一面的領(lǐng)導(dǎo)著一個人工繁殖白鰭豚的項目小組。喬麥子與羅想農(nóng)彼此間的感情自小有之,但二人都保持著恰當?shù)木嚯x,他們間的交流也更多地是在于工作上,而項目中兩只白鰭豚的相繼死亡令喬麥子痛惜不已,她不得不體會著生命的存在和逝去,同時她對羅想農(nóng)多年來默默地愛也始終是她隱藏的心結(jié),最終喬麥子以出國留學、繼續(xù)深造的方式離開了羅想農(nóng)和僅存的一只白鰭豚“南南”,作者在文尾言:喬麥子是聰明的,她早早地離開“南南”,就是為了有一天不必跟它說告別。喬麥子確實是聰明的,或者說,是智慧的,她不拒絕自己的心意,但也不執(zhí)著現(xiàn)實的冷酷,白鰭豚的死象征著精神牽掛的墜亡,墜亡于本有的精神深淵,這是不存在逆轉(zhuǎn)的現(xiàn)實,是生命抑或是諸多情感的存在規(guī)則,喬麥子的遠走并不是她對羅想農(nóng)和白鰭豚的背離,她在三十年的生命里見識著生活的樣子,學會了與生活的和解,她接受著精神深淵的存在,并對其予以尊重,這份思想是嚴肅的,也是認真的,她真誠的面對著終將要消亡的人或事,也真誠的讓自己和生活彼此安寧的相處,心有猛虎,心懷深淵。
生活,是一門留白的藝術(shù)
連麗梅
生活,自從我們走出娘胎的那一刻起,就深深地烙進了每一個人的血肉里,伴隨著那一腔腔的激蕩感懷,愛恨別離,匯聚成了一門留白的藝術(shù)。留白,不僅僅是遺憾,悔恨,它也是成敗不必在我的信念,世事我曾抗爭的俠風。生活像是一場修行啊,修道之日,伴隨一生,千萬之事,令我們回夢。陽臺上天竺葵,令人永遠如臨過往的那個美麗時刻;猶如地鼠般的隱形廝守,成全了生活的一切可能;雨滴里的離去,仿佛是藝術(shù)中的境界;那夢幻般的浮花,最終還是開在了心無所依的夢境里;來世今生的生活領(lǐng)悟,是否是汝知神的指引呢?
孫頻《在陽臺上》,《廣西文學》2018年第3期。這篇小說講述單身許久的老康心懷“前妻”念念不忘,老康退休前的辦公室同事小魚經(jīng)常與他有所來往,卻沒有發(fā)生任何情感方面的關(guān)系。這篇小說行文注重細節(jié)描寫,善于運用寫作中的“長鏡頭”將人物氣息淋漓托出,給讀者帶來身臨其境的糾結(jié)之感。老康對“前妻”的念念不忘是全文的線索,作者在全文的前半部分運用較大篇幅的細節(jié)描寫為下文的真相揭露作了鋪墊,而小魚的行為軌跡也伴隨著懷舊的主題而鋪開,最終將小說所要表達的“懷舊與歸真”的感情抒發(fā)出來,水到渠成。直到老康鼓起勇氣走到六樓的那個門前的一刻,他的生活便有了結(jié)果:那份懷念至今的愛情如此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當初年輕時的無知浮躁終究讓老康為之付出了孤單而又美麗的代價。陽臺上的天竺葵,是老康和“前妻”愛情的見證,雖然它敗給了現(xiàn)實,卻輸不掉內(nèi)心的真情,懷舊與歸真,仿佛是生活留給他們的最好饋贈,那遺憾的留白,并不是愛情的殘缺,而是愛情與生活的雙重奏,一個留白的藝術(shù),一個經(jīng)歷的生活而得出的最佳答案。
馬拉《地鼠》,《上海文學》2018年第4期。地鼠,生活在黑暗中,見不得光明,卻無所不知,在尋覓食物的道路上,它懂得蕭然無聲。小說中的邵依云就被比作地鼠,在知曉老公杜憲民與張惠芬的幽會之后,依然以“成全家庭”的大局為重,看著黑暗中的一切,隱忍著“送給”杜憲民一個屬于他自己的兒子。小說中的杜憲民是愛著邵依云的,與此同時,張惠芬給他的“愛”又是十分必要的,面對著生活留下的遺憾,杜憲民或許無法選擇另外的道路,他在一個私心與公心匯合的節(jié)骨眼上,選擇了“腳踏兩只船”的生活方式,犧牲了邵依云的信任,犧牲了張惠芬的名分,成全了自己的一個做父親的渴望與夢想?;蛟S,這樣的生活是不幸福的,卻也是現(xiàn)實的。就如同邵依云面對自己不能生育的現(xiàn)實,即使是她將所有的愛都給了杜憲民,也是遠遠不夠的,恰恰是她所盼望的那個生兒育女的渴望沒能實現(xiàn),最終才像地鼠那樣,只能選擇在黑暗中尋覓,在黑暗中生存。這或許就是生活中的遺憾吧。即使如此,邵依云沒有選擇放棄,而是看到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相信生活,這就是一個留白的藝術(shù),遺憾但卻真實。
