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玉
(安徽省臨泉第二中學,安徽臨泉 236400)
主題式教學是指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先對教材知識進行整合和規(guī)劃,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案的安排不局限于教材內容,而是把同一方面或具有相同特征的知識進行整合,提高學生學習的系統(tǒng)性和側重點。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壓力大,學習時間緊張,高效的學習方式可以提升其學習質量,即使信息技術不同于其他文化科目,對學生要求較低,但是為了適應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節(jié)奏,使學生在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都可以按照正常節(jié)奏進行,應用主題式教學模式是與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相符的。教師可以對教材知識進行充分的整合,選定相應的主題進行知識的規(guī)劃,以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
在主題式教學模式的引導下,教師需要按照相應的主題來組織教學活動,此時,教師不能完全按照教材內容的編排順序來進行簡單的教學[1]。對教材知識進行整合是主題式教學模式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這項工作會耗費教師較多的時間,教師不僅需要對某一章節(jié)的內容進行全方面閱讀、整合,還要從知識體系的角度出發(fā),確定各個具體章節(jié)之間知識的聯(lián)系。在對教材知識進行整合的過程中,教師要有充分的耐心,把不同章節(jié)、具有一定聯(lián)系的知識進行適當整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主題式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對某一知識有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進而提升學生對這一信息技術知識的了解程度。
由于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基礎的信息技術知識,還要能完成相關的具體操作,學生的具體操作能力可以為其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在對教材知識進行整合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把與某一信息技術相關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還要注意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進行整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要求的理解。
選定適當?shù)闹黝}是主題式教學模式中的關鍵內容,教師需要根據(jù)教材知識章節(jié)的劃分以及具體知識涉及的領域來確定適當?shù)慕虒W主題,并使這一主題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由于高中信息技術知識涉及的領域比較廣泛,有些知識只是基礎性內容,而有些則是重點內容,對于這部分內容,學生不僅要理解,而且還要能夠進行靈活的操作與應用。這一部分內容主題的選定非常關鍵,主題式教學模式下,主題的確定能夠使學生了解在這一部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他們主要學習的是哪方面的內容,重點是什么。由于信息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在具體主題的選擇過程中,教師要適當結合當下的社會熱點與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情況,幫助學生了解其發(fā)展趨勢,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2]。
例如,在“word、excel”基礎信息加工工具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這兩個軟件都是學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會經(jīng)常遇到和使用的,提高學生對于軟件的熟練度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教師在進行主題選定時,不能局限于教材對于這兩個軟件的基礎概念進行講解,而是要進行適當?shù)耐卣?,使學生了解其主要功能和應用。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完成相應的操作任務來提升學生的操作熟練度。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擇的主題符合學生自身能力提升的要求,會讓學生認識到這一軟件的重要性,練習態(tài)度會更加認真。
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會直接影響到主題式教學的效果,因為在主題式教學模式的引導下,學生學習的系統(tǒng)性很強,如果教師能夠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那么必然會加深學生對每項細節(jié)性知識的了解。不論哪一門學科的學習,能夠掌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都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對于信息技術而言,由于這門學科對學生的操作熟練度有很高的要求,各個操作之間也有緊密的聯(lián)系,學生對于某一操作的熟練程度也會影響到與之相關的其他操作的進行[3]。
總之,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是非常關鍵的,教師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例如,在“word的基礎操作”課程中,由于受課堂時間的限制,教師可能會把常用工具欄、格式工具欄下不同的操作劃分為不同的課時來組織教學,這就使學生對于這兩方面知識的學習產生一定的時間差。在實際操作的應用過程中,這兩項工具欄下的具體操作大多是交叉使用的,學生需要進行靈活的變化與操作。在這一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有積極主動地參與操作,才能熟練掌握這部分知識內容。教師可以把相關操作的教學轉化為更加有趣的形式,比如讓學生以小組接力的形式來完成某一具體操作,或者采取由學生進行操作演示的形式來完成具體教學。
學生對于知識的總結和歸納不僅能夠讓他們對知識進行溫習和鞏固,而且在進行歸納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jù)知識的層次和涉及的方面進行相關劃分,進而逐步明確各具體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4]。不論在哪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可以組織學生總結與歸納來進行某一章節(jié)知識的復習。在主題式教學模式下,教師也應該組織學生進行主題式歸納,對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不同方面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將具有同一特征或適用于同一領域的具體信息技術知識進行歸納。信息技術是一門側重具體操作的學科,基礎理論知識學習都是為學生日后的具體操作打下良好基礎,因而在組織學生進行歸納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把重點放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上。由于在主題式模式下,教師是按照選定的主題來進行具體教學,在組織學生進行歸納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按照這一思路來進行,根據(jù)教師所講解的具體知識以及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主題式歸納。主題式歸納對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全方面提升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
面對涉及不同方面、知識深度大的高中信息技術學習,主題式教學的應用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形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投入較多的注意力,通過對教材知識的整合、主題的選定、主題式歸納等具體教學方面的深入探索與創(chuàng)新來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由于在主題式教學模式的引導下,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會更加系統(tǒng)性、模塊化,教師也可以從側面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給予一定的指導,使其將這種系統(tǒng)性強、側重點明顯的學習策略應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過程中,為學生的高中學習提供有效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