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聊齋志異》中書生與狐魅花妖的情感層次

2018-12-07 10:06汪勝
蒲松齡研究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聊齋志異

汪勝

摘要:書生與狐魅花妖的故事是《聊齋志異》的重要題材。據(jù)本文統(tǒng)計,此類故事近70篇,約占全書篇目的七分之一。書生與狐魅花妖在不同的故事中有著不一樣的感情與經(jīng)歷,表現(xiàn)出復(fù)雜的情感和社會關(guān)系,呈現(xiàn)出四種不同的情感層次。四種層次的情感書寫各有特點,從不同側(cè)面體現(xiàn)出蒲松齡女性觀念的復(fù)雜性,也間接揭示了蒲松齡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的成分及其個人思想之先進性所在。蒲松齡向世人表達了他對美好感情的贊美與向往,展現(xiàn)了對女性與女性道德的積極思考,同時描繪了富有時代意義的理想藍圖。

關(guān)鍵詞:聊齋志異;狐魅花妖;女性觀念;家庭倫理

中圖分類號:I207.419 文獻標(biāo)識碼:A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使用大量筆墨構(gòu)筑了一個神奇多彩的狐魅花妖世界。在他的筆下,書生與狐魅花妖相遇,或享受露水情緣一度春宵,或眷戀不舍卻被迫分離,或歷經(jīng)磨難而終成眷屬,演繹了眾多情節(jié)曲折、感情復(fù)雜的故事。在該題材近70篇故事中,書生與狐魅花妖的遭遇各不相同,關(guān)系有近有遠,感情有淺有深,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有的萍水相逢,貪圖風(fēng)月之情,甚至存在欺詐和謀殺;有的歷經(jīng)險阻,為愛情奮不顧身,只求能夠相依相伴。眾多復(fù)雜的故事表現(xiàn)出的不同關(guān)系有著鮮明的差異性,卻也有著潛藏的共性。

歷年來,學(xué)者們對《聊齋志異》進行了細致地探討和研究,關(guān)于書生與狐魅花妖的故事的研究也偶有涉及,在女性形象、女性意識、女性觀、愛情婚姻觀等方面對狐魅花妖的形象、作者的內(nèi)涵、形式,以及作者的思想觀念進行分析。周曉京的《試論〈聊齋志異〉中的異類女性美》、馬振方的《仙性、鬼性與人性——也談〈聊齋〉的鬼狐女性》、王鑫煬的《淺析〈聊齋志異〉中“狐女”“鬼女”的獨特性及婚姻觀》等論文從神、鬼、狐、妖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探討異類形象的特殊性,揭露蒲松齡的審美思想和女性觀念。王昕、王妍的《〈聊齋志異〉“花妖狐魅”中的史實與話語建構(gòu)》、喬華瑜的《〈聊齋志異〉中花妖狐魅形象的現(xiàn)實性人格色彩》、羅布格宗的《〈聊齋志異〉中花妖狐魅形象的藝術(shù)特色解讀》等論文則從整體上對狐魅花妖的故事進行全面研究,探析狐魅花妖形象的整體特點和所蘊含的深層含義。

本文主要從書生和狐魅花妖的眾多故事入手,力求探究二者的關(guān)系并分析關(guān)系背后暗含的蒲松齡的女性觀念和折射出的文化內(nèi)涵。文中的狐魅花妖不僅指狐與妖,還包含鬼、仙等女性形象 ① 。書生與狐魅花妖大多萍水相逢,關(guān)系有近有遠,感情有深有淺。有的聚散匆匆,相識不久便分離;有的互生愛慕,組成家庭共同生活;有的歷經(jīng)艱險,產(chǎn)生真摯的感情。復(fù)雜的關(guān)系暗涵了蒲松齡對女性的認(rèn)知和對道德的理解,體現(xiàn)出其批判性的思想觀念和積極的精神追求。同時,這也反映了他對道德矛盾的思考和潛意識中的人生期許。

一、書生與狐魅花妖的關(guān)系類型

書生與狐魅花妖的故事豐富復(fù)雜,涵蓋了情感、家庭、社會等眾多方面。大部分故事詳盡地刻畫了他們的感情世界,描寫了他們的家庭生活,一部分故事則講述患難經(jīng)歷,甚至塑造了超越當(dāng)時社會觀念的真摯感情。

書生與狐魅花妖享受一時之歡是故事中最為普通的一類。他們偶然相遇,受男女歡愛的誘惑而交往,之后由于種種原因而快速分離。他們由于男女之間的欲望而交往,交往過程中沒有經(jīng)歷重大事件,相處時間短,故事較為平淡。如《汾州狐》中的朱公、《浙東生》中的房生、《狐諧》中的萬福在夜晚遇到狐女,皆禁不住誘惑而與其歡好,卻在短短幾年內(nèi)分別。

一些書生與狐魅花妖彼此愛慕,共同生活,甚至組建家庭。此類故事數(shù)量最多,約占書生與狐魅花妖故事的三分之一。在生活過程中,狐魅花妖經(jīng)常給予書生幫助,書生得到恩惠后對其感情更加深厚。但由于突發(fā)事件或矛盾的產(chǎn)生,他們?nèi)源嬖谥蛛x的情況。這種分離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迫的,基本由狐魅花妖作出選擇。如《翩翩》中,從相識到分離,翩翩一直在作出決定,而羅子浮只能默默接受。

