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要: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優(yōu)秀的班級離不開優(yōu)秀的班干部。班干部的培養(yǎng)要做到先“扶”后“放”,讓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并且當好他們的堅強后盾。培養(yǎng)出一批能辦事、會管理的班干部,優(yōu)化班級管理,增強班級凝聚力,提升班級管理的質量與成效。
關鍵詞:班級管理;班干部;選拔;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3-0228-02
眾所周知,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個優(yōu)秀的班級,離不開愿管事、敢管事、會管事的班干部。班干部之間團結協作,各施所長,才能把班級事務管理得井井有條,形成良好的班風、班紀。作為班主任,誰都希望自己的班上有一幫積極性高、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班干部。那樣的話,我們在班級管理中,就會比較輕松,各項工作也能更好地得到落實,學生的行為習慣也會得到加強,道德品質也會得到鍛煉,學習成績也才會有所提高。用句實惠點的話來說:“少操好多心?!比欢?,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碰到的班級,并不是都如我們所愿。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尚處于塑型、成長期,能自我約束、管理好自己的人都少之又少,何談去管理別人?面對如此情況,就需要我們班主任發(fā)揮聰明才智,培養(yǎng)一批能辦事、會管理的班干部,優(yōu)化班級管理,增強班級凝聚力,逐漸向優(yōu)秀班級邁進。
曾經接過這樣一個班級,學生之間可以說是“各自為政”,大有誰也不服誰的態(tài)勢,班干部是想管也管不了。課間十分鐘,教室里、走廊上到處可見學生追逐打鬧;自習課上,總是會聽見班干部聲嘶力竭地一遍又一遍大喊:“不要吵了!不要吵了!”打掃衛(wèi)生時,總是會分好哪個掃哪一組,多一點都不會掃,弄得勞動委員每天都自己去倒垃圾;運動會上,即便安排全班坐在一起,也不見有多少學生會給本班運動員加油助威,看書的看書、聊天的聊天,好一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姿態(tài)。如此種種,我只能一刻也不離開他們,甚至別的科任老師下課,我也要到教室門口守著。這樣的工作,真叫人心力憔悴!痛定思痛,我決定改組班委會,著力培養(yǎng)一批班干部來加強班級管理,以期有一個全新的改變。下面將我針對這樣的班級,所采取的一些做法與大家交流分享,算是對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有一點點促進吧!
1.慧眼如炬識英雄
班主任要能“慧眼識英雄”。在對班上學生全面了解的基礎上,把握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根據班委崗位的設置,有針對性地選拔學生擔任相應的職務。
1.1 選拔積極性高的學生。有意愿才有動力。一個人只有想去做,才會力爭把事情做好。班干部的選拔亦然。在選拔時,我們要著眼于那些真心愿意為班級服務的學生,把他們放在合適的崗位上,才能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班級管理起來更順暢。有這樣一個誤區(qū),不知大家如何看待。我們在選拔時,總是愛選拔成績好的學生。但在成績好的學生中卻有這樣極少部分,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學習,對班上事務毫不在意,也不會去幫助成績差的同學。這樣的學生,盡量不要用,用了也不會有好的效果。
1.2 選拔有突出表現的學生。人總會在某一方面比較突出,我們要以其閃光點為引領,發(fā)揮其專長,才能起到班干部的帶頭作用。比如有些學生,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卻很愛勞動會勞動,每天都能把班上毛巾疊得整整齊齊,把勞動工具擺放得有序規(guī)整;或者在體育方面很有天賦,不僅自己在各項運動中表現突出,能為班級爭光,還能帶動大家一起運動,教給大家一些運動技能。像這些人,我們不妨給他個勞動委員、體育委員當當,或許會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1.3 選拔在某一方面較弱的學生。這一點看起來與上一條相矛盾,其實不然。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偶爾也會這么做。這說白了,就是“趕鴨子上架”。比如,班上有一名學生,由于性格內向,語文課上幾乎很難聽見她朗讀的聲音。怎么辦?讓她當個“朗讀委員”唄!每天帶領全班同學在早讀課時進行朗讀。經過一段時間鍛煉,相信她能大方大方地走到臺前,一改靦腆、膽怯之性格,成為一位較好的帶讀人。當然,這還得建立在她有改變的意愿和努力提高的信心的基礎上。
2.扶放結合重培養(yǎng)
