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略論費爾巴哈的人學思想

2018-12-06 07:40:16馬廣瑞
青年與社會 2018年30期
關鍵詞:人的本質費爾巴哈

摘 要:費爾巴哈作為德國古典哲學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對宗教和黑格爾以及其他唯心主義進行批判的同時,對人的本質進行了重新解讀,脫離了以往形而上的哲學問題的討論,把人作為哲學的中心,使人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對反對當時的封建統(tǒng)治具有重要意義。但是他對人的理解大部分都停留在了直觀、生物意義上的人,并沒有關注人的“感性活動”,造成了他雖然把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人間”,但是與人的距離依然遙遠,并沒有看到人對自然的改造活動,在歷史觀中仍然是唯心主義的觀點,認為宗教才是決定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愛的宗教”讓人們去信仰。

關鍵詞:費爾巴哈;人學思想;人的本質;唯心史觀

一、費爾巴哈對人的本質的重新解讀

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思想的核心在于對人的本質的重新確定。當時的基督教上帝是主體,而人的本質則是原罪,人和罪惡是連在一起,只有靠上帝才能獲得救贖。人的生活和存在被寄托到了神這種虛無縹緲的物質上,上帝是至善的象征,是完滿的存在。費爾巴哈把宗教的神秘面紗揭開,認為宗教中的“上帝”是人對自身本質的異化,人通過信仰把自己的本質:理性、愛和意志交給“上帝”,人自身就不是完整的人,之后反而要祈禱“上帝”獲得自己的本質。費爾巴哈認為“上帝”就是異化的人自身,認為人的本質自身完滿的,人就是自己的主體,理性是人的真正的本質所在。費爾巴哈在批判宗教之后,考慮到人們需要精神寄托,提出用“愛”作為人的宗教信仰,作為思想上的“上帝”,費爾巴哈對宗教的批判在當時具有重要意義,把人從宗教的精神統(tǒng)治中解脫出來,也動搖了當時的封建統(tǒng)治的思想。

費爾巴哈對人的本質從三個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讀,從自然屬性出發(fā),說明人與其他動物的區(qū)別,繼承了黑格爾的思想,提出“類本質”的觀點。對當時的宗教進行批判,認為人的“絕對本質”是“理性”,馬克思贊同費爾巴哈對宗教的批判,認為宗教是“一種即顛倒了的世界意識,因為它們本身就是顛倒了的世界”,認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繼承發(fā)展了費爾巴哈關于人的本質的思想。費爾巴哈關于人的本質的思想,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把人作為主體,相對于宗教中的“上帝”主體和黑格爾的“絕對理念”,費爾巴哈對人的本質的定義極大的解放了人自身,并且把哲學問題從形而上的層面落實到了人自身,而不再是某種“精神”或者“理念”,開創(chuàng)了近代人本主義的思潮。

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認識論

費爾巴哈通過對人的本質的剖析,認為自然的存在具有時間上的優(yōu)先地位,但是他并沒有把自然作為自己哲學思想的中心,而是強調由自然產(chǎn)生的人。人作為費爾巴哈思想的中心,是自然的一部分,而精神只能依托于現(xiàn)實的人才能存在,因此費爾巴哈雖然提出理性是人的絕對本質,但是這是以現(xiàn)實的人的存在為依托,精神同樣也是自然的產(chǎn)物。所以,在關于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上,費爾巴哈認為“思維和存在的真實關系只是這樣;存在是主體,思維是賓詞。思維是從存在而來的,然而存在并不來自思維?!嬖谥荒転榇嬖谒a(chǎn)生?!辟M爾巴哈在唯物主義的立場上對黑格爾的“絕對理念”進行批判,“黑格爾哲學使人與自己化,從而在這種抽象活動的基礎上建立起他的整個體系”。在費爾巴哈看來,黑格爾的“絕對理念”不過是“上帝”的代名詞,和宗教一樣,他認為黑格爾顛倒了思維和存在、一般與個別、精神與感性等之間的關系。費爾巴哈認為黑格爾的“絕對理念”不過是人部分精神的外化,并不能作為像黑格爾所說的那樣可以作為宇宙萬物的本質。