書生與狐魅花妖的故事并不是總是平淡的,一些故事富有變化,極其曲折。他們相遇、相愛,卻遭遇了種種磨難,有的能夠終成眷屬,有的則無奈分離。在磨難中,他們對彼此不斷了解,感情逐漸升華。如《聶小倩》中的寧采臣最開始時不為聶小倩所動,但二人的感情隨著磨難的產(chǎn)生和終結(jié)不斷發(fā)生變化,日漸深厚。

此外,一部分書生與狐魅花妖的關(guān)系較為獨特,有的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而一起品味生活,有的雖然無法結(jié)為夫妻卻仍有著深厚的感情。這種關(guān)系具有超越世俗的力量,體現(xiàn)了對精神交流的注重。書生與狐魅花妖褪去世俗氣息,擁有著理想化的感情,反映出蒲松齡對兩性感情的積極探索?!秼赡取分械目咨c嬌娜就備受蒲松齡的推崇:“余于孔生,不羨其得艷妻,而羨其得膩友也。觀其容可以忘饑,聽其聲可以解頤。得此良友,時一談宴,則‘色授魂與,尤勝于‘顛倒衣裳矣?!?[1]65 “膩友”指極其親密的朋友,蒲松齡卻用其稱呼嬌娜,肯定了嬌娜對孔生的感情,贊許了他們的關(guān)系。

書生與狐魅花妖的相遇大多是偶然的,交往的結(jié)果也呈現(xiàn)出偶然性。有的因真愛而結(jié)合,有的因欺詐而反目,有的因劫難而離散,有的因誤會而決裂。偶然性的開頭和結(jié)局使得書生和狐魅花妖的關(guān)系顯得復(fù)雜多樣。關(guān)系遠者只是享受男女之歡,聚得快,散得也快;關(guān)系近者歷經(jīng)艱險,生死相依,終成眷屬。但無論感情深淺和關(guān)系遠近,書生與狐魅花妖的交往都具有豐富的故事意義,蘊含著蒲松齡深刻的思想觀念與映射現(xiàn)實的文化內(nèi)涵。

二、書生與狐魅花妖存在四種情感層次

書生與狐魅花妖的不同關(guān)系類型表現(xiàn)出他們存在著四種情感層次。這些情感層次具有遞進性的特點,反映出感情的深淺和關(guān)系的遠近。每種層次都具有獨特的表征和內(nèi)涵,顯示出蒲松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節(jié)的建構(gòu)等方面的有意或無意的思考。

(一)欲望之情

在一些故事中,書生和狐魅花妖偶然相遇,享受男女間的歡愛,卻又在短時間內(nèi)分離。他們的交往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帶有鮮明的欲望色彩,有的貪圖男女之歡,有的則利用對方以獲取私利。這種欲望分為情欲和財欲兩種,帶有明顯的私利性。狐魅花妖注重的是對情與性的滿足,而書生還兼顧了對財?shù)乃魅 H纭冻蠛分心律潏D丑狐的錢財,心中厭其丑卻仍與其相好,而丑狐饋贈穆生錢財以求男女歡愛。他們?yōu)榱艘患褐蕉煌詽M足彼此的欲望。

由于交往動機的不單純,這類感情較為脆弱。欲望是書生與狐魅花妖交往的基礎(chǔ),貫穿于交往過程的始終。因欲望的不確定性,建立在欲望之上的感情也就缺乏牢固的根基。一旦欲望得到滿足或?qū)Ψ經(jīng)]有利用價值,他們的感情就會產(chǎn)生裂痕,交往隨之發(fā)生危機甚至出現(xiàn)反目成仇的情況?!段湫⒘分惺车煤鼖D救命,受到資助得以到京城求官。但石某做官后另娶他人,甚至想謀害前來尋他的狐婦。對石某來說,狐婦的救命之術(shù)和錢財是當(dāng)初交往的主要動機。一旦石某取得高官厚祿,欲望得到滿足,他們的感情就隨之破裂。

在以滿足欲望為目的的交往中,書生與狐魅花妖往往以分離為結(jié)局。分離是快速的,因為欲望是易于滿足的。雖然彼此都注重欲望的滿足,書生與狐魅花妖在交往中仍有著情的成分,同時摻雜著利的因素。由于交往中情與利所占比重的不同,他們的分離有著鮮明的差異?!墩銝|生》中狐女助房生返鄉(xiāng),這種和平式的分離體現(xiàn)出情的一面。而《董生》中狐女害死董生,王生殺狐女,皆出于自己的私利,這種殺戮式的分離反映了利的一面。無論是和平分手還是殘殺迫害,書生與狐魅花妖的感情都隨著情與利的消散而結(jié)束。

這種因欲望而結(jié)合的感情故事在敘事方式上呈現(xiàn)出單線條的特點。因欲望的產(chǎn)生而起,又因欲望的滿足而終,故事情節(jié)始終圍繞欲望這一條線索而展開。書生與狐魅花妖的交往過程就是雙方欲望不斷滿足的過程。故事往往由書生情況的介紹開始,緊接著二人相遇,隨之而來的是他們的交往和欲望的糾纏。當(dāng)一方的欲望得到滿足,交往的平衡遭到破壞,他們便快速分離。整個故事沿著欲望的滿足這一條路徑發(fā)展,缺少激烈的矛盾沖突和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篇幅也較短。

書生和狐魅花妖因欲望而相互吸引,偶然相識,又快速分離,這樣的感情和關(guān)系可以定義為欲望之情,具有感情弱、關(guān)系遠、私利性強的特點。他們逢場做戲,求的是云雨之歡,為的是一己之欲。他們各有所圖,以自己的欲望而行事,使得欲望之情顯得復(fù)雜多變。

