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頻, 周 騰
(同濟大學 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 上海 200092)
16世紀下半葉至17世紀上半葉將近百年的明代后期,被史學界稱之為晚明。這一時期造園活動興盛,尤其江南地區(qū)的造園水準有了極大的提高,名園紛紛涌現(xiàn)。而在這場營園熱潮中,建于山麓的名園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其原因除了交通條件的改善以外,更主要的是因為“居山水間者為上”[1]營園風尚的流行。江南地區(qū)多丘陵山地,而山麓位于山地偏下部分及至山之腳,恰是山水匯聚之處,其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與自然條件深受造園者的青睞。在幾乎所有的山麓園林作品中,水都被作為最具活力而充滿變化的造景元素,其設(shè)計處理凝聚了天工之美和人力之巧,衍生出豐富多樣的理水手法,達到了高超的藝術(shù)與技術(shù)水準。
晚明江南地區(qū)山麓營園的數(shù)量驟增,不少名士如陳繼儒、鄒迪光、范允臨等均選址山麓建園,所筑之園聲名遠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其中鄒迪光之愚公谷被視為當時四大名園之一*張寶臣《熙園記》所稱:“弇水之王、錫山之鄒、江都之俞、燕臺之米、皆近代名區(qū)?!?,安氏西林被王世貞評價為東南名園*王世貞《安氏西林記》評價:“兩百年來東南一名區(qū)?!?,范允臨之天平山莊則被歸莊和鐘惺同時認為是姑蘇園林的杰出代表*歸莊《觀梅日記》評價:“池館亭臺之勝甲于吳中?!辩娦省睹坊ㄊ洝分幸苍u價:“于梁溪,則鄒氏之‘惠山’;于姑蘇,則徐氏之‘拙政’,范氏之‘天平’,趙氏之‘寒山’?!?。這些山麓園林不僅迎合了當時審美風尚,順應(yīng)了“觀”“游”體驗方式的轉(zhuǎn)變,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兼顧了文人隱居與交游兩種使用功能。在這種世風的推動之下,宜居宜游、兼顧人工與自然的觀念亦成為江南文人圈選址造園的共識。
1. “觀”與“游”——體驗方式
晚明“咫尺山林”欣賞方式的式微導(dǎo)致文人山水游觀思想的轉(zhuǎn)變,使得文人造園選址郊外或委身城市的觀點開始出現(xiàn)分裂。如西佘山居主人施紹莘自述“予性苦城居,頗樂閑曠,已未移家泖西,居山中”[2]。橫山草堂主人江元祚也因不滿足于城中“澹圃”,而于橫山另構(gòu)“草堂”,認為“過‘澹圃’如寄,入‘草堂’如歸”[3],城市園林只是無法時刻接觸自然山水的一種暫時寄托,徜徉于真山水間才是真正的回歸,并強調(diào)“‘澹圃’之不得匹‘草堂’,猶培婁之不可當衡、華也”[3]。
雖然晚明時期城市營園也開始追求真實山水的體驗,張南垣所提倡的平崗小坂、再現(xiàn)山麓的做法越來越獲得廣泛的認同。但因為規(guī)模的限制,局部再現(xiàn)仍然不夠滿足許多園主人的山水游觀之性,如王世貞反思其弇山園,認為規(guī)模雖不算小,但仍“僅能壘石疏池,以依稀山水之似,以其自人力,目境狹而杖履易窮,益厭其無當”[4]。這正反映了大多城市園林“適于目者,不得志于足;適于足者,不得志于四體”[5]的游觀缺陷。反之,于山麓營園則不僅能收納整體山貌,而且便于文人將游賞范疇延續(xù)到更加深遠且具多樣性的自然山林之中,獲得無盡的體驗。
2.人工與天然——營造觀念
伴隨體驗方式的轉(zhuǎn)變,晚明園林的營造觀念也更趨于以自然為本底,而稍加人工整飭。如鄒迪光所言:“園林之勝,惟是山與水二物”[6]。計成也認為建園最好為山林地,“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懸,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7]。山麓營園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優(yōu)勢,良好的自然基礎(chǔ)便于因地制宜地造景與借景,“不雕不斫,自然靈境之為饒也”[8]。
但另一方面,山麓較之更高位置或者深藏山林的區(qū)域而言仍會受到一定的人力影響。在晚明關(guān)于人工與天然的討論中,普遍認為“殫人工以奪天巧,豈知人不勝天、假不勝真”[9],但對于本就天然的山麓之地,文人關(guān)于人工與天然的營造觀念卻發(fā)生了一些微妙的轉(zhuǎn)變,玉介園主人王叔杲說:“務(wù)為園圃多甃石引水廣亭榭為愉快,第人者贏而天者詘,則窮瑰殫巧如奇章,履道人耳其天者……天與人交伸于兩仗,而處乎不爭”[10],他認為人力經(jīng)營是必要的,但不應(yīng)喧賓奪主。鄒迪光則認為當“取佳山水剪裁而組織之,以竊附其智”[6],雖然只是“竊附其智”,但是營園是“本于天而成于人者”[6],佳山佳水當加以人工的巧思才能臻于理想。在他們的營造觀念中人工不再是負面的詞,它可以強化自然的優(yōu)勢而補其不足。
3.隱居與交游——使用功能
隱逸文化在晚明時期的傳承與發(fā)展,使得晚明園林往往兼有隱居與交游兩種使用功能。不論是“山人”還是致仕歸田后的官員,都不再過著杜門息交的獨居生活,而是保持著與外界的密切聯(lián)系。這種寬泛意義上的“隱”造成了隱居與交游兩種矛盾行為的并行。而城市園林“市居不勝囂”困擾以及山中生活“壑居不勝寂”的缺陷,進一步凸顯了山麓“隱而不匿其跡”的地理優(yōu)勢,成了造園選址的理想之地。
