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俊喜
摘要:不健康的心理現(xiàn)象在我國高校大量存在,大學生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偏低,心理問題的發(fā)生率較髙,這是現(xiàn)今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普遍現(xiàn)象。高校為滿足大學生心理健康設立心理咨詢中心幫助大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因其服務于個別學生的心理輔導,在服務范圍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學校社會工作作為社會工作的分支之一,在價值觀及理論指導上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許多共通之處,可以運用社會工作專業(yè)的原則、方法及技巧服務于大學生,與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相輔相成。本文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為切入點,分析學校社會工作介入的可能性與必然性,探索學校社會工作介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
關鍵詞:學校社會工作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介入模式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9-0152-02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及問題
目前高校大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是高校主要任務。現(xiàn)今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中,我國有一半以上的高校設立了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教育在我國高校得到了較快發(fā)展。但不可忽視,由于傳統(tǒng)思想觀念、工作機制不完善、人員配備不足等因素,很多學生并不認可心理咨詢,使學校心理咨詢面臨諸多挑戰(zhàn)。首先,很多大學生固有思想認為心理咨詢中心是有心理疾病人咨詢的地方,因此在遇到心理困惑時,不愿尋求心理咨詢教師的幫助;其次,心理咨詢人員多半為中年教師,與大學生思想存在一定差距,致使大學生寧可找朋輩人傾訴,也不愿找專業(yè)的心理咨詢人員交流;此外,大學生普遍認為傳統(tǒng)師生關系中,老師對待學生多半是控制、管轄和教育,缺少朋友之間的平和與親近,這種關系認知阻礙了學校教師更多地了解大學生的所思所想。綜合以上幾點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制發(fā)展還有很多的不足,需要引入新的方法和教育途徑,來不斷完善傳統(tǒng)心理健康模式。
二、學校社會工作介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可行性分析
(1)學校社會工作。隨著社會問題的不斷涌現(xiàn)和復雜化,社會工作正逐漸在專業(yè)領域發(fā)揮重要作用。學校社會工作主要以利他主義價值觀為導向,以助人自助為根本目標,幫助學生正常學習和健康成長為目的,其價值觀及理念指導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脈相承。
學校社會工作在服務、解決學生問題上主要包括三種方式:一是治療型社會工作,是針對“問題學生”失常的心理和行為而開展的工作;二是變遷型社會工作,是為了讓學生適應社會的劇烈變遷而開展的工作,包括生活健康、學業(yè)健康和就業(yè)健康;三是社區(qū)—學校型學校社會工作,它把社會工作延伸到學校外的社區(qū),對學生定期跟蹤調查等,同時開展社區(qū)服務,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成長空間。以上三種方式,在具體的實踐中,需要依據(jù)不同性質的問題,采用不同的方式,提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2)學校社會工作介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行性分析。可能性分析。學校社會工作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對學生的心理情緒困擾進行健康和教育,二者的價值觀與理念存在很多相通之處。首先二者指導思想一致。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學知識為基礎,社會工作指導思想雖略有不同,但其理論體系深受心理學影響,很多理論應用例如認知行為主義、精神分析理論等都是借鑒心理學逐步發(fā)展,因此能夠勝任高校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其次二者教育目的相同。學校社會工作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都是為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從以上幾點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學校社會工作介入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具有可行性。
必然性分析。學校社會工作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雖有共通之處,但二者的側重點不同,使學校社會工作與高校已有的心理健康體系相互補充,這成為學校社會工作介入的關鍵。
二者之間的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服務范圍不同。心理咨詢中心主要是個別輔導,即使有些高校要求心理咨詢中心開設心理健康方面的選修課程,但真正針對的對象依然是前來咨詢中心尋求幫助的少數(shù)學生。學校社會工作開展的服務是面對全校不同年級的學生,為他們開展小組活動、社區(qū)教育。二是介入階段不同。高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咨詢對象是已經(jīng)存在心理問題的大學生,屬于心理問題的后期階段,而學校社會工作提供的是預防和初期引導,是心理問題的初期階段。三是運用方法不同。高校心理咨詢中心運用的是心理學的專業(yè)健康知識;學校社會工作運用的是社會工作專業(yè)方法,包括個案、小組、社區(qū)工作以及具體的專業(yè)技巧。四是工作人員不同。高校心理健康人員多半是中年教師;學校社會工作的工作人員是社會工作的專業(yè)學生,更加了解大學生的需要,與學生之間更容易建立融洽的專業(yè)關系,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困境。綜上所述,學校社會工作介入現(xiàn)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機制當中,二者相輔相成,相互補充和完善,可以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心理服務。 (下轉第151頁)(上接第152頁)
三、學校社會工作介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體實施方法
(1)小組工作。小組工作方法是指在工作者指導下、將兩個以上具有共同需求或相似社會問題的成員組織在一起而開展互動性活動的團體。與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個別健康不同,開展小組工作是以團體的形式開展,可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主題廣泛。在團體工作中社會工作者注重發(fā)揮團隊作用促使學生在互動中成長,并通過各項專業(yè)系統(tǒng)的團隊訓練,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緩解釋放心理壓力。根據(jù)不同的人群可以開展具體活動,包括:畢業(yè)生就業(yè)壓力和新生環(huán)境適應問題小組,職場面試指南講座,異地環(huán)境適應問題團體活動,寢室矛盾主題小組等。實施步驟:一是開展實踐調研訪談。了解大學生面臨的所有心理困擾,整理為系列主題,為開展小組主題活動做準備。二是確定小組主題、制訂工作計劃。選定要開展的主題活動,制訂詳細的工作計劃,計劃的內容應涵蓋小組規(guī)模、工作時間和地點、需要鏈接的資源、活動開展的具體內容等。三是組員的招募及遴選。組員的招募可以在輔導員配合之下完成,學生也可以自愿到學校社工服務站報名咨詢。四是正式開展小組活動。小組活動主要包括:前期階段,主要任務是確定小組目標和原則,小組成員之間關系的建構;中期轉折階段,主要任務是探討小組主題、分析原因、發(fā)表觀點;后期成熟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提出建議、紓解離別感傷,為小組結束做準備。
(2)社區(qū)工作。社區(qū)工作方法致力于為其構建家庭—群體—組織—社區(qū)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運用專業(yè)的理論、技巧和模式,社會工作者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促進溝通與理解,全方位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為大學生以后更好地融入社會打下基礎。在運用社區(qū)工作方法時,注重發(fā)揮社區(qū)資源,可通過拓展活動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主題活動,增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信任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四、完善高校心理健康系統(tǒng)機制
學校社會工作運用社會工作專業(yè)的理論與方法,介入高校心理健康體系,建構完整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形成高校心理健康中心—高校輔導員教育—學校社會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全方位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tǒng),各部門之間相互促進,形成合力作用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彌補現(xiàn)有高校心理健康體系的不足,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咨詢途徑,使學校更好地掌握學生動態(tài),引導學生健康地發(fā)展。最后,由于我國社會工作實務發(fā)展尚在初期探索實踐階段,介入的具體條件、需要配合的部門等還需要更多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
參考文獻:
[1]周仁會.大中學生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者培訓體系建構與初步驗證[D].西南大學,2008.
[2]李兆良.大學生心理問題例診斷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4(4).
[3]白蕓.學校社會工作:一種促進大學生發(fā)展的專業(yè)性服務[J].蘇州市職業(yè)大學學報,2006(4).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