(二)相守之情

書生與狐魅花妖結(jié)為伴侶而共同生活,是《聊齋志異》中常見的故事。他們互有好感,懂得珍惜對方,相互陪伴甚至組建家庭,生兒育女。他們的相遇不是簡單的偶遇,而有著復(fù)雜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狐魅花妖的報恩。書生或其家人救助了自己或親人,狐魅花妖便主動與書生生活以作回報。在家庭生活中,狐魅花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僅幫助書生度過難關(guān),還為其娶妻或生子。雖然報恩是雙方交往的主要原因,但狐魅花妖在長期的相處過程中與書生產(chǎn)生了感情,報恩的目的就退居次位,感情成為影響交往的重要因素。

雖然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礎(chǔ),但書生與狐魅花妖的交往是不穩(wěn)定的,和諧的生活表面潛藏著不確定因素。其中,家人的態(tài)度是最主要的不確定因素。如果家人對二者的結(jié)合持肯定態(tài)度,書生與狐魅花妖便能和諧幸福地生活。反之,他們則會面臨分離的局面?!段骱鳌分械年愬鼋膛c公主得到王妃的許可而生活在湖中,而《小翠》中的小翠由于公婆的責(zé)罵離王元豐而去。公主和小翠的母親都得到了書生或其家人的幫助,但她們二人的結(jié)局卻大不相同,這主要是由家人的不同態(tài)度造成的。

書生與狐魅花妖的結(jié)合具有一個顯著特點:不排他性,即狐魅花妖不排斥其他女性與書生一起生活。故事中的狐魅花妖不介意書生的婚姻狀況,也不反對書生娶妻納妾,有的甚至主動幫助書生和其他女性組建家庭。這種不排他性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三種情況:狐魅花妖甘心為妾,如《狐妾》中的狐女明知劉洞九有正妻,卻愿意為妾,為其打理家務(wù);狐魅花妖中兩名女子共同侍奉一個丈夫,如《巧娘》中的狐女三娘和鬼女巧娘共同侍奉傅廉;狐魅花妖幫助書生娶妻納妾,如《紅玉》中的狐女紅玉贈送馮生銀兩助其娶妻。不排他性的產(chǎn)生主要與狐魅花妖的報恩目的有關(guān)。她們與書生交往是為了報恩,難以考慮書生的家庭情況而進行選擇。同時她們以書生的利益為上,滿足書生的各種需求,其中就包括娶妻納妾的需求。

書生與狐魅花妖結(jié)為伴侶,共同生活,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礎(chǔ),這樣的感情和關(guān)系可以定義為相守之情,具有不排他性的特點。狐魅花妖的報恩引發(fā)二者的交往。在交往過程中,他們產(chǎn)生好感,懂得珍惜對方,能夠相互陪伴,乃至組成家庭。即使最終無法生活在一起,狐魅花妖也給予書生幫助,為其幸福的生活著想。

(三)患難真情

書生與狐魅花妖在交往過程中經(jīng)常遇到考驗。這些考驗既有雙方的矛盾沖突,也有來自外界的磨難。磨難主要體現(xiàn)在家庭的阻撓和他人的迫害兩個方面。狐魅花妖的家人對書生常心存不滿,或威脅恐嚇書生,或攜家遠走,以此阻斷二者的交往。面對家庭的阻撓,書生與狐魅花妖無可奈何,難以反抗,在外力的幫助下才得以沖破家庭的束縛。如《鴉頭》中的狐女鴉頭與王文得到親生兒子的拯救才一家團圓。磨難的另一方面則是他人的迫害,往往由道士、冥吏、惡鬼等其他人物加之于狐魅花妖身上。狐魅花妖縱使有著超人的本領(lǐng),也難以擺脫迫害,只能等待書生或他人的解救。如《聶小倩》《伍秋月》《蓮花公主》等故事中狐魅花妖遭到他人的迫害,得到書生的幫助才得以脫離苦海。

這些故事在敘事方式上呈現(xiàn)出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特點。磨難是書生與狐魅花妖交往過程中的主要矛盾沖突,往往多次發(fā)生,且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他們先經(jīng)歷一個磨難,這個磨難余留下的因素產(chǎn)生下一個新的磨難,直至他們將所有的磨難因素清除殆盡。在這些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磨難中,書生與狐魅花妖的感情層層遞進而愈加真摯,最終幸福生活。《青鳳》中的青鳳和耿生經(jīng)歷了三次坎坷,第一次是叔父刁難,第二次是青鳳被逐,第三次是叔父被抓,皆是由于最初叔父對耿生的不滿而產(chǎn)生。直到叔父答應(yīng)了二人的交往,他們的磨難才得以結(jié)束。但兩人的感情在磨難中逐漸加深,愈加真摯。但明倫就非常欣賞他們真摯的感情,曾稱贊道:“青鳳之愛生甚摯,而待之又甚誠?!?[1]118

書生和狐魅花妖在交往過程中經(jīng)歷各種磨難而最終生活在一起,關(guān)系親近,有著深厚的感情,這樣的感情與關(guān)系被定義為患難真情,具有真摯的特點。他們因情而患難,因難而更見真情。情是他們解決磨難的支撐,磨難的解決反過來強化了他們的情。