此外,江南地區(qū)山麓多有匯水池沼和環(huán)繞河道,也為文人的來往交游提供了便利。陳繼儒東舍山居在老是庵后設(shè)有碼頭,以便停船,祁彪佳寓山園可以“泛舟及園”[11],曹山青棘園亦能使“蕩舟者,從此登崖”[12],虞山“藤溪”更是“假道鄰家以出入,稍便登舟船耳”[13]。依山傍水的山麓園林既可遠離鬧市,又有通達的水上交通與外界聯(lián)系,可以很好地兼顧隱居與交游的功能。
晚明山麓營園的快速發(fā)展與江南地區(qū)自然山水環(huán)境有密切的關(guān)系。江南地區(qū)處于長江中下游平原,以丘陵地貌為主,山勢緩和而水系發(fā)達。這些面貌各異的山形水勢作為山麓營園的本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園林的宏觀理水格局,而園林個體又因不同的區(qū)位和環(huán)境條件呈現(xiàn)出多樣性與獨特性。
1.山麓營園的類型以及分布
晚明江南山麓營園相對集中的地區(qū)根據(jù)其山勢大致可以分為獨立孤峰、連續(xù)山脈以及密布群山三種類型,又根據(jù)其與城市的位置關(guān)系可分為城內(nèi)、近郊以及遠郊。獨立的孤峰散布江南各處,于城內(nèi)、近、遠郊都有分布。其中紹興府城、應(yīng)天府城以及蘇州府昆山縣城內(nèi)都有孤峰山麓營園的記載。紹興府城(圖1)內(nèi)有八山聳立[注]張岱《夜航船》稱:“越城以外,萬壑千巖,屈指難盡。城以內(nèi),其山為八:一臥龍、二戒珠、三怪山、四白馬、五彭山、六火珠、七鮑郎、八蛾眉。豈知華嚴寺后尚有黃琢山。”現(xiàn)僅存臥龍(今府山)、怪山(今塔山)、戒珠(今蕺山)。,僅臥龍山就有采菽園、弦圃、快園、砎園、萬玉山房、巘花閣、梓隱軒、有清園八處園林建于山麓;應(yīng)天府城內(nèi)石頭城清涼山之畔有裓園;蘇州昆山縣城內(nèi)馬鞍山山麓有青陽溪館、養(yǎng)余園、樂彼之園以及附巢山園四處園林。城內(nèi)的山麓營園往往密度較高,一山常分布有多座園林,用地的限制使得其規(guī)模通常較小,常以閣、軒、館等建筑為園名。位于近郊孤峰的山麓營園則分布較廣,如紹興府城周邊的亭山鑒園和南山龍筠莊、蘇州府虎丘塔影園、鎮(zhèn)江府黃鶴山辛氏園、杭州府孤山別業(yè)、湖州府毗山別業(yè)、溫州府華蓋山玉介園等。比較而言,園林規(guī)模較之城內(nèi)普遍更大。位于遠郊孤峰的山麓營園則相對集中,有松江府西北郊、紹興府西北郊以及常州府無錫縣東北郊等處。松江府西北遠郊是“九峰三泖”所在地(圖2),其中山麓營園林數(shù)量眾多,如小昆山讀書處、薛山屏山園、天馬山草堂以及橫云山莊等。而紹興府西北郊有彤山彤園以及寓山寓山園[注]寓山園的規(guī)模雖然覆蓋整個山體,但其園林理水部分主要集中在山麓地帶,因此將其加入山麓園林行列。,常州府無錫縣東北郊有斗山鳴玉園以及膠山安氏西林與南林等。
圖1紹興府城周邊及其府城內(nèi)山麓園林分布圖
(來源于騰訊地圖,改繪)
圖2 九峰山麓園林分布
(引自廖曉娟碩士論文《明代松江郊野園林的選址與營造研究》,同濟大學,2017年) 連續(xù)山脈的山麓營園則主要集中于太湖東北一側(cè)(圖3)和長江以南的應(yīng)天府、鎮(zhèn)江府以及紹興府周邊山脈。這些山脈主要分布于城市近、遠郊,其中近郊山脈主要有無錫西郊的惠錫山脈和常熟西郊的虞山山脈。惠錫山麓之間有惠山黃園、愚公谷、寄暢園、惠麓小圃等;虞山山脈則南有拂水山莊,北有“藤溪”和“天潭邃谷”,這些園林分布相對集中,規(guī)模以中、大型為主。位于遠郊連續(xù)山脈的山麓營園則分布廣泛,包括松江九峰地區(qū)的東佘山東佘草堂、東佘山居和西佘山居,蘇州西面天平山天平山莊、鄧尉山晚香林和支硎山寒山別業(yè)等,這些園林規(guī)模普遍較大,分布較為分散。此外,其他府城遠郊也有分布,如鎮(zhèn)江府堯山竹江園、紹興府峽山果園、溫州府旸奧山旸湖別墅以及應(yīng)天府牛首山桃花澗等,園林數(shù)量也頗多,規(guī)模則相對偏小。
圖3太湖東北連續(xù)山脈以及山麓園林分布
(來源于騰訊地圖,改繪)
江南地區(qū)西南面近江南丘陵一帶群山密布,其中山麓營園較為密集的地區(qū)有杭州府、嚴州府、金華府以及太湖西南一側(cè)(圖4),主要分布在城市遠郊,包括常州府南岳蘭墅、杭州府橫山草堂、嚴州府蜀阜萬花草堂及水西別業(yè)、湖州府杼山別業(yè)、金華府靈洞山房等。另有會稽山香爐峰下水踞山房與斐園則屬紹興府會稽縣近郊范疇。群山密布類型的山麓營園的數(shù)量相對較少,但是其營造范圍往往較大,如橫山草堂一直從山腳延伸至山頂[注]根據(jù)江元祚《橫山草堂記》載:“由是先入深壑……有溪一灣……傍有一泉……過此則白云落靄,斜封小徑……再歷高卑……編竹而扉,曰‘鹿藩’。藩內(nèi)復(fù)開辟曠地……而籬垣一帶,橫亙山腰,如作關(guān)柵,因其門曰‘扃岫’。進此有堂……曲徑陰深,蜿蜒而上,構(gòu)一亭,曰‘霞外’。參差峰岫,浪擁眉際……予每登眺……山后又有‘龍?zhí)丁?、‘千長巖’,可暢游覽……”可判斷,園林的營造從山腳一直延伸至山頂,但是其主體部分仍然集中在山腰及偏下的山麓。,靈洞山房的占地也由山麓沿溪澗直至山腰[注]根據(jù)王世貞《靈洞山房記》載:“山之趺,有泉曰‘天池’……去‘天池’二十武,構(gòu)樓三楹……旁翼二小閣……樓之后有軒……吾東西疏兩溝,磬折環(huán)吾墻而匯于大池,亦吾所鑿也,自是委屈縱流,深壑琮琤不絕音,與風松相應(yīng),可一里許,有‘半山亭’,廢而吾復(fù)之……去亭有盤石……吾為創(chuàng)‘蓮花庵’?!庇纱伺袛鄨@林的范圍由山麓沿溪澗一直延伸到山腰。。
圖4 太湖西南密布群山以及山麓園林分布
2.山麓營園的理水格局
孤峰獨立、連續(xù)山脈以及密布群山不同的山勢決定了山麓營園的基底環(huán)境,而在此基礎(chǔ)上,晚明文人對于水環(huán)境的選擇與布局則充分體現(xiàn)了其造園的智慧,使得其營造能進一步突出不同山體的優(yōu)勢而形成鮮明的理水特色。具體可歸納為孤峰獨立與俯流臨湖、連續(xù)山脈與曲水疊池、群山密布與泉涌澗沸三類營園理水格局。
