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晶晶
(云南民族大學,云南昆明 650000)
近年來,隨著對民國各學派研究的深入,關于南高學派以及南高史地學派的學術思想和價值等相關問題,逐漸引起了學人的關注,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相關論著不斷問世。本文試圖從近年來學界的相關研究中,對其進行梳理和評述。不足之處,敬請識者批評指正。
學術界對“南高史地學派”內涵的界定,是隨著近年來學術界對該學術團體的關注而發(fā)生改變的。吳忠良在《傳統(tǒng)與現代之間——南高史地學派研究》一書中指出南高史地研究會是由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師生建立的學術團體,后發(fā)展為南高史地學派,他在書中闡釋了南高史地研究會發(fā)展為史地學派的過程,分析了史地研究會成員形成一個學派的緣由,并指出1926年以后,雖然《史地學報》??返匮芯繒u趨無聞,但該群體依舊活躍在史學界,并逐漸形成了一個具有共同學術志趣和治學風格的學派,亦即史地學派。香港學者區(qū)志堅在《評孫永如:<柳詒徵評傳>》(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編《人文中國》第3期)一文中稱之為“史地學派”。臺灣學者彭明輝的《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臺灣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中則稱之為“史地學報派”,他認為常在《史地學報》發(fā)表論著的史地研究會會員,以及擔任史地研究會的核心成員,包括柳詒徵、竺可楨、鄭鶴聲、陳訓慈等人,即稱之為“史地學報派”。范今朝在《“史地學派”在中國近現代歷史地理學發(fā)展中的地位與影響》一文將“史地學派”與“南高史地學派”區(qū)分開來,他認為與“禹貢學派”同時(甚至產生更早且持續(xù)時間更長)、存在于南方(南京、杭州)的另一支一脈相承且影響甚大的學術力量——即1923-1936年間的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東南大學、中央大學的“南高史地學派”,以及以張其昀為核心,強調“史地合一”、“自然與人文并重”的史地學派。由此可見,范今朝所界定的“南高史地學派”,是以南高師生為學術團體的學派。
在民國時期的眾多史學流派中,南高史地學派是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簡稱南高)的部分師生為核心的史學流派。它的主要代表有柳詒徵、陳訓慈、繆鳳林、張其昀、向達、劉掞藜等人,在學術上與北大新文化派立異,形成了中國現代學術思想史上“雙峰對峙,二水分流”的格局,成為20世紀20年代學分南北的一個突出現象。他們注重傳統(tǒng)的史地之學,反對新文化運動對傳統(tǒng)文化的全盤否定,故而受到北大新文化派的抨擊,被學術界視為保守勢力的代表,長期以來受到冷遇。近年來,中國學術界的研究取向發(fā)生了重大轉變,圍繞近代中國思想上的激進與保守爭論激烈。在這一背景下,有關南高與北大學術文化之爭重新納入研究者的視野,并取得相當豐碩的成果。把南高史地學派作為整體考察研究的專著有吳忠良的《傳統(tǒng)與現代之間——南高史地學派研究》(華齡出版社,2006年)以及臺灣學者彭明輝的《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臺灣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兩者均對南高史地學派的學術思想和實踐活動作整體的探究,因為考察對象角度的不同,彭明輝的《歷史地理與現代中國史學》,主要是以兩份學術刊物《史地學報》和《禹貢半月刊》,以及東北與西北兩個地區(qū)史地為分析對象,探討1919—1949年之間歷史地理學興起的時代意義。吳忠良在其論著中,主要分四章來進行闡述。論述了該派的主要文化和學術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吳忠良除了考察南高史地學派在學術方面的貢獻外,也探究了該派在教育領域的活動,并從教學目標與理念、教學方針、教學實踐三方面進行闡釋。