(四)精神戀情

《聊齋志異》中的書生并不都是落魄的窮書生,狐魅花妖也非只喜談情說愛。一些書生和狐魅花妖由于對共同的興趣愛好的追求而交往。這些興趣愛好往往是詩書琴藝,是才學(xué)的一種體現(xiàn),使得書生得到狐魅花妖的欣賞,從而萌生二者的感情。如《宦娘》中的宦娘就因溫如春彈琴而心生愛慕,興趣愛好不僅是他們的感情的引子,也是故事發(fā)展、感情深化的關(guān)鍵。他們因興趣愛好而相識,追求喜歡的事物,在追求過程相互了解,在了解過程中漸生情愫,尋求精神上的共鳴。如《林四娘》中,從談詞到論音律,再到贈詩,林四娘和陳寶鑰的感情在對興趣愛好的追求中逐漸深化。這種感情體現(xiàn)出他們精神上的相互理解和對理想的追求。此類故事中,風(fēng)月之事的描寫極少,大部分場景刻畫的是書生與狐魅花妖談?wù)撆d趣愛好時的和諧景象,反映出他們對共同理想的追求和追求中的和諧安定。他們注重的是精神上的慰藉,而非肉體上的歡樂,追求的是一種精神層次的交流。

書生和狐魅花妖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而在一起,共同品味生活,有的雖然無法結(jié)為夫妻卻仍有著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和關(guān)系被定義為精神戀情,具有理想化的特點。他們的感情不是肉體上的男歡女愛,也不是家庭上的夫妻和諧,而是一種精神上的共鳴。

三、四種情感層次折射出蒲松齡女性觀念的復(fù)雜性

陳寅恪曾說:“蓋留仙以齊魯之文士,不滿社會環(huán)境之限制,遂發(fā)遐思,聊托靈怪以寫其理想中之女性耳?!?[2]75 在蒲松齡的筆下,狐魅花妖在形象、行為、地位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點。她們有著特殊身份所暗含的共性,也有著自身的獨特之處,折射出蒲松齡對女性形象、女性行為、女性地位等方面的思考。這些思考是復(fù)雜的,涉及愛情、婚姻、權(quán)力等多方面,涵蓋了他對當(dāng)時社會的認(rèn)識和自身的理想探索。認(rèn)識基于封建社會的現(xiàn)實,而理想則超越了現(xiàn)實,因此難免存在某些矛盾的地方。在矛盾的調(diào)和中,四種情感層次的故事折射出的女性觀念就呈現(xiàn)出復(fù)雜的面貌。

(一)情感層次的差異暗含的愛情觀

從欲望之情到相守之情,再到患難真情,再到精神戀情,這些情感層次表現(xiàn)出不同的感情與關(guān)系,有著明顯的差異。這既受故事本身的影響,又有著蒲松齡積極的或無意識的干預(yù)。情感層次的差異反映出愛情雙方的情深與情淺,也蘊含著蒲松齡的褒貶之意,體現(xiàn)出他對女性愛情的積極思考。

蒲松齡效仿史書,用“異史氏曰”在故事結(jié)尾表達自己對書中人物和故事的看法。他對愛情的褒貶之意就鮮明地體現(xiàn)在“異史氏曰”中。近70篇狐魅花妖與書生的故事中,約30篇故事有著“異史氏”的評價。對因欲望而產(chǎn)生的不純潔的愛情,蒲松齡常持嘲諷、批判的態(tài)度。而對真摯、深厚的愛情,他大加贊賞,甚至將狐魅花妖比作“絕世佳人”和“仙”?!懂嬈ぁ分校阉升g便感慨:“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1]123 表明其對因美色而喪命的王生的鄙視,也流露出對因男歡女愛而產(chǎn)生的愛情的否定態(tài)度。在《花姑子》中,蒲松齡則評價道:“至于花姑,始而寄慧于憨,終而寄情于恝。乃知憨者慧之極,恝者情之至也。仙乎,仙乎!” [1]641 可以看出他對花姑子的慧與情的高度贊揚和對真摯愛情的肯定。這些評價鮮明地反映出蒲松齡本人對不同愛情的評判態(tài)度,表達出喜愛或憎惡。

對美好、真摯的愛情的推崇除了在“異史氏曰”中有所反映,也在狐魅花妖的稱謂上有所體現(xiàn)。主人公的稱謂方式在不同愛情的故事中是不一樣的。層次較低的愛情中,狐魅花妖很少有名字。如《畫皮》中的女郎無姓無名,《寇三娘》中寇三娘只有姓,沒有名。層次較高的愛情中,狐魅花妖則擁有美好的姓名,如《嬌娜》中的嬌娜、《白秋練》中的白秋練、《香玉》中的香玉等都是美麗動聽的名字,且有著美好的寓意。稱謂的差異反映出蒲松齡對不同愛情故事中主人公的態(tài)度。對缺乏真情的狐魅花妖,蒲松齡不給予人類社會中應(yīng)有的姓名。而對所推崇的狐魅花妖,蒲松齡則予以美好的姓名。

狐魅花妖與書生的情感層次由低到高,實現(xiàn)了從物質(zhì)上的“欲”到精神上的“情”的轉(zhuǎn)變。對欲的渴望和對情的追求,反映出他們對愛情的不同理解。蒲松齡在故事中用“異史氏曰”和人物稱謂表達褒貶之意,顯露出對女性愛情的復(fù)雜看法。對女性真摯感情的贊揚和對追求美好感情的鼓勵,體現(xiàn)出蒲松齡對女性愛情中“欲”與“情”的抉擇。與男女之歡的性欲相比,真情更值得女性去追求。