(1)孤峰獨立與俯流臨湖
晚明時期,選址孤山之麓的園林主要分布在松江府九峰三泖地區(qū)、紹興府城內(nèi)及其周邊以及常州府無錫縣東北郊。孤峰獨立的山麓地勢變化相對而言并不復(fù)雜,因此園林理水的格局追求簡潔地依山而映水,自然疏朗又能映借孤峰。
松江府九峰地區(qū)除了佘山以外,山峰都較為獨立而山下水網(wǎng)密布,交織而成來往的交通要道。園林選址往往傍依近山的河道,如盧山畸墅位于“盧山之陽、水灣之陰”[14];小昆山讀書處“居前俯清流”[15];而天馬山草堂“出門三五步,有田可耕,有溪可漁……入山不深,入林不密”[16]。大部分園林都直接俯瞰溪流,有的如小昆山讀書處還會引水入園形成“堰水一區(qū)”[15]。因此山麓營園通常鄰借或近引山前的溪流形成背山而俯流的理水格局,以“輕舟曉出神仙址,山下人室午流水”[17]的景象來強化山林水畔的意趣。
紹興府城內(nèi)八山之下也是水道棋布,府城外圍又三面群山環(huán)抱,北面則湖泊密布,水系較之松江九峰地區(qū)更發(fā)達。其山麓營園常常通過匯山泉或踞水盤的方式形成背山臨池的理水格局,如臥龍山之趾的砎園“水盤據(jù)之,而得水之用”[18],又如萬玉山房“洗剔奇石,匯臥龍山之泉,停汪小沼”[12]。這些匯聚的池沼使得園林所依的孤峰能夠被映借入水以延展園林景境,獲得“開門見山,開牗見水”[19]的園林意趣,如臥龍山南麓巘花閣“石壁稜峙,下匯為小池”[12]而能“隔水看山”[20],;還有亭山鑒園“園居山之趾,列岫如屏嶂,搖影在碧波中,不必亭臺爭勝,自有翛然之致”[12]。有時還能遙借遠處的孤峰,如采菽園位于“種山之陰,有侊池,從相家橋入,望南山如列嶂,影入清波,倒景相媚”[12]。另外,紹興府城遠郊的山麓營園水量更盛,寓山園“其下平田十余畝,水石半之”[11],彤山鑒園不僅“盡湖之勝”,還“山趾為沼”[12],既鄰借天然湖泊又在山麓鑿池匯水,利用充沛的水源使園林俯流臨湖。
常州府無錫縣東北郊的山麓營園與紹興府西北郊相似,其地集中有膠山、吼山、鳳凰山等諸多孤峰,由于此地缺少天然的河湖水系,因此山麓營園往往通過人工開鑿的水池來彌補不足,如安氏西林 “緣山鑿池,大不可量……廣數(shù)百畝,深數(shù)十丈”[21]。安氏南林亦依山而鑿廣池,使“后有池可數(shù)十畝”[22]。引出水流后再環(huán)以溪流澗水,如西林“分流以自環(huán),環(huán)多而相映絡(luò)”[5];南林則“清流環(huán)繞”,在園中形成“茅屋臨水”,“拂檻流泉”[23]等景境。
其他處的孤峰山麓的營園大多也是俯流臨湖,如應(yīng)天府城內(nèi)清涼山之畔裓園,有“月灣”之景,又如鎮(zhèn)江府近郊黃鶴山辛氏園“其下兩溪盤回,清泉出其間”[24];蘇州府近郊虎丘塔影“鑿池成塔影”[25];湖州府近郊毗山別業(yè)“上屬山下面湖”[26];溫州府近郊華蓋山玉介園“鑿池匯泉”[10];杭州府近郊孤山別業(yè)“大桐際池”[27]而下臨西湖;應(yīng)天府遠郊雞籠山五柳居“枕鐘阜襟后湖”[28]等。這些孤山之麓營園理水于城內(nèi)則多因借溪流,居郊外則往往選址在水盛的湖區(qū)或鑿池匯泉,以平湖而映孤峰。
(2) 連續(xù)山脈與曲水疊池
連續(xù)的山勢所交錯形成的山谷山脊為山麓理水提供了更加多變的地形條件,其間筑園往往以中大型的園林為主,因此較之小型園林景境更加豐富,理水也更為復(fù)雜,除了俯流臨湖的基本格局外,更借助山麓的溪澗泉水依地勢形成曲折而富有層次的曲水,景境幽深而富有雅趣。江南地區(qū)連續(xù)山脈的山麓營園主要集中在太湖東北一帶,屬蘇州西遠郊諸山和無錫近郊惠錫山脈最盛,另常熟近郊虞山一脈亦有不少。
蘇州西郊近太湖處山脈連綿,雖遠離城市,在缺少山色的吳中地區(qū)仍吸引不少文人在此爭相營園。此地的山麓如果不近水,其營園往往于山中引泉水或者鑿溪澗,如晚香林中“就其寬衍處疏之,儼然成澗,澗成而靈龜出焉”[9]。引水還會進一步形成曲水繞園、飛瀑疊池的理水格局,如寒山別業(yè)中有曲澗“蜿蜒壑”,“眾山之水勢,奔而乍回”[29],形成千尺雪、飛魚峽等瀑布跌水。如果山麓臨水則與曲水形成多層次理水格局,如天平山莊“園外有長堤,桃柳曲橋,蟠屈湖面,橋盡抵園”,園內(nèi)則有山澗“桃源”從山左流出,流淌至山之右側(cè),“渡澗為小蘭亭,茂林修竹,曲水流觴”。[30]園內(nèi)水系回環(huán)曲折、高低疊落,與園外的湖面形成曠奧對比和動靜結(jié)合的關(guān)系。
無錫近郊西倚惠錫山脈,《惠山記》載其:“惠山有九峰,峰各有澗,澗各有塢,起伏層疊”[31]?;萆降谝环逯录礊榛蒎a山麓所在,此地位于兩山之間,地勢平緩而起伏有致,充沛的“二泉”之水為造園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此處營園皆充分利用水的豐厚資源,如王世貞評價黃園說:“山之泉為汲者,割其清余,浸渺渺如建瓴而下,東入秦、黃諸園。而黃氏為最勝”[32]。其他園林如愚公谷、寄暢園、惠麓小圃(王園)亦都采取引泉入園,然后疏以曲澗,最后疊注大池的做法。如惠麓小圃“引惠山泉此園,遇巧工而宛轉(zhuǎn),三疊中注大池”[32];又如寄暢園中“引‘懸淙’之流,梵為曲澗……曲澗水奔赴‘錦匯’”[33]。這些園林因受“二泉”之惠而兼得山色湖光與曲澗幽深之景。
常熟虞山山脈連綿而南臨尚湖,南北兩麓不同的山水環(huán)境造就了不同的園林景境以及理水格局。北麓的“藤溪”處于二山之間的谷地,外接河而前臨溪,又通過曲澗貫通全園,使得園林整體景境皆隨溪澗曲折布置而更顯深奧。南麓的拂水山房則位于山與湖之間,既遠借湖光之勝,又引拂水之澗造迂回婉轉(zhuǎn)之勢,曠奧交替,頗具層次。