鬼金《一個沉在雨滴里面的神》,《上海文學》2018年第4期。小說中的莫曉琳在一個下著雨的日子里趕往兒子所在的墓地,一路的沉重,蕭瑟與嘈雜讓她本就悲傷的情緒變得更加復(fù)雜,有關(guān)兒子離去,前夫離去的場景時不時地蕩滌在莫曉琳的心潮里,而她面對的現(xiàn)實生活或許也不盡如人意,比如她與第二任丈夫的夫妻關(guān)系可能并不完美,三個事情的狀態(tài)交織在一起,共同襯托出一種朦朧的陰郁之感,總之,莫曉琳是懷戀過去的,這種懷戀的情感在當下的生活中顯得那么具體,那么沉重。鬼金的這篇小說運用大量的細節(jié)描寫,情感豐富,動靜結(jié)合,以景抒情,陰郁優(yōu)美的文字直入人心,能夠順其自然的將讀者帶入到那個意境當中,閱讀的心情自然也是沉重的。當船上的男人歇斯底里地抽煙,伴著捉摸不透的肢體語言,仿佛告訴其他人,他是悲哀的;船上的男女在吵架,言語中透出家庭分離、親人去世的無奈與悲痛,仿佛告訴別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當莫曉琳沒能趕上離開的高鐵時,那種具體的時間所留住的或許就是那種銘記在心的遺憾吧。當不會說話的守墓人默默地幫助莫曉琳的時候,生活還是溫暖的??傊≌f所描繪的生活是留白的,這種留白懷念著過去,也昭示著未來的某種期許。
阿袁《浮花》,《北京文學》2018年第4期。小說中的朱箔跟隨丈夫?qū)O福安來到法國訪學,過著百無聊賴的生活。朱箔與孫福安在生活習慣甚至三觀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兩人的生活軌跡也并沒有多少相交的地方,或許兩人的結(jié)合也僅僅是那種先前所經(jīng)歷的情感欺騙和生活玩笑之后的一絲所謂安全感的作祟。小說截取了幾段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生動形象地將讀者引入到那種心無所依般的飄然生活中,比如,朱箔和蘇等人談?wù)撈鹚》块g的差異,來到法國發(fā)現(xiàn)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還有聚餐時的心理斗爭等等,經(jīng)歷了這些浮漂的生活實踐,即便是朱箔在許多方面都表現(xiàn)得很優(yōu)秀,但她的內(nèi)心卻只剩下對肉體的感悟了,繼而發(fā)生了婚外曖昧與幽會,她在不斷地自我安慰,不斷地尋找能使她感覺到哪怕一絲絲不一樣的生活目標。而孫福安卻是典型的清高知識分子的樣子,夫妻兩人的鮮明對比將整篇小說的格調(diào)烘托出來,直擊真實的人性弱點與生活面容。我認為,小說在某個層面詮釋了“人各有志”的生活座右銘,在形形色色的生活狀態(tài)中,怎樣找到真正使生活有意義的行為與精神目標呢?這或許是我們每一個人在各自的留有空白的生活與生命的空間里所要思考的問題。
龐羽《汝神知不知》,《山花》2018年第4期。小說中,錢多歡,茉莉和喬偉三人坐火車前往敦煌拜謁汝知神,在此期間,他們?nèi)苏務(wù)撉笆澜裆x死別,氣氛變幻莫測。作者在描寫三人成行的細節(jié)時,慣用語言描寫烘托生與死的差異,引導(dǎo)出一個抽象的思考空間,這個空間里飽含了生活的態(tài)度與人生道路的選擇,以及生命的哲理與意義。錢多歡的形象沉穩(wěn)而神秘,這或許是他的生命軌跡中所必然出現(xiàn)的一些特征,但他在無限可能的生活道路的抉擇中,卻又不甘于現(xiàn)實,懷揣著想象與信仰。相比較錢多歡而言,茉莉則突出表現(xiàn)出自己作為一個女人的使命,活著總是要尋找愉悅的,而喬偉說話直接,樂于開各種玩笑,生活的瀟灑與坦然仿佛能夠比較恰當?shù)陌膊逶谒纳砩?。直到最后,錢多歡可以驀地扎入棺材里面,難道這其中有著像汝知神那樣的神仙,那樣的信仰嗎?換句話說,想象的無限可能之中,或許有著每個人的追求,當追求到一個具體的圓點的時候,那種為之獻身,不怕黑暗的潛力才能被發(fā)揮出來吧。汝知神,或許就是那種信仰,那種能夠填充留白的生活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一種使人振奮的精神力量。