(二)女性名分的差異反映出的婚姻觀

在狐魅花妖的世界中,女性形象十分豐富,有著不同的類型,既有乘夜而來的奔女,也有普通人家的淑女,還有帝王之家的公主。她們雖與書生相好,有著或淺或深的感情,但在家中的地位卻不盡相同,有的能夠成為一家之主,有的只能屈居妾位,有的甚至沒有名分。名分的差異反映了蒲松齡對女性地位的不同認(rèn)知,也體現(xiàn)出他對女性婚姻的復(fù)雜理解。

在眾多的故事中,能夠取得妻的名分的狐魅花妖僅占三分之一,少數(shù)的狐魅花妖取得妾的名分,然而大部分狐魅花妖沒有任何名分。在四種情感層次中,欲望之情這一層次中的女性大多是沒有名分的,或者只是妾,而后三種層次中的女性也只有一部分具有妻子的名分。這些能成為妻的女性大多是有家庭的。她們的家庭雖然不同于普通的人類家庭,但仍按照人類社會的規(guī)則對她們的婚姻作出干預(yù)。只有得到家庭的認(rèn)可,狐魅花妖和書生才可能修成正果。有的女性受家長的賜婚或許配,有的女性是為了報家庭之恩,有的女性則歷經(jīng)磨難才得到家庭的認(rèn)可。為妾或無名分的女性則往往沒有家庭。在家庭的缺失下,她們雖擁有愛情自主權(quán),但在婚嫁上受到了制約。狐魅花妖沒有相應(yīng)的名分,雖然受著故事本身的影響,如時間長短和感情深淺等因素,但也反映出蒲松齡在描寫故事時的個人取舍。雖然他對狐魅花妖多有褒意,塑造的各類女性形象也大多具有正面的積極意義,但在婚配上她們卻難以取得應(yīng)有的名分。這表明蒲松齡的婚姻觀念仍受到傳統(tǒng)社會觀念的制約。

《禮記·內(nèi)則》記載:“聘則為妻,奔則為妾。” [3]441古代的婚姻制度明確規(guī)定女性需經(jīng)過合乎禮儀的聘娶才能成為妻。沒有經(jīng)過合乎禮儀的聘娶,女性只能成為妾。在清初社會,受傳承千年的傳統(tǒng)禮儀和道德的影響,女性的婚配仍需得到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沒有家庭的認(rèn)可,女性自然無法正?;榕洌蔀檎?。然而狐魅花妖世界中的女性大多存在家庭缺失的情況,即使有家庭也很少提及。因此,在與書生的感情歷程中,這些女性的戀愛沒有得到家庭認(rèn)可,缺少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喪失了名正言順地成為妻子的可能性。雖然蒲松齡對女性追求自己的感情和生活大加贊賞,但其筆下的眾多女性并未得到名分上的認(rèn)可。女性敢于打破傳統(tǒng),主動追求自己的婚姻幸福,這是蒲松齡所欣賞的。但是這種幸福的代價就是無法取得應(yīng)有的名分,不被社會所認(rèn)可。可以看出,蒲松齡雖然在個人情感上推崇女性追求自身幸福,但還是將女性的婚姻放在了傳統(tǒng)社會道德中加以約束。這是蒲松齡的女性觀念中較為復(fù)雜的一點。

(三)救助行為體現(xiàn)出的地位觀

書生和狐魅花妖的故事中常出現(xiàn)救助的情節(jié),既有狐魅花妖對書生的扶危救困,也有書生對狐魅花妖的臨危救難。從贈人錢財?shù)缴崦嗑?,種種扶危濟困的行為貫穿于書生和狐魅花妖的交往過程。他們雖然互有幫助,但在具體的行為上有所差別。狐魅花妖對書生的扶危救困主要體現(xiàn)在家庭生活中,如幫助娶妻、主持家務(wù)、生子育子等。書生對狐魅花妖的臨危救難則主要體現(xiàn)在幫助狐魅花妖擺脫邪惡力量的控制、侵害和幫助她們復(fù)活或往生,以及對其家人性命的拯救。從書生和狐魅花妖的的不同救助行為中可以看出,男性主導(dǎo)的是生命和自由,女性管理的是家庭,生殺之權(quán)掌握在男性手中,家庭幸福的關(guān)鍵在女性身上。這種不同其實是地位差別的一種體現(xiàn)。

在傳統(tǒng)封建社會中,大到治一方天下,小到統(tǒng)一族之民,男性始終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管理著人的生命和自由。而女性則局限于家庭中,相夫教子,治理家庭中的一小片天地。即使在家庭中,女性也屈居于男性之下,言聽計從。在書生和狐魅花妖的故事中,男性與女性不同的救助行為正體現(xiàn)了男性與女性地位的差異。男性臨危救難,拯救的是生命和自由,決定著女性的生存。而女性扶危救困,救助的是家庭和生活,對男性的生存則是一種補充。在部分故事中,女性越過了地位的界限,超出家庭的范圍,也能拯救男性及其家人的生命。不過這些女性終究占少數(shù),大部分女性致力于為男性組建或管理家庭。

男性救命,女性救家,這兩種不同的救助行為體現(xiàn)了蒲松齡對女性地位的理解。雖然狐魅花妖有著高明的見解、奇異的術(shù)法、高超的本領(lǐng),相比常人更為厲害,但是這些厲害之處在蒲松齡筆下局限于家庭生活中,成為組建并管理家庭的有效工具。然而,身為人類的書生毫無術(shù)法和本領(lǐng),卻在危難時刻能拯救狐魅花妖的生命和自由。這反映出男性地位和女性地位的巨大差異。這種差異是與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是一致的?!拔醇迯母?,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4]308 ,禮教要求女性從屬于男性,女性地位低于男性地位。女性可以被男性休棄甚至買賣,只能在家庭中憑借自己的努力取得相應(yīng)的地位。男性能夠主宰女性的生死和自由,女性只能為家庭服務(wù)。書生與狐魅花妖的不同救助行為反映了封建社會中男性的主導(dǎo)地位和女性的從屬地位,體現(xiàn)出蒲松齡在宗法制社會中對女性地位的傳統(tǒng)認(rèn)知。雖然狐魅花妖的能力并不弱于書生,但在家庭中還是要依附于書生而存在,在地位上仍是對男性的附屬。

