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 蔚
某班教師組織了一節(jié)美術活動“春天的花”,要求幼兒用油泥制作各種各樣美麗的花朵。在活動結束的評價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組織全班幼兒進行點評,先請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作品,然后由同伴對作品進行評價?;顒咏Y束后,茜茜跑到門口,一把拉開教室門,坐在換衣處的凳子上,然后拿下一件衣服捂著臉大聲哭起來。Z老師跟了出去,于是就有了接下來的對話。本文試圖通過這段對話來分析教師和幼兒互動時有效回應策略的運用技巧。
Z老師輕輕走到茜茜的身邊蹲下,看著她問:“我注意到你好像很難過,能告訴我發(fā)生了什么嗎?”茜茜不說話。Z老師繼續(xù)說:“那我等你一會兒,可能你就愿意告訴我了。”Z老師拉著茜茜的手溫和地看著她。過了一會兒,Z老師問:“現(xiàn)在你愿意告訴我了嗎?”茜茜說:“小寶說我做的小花非常丑?!盳老師問:“那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說的呢?”茜茜說:“其他小朋友說挺好的。”Z老師說:“那你就應該相信他們?!避畿缯f:“可是小寶說我做的丑,他是我的好朋友?!盳老師說:“我們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小寶可能有他的想法,其他小朋友也有自己的想法,那你覺得你做的小花怎么樣?”茜茜說:“我覺得我做得挺好的?!盳老師問:“那小寶這樣說,你是不是覺得很難過?”茜茜點點頭。Z老師問:“那你有沒有告訴小寶你很難過呢?”茜茜搖搖頭。Z老師說:“你不開心可以告訴他。”茜茜看著老師,Z老師繼續(xù)說:“在給別人提建議時,我們都喜歡別人用好聽的話說,小寶可能沒有用好聽的話給你提建議,老師等會去教教他怎么用好聽的話提建議,好不好???”茜茜說:“好?!盳老師說:“那你現(xiàn)在可以和我一起回教室了嗎?”茜茜點點頭和老師一起回到教室。
在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Z老師和茜茜之間的師幼關系非常融洽。Z老師發(fā)現(xiàn)茜茜在哭泣時,輕輕地走到她的身邊蹲下來,注視著茜茜并和她對話,說明教師和幼兒之間是平等的關系。教師蹲下身體可以縮小與幼兒之間的距離,更容易聆聽幼兒的心聲。從兩人的交流中也可以感受到幼兒對教師的信任和接納。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小小兒童,大大世界。”蹲下身子說話,就是要教師主動去理解幼兒,只有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的關愛,才能如春風化雨,悄然無聲地潛入幼兒的心田;蹲下身子說話,就是讓成人不要擺出高高在上的樣子,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和方法強加給幼兒,使幼兒成為只會聽話的工具。
案例中的Z老師正是將自己放在和幼兒同等的高度,努力從幼兒的視角來讀懂他們,這樣可以讓幼兒沒有壓力,從心理上接納成人,使平等良好的師幼關系很好地建立起來。
在和幼兒進行溝通交流時需要方法和技巧,而鏡面語言就是幫助幼兒接納成人和敞開心扉的有效策略之一。案例中Z老師和茜茜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鏡面語言,“我注意到你好像很難過”,其中“注意”兩字讓幼兒感受到老師是關注她的;“好像很難過”是對其情緒的關心和理解。這樣的語言描述方式會讓幼兒很快接納成人,讓她覺得教師是想了解她內心想法并愿意幫助她的。Z老師采用這種描述性的語言陳述自己看到的現(xiàn)象,而不是武斷地說出自己的猜測,就像我們經(jīng)??吹接械慕處煏枴澳銥槭裁醋谶@???”“你為什么哭???”“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負你啦?”等等。這些問題本身就帶有教師主觀的意向,會讓幼兒覺得:老師根本不懂我,不知道我在想什么。那么他們也就不會愿意向老師敞開心扉并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在平時和幼兒的溝通中我們常會看到有的教師不太尊重幼兒,總是站在成人主觀的角度和幼兒對話,比如幼兒不愿意說時,老師會問:“你不告訴我,我怎么知道你的想法呢?”這樣的問話會給幼兒一種壓迫感,讓幼兒感覺到如果我不說,老師就不管我了。而案例中的Z老師則說:“那我等你一會兒,可能你就愿意告訴我了?!边@句話中的“那我等你一會兒”會讓幼兒覺得老師不會離開。而“可能你就愿意告訴我了”則表達了老師的期待,“可能”兩個字的運用不會讓幼兒感到強迫和壓力,說或不說的主動權完全在幼兒的手里,而這句話也讓幼兒明白老師很想知道她內心的想法,同時也暗示幼兒“你等一會兒也可以告訴我”。短短的一句話蘊含了豐富的教育內涵,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對兒童人格的尊重。
案例中茜茜是因為自己的作品沒有得到好朋友的認同而哭泣的,這恰恰表明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需求?!?~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提道:“知道別人的想法有時和自己不一樣,能傾聽和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接受時會說明理由。”正是因為Z老師對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目標的了解,才會在和茜茜后續(xù)的對話中,逐步引導她知道在群體中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但是在給別人提建議時要用讓別人能夠接受的方式去表達。如果覺得自己在情緒上受到了傷害或者不愉快,需要向別人表達出來,這種表達既是對自己負責任,也是對別人負責任。但是如果教師不清楚兒童社會領域的發(fā)展目標,就會錯過很好的教育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