其他如松江九峰地區(qū)的東、西佘山,其山麓園林總體是背山俯流的山水格局,但借助于山脈連續(xù)的地勢和錯綜復(fù)雜的地形,也有大量“曲水”的形態(tài)。如:西佘山居“有疏籬曲水,細柳平橋”[2];東山草堂中“瑟瑟流泉穿曲牗”[34];東佘山居此君軒“曲池環(huán)匝”[35];頑仙廬“曲水周遭十畝陰”[36]。此外,還有溫州府城遠郊旸湖別墅三面環(huán)山而前俯旸湖,山谷中有清泉環(huán)堂而成主景;又有海寧縣近郊黃山兩垞,“渡小橋,環(huán)溝為居”[37];鎮(zhèn)江府遠郊堯山竹江園“塹溝以周流水,環(huán)籬以域外”[38];等等。這些曲水更以人工引導(dǎo)溪流環(huán)繞建筑,形成富有層次的理水格局。
(3) 群山密布與泉涌澗沸
群山密布的山勢更加險要峻峭,形成崎嶇的山水環(huán)境。在這種山勢下的山麓營園往往范圍較大,但人工構(gòu)筑疏朗,通常沿著山路或者山澗呈帶狀布局,其理水在曲水縈繞的基礎(chǔ)上更加追求泉涌澗沸的動感。晚明時期此類山麓營園主要分布在紹興府、嚴州府、杭州府、金華府等地城市郊外和常州府宜興縣南面遠郊、湖州府長興縣西北遠郊等處。
紹興府近郊會稽山群山起伏,其中香爐峰下水踞山房,“溪流澎湃,兩石挾之而怒,至山房之左,有益奇橫,飛濤百尺,時濺人衣?lián)?,越中之泉莫勝此者”[12],斐園則利用“曲流回繞”[12]的方法來緩解高差,順應(yīng)山勢而因勢疏水,亦形成泉涌澗沸的非凡動勢;嚴州府淳安縣周邊也是群山密布,其中蜀阜“山下流水如三峽”[39],此地萬花草堂 “一鑒池開九曲偏”[39],同樣以曲折的帶狀理水來承接湍急的水勢;杭州府錢塘縣西溪山脈縱橫,理水強調(diào)對山澗飛瀑的收納,其中黃山下的橫山草堂可“憑欄醉目,觀星浪碎飛”[3],不僅觀其勢更聽其聲[注]根據(jù)江元祚《橫山草堂記》描述:“枕小澗,旦夕沸聲?!?;金華府遠郊靈動山房中泉水“委曲縱流,深壑琮琤不絕音,與風松相應(yīng),可一里許”[4],其中洶涌的帶狀曲水在山壑中奔騰近一里,形成縱向延伸的視、聽覺的深境。
群山密布的水勢往往巨大,有時園林理水需要以廣池來匯水,如金華府靈洞山房中“面山而臨所謂‘天池’者……盡受諸泉,泉盛而池溢”,園主另“疏兩溝,磬折環(huán)吾墻而匯于大池”[4]。湖州府遠郊杼山別業(yè)“鑿地得泉……沿溪而瀠洄……鑿廣池以涵沫”[40]。宜興縣遠郊南岳蘭墅中也有蘭墅“鑿巨陂納眾壑之匯”,并有“水聲自‘洗腸池’、‘卓錫泉’出”[8]。巨大的水量傾瀉而下,水石相激更強化了泉涌澗沸的水景效果,此類山麓理水借自然之勢再加以人工的整飭,充分收納了自然水景的動勢,更得天然之態(tài)。
晚明山麓營園中理水格局源于不同山水大環(huán)境的基礎(chǔ)條件,而不同的造園者基于對人工與天然的不同思考,并結(jié)合不同目標與功能所產(chǎn)生的布局巧思,使得晚明江南地區(qū)山麓營園理水各具特色。下文以晚明時期的錫惠愚公谷、虞山“藤溪”以及毗山別業(yè)為例,通過園林解讀進而復(fù)原其空間,深入考察山麓營園理水手法。
1.惠錫愚公谷——因勢疏水
愚公谷位于惠錫山麓惠山寺旁,占地約五十余畝,北倚惠山,前眺錫山,又有黃公澗水橫亙門前,處于地勢較陡的山麓環(huán)境中。鄒迪光[注]鄒迪光(1549-1625),字彥吉,號愚公,明代無錫人。萬歷二年(1574年)進士,初授工部主事,出為黃州府知府,后累官至湖廣提學副使。萬歷十七年(1589年)因吏議罷歸,隱居惠山之麓,卜筑園林愚公谷。鄒迪光工詩文,善畫山水。同時亦兼善音樂,在園中蓄養(yǎng)梨園兩部,選聲征歌,極盛一時。代表詩文集有《郁儀樓集》五十四卷、《調(diào)象庵稿》四十卷、《石語齋集》二十六卷、《文府滑稽》十二卷及《始青閣稿》二十四卷。在萬歷二十年(1592年)歸里后不久開始營造此園,歷經(jīng)十年之久完成。鄒迪光認為:“園林之勝,惟是山與水二物。無論二者俱無,與有山無水,有水無山不足稱勝,即山曠率而不能收水之情,水徑直而不能受山之趣”。[6]因此愚公谷中“山得其二,水得其四,屋得其三,竹樹得其一”[6],水在園林之中占有相當?shù)姆至?。筆者根據(jù)園記復(fù)原了其空間平面[注]愚公谷的平面復(fù)原以鄒迪光的《愚公谷記》為基礎(chǔ),通過鄒迪光《愚公谷詩六十首》及每首詩前的小序進行修正,同時也參考晚明時期園林畫中的建筑形式、空間尺度等。因為理解差異與資料的增補,作者所自繪的復(fù)原圖與汪菊淵先生在《中國古代園林史》中所載的“愚公谷平面想象圖”存在一定差異。(圖5)。
圖5 愚公谷平面復(fù)原圖
園主人將其理水手法總述為“引(二泉水)而歸之,為嶂障之,堰掩之,使之可停、可走、可續(xù)、可斷、可巨、可細,而惟吾之所用……澗以泉、池以泉,溝澮以泉,即盆盎亦以泉”[6]。愚公谷中之水皆來自二泉,泉水自正門處引入園后,借助起伏的地勢及人工的崗阜堤堰,作三折而瀉于玉荷浸、溫涼沼兩池,再經(jīng)由“蕖梁”聚于大池“拍浮”,最后注入外河,形成完整的水系。因地勢形成了紛繁多樣的水體形態(tài),收而為溪澗,放而為池沼,回環(huán)曲折,極盡變化,總計三放二收。其中包括二處線型水景和五處較大的池沼面狀水景,前者為自春申澗至“倚鍛處”的六十余丈溪澗,以及蝶慕橑、茅齋、靈露廨所依附的澗水;后者包括玉荷浸、溫涼沼、拍浮、流梵渡,淥水。此外,還有幾處瀑布和諸多小型池塘。
(1) 澗水
自春申澗至“倚鍛處”的溪澗最富有變化,泉水經(jīng)黃公澗于“春申澗一曲”而被借勢引水,形成蜿蜒奔騰的溪澗,溪澗兩側(cè)有樹木環(huán)抱,形成線性的引導(dǎo)空間。澗水共三折,總長五十余丈,地勢下降數(shù)丈。園主人巧妙地運用五處堰壩逐漸緩解水勢,使得上游澗水與下游澗水的景境又產(chǎn)生諸多的變化:上游澗水依山勢而下,“勢如建瓴,度不可御”;中澗溪流回環(huán)曲折,在五處堰壩的截堵下,水勢從容緩和;下游溪澗則在流經(jīng)第三折處,忽然潛入地下而消失不見,至瓠葉廊處又涌現(xiàn)地面[注]鄒迪光的《愚公谷記》描述:“循廊而下,復(fù)躍廊之上,雖奔馬疾車無以及之?!?,而后在“倚鍛處”經(jīng)第六堰一瀉而下,匯入玉荷浸。上、中、下三澗營造出跌落、緩流、急流以及暗流等水景效果,最末端更利用堰壩形成落瀑“洗耳泉”,是全園理水的高潮。另有一水脈從“拍浮”大池引入三疑嶺一區(qū),時隱時現(xiàn)而匯入“淥水”。