四、四種情感層次折射出的文化內(nèi)涵

狐魅花妖的世界不同于蒲松齡所處的現(xiàn)實生活世界,而書生與狐魅花妖的情感糾葛更是超越了人類的正常情感,甚至與封建社會的道德觀念、宗法制度有所違背。在四種情感層次中,書生與狐魅花妖的情感故事復(fù)雜多變,寄托了蒲松齡的道德觀念和時代理想,具有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它們不僅反映了蒲松齡關(guān)于女性的道德思考,也折射出有關(guān)清初文人的現(xiàn)實遭遇和美好理想。

(一)通過狐魅花妖的塑造解決道德困境

狐魅花妖是古代小說中常見的異類形象,但最初作為害人、吃人的邪惡形象而出現(xiàn)。尤其是狐形象歷來被認(rèn)作淫蕩之物,遭到人們的貶低和歧視。直到中唐時期沈既濟所撰的《任氏傳》塑造了一個有情有義的美狐形象,人們對狐形象的理解才有所改變。蒲松齡繼承了沈既濟的寫作傳統(tǒng),塑造了一批形象各異,有著豐富感情與經(jīng)歷的狐魅花妖。這些狐魅花妖不是冰冷無情的邪惡形象,而是有血有肉有情的異類形象。她們處于人類世界之中,與書生交往生活,具有與人類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感情態(tài)度。但無論是形象還是行為,狐魅花妖仍有著與人類的不同之處。正是由于這些不同,狐魅花妖才能夠與書生產(chǎn)生不同的感情故事,呈現(xiàn)出迥異于人類的感情。

班昭的《女誡》歷來被各朝統(tǒng)治者看作宣揚婦女教化的工具,是古代女性的生活準(zhǔn)則?!杜]·婦行篇》提出:“女有四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夫云婦德,不必才明絕異也;婦言,不必辯口利辭也;婦容,不必顏色美麗也;婦功,不必工巧過人也。” [5]2789 這四項女性行為的基本要求限制了女性的各個方面,壓制了女性的自身的發(fā)展和對感情的追求。傳統(tǒng)女性恪守這些要求,在禮教的束縛下呈現(xiàn)出千篇一律的特點。但是蒲松齡筆下的狐魅花妖打破了這些要求,體現(xiàn)出她們的異于常人之處,有的容貌華麗,有的才智過人,有的能言善道,有的長于經(jīng)商。她們?nèi)鄙賸D德、婦言、婦容、婦功等方面的限制,呈現(xiàn)出才貌雙全、有膽有識的一面。蒲松齡塑造的狐魅花妖形象沿襲了《任氏傳》中美麗專情、足智多謀的美狐形象,在顛覆傳統(tǒng)女性形象的同時突破了禮教的束縛,顯得千姿百態(tài)。

狐魅花妖異于常人,其身份使得她們擺脫人類世界的道德約束,擁有自主選擇的權(quán)利。她們可以主動追求喜愛的書生,不經(jīng)過媒妁之言而與書生私定終身,這在人類世界是難以做到的。因此,狐魅花妖在與書生的相遇中往往是主動的。近70篇作品中,約20篇作品塑造的狐魅花妖是以“奔女”的形象出現(xiàn)的。“夜有奔女,顏色頗麗。萬悅而私之?!?[1]500 (《狐諧》)“忽一女子逾垣來,笑曰:‘秀才何思之深?” [1]201 (《胡四姐》)這些描寫就刻畫了書生夜間獨居,狐魅花妖主動前來相歡的場景。在重視男女大防的封建社會,未婚女子難以見到除親人以外的男子,和男子幽會亦是困難。而狐魅花妖打破了這種大防觀念,敢于主動和男子私會,釋放自己的感情和欲望。此外,在與書生的交往過程中,身為女性的狐魅花妖基本上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分離往往是由她們選擇。正如同相遇時主動前來,狐魅花妖在分離時也主動離去。在家庭倫理的束縛下,人類女性未嫁前要服從父母的安排,出嫁后須聽從丈夫的命令,很少有選擇的權(quán)利。而在狐魅花妖世界,大部分女性能夠決定著自己與書生的關(guān)系,在交往過程中緊握選擇權(quán)。狐魅花妖的自主選擇的權(quán)利可謂是一種進步,是對傳統(tǒng)家庭倫理的一種突破。