班主任雖然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與組織者,但也沒必要事必躬親,要做到由“扶”到“放”,讓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在管理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2.1 培養(yǎng)班干部的集體榮譽感。班干部是班級里的帶頭人,只有他們做得好,才能帶動其他同學一起做。我們可以通過談心、活動等方式,讓他們明白,我們是一個集體,是一個大家庭。集體的榮耀得失,與我們每一個人的表現息息相關。滲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理念,樹立集體為先,個人服從集體的大局意識,讓他們從自我做起,從班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引領大家都來關心我們這個大家庭,提升全班同學的集體榮譽感。
2.2 培養(yǎng)班干部的愛心。教育,是愛的感染,愛的傳遞。由于學校留守兒童、流動兒童比較多,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要結對幫扶。在幫扶的活動中,我們帶領班干部一起參加活動,讓他們感受到學校、老師對這些學生的關心與愛護。進而轉移到自己的班級,本班班主任、科任老師要與班干部一起,與班上的留守兒童結成對子,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給予幫助。比如讓班干部與自己幫助的同學坐一桌,幫助他解決學習上的難題,一起玩耍、一起上學,從而一起成長。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同學,播撒愛的種子,收獲愛的希望。
2.3 培養(yǎng)班干部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能力是在培養(yǎng)與實踐中提高的,班級管理要體現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起初,班主任要起主導作用,針對班上出現的一些問題,處理時讓班干部都到現場,觀看老師是怎樣處理的,學習老師的處理方法。然后,逐漸放手,遇到問題讓班干部都去“練練手”,掌握一些處理問題的技巧與方法,并及時引導他們進行總結,吸取經驗,不斷改進與提高。另外,班級、學校開展的一些活動,也是培養(yǎng)班干部能力的有效途徑。我們也要鼓勵他們大膽去思考,拿出實施計劃,自己組織,完成預定的目標。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要當好“參謀”,提出合理的建議,使他們的計劃更明確、組織更有序、效果更顯著。
2.4 培養(yǎng)班干部的團結協作能力。雷鋒同志說過:“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卑嗉壍墓ぷ饕膊豢赡軆H僅靠某一個人去做好,班主任要有意識增強班干部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讓班干部之間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把班級管理好。
3.堅強后盾解煩憂
學生畢竟是學生,他們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班干部在管理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當有些問題他們不能解決時,班主任就要及時站出來,幫他們解決后顧之憂。
3.1 明確班干部職責。這不只是要每一個班干部明確自己的職責,而是在班上,讓每一位同學都明白每一個班干部的職責。更要讓每一位同學明白,班干部是代理班主任來實施管理權利的,他們的話便是班主任的話,他們的處理意見就是班主任的處理意見。幫助班干部樹立威信,讓班上同學服從他們的管理。
3.2 專治“刺兒頭”。我的班上有那么幾個“刺兒頭”,不要說讓學生去管理,就連一些科任老師都拿他們“頭疼”。這些人就需要班主任親自出馬“收服”,并引導他們逐漸轉向服從班干部的管理中來。
3.3 全班參與趕比超。針對本班“各自為政”,集體榮譽感不強的情況,我特意制定了小組一日常規(guī)評比表和周匯總表張貼在黑板的一角。內容涉及到校服、紅領巾佩戴,小黃帽、路隊、課間文明、兩操、課堂表現等等。以加分和減分的方式,有獎有懲,既有個人的獎懲,也牽涉整個小組的獎懲。每天都把受獎和被懲的人張貼出來,激勵向做得好的同學學習,幫表現差的同學改進。小組長負責督促本小組成員,班長負責全班。這樣,那些表現差的學生會慢慢收斂,使本小組的減分越來越少,他們也會去為小組的榮譽著想,進而為整個班級爭光。
經過近一年努力,原先那“一團散沙”般的班級一去不復返。班上的凝聚力、榮譽感極大地增強,一個全新的進取型班級已然成型。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再也不是“墊底”的存在,曾獲廣播體操比賽年級組第一名、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等榮譽。更可喜的是被市教育局評為了“優(yōu)秀班集體”。
年級不同,班級不同,學生不同,所呈現的狀態(tài)會不同,我們在班級管理時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會不同。但不管怎樣,我們既然已經擔任了班主任,就要去愛這個班,愛班上的學生,做一個有愛心、有智慧、會管理、敢創(chuàng)新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