相比彭明輝的著作,吳忠良的論述,視野較寬泛很多。除了上述專著對南高史地學派進行研究之外,國內外學者也以相關的論文,對其進行了考察。吳忠良在《南高史地學派與中國史學會》、《南高史地學派引論》(上、下)、《民國史學中的“南”“北”之爭——以南高史地學派與傅斯年為例》中考察了南高史地學派的創(chuàng)辦及其旨趣、在南北論爭中學術思想的碰撞、創(chuàng)辦《史地學報》,認為南高史地學派成員們雖與傳統(tǒng)史學有著較深的淵源,但并非與西學影響下的“新史學”無所關聯(lián),他們并非是封建史家的遺緒。何剛在《南高史地學派的史學思想——兼及郭沫若古史研究》分析了南高學派成員的唯物史觀,認為他們雖對唯物史觀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和肯定,但他們的史觀并沒有超出唯心論史觀的范疇;他們強調歷史演進的因果規(guī)律,但并未對廣泛傳播的唯物史觀真正理解。
陳雪嬌《南高史地學派與中學歷史教育》中探討了南高史地學派參與中學歷史教育活動的原因及影響因素,認為他們十分強調學術經世致用的功能,這也是南高史地學派參與中學歷史教育活動的根本原因。何剛《治學與論教的近代互動——以南高史地學派的教學觀為例》指出南高史地學派的歷史教育思想是他們學術論說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為他們把史學研究與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聯(lián)系在一起,并將其運用于教學實踐中,啟發(fā)學生對“社會現狀”的認知。
許小青《南高學派與現代中國的文化民族主義——以孔子觀為中心的探討》從歷史主義的角度,以孔子觀為中心,初步梳理了南高史地學派的文化民族主義在現代中國的流變,進而探討了現代中國文化民族主義與激進主義及權威主義的相互關系。
《史地學報》是南高史地研究會的機關刊物,南高史地學派因《史地學報》而得名?!妒返貙W報》主要以研究史學和地學為宗旨,兼有其它門類:世界新聞、史地教學、雜綴、會務、通訊等的研究。近年來,對《史地學報》的研究多從史學期刊的角度入手,進行考察研究。如代表性的論著有:陳寶云《學術與國家<史地學報及其學人群研究>》、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苗英建、孫桂英《五四時期史學代表性刊物之一:<史地學報>》;另有一些論著的研究涉及《史地學報》,陳寶云《學術與國家<史地學報>及其學人群研究》,全書主要是依托1920年代的南高——東大這樣一個“場域”,在大學、教師、學生、團體、刊物等等各種“客觀關系”之中,來梳理其譜系、考察其學術的認知與思想的表達,探討其在“五四”之后的文化民族主義思想進路。而且在全書的第五章,對南高史地學派在歷史教育方面的實踐,也有簡略的論述。但是書中卻把南高史地學派,簡單的等同于“史地學報派”。與此書有相同定義的有彭明輝的《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以<史地學報>、<禹貢>為中心的探討》中將《史地學報》學人群體定義為“史地學報派”,書中雖著重探討了歷史地理學的發(fā)展,但對《史地學報》、史地學會的內容和情況也有考察。
李勇、鄢可然的《<史地學報>對魯濱遜新史學的傳播》,梳理了《史地學報》對魯濱遜新史學的介紹情況。隨后,該文被收入于李勇的《魯濱遜新史學派研究》一書中,將其作為魯濱遜新史學在中國回響的一部分。
沈衛(wèi)威的《<史地學報>及其文化立場》著重考察了《史地學報》學人的文化立場和治史理念深受學衡派的影響,且認為他們在與古史辯派的中,一直秉持著文化守舊主義的立場。陳寶云《<史地學報>及其群體與<學衡>之關系的探討》一文從核心人物、諸位同人和刊物本身三個層面,對《史地學報》和《學衡》進行比較分析,揭示了1920年代在南高乃至全國學界有影響的兩份刊物之間的密切關系與異同。吳忠良《<史地學報>作者群析論》總結了《史地學報》創(chuàng)刊的時間、內容、活動,分析了作者群體的活動,以及學報??脑颉2⒅赋?925年是史地研究會也是《史地學報》雜志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轉折年,由于骨干人物柳詒徵和竺可楨的相繼離開,在無形中帶走了《史地學報》的作者群,才使得其???。