原罪與本罪
董藝帆
原罪一詞來自基督教的傳說,它是指人類生而俱來的、洗脫不掉的“罪行”。圣經(jīng)中講:人有兩種罪——原罪與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遺留的罪性與惡根,本罪是各人生所犯的罪?!霸铩北徽J為是人思想與行為上犯罪的根源,是各種罪惡滋生的根,會把人引向罪惡的深淵,又是使人難以自拔的原因。魯迅先生一生竭力奔走呼喊,想要消滅的“國民劣根性”就是屬于那個時代每一個人均有的“原罪”。原罪是扎根在人身體上的病毒,是懦弱、虛偽、貪婪……我們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為之警惕,用道德束縛它,用法律壓制它,但是它就是這樣的肆無忌憚,是漂浮在空氣中成千上萬顆沙子,小到能瞇住你的眼睛,大到像沙塵暴一樣吞噬、毀滅你的人生。
徐衎《仙》,《上海文學》2018年第4期?!拔覀兌疾辉谌碎g了。”作者為什么要讓兩位主人公說這樣的話?一位是追逐名利的“女導(dǎo)演”,一位是看似失足的女推拿師“飛飛”,小說講述了在寒冷的除夕夜里,屬于她們兩個人的拍攝日常。兩位女主人公都渴望著這個社會的認同,“女導(dǎo)演”為了成名,放下自己想拍的戀愛題材,主動迎合評委們的審美;“飛飛”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演員夢,甚至不惜丑化自己的形象,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妓女。然而,“女導(dǎo)演”費盡心思所拍攝的那些小人物傳記就真的是優(yōu)秀的嗎?評委們想要挖掘的那些深層次思想內(nèi)涵就真的是符合歷史潮流,被社會所認同的嗎?或許很多東西連評委們都無法斷定。當住在集裝箱里的老男人訴說歷史帶給他的苦痛時,這個落魄、可憐的老男人只不過是渴望來自社會的安慰,可是社會、歷史的禁忌女導(dǎo)演是知道的。與此同時,在女導(dǎo)演不斷地搖頭和老男人絕望地咒罵聲中,歷史的“原罪”,社會的“原罪”,女導(dǎo)演的“原罪”都一并顯現(xiàn)了出來。背叛、冷漠與虛偽,當這些“原罪”集聚于一人之身,這個人或許就不在人間了。小說中的“人間”象征著人理想中的生存空間,當一個人為了追逐某種東西而放棄本心,這或許就是遠離人間。但是,真正的“人間”正是各種“原罪”的源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些“本罪”的始作俑者,人間是女導(dǎo)演與飛飛對這個社會的諷刺,而徐衎所說的“仙”,實則是對每一個人的諷刺。
張立功《壓倒樓房的茅草》,《章回小說》2018年第4期。故事發(fā)生在松祥鎮(zhèn)中學,耿直的教師萬羨瓊與新官上任的校長方正素有矛盾,兩人在“舊教學樓屋頂維修”的問題上打起了游擊戰(zhàn)。校長方正為了應(yīng)付教育廳的檢查只顧將舊樓的門窗、墻面粉飾一番,然而真正關(guān)乎學生與教師切身利益的維修卻絲毫不在意。當他得知萬老師身后的背景與關(guān)系時,為了金錢和名利又能觍著臉上門求萬老師牽線搭橋?!懊孀庸こ獭本褪切iL方正的“本罪”,貪婪、腐敗與虛偽是他的“原罪”。當他被壓在舊教學樓的墻壁之下而不省人事的時候,身體的殘敗與權(quán)力、地位的喪失都是“原罪”的反噬。