(2) 池沼
玉荷浸、溫涼沼兩池西接入口陡坡,北倚頻伽嶺,東望三疑嶺,構(gòu)成全園山水格局的核心部分。兩處池沼占地各有一畝左右,承接入口溪澗之水,彼此相連,形成東西向縱深的長湖,其間有木香徑與射鴨陂兩堤深入水面,中以曲橋溝通南北兩岸,又有凈月亭佇立其上,以此對水面空間形成分隔。
兩池水經(jīng)第六堰“蕖梁”,“散而復(fù)合,匯而復(fù)奔”[6],跌落匯入大池“拍浮”?!芭母 敝黧w為一方塘,大約四畝,東倚三疑嶺,南接內(nèi)苑區(qū),東南面還有二島,景境曠遠而富有層次,西南面又留出水尾,水流于此注入外河,整個水系在此收束。而另有一水被引入三疑嶺匯為“淥水”,環(huán)抱于崗阜土丘之中,不足畝許,幽靜的深潭景境與前者形成強烈的對比。其他池沼則獨立于主水系之外,如位于菩提場前的流梵渡,方塘畝許,作為奉佛場所的入口,頗有禪意。
(3) 瀑布
全園瀑布疊水總共三處,分別為入口引水處的“春申第一曲”,澗水與玉荷浸交接處的“倚鍛處”以及溫涼沼與“拍浮”交接處的“蕖梁”?!按荷甑谝磺睘閳@林的入口,“澗所從注不大,猛厲而引入”[41],空間由開闊收縮為線性;“倚鍛處”為中間段:“雨后懸瀑如練,長有丈許……乘高注下,故勢極猛”[6],空間再由狹窄而豁然開朗;“蕖梁”為收尾段,“石亦益嵯岈,水亦益怒,水與石擊”[6],空間經(jīng)過短暫的收束之后更為曠遠。可以看到這些水景借助外部的水源與雨水,將造景與自然變化充分聯(lián)系起來。
整體上,愚公谷以多層臺地的空間結(jié)構(gòu)層層導(dǎo)引,因勢疏水:最高一層地勢陡峭,僅有線型澗水與連廊引導(dǎo)空間,澗水順應(yīng)地形變化,是全園理水的精華所在;第二層地勢稍緩,開鑿出兩處面狀的水面,并有各類建筑沿水展開,同時利用環(huán)池的崗阜丘陵建置了亭、廊、閣等觀景與點景建筑物,用以遠望水面以及遙借遠景;最低一層地勢緩和,因此水面也最為遼闊,不僅有許多臨水觀景平臺與構(gòu)筑,大量的起居建筑也臨池而建。這樣結(jié)合地形而進行的開源引水與構(gòu)建不僅沒有破壞原有的自然風貌,反而使得山水關(guān)系更為緊密,景色也更豐富多樣。
2.虞山“藤溪”——分流回環(huán)
“藤溪”在常熟虞山北麓,原為隱士孫柚[注]孫柚(1540-1591),字禹錫,號遂初,又號淮南,明代常熟人。太學生、曲家。著有《藤溪詩》《蘇門稿》《虞山記游》,又撰傳奇《琴心記》。于萬歷年間始建,后由顧云鴻[注]顧云鴻(1566-1607),字朗仲,號鳧乙,明代常熟人。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舉人,第二年即罷歸卜筑藤溪?!?乾隆)江南通志》評價其:“研精六籍,一句一義少有抵牾,穿穴古今訓故,疏通證明而后已。為古文詞,筆力雄健,頡頏古人?!庇谌f歷二十九年(1601年)購得進行復(fù)建。園位于“二山之間”,地勢低洼,“南對虞山之縱,北對小山之橫”[13]。園內(nèi)“古藤盤繞,澗壑泓然”[42],其理水以線性溪澗為主,曲而深的澗水順應(yīng)了緩和的地勢,充分塑造了園林“幽絕”的氛圍。筆者根據(jù)《藤溪記》與《藤溪山居記》對園林進行了空間平面復(fù)原(圖6)。
圖6 藤溪平面復(fù)原圖
“藤溪”北接外河,西臨前溪。園內(nèi)引清泉鑿成上、下二級澗水,兩級澗水縈繞回環(huán)串起了幾乎所有的景境。園中的三處面狀水景都面積不大,皆由澗水局部擴大而成。園林在北端盡頭則沿著外河而造景,充分吸納了園外的平疇沃野,而又兼得曠遠之境。
(1) 溪澗
園內(nèi)理水以線型的澗水最為突出,澗水自洞口出分而為兩級,高低錯落,至藤溪草堂低地后合匯于主堂四周的環(huán)溪,最后北入外河。上級澗水“以受泉自山來者,奔流跳沫,傍激注射”[13],往西繞行經(jīng)過曇華庵、叢桂軒,流經(jīng)寒香徑,而匯于草堂環(huán)溪西側(cè);下級澗水“水泉淙淙,錯出于敗岸石罅中……澗流夾竹間”[13],其一支曲折宛轉(zhuǎn)匯于藤溪草堂南側(cè),另一支“迤邐至疏離流水”[13],向下匯入園西南側(cè)的入口方池。主堂“顧四周為廊,廊下環(huán)為溪,以受澗入”[13],環(huán)溪最后經(jīng)由東北側(cè)“北阜”匯入外河。
此園還通過北側(cè)的外河與西面的前溪來組織景點。從藤溪前門跨前溪而入,有老藤橫偃溪上而成門景,而后“入林九曲又由梅間乃下前溪”[43],并在溪中建三面臨水的梅臺,可觀園外對岸的桃李,打破了園林邊界。還有園西北盡端的銷夏軒、泠然亭,二者皆南倚竹林,北瞰外河,池岸“桃花百樹,間以紅綠”,隔岸又可見“山田數(shù)畝”[43],亦擴展了園林景境。
(2)池沼
園中的池沼都較小,皆因建筑而鑿,其中兩處擴溪澗而成,另外一處匯溪流之尾而成方池。叢桂軒外有“夫容(芙蓉)沼,沼上松龕三”[43],飲虬亭“下浚以池,照之影”[43]。以上兩處景境皆跨溪澗而入,推測應(yīng)當是引溪澗水而成。另一處是藤溪后門處的“方池平橋”[43],作為入門的小景,當是下級溪澗的一支所匯。
整體上,“藤溪”所處的洼地東西兩側(cè)皆有高隴且由南向北傾斜。因此園外溪水與園內(nèi)的上、下兩級澗水皆由南而北形成三股縱深的流水。三者所處的地勢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理水方式。園內(nèi)的上級澗水位于高隴上,地勢最高而傾斜最陡,加之澗水來源于山泉,水勢湍急,并向兩側(cè)的洼地“旁激注射”[13],澗水通過東西回環(huán)和被截取為池沼的方式逐漸削減了水勢,建筑皆依澗水并鑿池成影;下級澗水與上級澗水水源相同,通過“懸泉”跌落于隴下,位置較低且地勢平和,順隴緩緩流淌,經(jīng)竹間而匯于環(huán)溪,沿途則以植物造景為主[注]孫柚的《藤溪記》:“木香盈架,榆柳垂陰,迤邐至疏籬流水,老梅婆娑?!?;園外溪水則“溪澗所自合”,時寬時窄而富于變化,溪水開闊處“可坐而觴者二十人”[43],狹窄處則老藤橫偃,并借勢跨水為橋,空間開合有致。最后,處于地勢最低處的藤溪草堂,以環(huán)溪的形式匯聚眾水而成為全園的高潮,并通過引水外河進一步延展了園林的邊界空間。
