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微微
摘要:帕爾默的文化語言學研究主要關注意象、語言、文化三者的關系,認為意象根植于文化之中。在該理論視閾下,文章以林語堂所譯的《浮生六記》中的文化意象為分析語料,用定性的個案分析方法輔以定量闡釋,剖析該譯本中的意象,通過解讀林先生在翻譯中處理這些意象的文化傳遞的方法與策略,以此探索帕爾默的文化語言學應用于中國典籍意象翻譯的指導意義,讓中國文化走出國門,有效傳播其傳統(tǒng)文化價值。
關鍵詞:文化語言學;意象;文化傳遞;漢語典籍
中圖分類號:H0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4-0003-03
1.引言
近年來,“中國文化走出去”業(yè)已是我國的國際戰(zhàn)略之一。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想要實現(xiàn)真正的走出去,不僅要將現(xiàn)當代文化送出去,更離不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譯介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僅包括科學技藝層面,也涵蓋了倫理價值層面,這兩個層面同時也體現(xiàn)在中國典籍中。因此,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離不開漢語典籍的翻譯研究,而意象又是漢語典籍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成分,它從古代殷周之際的卦畫符號演變而來,承載了重要的中國文化內涵,因此在進行漢語典籍的翻譯研究中繞不開意象的翻譯研究。
關于意象的翻譯研究,國內學者從不同視角、借用不同理論做了大量的研究,或探討具體詩歌意象的翻譯方法[1](P75-79),或從歸化異化的統(tǒng)計分析入手,探究電影意象的翻譯策略[2](P157-158),或探析實用廣告、旅游文本中意象的翻譯研究[3](P169-172)。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譯者形成正確的翻譯原則,采取適當?shù)姆g策略,發(fā)揮意象的實際用途。而關于非詩歌典籍的英譯研究則較為欠缺,從文化語言學視角進行的典籍意象英譯更是微乎其微。因此筆者從美國語言學家加利·帕爾默的文化語言學視角出發(fā),以我國清代學者沈復所著《浮生六記》之譯介研究為例,對漢語典籍中意象的英譯與文化傳遞進行了策略性思考,以此探索帕爾默的文化語言學應用于典籍意象翻譯的指導意義。
2.帕爾默的文化語言學及《浮生六記》中與陳蕓有關的意象
1996年,美國語言學家加利·帕爾默出版了《文化語言學理論構建》這一專著,該理論就其本質而言,是關于意象的理論,其核心概念是意象。他認為“意象是指人們對事物的感知在大腦中形成的表征,這種表征不是直接感知的,而是依靠人們的記憶或聯(lián)想、心理或心理圖像來表達概念或意識,同時這種心理表征可以由任意一個感官和機體感知而產生。”[4](P47)換言之,意象既包括我們腦海中呈現(xiàn)出來的各種圖像,也包括我們通過聽覺、味覺、嗅覺和“動覺(kinesthetic)”以及情感所獲得的經驗。[5](P43)
帕氏理論試圖通過各種相關意象來研究人們是如何使用并理解語言的,并認為“語言是語言符號基于意象的排列,而意象實際上又是由文化決定的。”[4](P3)意象,語言,文化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構成了文化語言學的核心。由此可見,意象與其所根植的文化密切相關,語言是意象和文化的載體。帕爾默指出,“在語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只有在社會文化中構建起來的、約定俗成的、人們互為預設的、共享共知的世界觀意象,才是人們賴以理解話語的可靠參照物。”[4](P6)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同一個意象,其概念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有可能是不同的,這就產生了文化共享意象和文化特有意象,同時也為本文研究林語堂《浮生六記》英譯本的意象翻譯與文化傳遞提供了可能性。
《浮生六記》系清代學者沈復的自傳體小說,書中充滿了豐富的文化意象。林語堂素愛此書,故將其譯成英文。林先生的譯本通過字、詞、句的反復錘煉,將文中意象的“中國味”傳遞給了西方讀者。該書原有六記,不幸后兩部流失,尚存前四記,即《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與《浪游記快》。在沈復筆下,如畫的江南山水園林美景和文化特征、他的內心情感、妻子陳蕓的美得到了詳盡、多角度地描述。沈復筆下妻子清水芙蓉般的嫵媚、于困境中仍不忘追求真善美、知足常樂恬淡自適的天性得到了林語堂的高度贊揚,認為她是“中國文學及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6](P17)借助于這些意象,沈復試圖表達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妻子陳蕓的摯愛,以及對真善美的追求。藉由這些意象,讀者還可以窺探沈復豐富的內心世界,體會到此書的文化蘊味和藝術價值。
3.陳蕓意象的文化傳遞分析
3.1 陳蕓意象的個案分析。
筆者使用WordSmith檢索工具檢索出《浮生六記》與陳蕓有關意象共85例,其中文化共享意象25例,占總數(shù)目的29.4%,文化特有意象60例,所占百分比為70.6%。這些摘錄的意象,于中國讀者而言,很容易理解,而對于目的語讀者-西方人來說,未免有些困難。在林語堂的譯本中,譯者能否兼顧這些意象的語言和文化內涵,使西方讀者不僅讀到了象,更體會到了意,本文將先通過個案分析展示林之意象翻譯。
①原文:
其形削肩長頸,瘦不露骨。[7](P6)
林譯本:
Of a slender figure, she had drooping shoulders and a rather long neck, slim but not to the point of being skinny. [6](P6)
如帕爾默所言,意象植根于文化中,例①中列舉的意象則反應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標準。林語堂在他的《吾國與吾民》中描繪了符合中國古代審美標準的女性:“一個女性體格的全部動律美乃取決于垂柳的柔美的線條,好像她的低垂的雙肩,她的眸子比擬于杏實,眉毛比擬于新月,眼波比擬于秋水,皓齒比擬于石榴子,腰則擬于細柳,指則擬于春筍,而她的纏了的小腳,又比之于弓彎”。[8](P148)蕓的“削肩長頸,瘦不露骨”則形象地描繪出了一幅中國古典美女圖,它符合中國古代的審美標準,而林語堂時代,西方讀者心目中的美女則是健康結實的倒三角體形,“削肩”與“瘦不露骨”這種體形絕不是美女的標準。如若直譯為“figure”,則很難讓西方讀者引發(fā)美的聯(lián)想意義。故而,對于意象“形”的翻譯,林先生采取了擴增的翻譯策略,加入了“slender”(窈窕的)來修飾“figure”,給西方讀者留下了美的印象,并讓目的語讀者意識到中西文化中審美的差異。再看下面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