兩面三刀的“張精明”,唯利是圖的“陳老板”,他們權(quán)、利雙收的結(jié)局也隱喻了腐敗不得根除這一社會現(xiàn)實。小說的故事性很強,但是情節(jié)俗套,內(nèi)涵浮在字里行間,“缺少監(jiān)督的權(quán)力是滋生腐敗的溫床”,這一句話正是當下社會的熱點問題??墒瞧浔澈筮€有太多問題需要我們反思,權(quán)力的監(jiān)督需要的是我們每一人的眼睛和嘴巴,二者缺一不可??墒窃凇皺?quán)力”的壓制下,“懦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原罪”。
張馳《觀音蓮》,《上海文學》2018年第3期。同樣是寫權(quán)力爭斗的小說,本文的作者更擅長用細膩的筆觸書寫每一個人物的心理變化,將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上級之間互相推卸責任就像異常激烈的心理足球賽,旁觀者看著激烈,參與者看著煎熬。小說的主線是陳靖安、王碧含與劉曉松等人在“2·10”事件的責任問題上展開的較量,作為上司的王碧含與劉曉松串通一氣要將罪責安在陳靖安一人身上,而小說的副線是同為王碧含下屬的陳靖安與溫卡華之間的競爭。陳靖安的自命不凡在與溫卡華的初次見面時就已經(jīng)讓他敗下陣來,溫卡華的一聲“報告”讓全廳的人爭相效仿且以此為榮,這難道不是一種諷刺嗎?美其名曰“向部隊作風靠攏”,實則是下屬對上級的諂媚,上級對下屬的作威作福。每一個團體里都不缺趨炎附勢的小人,但一整個團體都如此,當下社會每一個人的“原罪”也就顯現(xiàn)了出來。文章最后老姚設(shè)局幫陳靖安擺脫“2·10”一事的追責,讓陳靖安救下假裝失足落水的“楊姐”,成功轉(zhuǎn)移了領(lǐng)導(dǎo)們的注意力。雖然陳靖安沒能留下來,但是在他選擇去基層鍛煉的時候,在他讓老姚陪自己再去挑選“觀音蓮”的時候,也就象征著他選擇了同溫卡華一樣的道路?!坝^音蓮”在文章中是一種魚的名稱,隱喻著對權(quán)力的追逐,是腐敗的衍生品。小說的結(jié)局也是暗含著作者對“原罪”的無奈,原本高傲清廉的陳靖安如是,那些被迫卷入權(quán)力紛爭只能“黑吃黑”的官員亦如是。
安慶《冬天的一個夜晚》,《湖南文學》2018年第 4 期。盡管整篇小說的基調(diào)是溫馨的,但是正如四月帶給人的溫暖那樣,一到傍晚,午日的余熱就已經(jīng)被北風吹散,說到底還是冷清的。小說開始是“我”的回憶,那是發(fā)生于前年冬天里的一件事。準備回老家的“我”、出租車司機與一同拼車的男人,在去男人的目的地“五四農(nóng)場”的路途中,“我”與“司機”知道了這個男人去“五四農(nóng)場”的原因,聽男人講述了一個讓人心痛的故事。男人去“五四農(nóng)場”是為了給自己的女兒過二十歲生日,那是他的第三個孩子,因為政策只能將可憐的小女孩扔在農(nóng)場的路邊。身為父親沒能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孩子,懦弱是他的“原罪”,而每年的這個時間,他都要跪在寒冷的夜晚里,為自己的罪懺悔。這個男人是可憐的,他要背負家庭的重擔,更要承受歷史的施壓。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清楚的,歷史之所以是黑暗的,原因并不在那些冰冷的政策,而是人心的冷漠。歷史是公正的、透明的,每一個人的“原罪”都清晰地呈現(xiàn)在文字上,身為讀者的我們不僅要透過文字看見那一副副丑陋的面孔,更要以此為戒,不斷反省深思。
圍城與自由
