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向往自然。我園為了拉近幼兒與大自然的距離,特別設立了“自然角”。這里不僅有美美的花朵、茸茸的小草、憨憨的多肉,還有形態(tài)各異的蔬菜,乖巧可愛的動物……這方自由的小天地不僅激發(fā)了幼兒探究自然的興趣和愿望,更給教師和幼兒創(chuàng)建了探究學習的機會,使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探究能力得以迅速提升。
我園立足于幼兒探究欲望和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創(chuàng)設了戶外彩虹種植園及屬于各班民族特色的種植花車;小牌坊分園創(chuàng)設了小黃人樂園、小兔家的菜地、城堡花園等戶外自然角;春松分園創(chuàng)設了富有班級特點的種植環(huán)境。這無疑為幼兒的種植活動增添了童話般的色彩,極大地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
在自然角的內容選擇上,我園實現(xiàn)了從原來的教師定內容到孩子定內容的轉變。如春松中二班養(yǎng)殖的小恐龍,小牌坊中一班養(yǎng)殖的螃蟹、蝸牛等都是孩子們自由選擇的結果。
如何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呢?我園鼓勵教師與幼兒同步學習,針對每個班級的種植內容,收集相關的種植經(jīng)驗。如豆角、黃瓜、菜椒、茄子、葫蘆等蔬菜苗的栽種,小青菜、香菜、小白菜等葉類蔬菜種子的播撒,以及土壤整理、種子處理等。集中智慧,引導幼兒梳理不同的種植思路。在栽種茄子時,大班的孩子主動邀請會種茄子的李老師來做指導。在李老師的示范下,孩子們不僅學會了種茄子,還以此類推,掌握了番茄、豆角的種植方法。幼兒在同伴協(xié)商中、尋求幫助中、嘗試探索中得到了成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幼兒參與自然角種植、飼養(yǎng)活動中,如何通過幼兒參與的活動,捕捉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及適宜于幼兒探究的問題呢?首先,關注幼兒的觀察發(fā)現(xiàn),研究幼兒的探究學習特點。我們常采取觀察記錄法、學習故事記錄法、照片記錄法等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從中分析了解幼兒的觀察學習特點。其次,通過回放活動視頻,從幼兒的操作行為中、討論的言語中、提出的問題中,關注幼兒的思考方式和學習行為。
我們抓住幼兒針對自然角提出的問題,在種植和飼養(yǎng)中的探索操作,針對某一現(xiàn)象的討論等,探索對幼兒的引導策略。首先,從問題出發(fā),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通過面對面的方式,分析本班幼兒感興趣的現(xiàn)象及提出的問題,結合本班幼兒的學習特點、種植經(jīng)驗及植物生長特點,研討確定適宜于本班幼兒種植的引導方式。其次,重視幼兒的探索操作活動,探索引導的方式方法。在種植活動中,幼兒雖然缺乏經(jīng)驗,但他們有很強的參與種植的意愿及學習能力?;谶@一點,我們主要通過分析幼兒在活動中的學習表現(xiàn),探討適宜的引導方法。
學習故事作為研究幼兒學習行為的一種載體,利于促進幼兒的探究學習。我們通過觀察分析幼兒在自然角里的活動過程,記錄幼兒的探究學習行為,并通過判斷分析和支持策略,有針對性地探尋指導幼兒的措施。如,在實踐探索過程中,根據(jù)幼兒探索學習的需要創(chuàng)新多種支持幼兒探究學習的記錄方式,如種植故事的記錄、日記式的記錄、表格式的實驗記錄、繪圖故事記錄、照片故事記錄等。
隨著幼兒探究活動的一步步推進,自然角成為幼兒探究學習的自由天地,在這里,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一起學習,一起嘗試,一起收獲探究帶來的碩果,探究學習的能力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