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紅
培養(yǎng)數(shù)學學習興趣,是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生如果對數(shù)學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其潛力就能主動發(fā)掘。這時,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教學成績自然會有大幅度提高。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呢?
一、精心設計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導入技能是在一堂課起始時,旨在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一種教學行為方式。導入設計得好,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醞釀情緒,滲透主題,起到自然、有效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的作用。例如:在講小數(shù)點的位置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時,舉例:孫悟空和師父取經(jīng)途中遇見了一個小妖,悟空隨即拿出金箍棒對付小妖,金箍棒從耳中取出,由0.009米變?yōu)?.09米,再變?yōu)?.9米,最后變?yōu)?米打死了小妖。教師說明:金箍棒的這種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你們想知道嗎?從而引出新課。這樣入課既輕松,又自然。
二、設置疑難問題,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設置疑問是為了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啟迪思維,使之形成學習動機,促進學習行動,當行動的結果反饋回來獲得滿足時,就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且會使學習動機得到強化。因為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設疑就是為了引導學生開啟知識的大門。如我在教“圓的面積”時,把分割的圓拼成近似的長方形后,學生卻還是不能一下子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于是我提出了以下問題:“拼成的長方形面積與圓面積有什么關系?長方形的長和寬又與圓的什么有關系?你能通過長方形的面積推出圓的面積怎么求嗎?”這樣通過設疑引導,層層深入,學生肯定會找到圓面積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敏捷,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通過語言魅力,激發(fā)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美的言語是影響學生心靈的重要工具,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笨涿兰~斯說過:“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一切傳諸學生的事物都應該放在他們的感官面前?!苯處熤庇^、生動、形象的語言,能化抽象為具體、深奧為淺顯、枯燥為風趣。在教學中巧妙運用幽默語言,可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詼諧幽默睿智,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輕松、愉快氛圍。因此,借助教師富有藝術性的語言,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講授“商中間有0 的除法”時,我在教學中加了點幽默,碰到商中間必須上“0”時,我說:“我們的前面出現(xiàn)了一個‘坑,大家知道,路面有坑必須填平才好走,跳過去難免傷腳。好,我們想辦法將‘坑填平。嘿!我找到了一個填‘坑的鵝卵石(即‘0)——商上‘0?!蓖瑢W們一聽,咧嘴笑了。由于我的語言比較生動形象,具有潛在的誘導力,富有幽默感,在商中間上“0”的問題上,同學們印象頗深,不再有誤。
四、親自動手操作,激發(fā)學習興趣
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有效地組織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而且也是感知的重要源泉。小學生好奇、好動,遇到新鮮事物喜歡動手試試。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有意識地安排一些畫、擺、拼、做的活動,讓學生腦、手、口等多種器官協(xié)調活動,讓學生外部操作活動和內部的智力活動緊密結合,有力地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時,先讓學生在方格圖上數(shù)一數(shù),再填寫好表格,然后猜想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接下來就要求學生用剪刀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硬紙板進行探究,讓學生動手剪剪拼拼,再組織學生觀察并討論:拼出來的長方形跟原來平行四邊形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由于學生經(jīng)歷了這個操作的過程,另外還能直觀地觀察,所以很容易看出:長方形的長和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寬其實就是原平行四邊形的高;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以用底乘高來計算。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興趣的方法很多,形式多樣。只要我們能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寓教于樂,使學生樂在其中,必定能促使學生產(chǎn)生渴求、探索知識的內動力,從而有效地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