南高史地學派是由南高史地學會演變而來,其主要成員包括柳詒徵、竺可楨、陳訓慈、繆鳳林、鄭鶴聲、胡煥庸等人。80年代以前,臺灣的相關論著對吳宓、梅光迪、柳詒徵、繆鳳林等人就有研究。雖然大多是就學衡派來進行研究,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南高史地學派也逐漸引起國內外學界的重視。但研究主要集中在南高史地學派核心人物的研究上。對其他成員的關注則較少。
作為南高史地學派核心人物的柳詒徵,1980年代以前,中國大陸幾乎沒有關于柳詒徵的研究著作。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北京師范大學的鄭師渠教授和南京師范大學的卞孝宣教授在相關論著中介紹了柳詒徵的史學思想和學術貢獻,開了大陸研究柳詒徵的先河。近年以來,相關論著中開始較多的出現柳詒徵的研究。孫永如在《柳詒徵評傳》中講述了柳詒徵的生平、及其編撰《中國文化史》、《歷代史略》、《國史要義》等書,并對他的學術思想、治學精神、學術特色進行了考察。張笑川、孫文閣《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張爾田、柳詒徵卷》講述了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思想學術界的新文化派學人占據思想學術舞臺的主流,以至于與其觀點相異的學人往往被排斥到邊緣,在近代的相關論著中鮮見其蹤影。柳詒徵作為清末的學人,也遭到冷遇。針對此種現象,作者對柳詒徵之生平及著述及其學術思想,做了簡要的敘述。范紅霞《柳詒徵文化思想研究》一書,運用了歷史學、社會學、哲學、圖書館學、目錄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突破原有就事論事、就人論人的研究理路,在注重對被研究者所處時代和文化環(huán)境考察的基礎上,通過對柳詒徵學術活動環(huán)境的梳理,分析其行為及學術主張背后的思想真諦。深入考察了其中西文化觀、史學思想、諸子學思想、道德思想、教育思想、圖書館學成就及思想。尤其是對其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的探討都是填補空白之研究,對豐富柳詒徵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價值。關于柳詒徵研究的期刊論文,多以他的史學思想以及他與學衡派的關系為切入點進行研究,近年來,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柳詒徵的生平、以及他在目錄學、圖書館學、期刊編輯、詩歌創(chuàng)作等方面。
與柳詒徵研究的熱潮相比,目前學術界對南高史地學派其他成員的研究,則存在不足之處。楊婉婷在《近三十年來海峽兩岸張其昀史地學研究》一文中詳盡論述了近三十年海峽兩岸關于張其昀史學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其所呈現的特征:臺灣研究者和成果多于內地;記述其生平成就的回憶性文章居多,學術論文偏少;專題性的著述居多,綜合性的文字偏少;對張其昀史學的不同研究方向各有側重,同時表現出一些不足,尤其是大陸學界對張其昀研究的重視程度不夠,研究面較狹窄,評價不夠中肯等等。因此文較為詳細地綜述了張其昀在史學和地學方面的貢獻,所以本文對此部分不再贅述。
在近幾年的研究中,同樣作為柳詒徵學生的繆鳳林,逐漸受到大陸學者的關注。且以學術論文的研究居多。大體上以繆鳳林史學思想研究、繆鳳林的歷史教育思想研究、繆鳳林的通史編纂思想研究等方面為主,而繆鳳林的哲學、教育、學術、宗教思想則研究較少。繆鳳林在史學思想方面的研究有:顏克成、陳勇在《“新史學”視域中的繆鳳林學術——兼與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之比較》中分析目前學術界對于繆鳳林學術的研究多集中于繆氏的生平、文化民族主義史學思想和中國通史撰寫風格的探析,以及把他囊括在學衡派、史地學派等群體中論述。香港學者區(qū)志堅在《道德教化在現代史學的角色——以柳詒徵及其學生繆鳳林、鄭鶴聲的傳承關系為例》一文中分析了柳詒徵與繆鳳林的學術傳承關系,但側重于繆鳳林對柳詒徵史學致用、通史寫作、禮俗史研究等治史路徑的承襲。