汪茗惠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nèi)的人想出去”,錢鐘書如是說道。放眼生活莫不如此,被現(xiàn)實枷鎖束縛的人們有的深陷其中卻渾然不知,一步步往下墜落,甘愿迷失在表面的繁華之下;有的渴望“城外”的自由,哪怕撞得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并且越是壓制越是掙脫。以下四篇小說的主題為“圍城與自由”,分別是主要圍繞“愛情圍城”、“信任圍城”、“金錢圍城”、“婚姻圍城”來寫的,講述經(jīng)濟自由、精神自由、戀愛自由等等,寫出了現(xiàn)代人對自由的追求,也寫出了追求自由的代價,引起當代人的反思。
李駿虎《飛鳥》,《大家》2018年雙季刊第2期。小說講述的是女主人公柳小悅像一只掙脫鐐銬的飛鳥沖出圍城追逐自由,而最終感受到放縱自由的代價。柳小悅從小在奶奶家和姥姥家長大,缺乏父母的關(guān)愛和呵護。因此她聰明乖巧,努力通過學習證明自己的優(yōu)秀,然而無論是名列前茅還是偶爾滑坡,她的激動換來的只是父母的漠不關(guān)心;她小時候最強烈的夢想是得到媽媽的懷抱,卻始終沒有如愿。一次次積累的失望,讓柳小悅從此走上了叛逆的道路,她開始斗舞、早戀、出國留學、與外國人談戀愛甚至與一個比自己大快兩輪的男人同居。正是不斷的放縱自我,正是每次“我樂意”的自我安慰,讓她逐漸陷入追求自由的漩渦,一層一層深陷其中不可自拔。首先是追求物質(zhì)層面的自由,也就是經(jīng)濟自由。柳小悅只身一人在大城市打拼,朝氣蓬勃地上班,在掙錢養(yǎng)活自己的同時,省吃儉用主動幫助父母還房貸。并且她堅持獨立,即使宋夢南有權(quán)有錢,她也從來不給男朋友為自己買衣服、首飾和化妝品的機會。在這個九零后成為“月光族”肆意揮霍父母血汗錢的時代,她的質(zhì)樸讓她與眾不同。其次是追求精神層面的自由,她就是她,她有權(quán)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也不容許別人私自干涉。例如戀愛自由,她在法國做交換生的時候與美國人齊跡交往,回國到大城市工作與比自己大快兩輪的有婦之夫宋夢南同居。例如選擇自由,她即使欣賞相親對象也不愿放棄自己在大城市的小事業(yè),在愛情事業(yè)和孩子的沖突下選擇流產(chǎn)保全其它。故事在結(jié)尾來了逆轉(zhuǎn),她最后的激情放縱只是一場夢,她深刻感受到過度追求自由的代價。李駿虎探究到女性內(nèi)心柔軟和隱秘的角落,整個故事流暢自如,給人警醒??v觀柳小悅的人生軌跡,她的叛逆猶如一條點燃的導(dǎo)火索,讓她沖出圍城追求自由的同時也讓自己身陷囹圄。
賀彬《樂園》,《人民文學》2018年第4期?!皹穲@”是何文秀用心為麻將館取的名字,出自彌爾頓的《失樂園》中亞當和夏娃被驅(qū)逐的一幕。表面意思是指人們可以將麻將館視為娛樂休閑之地,在這里放松心情,實際意義是他們這些底層人物為生活所困,卻仍然具有勃勃生氣,具有接受一切的勇氣。主人公小林被哥哥懷疑和嫂子的關(guān)系,不得已收拾行囊離開家鄉(xiāng),在外開起了“溫州發(fā)廊”,他的沉默寡言和殘缺的小拇指引起人們強烈的好奇心,一時間興起各種流言蜚語。直到遇見何文秀,他的謎底才慢慢揭開,人物關(guān)系牽扯復(fù)雜,他困在這座圍城里,撞得遍體鱗傷。何文秀也是如此,她先是在市委機關(guān)這個圍城里左沖右撞,既瞧不上同事的虛偽討好,也不愿意被工作遺棄,最后因為自己的孩子氣而被迫離開。再是在感情的圍城里甘拜下風,與曹清華的結(jié)合使她身心俱傷,戰(zhàn)亂的婚禮、蹊蹺的流產(chǎn)、丈夫的懷疑、孩子的去世,讓兩人的感情冰上加霜,最終因事故而分道揚鑣;與小林的交往讓她遭受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她沒有等到小林給她身份,卻等到小林準備逃離的行李,等到丑陋的人生相,等到一場嚴重的火災(zāi)。小林與何文秀是相似的,在底層苦苦掙扎著,艱難地向上攀爬,然而得不到自由的救贖。