3.毗山別業(yè)——憑湖涵山
“毗山”[注](成化)烏程縣志:“縣東北五里大溪上,突然獨峙,與城相毗而近,故名。”位于湖州府近郊,有南朝著名詩人柳揮任吳興太守時的“讀書臺”遺跡。潘季馴[注]潘季馴(1521-1595),字時良,號印川。明代烏程人,治理黃河的水利專家。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進士,歷任工、刑、兵部尚書。與王世貞是兒女親家,交往甚密。著有《留余堂集》于萬歷十二年(1584)被貶回鄉(xiāng)后在其舊址上營建“毗山別業(yè)”,作為歸隱之處,其孫潘湛后又加以整飭“以奉親歡”。園林“因山高下”[26],充分利用其下的荇湖使水體與山體形成多層次的呼應(yīng)。筆者根據(jù)《毗山別業(yè)記》對其園林空間進行復(fù)原(圖7)。
圖7 毗山別業(yè)平面復(fù)原圖
園中有兩處大型的水面“荇湖”與“荷池”,都在十畝以上,分別位于山下平地園林入口和山趾平緩之處。又有兩處線型的流水,一處為山岡下的“小渠”,另一處為“東注如帶”的荇湖之水。還有一高一低的兩處泉。
(1) 兩湖
兩湖奠定了園林的理水格局,其中方池荇湖橫亙于山前,湖中有許多小山狀的立石,“水石相錯,成聲成色”,有長堤縱跨于荇湖之上連接兩岸,形成開闊的入口空間。堤盡頭的小山崗?fù)ㄟ^曲橋與西側(cè)的明月渚相連,“北分荇湖為曲沼”,逐漸收縮空間。“荷池”位于山凹處,西倚小崗,北靠山巖,由崗下的小渠往東漫延而成。東北岸山隩又有櫻桃塢、梅雪苑、野鹿坪等臺地構(gòu)筑層層上升,對“荷池”形成圍合之勢,山水緊密相依。湖中則有“菡萏十畝,如浣花濯錦”[26],僅有橋“蓮葉渡”連接兩岸,對水面進行劃分,此處空間再一次開敞,但已然較荇湖幽閉許多。
(2) 兩流、兩泉
園中的流水分別與兩湖相接,其一從崗下沿“小渠”至“荷池”,水流逐漸擴大;其二是由荇湖之水“東注如帶”,水面由大而逐漸縮小,并繞行到“荷池”外圍。兩者之間“為小圃名‘菊柴’”,其上有“榴墅”[26],使得兩個水系互相耦合,形成山下有湖、湖中有山的格局。
園中有兩處泉水,其一作為荷池的水源:“竅山為巖,泉從中出,噴玉吐乳,如一部清商”[26],穿行于竹林間,跌入“荷池”。另一處位于高處的“野鹿坪”上,“泉出石罅……環(huán)泉而藝顧渚茶”[26],泉茶相映形成一處雅致的小水景。
總體上,全園理水“因山高下”形成了三個層次的山水關(guān)系,分別為山下平湖、山麓荷池和山腹“茶嶼”。最下層位于山下平地,憑借荇湖之水,以長堤通園,小崗二分荇湖,可見山水全貌,構(gòu)成山襲湖繞的關(guān)系;第二層為“荷池”東北面依山而筑的層層建筑與果林,“荷池”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圃,如楔入山體一般,山間又有小泉噴涌而下,外圍則有荇湖之水“東注如帶”,形成水浸山抱的格局;第三層位于更高位置的山腹,已入深林,不僅有泉水小景營造幽奧之境,更能借此開闊處回望山水勝景,“溪山樓閣,水云煙樹,可徼而致也”,造就水借山勝的態(tài)勢。三層臺地通過巧妙的理水密切了山水關(guān)系,達到了山水互滲的空間視覺效果。
1.理水手法總結(jié)
晚明山麓營園無論在地勢較陡峭處、平緩處或是山下的平地都形成了較為多樣而極具藝術(shù)性的理水手法。文人園主能因地制宜地去疏導(dǎo)或是塑造園中水景,形成不同的理水類型并將其與其他造園要素巧妙地結(jié)合,同時強調(diào)理水在山麓空間序列中的引導(dǎo)性作用,也意識到理水在曠奧交替的游觀體驗中所起的構(gòu)建性作用。
(1)理水類型
①水型
山麓營園理水類型根據(jù)所處的地勢變化而不同,一般有線型溪澗、面狀池沼以及點狀水體。
“疏渠引泉脈”所成的線型溪澗在不同的地勢中都存在。陡峭處的水勢往往較大,或順勢跌下“一曲直下五丈許”[41],又或是“委曲縱流,深壑琮琤不絕音”。地勢緩和之處的澗水,則常常形成“環(huán)溪”形式,“分流以自環(huán),環(huán)多而相映絡(luò)”,便于接受各處的山澗水。澗水奔流于山下則形成多層次的疊水,或“三疊而注入大池”,又或疏導(dǎo)成為潺潺的溪流。此外,有時也會引園外之水繞園而形成環(huán)溝,與自上而下的山澗構(gòu)成橫向與縱向的對比。
面狀的池沼一般位于山勢緩和處及山下,形式有方池、曲沼,也有“曲池環(huán)匝”的特殊形態(tài)。晚明園林中的方池雖然開始衰退,但是山麓營園中仍然有部分保留,以堂前入口處居多,亦有“奉大士前臨池較方”[10],其他地方大多都根據(jù)地形鑿以曲池,形狀不盡相同。池沼規(guī)模通常畝許上下,位于山下平地則往往在十畝以上甚至達到上百畝。大型的山下的平湖可通過倒影來收攝山景全貌。
涌泉、瀑布等點狀水體大多位于清泉源頭或溪澗跌落處,泉水從巖中石罅中涌出,或“高巖縣(懸)流”,或“噴玉吐乳”,形成極具動感的跌水、噴水。有些泉源還會飾以龍口,如惠麓小圃中“泉出龍口灌池中”[32],玉介園的清泉“龍口如注”[10]。此外,不同水流間的交匯處也往往形成懸瀑,如愚公谷的“倚鍛處”及“蕖梁”和寄暢園“飛泉”,這些轉(zhuǎn)折處瀑布漫延后往往于周邊形成雅致的小景,如“茶嶼”“清泉映竹”等,成為引人駐足之處。
②岸型