蒲松齡通過狐魅花妖的形象、行為等方面的塑造,打破了人類社會中傳統(tǒng)女子難以追求自身幸福的困境,解決了追求幸福和遵循禮教的道德矛盾。但這種道德矛盾的解決又具有局限性,狐魅花妖看似掙脫了人類道德的束縛,有著勇于追求幸福、把握自身命運的光輝一面,但光輝之下仍有著道德的陰影。魯迅曾評價《聊齋志異》:“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而又見鶻突,知復(fù)非人?!?[6]130 狐魅花妖有著具人情的一面,也有著非人的一面。在眾多的感情故事中,狐魅花妖似乎不受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和人類道德的制約,體現(xiàn)出非人的特點,但實際上仍具有人情,未擺脫人類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受到蒲松齡思想和形象自身特點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狐魅花妖雖然是異類形象,有著自己的特性,但是在被刻畫的過程中受到蒲松齡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倫理的影響,未能脫離人類社會的范疇。另一方面,狐魅花妖與身為人類的書生交往,需要和人類相近的認(rèn)知與思想情感,否則難以與書生產(chǎn)生感情。這兩方面使得狐魅花妖雖有著不同于人的一面,但同樣受制于當(dāng)時的文化氛圍和社會觀念。例如《錦瑟》中的錦瑟被王生所救,意欲嫁給王生卻不能,只能解釋道:“妾身已附君體,意欲效楚王女之于臣建。但無媒,羞自薦耳?!?[1]1687 可以看出,即使身為仙人的錦瑟想要嫁給王生,卻仍受到人間媒妁之言的束縛。

狐魅花妖有著超越人類社會的非凡舉動,敢作敢為,迥異于人類社會中的平常女子。在與書生的交往過程中,她們卻難免受到人類社會的制約,潛移默化地接受人類道德和倫理觀念的影響。蒲松齡借狐魅花妖形象的塑造解決了現(xiàn)實社會中女性追求幸福和遵循禮教的道德矛盾,對女性打破傳統(tǒng)束縛、追求幸福的行為予以肯定。但是狐魅花妖沒有完全打破人類社會的道德牢籠,有的仍遵守禮教。這體現(xiàn)出蒲松齡個人思想中矛盾復(fù)雜的一面,既想對傳統(tǒng)道德予以突破,卻仍又受著封建倫理觀念的影響。雖然對道德矛盾的解決并不十分徹底,但他為傳統(tǒng)女性構(gòu)造的生活藍圖仍具有積極的進步意義。

(二)書生的白日夢也有不同層次

在和書生的交往中,狐魅花妖常施以援手,為其解決婚姻、仕途、家庭等方面的諸多難題。她們的幫助一方面使得書生擺脫困境,另一方面增進了自己與書生的感情,在交往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情感上有依靠,生活中有幫助,書生與狐魅花妖的愛情呈現(xiàn)出一種理想化狀態(tài)。這種理想化愛情經(jīng)過了蒲松齡的加工,是其個人愿望的體現(xiàn),也是包含蒲松齡在內(nèi)的廣大書生的白日夢 ① 的反映。早在本世紀(jì)初,已經(jīng)有學(xué)者注意到《聊齋志異》中的理想化愛情。馬瑞芳認(rèn)為:“作者久以鶴梅當(dāng)妻子,用小說精神漫游,創(chuàng)造出窮書生馳想天外的情愛烏托邦,以神鬼狐妖形式出現(xiàn)的女主角對落魄書生無條件忠誠,只付出不索取?!?[7]情愛烏托邦與白日夢相類似,但重點在于對小說中男權(quán)話語和作家的人生理想與道德準(zhǔn)則的解讀。而白日夢是蒲松齡個人理想的具現(xiàn)化,是其愿望的真實反映。在書生與狐魅花妖的愛情故事中,蒲松齡通過語言和情節(jié)的安排,對其未滿足的愿望進行掩飾或修改,以此實現(xiàn)對愿望的滿足。

小說中的書生大多獨居或流寓在外,在情感上存有空缺。每當(dāng)書生夜晚苦讀之時,狐魅花妖便前來相會,憑借美貌和善良打動書生,為其填補情感上的空缺。在各種各樣的幫助中,這種精神上的慰藉最為直接有效。書生在漫漫長夜有佳人相伴,在情感上獲得了滿足。佳人相伴的白日夢正是書生情感缺乏的一種補充。在需要知己相伴的時候,書生得到了佳人的慰藉;而當(dāng)他的情感愿望得到滿足,佳人的存在就無足輕重,隨時可能分離。因此,這種愿望的實現(xiàn)顯得得頗為隨意,整個過程充滿了偶然性。

狐魅花妖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在故事中往往發(fā)揮排憂解難的作用,例如經(jīng)濟資助、救命醫(yī)疾、治愚助讀等,滿足了書生在日常生活、生命健康、官場仕途等方面的需求,經(jīng)濟資助是狐魅花妖幫助書生最主要的途徑。書生大多是窮書生,甚至因貧困而無法正常生活,狐魅花妖則往往贈送錢財改善其生活。死亡和疾病是亦書生的重要劫難,面對死亡和疾病,身為凡人的書生基本無能為力,需要狐魅花妖的救治。此外,蒲松齡筆下的書生并不全都富有才情,有的和常人一樣愚笨不堪,甚至癡傻成瘋。在交往過程中,狐魅花妖使用一些奇異之法使得愚笨的書生變得聰明,幫助他們讀書成才。這些書生無論是天生愚笨還是學(xué)習(xí)不勤,在狐魅花妖的幫助下都能逐漸成才,甚至得以走上仕途。這些救助行為在書生的生活與仕途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是白日夢中的重要方面。

《禮記·內(nèi)則》指出:“男不言內(nèi),女不言外?!?[3]419 在流行千年的社會傳統(tǒng)中,“男主外,女主內(nèi)”已經(jīng)成為家庭關(guān)系的重要準(zhǔn)則之一。女性主要承擔(dān)著操持家庭事務(wù)的工作,打理家業(yè),操持家務(wù),侍奉家人。在交往過程中,一些狐魅花妖便在書生家中承擔(dān)起這份工作,為其解決家庭中的煩惱。除了操持家務(wù),狐魅花妖在家庭生活中更為重要的作用便是生子育子。傳宗接代是封建社會文人的重要使命,在狐魅花妖的世界中也不例外。狐魅花妖與書生結(jié)為伴侶,生育子女,即便最終離去,也會將孩子留下或送回,讓孩子與書生共同生活。有的狐魅花妖甚至?xí)椭鷷⑵藜{妾以延續(xù)子嗣。即使對非自己所生的孩子,她們也盡心盡力地?fù)嵊?/p>

