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權
摘 要:中學體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增進學生身體健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文章提出了新時期中學體育深化改革過程中進一步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策略:深入學習“立德樹人”的深刻內涵;廣泛開展體育課上“立德樹人”的實踐;創(chuàng)新中學體育“立德樹人”的新途徑。最終,在體育課上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中學體育課;貫徹;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8.04.016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對于學校來講,就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為中學體育課如何貫徹“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已經成為不可繞開的話題。
1 武裝思想——深入學習“立德樹人”的深刻內涵
1.1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辦好人民教育事業(yè)的根本要求
“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加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堅定學生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培養(yǎng)學生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良好品質?!?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已經將“立德樹人”作為當下教育事業(yè)的根本要求 。
1.2 “立德樹人”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繼承與發(fā)揚
“立德”源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記載:“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樹人”源于《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傲⒌聵淙恕敝砟罴从藶楸尽⒌掠秊橄?。是指:在教育中,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還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等 。在古代時,人們已經明確將德育放在教育之首,可見其重要性。當今,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教育,已經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系,培養(yǎng)了無數(shù)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也明確“立德樹人”是教育之根本要求。由此可見,“立德樹人”是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發(fā)揚。
1.3 “立德樹人”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一致的教育理念
教育工作者既要教書也要育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承擔著“立德樹人”的光榮使命?!傲⒌隆本褪桥囵B(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樹人”就是盡力將學生培養(yǎng)成優(yōu)秀的人才,二者都重要,前者是“根基”,后者是“高樓”。一個學生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即使在學業(yè)上再有才華也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才。“立德”有助于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樹人”有助于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同樣,在當今偉大的時代,只有通過“立德樹人”,才能培養(yǎng)出實現(xiàn)中國夢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 落實行動——廣泛開展體育課上“立德樹人”的實踐
2.1 在體育課程設計上要貫徹“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方面,體育課程設計在指導思想上要體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體育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該課程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要促進學生健康與全面發(fā)展。另一方面,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要落實“立德樹人” 的初衷。體育課程在內容選取上可以在繼承中華優(yōu)秀體育文化的基礎上,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努力實現(xiàn)時代的新特點。將一些能夠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民族情懷的體育項目和內容融入到體育教學中,把一些能夠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品質的新興體育項目引入體育課堂,使體育課的教學內容更加充實,使德育的手段更加豐富,真正滿足“立德樹人”根本要求。
2.2 在體育教學中要貫徹“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首先,體育教師做到“德高為師,學高為范”。比如,體育老師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也要具備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能利用體育人文方面的素材感染學生。其次,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有效地服務于學生的身心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fā)展。比如,可以利用跨欄跑來培養(yǎng)學生勇敢精神,利用排球賽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等。最后,在體育教學中善于利用體育教學育德時機,發(fā)揮整體的德育效果。比如,在練習間隙,這時學生體能上比較疲憊,體育教師利用大家休息的時候做一下愛國主義或者紀律教育,效果會非常明顯。
2.3 在課外訓練輔導中貫徹“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在課外訓練輔導中處處體現(xiàn)著合作與競爭的團隊精神。比如,課外訓練中互相幫助與保護體現(xiàn)著合作,小型競賽體現(xiàn)著競爭。這些活動中既存在競爭,也存在合作,作為體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適時引導,糾正一些學生的不良作風與習慣,使德育在課外訓練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最終,使學生在課外訓練輔導中得到合理引導教育,實現(xiàn)“立德樹人”。
3 深入反思——創(chuàng)新中學體育 “立德樹人”新途徑
3.1 根據(jù)中學體育的教學對象創(chuàng)新“立德樹人”新途徑
由于青少年學生體質、性格、興趣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在利用體育課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充分結合青少年的特點,因人而異。比如,初中生活躍好動,多數(shù)喜歡體育運動,如果能恰到好處地利用體育課進行德育教育,將有助于師生溝通,使初中生的一些不良情緒通過體育課巧妙化解。對于一些高中學生,由于他們已經接近成人,簡單的說教教育已經很難達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但是通過體育課的一些運動項目的開展可以有效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實踐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可能是一次徒步、可能是一次拔河比賽、可能是一次年級對抗籃球賽、可能是一次田徑運動會等,都會對學生的德育產生不可替代的影響。
3.2 根據(jù)中學體育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立德樹人”新途徑
中學體育的教學內容有必修也有選修,非常廣泛,因此德育可選的載體就非常多。比如,中國女排的五連冠、中國乒乓球的奧運佳績、田徑明星劉翔等,一些體育趣聞本身就是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在體育教學中如果能夠以寓教于樂的形式灌輸?shù)掠逃Ч麑浅o@著。當然,在高中選項教學中不同的選項內容都有著不同特點,但都能夠在“立德樹人”方面起到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的作用。比如,籃球課的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合作意識,也能很好的鍛煉學生的綜合適應能力;武術課可以提升學生的民族自尊心;田徑課能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這些都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提供的德育效果。
3.3 根據(jù)中學體育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立德樹人”新途徑
與其他的學科相比,體育課的教學模式更加特殊,很多時候體育課就是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下進行的,更接近于社會模式,具有很強的德育現(xiàn)實意義。開放的教學模式天生就是良好的德育課堂,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模仿學習、觀察練習、表演競賽等多數(shù)都是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下進行,與他人、與社會、與環(huán)境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這些聯(lián)系在一定程度上講就是德育開展的良好平臺。不同的體育教材本身就蘊含著德育思想內容,如果再有教師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德育效果將事半功倍。如在體育課開始的集合整隊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肅緊張的紀律品質;在戶外拓展課上,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野外求生生存能力;游泳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膽大細心的優(yōu)良品質等。
4 小結
體育對中學生的德育作用是全方位的,在“立德樹人”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學體育中開展德育滲透,能夠充分發(fā)揮體育的德育優(yōu)勢,也能夠實現(xiàn)體育與德育的完美結合。與此同時,也要求體育教師只有不斷落實教學過程中德育的滲透,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才能最終實現(xiàn)德育滲透到體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 方曉珍.高?!傲⒌聵淙恕钡睦碚撝笇c實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刊,2013(06):94-98.
[2] 陳勇,陳蕾,陳旻.立德樹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J].思想理論教刊,2013(4).
[3] 教育強國托起明天的希[OL]http://www.china.com.cn/19da/2017-10/23/content_41775297.htm
[4]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OL](2010-2020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