山麓營園理水的駁岸形式隨著水形以及地勢不同也有多種類型。較小的線型流水兩岸如惠麓小圃“壘赤石為小澗……深僅可尺余,淺不過三寸”[32],澗水中還常常以“文石一承其穴,水激上飛如琴瑟”[32]。亦有澗水旁倚一側(cè)高地,形成俯瞰的效果,如藤溪“隴瞰澗”,抑或是兩岸地勢皆高而水位低而形成水崖,構(gòu)成“峭壁回湍”[30]的深澗景境,如橫山草堂中澗水“兩崖相夾,如泊富春山下”[3]。
面狀池沼的駁岸形式更為多樣,有灘、涯、堤、渚、島等?;騾⒉钊胨?,如愚公谷“醉石灘”,“長七丈許,橫半之,砌以石,石大小錯置,似離披醉倒將赴河狀”[6];或“且平且直”[6],如“淥水涯”;或內(nèi)凹而形成深潭,如西林“遁谷”“降膠而凹卻,入水深”[5]。大型的湖水往往有長堤深入水面,如寓山園的“踏香堤”,旸湖別墅“其陽為堤千赤以限湖波”[44],亦有渚、島或者立石散布水中,劃分水面,如毗山別業(yè)“明月渚”“其西平沙幾割湖之半”[26]。
(2) 空間序列
山麓營園的空間序列基本可以分為兩種:或由外入內(nèi),從山外而入深林,或由內(nèi)往外,經(jīng)山林而下平地。二者都借助水系引導(dǎo)游線的發(fā)展與空間序列的展開,水的收放更直接形成空間曠奧的對比。以愚公谷為例,進園首先跨澗而入門,“跨澗”是游徑開始的暗示,繼而由線型澗水引人入境,并通過多次的跨澗強化體驗。至“洗耳泉”,溪澗一瀉而下,瀑布之景提示空間轉(zhuǎn)化,至此進入到玉荷浸、溫涼沼一區(qū),景境豁然開朗。水至“蕖梁”空間又一次收束,過“蕖梁”則有大池橫亙眼前,景境最為曠遠,成為空間的高潮。另外,還有一支水入三疑嶺嶺下而匯聚成環(huán)抱于小崗中的深潭,成為另一幽境??傮w空間隨水而展開,景境隨水的開合而曠奧交替,兩相對比。游線上則是跨溪而入,順澗而游,最后俯瞰池湖,由深境而入曠遠。
也有游線則反其道而行之,以毗山別業(yè)為例,入口經(jīng)由長堤而入園,入園過小崗后沿小渠逆流而上,空間第一次收束。至東則有小渠漫延而成十畝荷池,還有山泉從巖石涌出注入池沼,空間雖再次開敞,但已經(jīng)三面環(huán)山,清泉下注更暗示已經(jīng)進入山林。而后山腹水景進一步縮小,清泉所成“茶嶼”渲染了山林深境的幽奧。此類空間序列則是由曠遠而入幽境。
當然,兩種空間序列并沒有嚴格的區(qū)別,許多園林都設(shè)有兩門,如藤溪前門由外河逆溪澗而上,其后門則是順澗水而入外河。愚公谷也可由東門直達內(nèi)苑區(qū)而直面大池,都實現(xiàn)了空間上的曠奧交替。
(3)相關(guān)造景要素
① 建筑
山麓營園中的建筑如堂、舫、榭、亭、臺、廊等與水體關(guān)系密切,許多建筑因水成景,借助山麓多變的地勢形成了臨水、望水、環(huán)水三種格局。其中兼具觀景與點景功能的亭最受青睞,位置最為靈活,與山麓各類形態(tài)的水形成了積極的互動。有因泉而亭、跨澗為亭、臨溪為亭、堤上為亭、渡口為亭、水中為亭等。眾多的亭的建置不僅便于游人駐足觀水,也作為視覺焦點豐富了山麓水景的層次。
總體上,臨水的建筑因水的類型、位置不同而不同,其中以堂最為突出,或枕方池,或是前后都臨湖,甚至還有如惠麓小圃“分泉引之,穿舍而北出”[32]。其他則以水榭、水亭“緣潭而立”[5],也用水廊沿池而延展,以獲得良好的觀水視線與臨水游線。而跌落的溪流一側(cè)則常設(shè)置高低錯落的山廊,如愚公谷入口處的長廊臨流而建,加強線性空間的引導(dǎo)性,同時也將亭、臺等觀景構(gòu)筑物置于澗水一旁,如藤溪“三面臨水”的梅臺。溪澗還多以小橋連接兩岸,如東佘山居中“由亭渡石梁一灣”[35],亭橋結(jié)合更加深了景境。此外,因奉佛之所多臨方池,其建筑也因臨池而景境敞亮。
望水的建筑是山麓理水最具特色的類型,其往往與山麓的高地結(jié)合,或踞于池畔高崗俯瞰大池,如愚公谷的“枝峰閣”可俯瞰玉河浸,玉介園爽然臺“下瞰方池泉涓”[10]。又或者筑高樓以望水,如蘭墅中“建嵬閣瞰西溪之流”,寄暢園環(huán)翠樓俯瞰大池“錦匯漪”。另外,望水建筑也常常布置在涌泉、飛瀑等點狀水景周邊,以獲得坐而望瀑的效果,以臺、亭最為常見,還有就巖石旁筑屋以觀水,如寄暢園的“小憩”可觀“泉由石隙瀉沼中”[33],又如毗山別業(yè)倚巖筑讀書屋,亦能觀“泉從(巖)中出,噴玉吐乳”[26]。
環(huán)水的建筑一般建置在半島、島嶼之上,如西林的蕭閣“卜于嶼”,空香閣“卜于島”?;蛄⒂趦傻讨g,如愚公谷中凈月亭,“亭在兩池中”[6],又或者佇立于水中,如寄暢園涵碧亭,“亭在水中央”[33]。還有建筑被溪水環(huán)繞而形成環(huán)水的景境,如兩垞的“荷館”環(huán)溝為居,“藤溪”的環(huán)溪草堂則周以廊而下瞰環(huán)溪,追求濠濮間想的意趣。
②植物
山麓營園中的植物也被精心選擇,有所謂“桃則溪之,梅則嶼之,竹則林之”[30]的通常做法。因《詩經(jīng)·鄭風》中有:“山有扶蘇,隰有荷華”,文人營園也常選扶蘇、荷花。一般溪澗兩側(cè)搭配以桃、柳為主,其他如梅、梧桐、橙櫞、芙蓉、李樹等也多有使用。有時候根據(jù)地勢的高低,溪澗兩側(cè)的植物搭配會有所變化,如愚公谷入口的上澗第植桃梅,“時時有桃花流出,不減武陵溪”,下澗流水則茂林環(huán)抱更顯幽深;“藤溪”上澗“左藤右檀”,下澗則“夾竹間”。若追求“曲水流觴”之景則其周邊皆種竹,既營造文人氣息,又符合“竹宜筑土為垅,環(huán)水為溪”[1]的特性。
池沼內(nèi)以藻、芙蕖等水生植物為主,特別是奉佛之所前臨的方池“環(huán)視千柄芙蓉,又似蓮座莊嚴”[11],需具有禪意;而池沼水畔的種植仍以桃、柳搭配為主,也有小型喬木如“緣木芙蓉,紅白間之”[19]或是“池邊栽植紅楓”[35],亦有大喬木如“大桐際池”[27]。還有黃葵、秋海棠、僧鞋菊、雁來紅、剪秋紗之類秋色葉花木點綴周圍,鋪列如錦,色彩豐富。另小池與竹林搭配則較為素雅,尤以泉與竹搭配形成的“映竹見懸泉”景境備受推崇。
較大型的湖泊中島嶼或者長堤上也叢植各類植物,如西林蕭閣“卜于嶼,長松匝之”、空香閣“卜于島,竹木叢之”[5],又如毗山別業(yè)中曲沼中“沼上碧梧若干”[26]。島上的植物景境一般較為純粹,堤上則常植柳,如毗山別業(yè)入口長堤上“楊柳依依”,也有如愚公谷射鴨陂“兩涯桃梅錯植,芙蓉綴之”[41],形成延展水中的多層次花徑。