狐魅花妖的扶危濟困涵蓋了書生生活的各方面,解決了其面臨的各項難題,使其脫離困境,享受愜意的生活。交往陪伴填補了書生情感上的空缺;經(jīng)濟資助、救命醫(yī)疾、治愚助讀等幫助減少了生活中的困苦;操持家務(wù)、生子育子則減輕了家庭中的壓力。她們從不同層面反映了書生的心中所愿,共同構(gòu)筑了美好的白日夢。

蒲松齡少有文名,卻始終未能中舉,直到七十一歲才援例成為貢生。由于仕途不順導(dǎo)致生活困難,他常年在外設(shè)館教書,家中事務(wù)全由妻子打理,孩子也靠妻子撫養(yǎng)教育。蒲松齡雖與妻子和睦,卻由于長期分居在情愛上難以得到滿足。這些困苦就是狐魅花妖的世界中書生所遇到的難處?!读凝S志異》是蒲松齡的“孤憤”之作,抒發(fā)了他的個人情懷,他所塑造的書生的理想化愛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個人在情感、生活、家庭等各方面的愿望。這種愿望亦是清初文人的愿望。清初以八股取士,文人缺少進階官場的路途,只能求之于科舉考試。在刻苦讀書的過程中,大部分文人在情感上是貧瘠的,在生活中是貧窮的,在家庭里是困苦的。作為文人中的一員,蒲松齡有意或無意地將個人憧憬和廣大文人的美好愿望結(jié)合在一起,投射在狐魅花妖的世界中,建構(gòu)了層次豐富的白日夢。書生的白日夢潛藏在與狐魅花妖的感情之中,隨著感情的發(fā)展而得以實現(xiàn)。往往只有在復(fù)雜的感情歷程中,書生的白日夢才能得到滿足。

通過對狐魅花妖形象的塑造,蒲松齡向世人展現(xiàn)了復(fù)雜多變的感情世界。不同的情感層次有著各自的特點,反映出書生與狐魅花妖的不同關(guān)系。層次由低到高,感情逐漸升華,體現(xiàn)出蒲松齡對男女感情的深刻理解和對美好感情的肯定與贊美。同時,書生與狐魅花妖的不同交往折射出蒲松齡對女性愛情觀、婚姻觀、地位觀等方面的復(fù)雜思考和有關(guān)道德、理想的深刻體悟。雖然蒲松齡仍未能完全擺脫道德的枷鎖和傳統(tǒng)的制約,存在認(rèn)識的不足和思想的局限,但故事中折射出的種種觀念反映出蒲松齡對傳統(tǒng)道德束縛的突破和對美好感情與生活的追求。這是其思想觀念進步性的體現(xiàn),在小說中亦是黑暗現(xiàn)實的閃光點。

參考文獻:

[1]蒲松齡.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M].張友鶴,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陳寅恪.柳如是別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朱彬.禮記訓(xùn)纂[M].北京:中華書局,1996.

[4]楊天宇.儀禮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7.

[6]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北京:中華書局,2010.

[7]馬瑞芳.《聊齋志異》的男權(quán)話語和情愛烏托邦[J].文史哲,2000,(4).

ON the Emotional Levels of the Scholars and Fox Ghosts

and Flower Spirits from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WANG Sheng

(Ningxia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Yinchuan 750021,China)

Abstract: The stories about the scholars and fox ghosts and flower spirits are the important theme of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this article,there are nearly 70 such stories,which account for about 17 of the whole book. The feelings and experience of the scholars and fox ghosts and flower spirits are not the same in different stories,showing the complex emotional and social relations,and presenting four different emotional levels. The four levels of emotional writing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which reflect the complexity of Pu Songling's female ideas from different sides,and indirectly reveal the components of Pu Songling's influence by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advanced nature of his personal thoughts. Pu Songling expressed his admiration and longing for the good feelings to the world,showing the positive thinking about the morality of women and women,and depicting the ideal blueprint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times.

Key Words: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fox ghosts and flower spirits;female ideas;family ethic

(責(zé)任編輯:朱 峰)

猜你喜歡
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所見河南女性形象初探
《聊齋志異》:不一樣的魑魅魍魎
從《聊齋志異》看蒲松齡的齊物觀念
《清史稿》災(zāi)異卷及《聊齋志異》的形象設(shè)定
STRANGE TALES INDEED
論《聊齋志異》的悲劇意蘊
《聊齋志異》與前四史
從《聊齋志異》女強人現(xiàn)象看蒲松齡之婦女觀
南木林县| 西城区| 满洲里市| 东阳市| 枝江市| 任丘市| 吉安县| 东城区| 武陟县| 泽州县| 桦甸市| 冕宁县| 灵寿县| 双辽市| 襄樊市| 蒙山县| 翁源县| 孝昌县| 佛冈县| 绩溪县| 锡林郭勒盟| 垦利县| 土默特右旗| 曲阳县| 专栏| 财经| 丰镇市| 修武县| 东光县| 丰顺县| 农安县| 柘城县| 台东县| 宁陵县| 江油市| 杨浦区| 利川市| 边坝县| 中方县| 江阴市| 商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