對于自然和人的關系,費爾巴哈首先肯定了自然的優(yōu)先地位,人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思維是以自然界為內容,并且自身的肉體和意識同自然界發(fā)生聯(lián)系,通過人的絕對本質來認識自然界。由此看出,費爾巴哈對于人談論更多的是人的生物性以及理性這種抽象意義上的人,雖然把人作為自己的哲學思想的中心,但是他對最重要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的解釋的不多,沒有著重研究人的社會屬性。這也是為什么費爾巴哈被稱為“半截的唯物主義”。他的不徹底性在于他對黑格爾的思辨哲學進行批判,對黑格爾哲學進行了全盤的否定,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辯證思想和實踐觀點沒有進行繼承和發(fā)展,這也是他的哲學思想最大的缺陷所在。黑格爾認為實踐是比思維更根本的東西,他看到了思維是以客觀事物為前提的,并且通過實踐,可以把思維對象化。同樣,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缺乏辯證思想,他提出人的思維是以自然為內容,也就是說人的意識可以反映外部世界,但他并沒有意識到人對外部世界具有改造的能力,他并沒有看到實踐的作用,屬于直觀的唯物主義。費爾巴哈這種半截的唯物主義造就了其自身的唯心主義歷史觀。

三、費爾巴哈人學思想的意義

費爾巴哈作為青年黑格爾派的成員,對黑格爾的批判是一針見血的,從根本上否定了“絕對理念”作為最高的實體。同樣,他對宗教的分析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提出人對“上帝”的崇拜也就是人對其自身本質的崇拜,肯定了人的價值。費爾巴哈認為的人從自然出發(fā),精神以及其他思想都職能依托于自然產(chǎn)生的人而存在,使思維和存在獲得了統(tǒng)一,對之后唯物主義的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但是他過度關注人的自然屬性,導致他所討論的人都是直觀的人,只注重人的生物性,他對歷史觀的錯誤理解也讓他并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所在。費爾巴哈提出“愛的宗教”作為人的信仰,這實際上也說明了他并沒有脫離出他所批判的宗教和唯心主義的范圍內,他仍然用抽象的精神來解讀人的本質以及其他問題。

費爾巴哈的人學思想對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以及實踐唯物主義具有積極地影響,但是馬克思看到了“感性的人的活動”,認為人與其他動物的區(qū)別并不在于形而上的東西,而是人自己進行生產(chǎn)。馬克思對費爾巴哈進行批判的過程不僅彌補了費爾巴哈思想的缺陷,并且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唯物史觀,為批判資本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 黑格爾.小邏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2] 費爾巴哈.榮震華,李金山等譯.費爾巴哈著作選集: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3] 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A].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簡介:馬廣瑞(1993.01- ),女,漢族,天津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

猜你喜歡
人的本質費爾巴哈
他者的批判與實踐思維方式的創(chuàng)立——《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一條的重新解讀
從《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看馬克思認識論的變革
費爾巴哈與孔子“愛”的差異及當代意義
費爾巴哈之火:一個現(xiàn)象學的分析
哲學評論(2018年1期)2018-09-14 02:34:30
《費爾巴哈論》中的“哲學”一詞是否適合稱謂馬克思的理論
再論唯物史觀的人本思想
青年時代(2016年21期)2017-01-04 11:37:09
人不是什么:卡西爾批判式人學觀探究
從“人的本質”看犯罪的刑罰預防
淺談人的本質與價值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2:45:09
關于青年馬克思人的本質思想的思考
阜南县| 肥东县| 灵璧县| 井冈山市| 屯昌县| 水城县| 甘泉县| 临沭县| 乌拉特前旗| 虞城县| 阿拉尔市| 略阳县| 和林格尔县| 鹤庆县| 乐东| 曲靖市| 新疆| 金湖县| 三门县| 枣强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万盛区| 郁南县| 依兰县| 乌审旗| 博客| 浪卡子县| 城口县| 巴里| 桦甸市| 富民县| 平和县| 新津县| 博乐市| 宁波市| 秭归县| 尼玛县| 瓮安县| 天门市| 鄂尔多斯市| 乌拉特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