吳君《結(jié)婚記》,《北京文學》2018年第4期。外面的人想來到深圳,里面的人想離開深圳,深圳是一個神奇的城市,給人希望的同時給人無奈。這篇小說不僅講述了結(jié)婚的過程,而且展開了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各種欲望,這宛如一座圍城,將人們困在其中。母親給兒子小雷規(guī)劃了一個“深圳夢”,即利用深圳男女比例失調(diào)的優(yōu)勢,娶一個深圳白富美,改變兒子無錢無勢的命運,讓自己免受干擾,讓兒子成為真正的深圳人,讓后代落地生根遠離霧霾。因此,在小雷畢業(yè)決心回老家的時候,母親趕到深圳,一方面阻擋兒子回去并將其安頓下來;另一方面投奔前夫,發(fā)動所有力量幫兒子找資源。在各種機緣磨合之下,大款的妹妹成為最佳人選,她腦子有問題,沒有生育能力,唯一的要求就是給兒子一筆安家費帶他妹妹離開。母親和大款利用彼此的陰暗心理,達成了這筆交易。結(jié)果母親動用心機,讓兒子的戶口遷到了大款妹妹家,此時大款兩處樓房即將被征用,也即將獲得天價補償金,兒子的出現(xiàn)不但沒帶走他妹妹反而又加了一個人分割財產(chǎn)。作者筆鋒一轉(zhuǎn),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清理違建使得拆遷賠償夢成了泡影,小雷只能帶著懷孕的媳婦踏上回老家的歸途。在這場較量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欲望,感受到了人性的復(fù)雜,尤其是“母親”的形象躍然紙上。她爭強好勝,對于兒子畢業(yè)不留在大深圳而是要回鄉(xiāng)感到不可思議,害怕自己丟面子,因此迅速趕到深圳阻止,讓兒子娶個有錢姑娘留在深圳。她復(fù)雜多變,為了在前夫家立足而隱瞞身份,討其妻子毛小紅的歡心,利用毛小紅幼兒園副園長的身份給兒子找對象。她唯利是圖,在聽完大款妹妹的事后,她的反應(yīng)是“眼睛持續(xù)發(fā)亮”、“笑瞇瞇”,從“有錢就行”的要求改為“外表是女的就行”,不管自己兒子的感受。不得不說,正是母親的出現(xiàn)使得文章更加生動鮮明,圍城也就更加深入人心?!吧钲趬簟本褪且越疱X砌成的圍城,將母親等人罩在其中,最終圍城塌陷的那一日,方可獲得自由,守得云開見月明。
黃梵《沼澤地》,《青年作家》2018年第4期。小說講述的是一名大學教授黃老師應(yīng)邀外出演講,與女舞蹈演員花蕾發(fā)生婚外戀的故事,當他得知出軌對象是妻子的初中同學時,在沖動之下告訴妻子,導(dǎo)致自己深陷“沼澤地”,精神痛苦而又混亂。雖然主人公未將婚姻視作圍城,也沒有追求婚外自由的想法,但面對這種結(jié)果他已經(jīng)無可奈何。這不禁令人想起張愛玲的那句話“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主人公已經(jīng)到了圍城的邊緣。細讀文章,其實兩人見面的機會屈指可數(shù),第一次見面是在餐廳,黃老師的演講服裝搭配受到花蕾的贊賞,彼此的第一印象很好;第二次是在公園,兩人都因為喜歡即興演講而不喜歡刻板的彩排跑了出來,恰好遇上,花蕾即興表演的舞蹈具有情緒性和震撼性;第三次見面是花蕾的生日,兩人逃開彩排發(fā)生關(guān)系;第四次便有了轉(zhuǎn)折,正式演出之日,花蕾替“花園職工”伴舞,兩人的感情令主人公心中不滿,最后一眼是主人公碰巧看見花蕾和那個男人攔出租車……故事在結(jié)尾有戲劇性轉(zhuǎn)折,主人公發(fā)現(xiàn)花蕾竟是妻子的初中同學,并且此次演講機會是花蕾給他爭取到的,他內(nèi)心產(chǎn)生波折并告及妻子出軌的事實,家庭岌岌可危。在圍城的邊緣,需要理性分析,需要冷靜面對。精神陷入圍城最為可怕,就如題中應(yīng)有之義,一片沼澤地一座荒蕪城,擁有了不該有的自由就會承擔相應(yīng)的結(jié)局。人生之路漫漫,充滿了各種挫折和誘惑,因此我們在突破圍城找尋自由的同時,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