馮天瑜的《重溫繆鳳林、費孝通中國“封建社會”論》通過對繆鳳林兩本通史著作《中國通史綱要》、《中國通史要略》的闡述,指出應對繆鳳林的史學理論予以重視。田亮的《抗戰(zhàn)時期繆鳳林的民族主義史學思想》一文指出繆鳳林作為“學衡派”的重要史家,把闡發(fā)民族主義,提高國人的民族自信心視為其史學研究和著述的主要目的。抗戰(zhàn)時期,他纂寫《中國民族史》,該著作對中國民族西來說進行批判、對中國民族關系史的論述,都是其民族主義史學思想的表現。它在抗擊文化侵略、激揚民族精神方面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到抗戰(zhàn)后期,其復古主義傾向的政治影響是消極的。吳忠良《繆鳳林與中國通史研究》中就繆鳳林的《中國通史綱要》和《中國通史要略》進行比較研究,指出繆鳳林頗具特色的通史編撰理論,在中國通史編撰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谷真研《繆鳳林思想研究——以<學衡>為中心》(黑龍江大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一文通過梳理繆鳳林發(fā)表在學衡上的文章,來把握繆鳳林的歷史、哲學、教育學等方面的思想。并對近年來繆鳳林思想研究的論文進行了分類綜述。史學思想方面有盧朝允的《略論繆鳳林的日本史研究》、姜愛智《繆鳳林史學思想述論》、李方來、李霞《中日戰(zhàn)爭與中央大學知識分子群體的國史研究——以學衡派、南高史地學派繆鳳林為例》、顏克成《民國南北學風中的繆鳳林》以及沈衛(wèi)威的《話說繆鳳林》;在哲學思想方面的研究,柴文華《對繆鳳林希臘精神的分析》、楊輝《“學衡派”的人性善惡論——以吳宓、繆鳳林為例》。
近年來,國內關于南高史地學派的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較之國外的研究,明顯關注不夠??偟膩碚f,目前有關南高史地學派的研究存在不足,具體而言,如下所論:
(1)總的來看,近些年來,關于學衡派的研究中,對南高史地學派的成員多有涉及,但對于南高史地學派的界定卻存在模糊不清的情況,常將南高學派定義為學衡派,或等同于史地學報派。概念界定的錯誤,會使一些論著的研究以學衡派或史地學報派的視角去探究南高史地學派的活動。具體論述的重點則側重于學衡派及柳詒徵的民族主義史學觀,但是我們所了解的是學衡派的成員和南高史地學派有重合的部分,但二者的核心成員是有所區(qū)別的。因此,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要對研究對象的概念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進行考察和探究。(2)對南高史地學派的研究多集中于南高時期,但自1926年《史地學報》??髸r期的研究,則較少涉及。一直以來,學界關注的焦點都集中于南高時期學人的學術實踐活動,但須知雖然《史地學報》???,核心人物離開,但他們的史學活動仍在繼續(xù),相關著述仍在問世。(3)對南高史地學派未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僅對南高史地學派的成員進行研究,且多集中于主要核心人物的研究。(4)相關文獻資料的搜集、翻譯和整理有待深化??傮w而言,從80年代開始,就有一些臺灣學者對南高史地學派學人群體進行關注。20世紀90年代后,大陸內地學者和臺灣、香港地區(qū)的學者進行了研究,但由于史料的掌握和收集程度不同,致使這些地區(qū)的研究出現偏差,內地研究少,臺灣和香港地區(qū)研究多的局面。由于對南高史地學派學人研究的側重點不同,所以在資料收集上的把握也是不同的。致使南高史地學派其他人物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探究。
總的來說,近10年來,學術界對南高史地學派的關注逐漸增多,這也有助于今后學者更好地關注這一學術群體。在學術界的關注和引導之下,對“南高史地學派”的研究或將成為一個新的學術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