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凡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互聯(lián)網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新型教育模式——中外合作辦學不斷發(fā)展,很多高校加大了對外交流與合作,來推動教育國際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不斷加深、中外合作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高校應加強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利用新的網絡載體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高素質的國際化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 中外合作辦學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9-0005-02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以及高校對外交流的加強,中外合作辦學作為高校推進教育國際化的重要途徑,得到了持續(xù)的發(fā)展。很多高職院校也加入了對外合作辦學的行列。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提高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的了解,利用互聯(lián)網作為新的教育媒介,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方法,構建文明和諧的氛圍,是促進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持續(xù)、快速和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保證。
一、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存在的問題
(一)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的學生生源復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度大
高職院校學生類型多樣,層次較多,如對口招生、五年制、高職等,學生來自普通高中、職高或者中專學校,生源復雜,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的學生多數(shù)成績偏低,但家庭經濟條件非常優(yōu)越,同時又缺乏學習動力,在學習中有畏難情緒。而在思想方面,他們也存在很多問題,如心理素質差、政治信仰不堅定、社會責任感不強、集體意識淡薄等,為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以及教育內容已不能適應合作辦學的需求:第一,高職院校現(xiàn)行的思政課程理論性強,學習周期長,不適合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第二,學生學習的教材內容較為陳舊,沒有隨著經濟、文化以及科技的發(fā)展變化而及時更新相關內容,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第三,思政課教學方式傳統(tǒng),課堂氣氛沉悶,且理論不能緊密聯(lián)系實際,導致學生有厭學情緒。
(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學生管理模式單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
首先,很多高職院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的學生管理工作依照傳統(tǒng)的學生管理模式,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思想狀況等方面都由輔導員老師管理,采用家、校聯(lián)動的方式,學生的動態(tài)家長基本掌握,而這種方式也讓學生感到與中學無異,學生缺乏自主的空間,容易產生抵觸心理,從而加大思想工作開展的難度。其次,學生在校期間,輔導員老師尚可經常找學生談心談話,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解決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但參加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學生多數(shù)會在第三學年選擇到國外高校學習,學生在國外學習期間,輔導員老師不能隨學生到國外,與學生的交流隨之減少,甚至有的輔導員老師根本不與學生聯(lián)系,學生在國外的情況一概不知,如此談何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的管理工作任務重,學生工作的繁雜事項多,導致輔導員的精力有限,無法抽出更多時間來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的學生容易被西方文化所影響,思想政治引導不到位
參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學生由于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及授課教師的原因,會頻繁接觸西方國家或者其他合作院校所在國家的文化,難免會有部分學生被西方文化同化,對西方文化的認同感要遠超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但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教師很少會對此種現(xiàn)象引起重視,并適時加以引導,課上課下對學生傳授的都是枯燥的理論知識或者是簡單的說教,不能對學生施加影響。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不僅要開拓國際視野,更要加強對學生的本土文化的傳播,堅守本土文化陣地,傳授本土文化,并讓學生增進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增強民族自豪感與民族自尊心,當學生出國留學時,可以向外國友人傳播中國文化,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
二、關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關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目前學術界給出的定義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從網絡作為工具出發(fā),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定義提出。另一種是從網絡的本質出發(fā),針對網絡的影響,而通過網絡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網絡使用者施以思想觀念、道德規(guī)范、政治觀點等方面的影響,使之形成符合一定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網上雙向互動的虛擬實踐活動。
近年來,隨著網絡的飛速發(fā)展,網絡作為新媒體已經成為學生獲取在學校、家庭、學習和生活中無法得到的信息和資源的主要媒介。在教育部委的重視與推動下,全國各高校先后建立了校園網,積極邁向數(shù)字校園的建設行列。因此,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較之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體現(xiàn)出了其獨特的作用。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突破課堂的空間限制,延伸至課下、線上、線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改變以往的傳統(tǒng)溝通方式,如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或者是電話對電話,為思政教師和輔導員老師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交流,特別是為學生在課余時間與思政教師或者輔導員老師交流提供了途徑。二是在虛擬的網絡上有眾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如學生經常關注的網站、貼吧、論壇、微博、QQ群、微信群等,都是思政教師和輔導員老師可參與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新穎,方式更加靈活多元。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課內容理論性強,學生學習起來感覺枯燥,而輔導員在做學生工作時也是思想灌輸和說教較多,但現(xiàn)在的學生討厭空洞的理論和說教,更喜歡思想深刻的教育內容和靈活、生動多樣的教育形式。通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們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況和生活中的問題,從而能夠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對加強高職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議
(一)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首先,利用網絡的特點與優(yōu)勢,開展豐富多彩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如網上交流、討論、教育等活動,豐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變教學方式和內容,向學生展示國內和異國的優(yōu)秀文化,讓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開拓視野。盡量避免一味采取傳統(tǒng)的說教方式和傳授晦澀的理論內容,而是要結合中外合作辦學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適當?shù)馗陆虒W內容,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于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的學習內容,通過網絡對學生開展個別的教育和引導,做到因材施教,體現(xiàn)思政教育的個性化。
(二)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第一,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學生的學習時間分為國內和國外兩個部分。學生在國內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隨時對學生加以引導和教育,在課堂上采用體會式和參與式的方法,在課后組織理論學習活動以及個別談心談話等形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而當學生完成國內的學習任務赴國外學習時,學校則可利用網絡的優(yōu)勢對學生加以引導和教育。首先,學校要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專題頁面,弘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促進信息交流。其次,教育工作者可以創(chuàng)建QQ群、微信群,這些既是與學生溝通交流的平臺,也是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平臺,通過網絡對學生進行遠距離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網絡優(yōu)勢,以網絡為載體,對無法面對面交談的學生予以思想政治教育。
(三)加強網絡道德的教育,提高學生的網絡素養(yǎng)
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加強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網絡素養(yǎng)。在網絡上,很多人對自己的道德約束較少,發(fā)表不當言論,無道德規(guī)范。而大學生剛剛接觸社會,很容易受到網絡上一些負面信息的影響。因此,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對增強學生的網絡信息辨別力,提高學生的網絡素養(yǎng),從而規(guī)范自己在網絡上的言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作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的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機會很多,同時身兼?zhèn)鞑ブ袊鴥?yōu)秀文化的重任,加強網絡道德教育,約束自己的言行,加強自律性,則有利于教育工作者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
對于參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學校應選擇既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熟悉網絡文化特點,又能在網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詢;既了解中外合作辦學的政策、特點,又有較高的外語水平的隊伍,這是做好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證。同時,還要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真正將思政工作落到實處。
中外合作辦學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新興事物,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的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社會主義價值觀,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做好新時期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人才培養(yǎng)的水平,是一個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查德義.高職中外合作辦學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戰(zhàn)與路徑研究[J].浙江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3):50-53.
[2]馬裕華,楊毅,管祺騏.論高職中外合作辦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J].職業(yè)教育,2015(23):136+138.
[3]余杭嶺.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才智,2017(7):131-132.
[4]王國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世紀橋,2011(23):75+78.
[5]馮賀.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2):101-102.
[6]李萬成.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點及對策[J].教研資料,2017(2):193.
[7]莊晨忠.提升高校輔導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探析[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105-108.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