③自然天象
山麓營園的理水也十分注意結(jié)合自然天象的變化,從晝夜光照的變化中獲得不同景境。如愚公谷入口溪澗“得月而練,得日而耀”[6],又如傍晚時分的寓山園讓鷗池,“及于夕藹斜晦,迷離蘆蓼,金波注射,纖玉驚騰,四顧泱漭,恍與天光一色”[11]。一些園林尤其注重對于月色的利用,鄒迪光有“月色則以得水更妙”[6]的議論,其評價愚公谷中“所最勝者,金烏乍匿,玉兔漸起,錫山浮屠,與旁園云樹,從波搖裔,池中藻荇,時時為月穿破,粉堞參差,又來助皓如銀世界”[6],對淥水涯則有“梳風弄月,吾園惟此最宜”[6]的自譽,其他如西林“景榭”,“緣潭而立,得月則水中之樓閣皆可俯而有也”[5]。毗山別業(yè)中明月渚“受月最佳”[26]。藤溪中亦有“秋清月出,山色湖光,精光涌鑠”[43]的景境。
文人園主不僅關(guān)注水景晝夜的變化,也注重四季的流變。春時春水初生,園中水勢漸盛,寄暢園中有“若峽春流,盤喎飛沫”[33]的景色;秋時寒意漸起,藤溪又有“夫容(池)作霧,如在紫絲障”[43]的變化;而至夏季時,泉水“其甘如飴,盛夏冰齒”[4],愚公谷的水邊林下“長夏可當清涼界”[41];冬時山麓大雪紛飛,又有天平山莊中“銀濤蹴起,掀翻五泄,搗碎龍湫,世上偉觀”[31]的壯麗景色。
另外,許多園林充分利用降雨來強化園中水境。如愚公谷“倚鍛處”和“蕖梁”都有“雨后懸瀑如練”的景象,又如拂水山莊中“雨過泉雍,水石斗擊”,形成“拂水縣(懸)流,天河俱會”[45]的震撼場面。
2.與城市營園理水的比較
山麓營園理水是晚明時期江南園林營建手法發(fā)展嬗變的一個突出表征,它與同時代城市營園理水雖有一定理念上的相通,更多表現(xiàn)出極大的差異性。不論宏觀的理水格局,還是具體的空間序列以及細部的處理手法與要素,都存在不同甚至相反的安排與做法。通過二者比較,可進一步看出晚明山麓營園理水的鮮明特征。
在理水格局方面,城市園林的小園理水一般以大池為中心,其他要素圍繞水池布置,如文震孟藥圃、徐子本園;大園則在以廣池為中心的基礎(chǔ)上再將水分流環(huán)繞假山而形成帶狀水系,如王世貞弇山園、潘允端豫園、王心一歸田園居等。山麓園林的理水格局則因環(huán)境不同而有較大差異,總體上弱化中心而更關(guān)注水與山的關(guān)系,如孤峰山麓中的園林通常背山臨水,園中之廣池往往偏于外側(cè)以能映山,甚至入門便能見水;連續(xù)山脈下的園林則在背山臨水的基礎(chǔ)上,形成曲水疊水的格局,曲水自上而下,環(huán)繞園林,消減高差并串聯(lián)景境,最后再匯于大池。群山之下的園林水系則常常沿山澗、飛瀑展開,呈帶狀分布,更強調(diào)水的動勢。
在形態(tài)方面,城市園林一般以面狀靜水為主,兼有線狀流水,而點狀的瀑布則較為少見。山麓園林則分層處理,山勢陡峭處以線型流水結(jié)合點狀涌水為主,極具動勢;山勢緩和處則繞以環(huán)溪與小型的池沼,兩種形態(tài)轉(zhuǎn)折之處也多采用飛瀑;山下平地以湖池匯水,一般面積較大,并利用堤、島等形成多種層次。
在空間序列上,城市園林的理水通常在入口轉(zhuǎn)折或者大假山后以大水面形成中心,再溪流縈繞形成小水面,空間由開闊入幽深。山麓園林中由山外而入深林的空間序列與之相似,但更多時候園主將園門內(nèi)移或故意繞道設(shè)置在山中,順應(yīng)水的動勢而形成從點狀到線狀,再匯于面狀的序列,由深境而得曠遠。
在造園要素方面,城市園林的理水需要與人工假山結(jié)合,以營造出溪、澗、潭、瀑等多樣的水景,其理水往往與筑山一同考慮。山麓園林理水皆與山勢自然銜接,理水并不需要假山的輔助,更顯天然。其次,城市園林中建筑與水的處理關(guān)系較為單一,以臨水為主。而山麓營園中變化的地勢讓水與建筑形成了多層次關(guān)系,以望、臨、環(huán)等理水方式提供人與水的多樣接觸,營造更為豐富的景觀體驗。植物方面,兩者在池畔植物的搭配上并無較大的差異,但在線形流水上,山麓營園往往根據(jù)澗水的高差變化而搭配不同的植物,甚至上、下澗水兩岸的植物都不盡相同。此外,山麓水景往往更能收納自然天象的變化,靈敏地反映四季的流變。
綜上,晚明江南地區(qū)山麓園林理水借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晚明文人美學素養(yǎng),形成了高超的手法和成熟的思想,是晚明造園藝術(shù)發(fā)展到高峰的代表之一。山麓營園既受到山水大環(huán)境的影響,卻又能因地制宜并融入人工的巧思,錫惠愚公谷、虞山藤溪、毗山別業(yè)皆對不同山水條件給出了精彩的理水方案。愚公谷通過多層臺地的布局,層層疏導(dǎo)地勢陡峭處的山麓各類水體,使得山水緊密相依,既“收水之情”又能“受山之趣”;虞山藤溪則順應(yīng)三股傾斜而下的溪澗,借水勢以成景,三股流水各不相同而又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盡顯天然之態(tài);毗山別業(yè)則憑借山下的大湖,“因山高下”形成三層次的山水關(guān)系,提供三種不同的山水觀感。三者的理水“有法而無式”,但又都能得山水之妙趣。晚明文人造園更多從真山真水獲得靈感,山麓營園的理水逐漸與城市營園理水拉開了距離,形成了獨特的理念與風格,最后又反過來影響城市園林,使其從單純的山水相依發(fā)展到多種形式的山水相襲,特別是圍繞假山所營造的各類澗水形式的應(yīng)用愈發(fā)廣泛,使得園林的理水手法更加多樣、更加細膩??梢钥隙ǎ仙铰礌I園的理水手法,雖然非晚明時期的主流,但對當時和之后眾多名園理水的大放異彩起著極大的啟發(fā)引導(dǎo)與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