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卞云祥
(作者系江蘇省泰州市第三高級中學副校長)
自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教育:必要的烏托邦”,一時點燃起無數(shù)教育者的理想之光。烏托邦是對未來的一種思考或者設想,包含著理想、希望和夢想。波蘭教育哲學家蘇科多斯基曾說:“著眼于未來的教育,表達了這樣一種信念:目前的現(xiàn)實不是唯一的現(xiàn)實,因而不能構成教育的唯一要求。著眼未來的教育精神超越了目前的范圍,以共創(chuàng)明天的現(xiàn)實為目標?!?/p>
在當下家庭教育短視、社會教育弱視的情況下,學校教育理應全面擔負起學生價值觀教育的重任。生活即教育,教育即成長。教育的理想性也即教育價值的實現(xiàn)基礎是現(xiàn)實人的現(xiàn)實社會生活。學校德育工作,首先必須立足常規(guī)求創(chuàng)新,注重養(yǎng)成求實效。更要將理想信念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用先進教育理論,引領學校德育工作,融入學生學習成長全過程;用教育之大愛,呵護學生心靈。
教育需要理想與信仰。教育的理想性表現(xiàn)為涵養(yǎng)、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人的精神品質,培育崇高人生信仰以促進人性改善。
理想信念價值觀教育,首先必須立足德育課程,堅守課堂教育主陣地。通過開發(f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校本教材、思想品德課統(tǒng)領學生的多元價值取向;通過語文課進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教育;通過歷史地理課進行國情、國際形勢和民族憂患意識教育。從各個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貫穿和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會同教育入眼、入耳、入腦、入心,走進教材,走進課堂,融入學生學習、生活、成長里。
其次,拓展德育潛課程,浸潤、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于學校文化建設。英國教育家伯恩斯坦認為:“學校傳遞品行、性格與態(tài)度的相關行為與活動,可以稱之為表意性秩序。”表意性秩序的傳遞主要通過儀式化進行。學校的各種潛課程,就是德育的“儀式”,包括學校日常管理中的各種制度與文化建設中所體現(xiàn)的價值取向。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運用生動活潑的形式以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以建設優(yōu)良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yōu)化、美化校園環(huán)境為重點,建設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作為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載體。
再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德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與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緊密結合,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在實踐中相通相融。以實踐和活動為橋梁,廣泛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牢固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應緊密結合中學生的思想實際,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活動為載體,廣泛深入地開展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道德實踐活動。
北京師范大學檀傳寶教授認為德育的現(xiàn)實形態(tài)可以分為直接德育、間接德育和隱性課程意義上的德育三種形態(tài),其意義在于讓教育工作者依據(jù)德育形態(tài)實際,開展有效德育。尤其是隱性課程意義上的德育,讓我們更接近教育的本義: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校園處處有德育。一直致力于生命教育研究的南京師范大學馮建軍教授認為,道德是人的雙重生命和雙重存在方式,必須避免生命與道德的對立和生命教育與道德教育的割裂,以生命教育整合道德教育,將道德教育融入生命教育之中,建構道德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為了生命的意義的教育,喚醒生命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觀,是生命教育的要素。
2015年11月25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表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 ”的理念轉變》的報告,指出教育是全球共同的利益,是人類集體發(fā)展的事業(yè)。報告對教育的定義是這樣的:以人文教育為基礎,尊重生命和人類尊嚴、權利平等、社會正義、文化多樣化、國際團結和為創(chuàng)造可持續(xù)的未來承擔共同責任?!氨匾臑跬邪睢币惨馕吨逃仨毦哂幸环N著眼于未來的精神。
基于當代科技革命和現(xiàn)代化生產的全球本位德育理論,提出了生態(tài)倫理學、科學的人道主義學說和學會關心的教育哲學。教育者應清晰地認識到人的德性發(fā)展規(guī)律,更應認識到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對人的心理素質、價值觀、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等的要求,明確意識到德育目標應體現(xiàn)人、社會、自然和諧發(fā)展的倫理要求,培養(yǎng)具有全球意識和國際責任的世界精神。全球本位德育包含了全人教育、信息素養(yǎng)教育、科學道德精神教育、生態(tài)倫理教育、經濟道德教育、志愿服務精神、品德能力等教育理念。
有學者認為多元文化給人們價值觀念和道德認知帶來沖擊,學校道德教育面臨挑戰(zhàn)。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改進道德教育,要在確立我國核心文化的道德價值取向基礎上,重建國家倫理文化傳統(tǒng),提升我國道德文化自覺,以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為參照,凝練學校德育的核心價值觀,通過學校德育內容與方法的轉型與變革,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判斷與道德選擇能力。
德國現(xiàn)象學家舍勒認為,“愛是傾向或隨傾向而來的行為,此行為試圖將每個事物引入自己特有的價值完美之方向,并在沒有阻礙時完成這一行動”。舍勒的基本命題是:人是愛的存在;愛在人的存在中起著根本性的奠基作用,它是一個人認識世界并做出意志行動的前提。舍勒認為,愛是帶有內在價值指涉的一種意向性行為、自覺實現(xiàn)的行為。真正的愛的秩序與先天的價值秩序對應,真正的愛懷著較高的價值意向參與到對象當中。舍勒從哲學層面,揭示了愛的本質內涵——愛是一種精神意向行為。
斯賓諾莎說過,“理智的愛把理智和感情結合在最為合理的心智狀態(tài)之中”。柏拉圖認為,靈魂是愛的真正載體,愛欲是一種向善的欲望,永遠追求美和善。教育工作者的愛,是長者、智者對年輕人之愛,正如蘇格拉底所說,“教育需要學生具有絕對真理和尋求真理的引路人?!表毘4娲葠壑摹葜?、期待之心。陶行知將有愛的教育稱為“解放的教育”,諾丁斯稱為“關心的教育”。教育工作者的愛,是教師與學生的角色之愛,須常懷敬畏之心。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劉彭芝說過,“教育工作者的愛是長久的諾言”。教育工作者的愛,是人性至善者之愛,教育者的優(yōu)良基因。教育故事,孕育教育智慧,顯露教育理論的力量,彰顯教育之愛。每位教育工作者,潛心從教,潤物無聲,就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