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下文以初中語文教學為研究視角,針對教育心理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分析討論。期待為進一步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水平,實現(xiàn)“三維一體”教學目標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教育心理學
語文極具創(chuàng)造性,在其中包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其中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就很多,在全面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教育理念下,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有效挖掘語文中的心理教育元素,將教育心理學整合到教學實踐中,從而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學生心理的塑造。
一、挖掘語文中的教育心理學內(nèi)容
新課改指出,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樹立學生本位意識。在課堂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而在學習中遇到了難點問題,自己內(nèi)心當中也會充滿煩惱?;诖?,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實踐中應該仔細認真的觀察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實際上,在初中語文教材當中包含著諸多心理內(nèi)容,可以用來做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從而使得初中語文課堂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平臺,更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平臺。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有效應用教育心理學,教師應該結合新課標的要求,根據(jù)“三維一體”教育教學目標,深入挖掘教材中心理教育元素,結合初中學生的特點,將培養(yǎng)全方位發(fā)展的學生作為出發(fā)點,實現(xiàn)心理教育、語文教學、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培融為一體。
例如,《孫權勸學》一課當中,該課文是以對話形式出現(xiàn)的文言文,篇幅比較小,但是在文中卻呈現(xiàn)出了精煉的特點,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觀,培養(yǎng)學生鍥而不舍的精神,利于學生健康、獨立人格的培養(yǎng)。針對這一課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教學目標定位于學以致用、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在教學中通過引導讓學生仔細的揣摩三個人的對話。在課堂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三人論學”的情境,引導與鼓勵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改編,分組進行角色扮演。在這一過程中,初中生是可以理解教師的用意的,進而使得學生可以深刻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內(nèi)涵,在學習到相關基礎知識的同時,得到知識面的拓展。最后,教師還要對課文中的人物特點以及經(jīng)典語句做出分析,引導學生理解其中包含的內(nèi)涵,進而實現(xiàn)心理教育的有效滲透。
二、精心教學設計,有效滲透教育心理學
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有效滲透教育心理學,不僅要求我們能挖掘出教材當中的心理教育元素,同時要求我們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心的設計,使得語文教學可以與心理教育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同樣獲得心靈深處的深思,形成美好的學習體驗,進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第一,引導學生領悟文學作品的內(nèi)涵,樹立起精神的榜樣。初中生是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的,所以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榜樣的力量始終都是巨大的。這就要求教師講授相關文章的時候,引導學生去體驗與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讓學生的精神受到熏染,強化學生的心理體驗。例如,在針對《蘆花蕩》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要從文中所刻畫的“老頭子”這一任務形象著手,引導學生對“老頭子”的動作、神情、語言等基本特征進行細細的品味。學生通過自身的品味與思考,發(fā)揮合理的想象之后,自然就會對象英雄形成一種敬畏。之后,教師進行一定的點撥,讓學生的情感升華,產(chǎn)生對受苦受難同胞同情,對日本侵略者的蔑視,從而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大無畏的英雄情懷。
第二,有效結合案例,適時開展恰當?shù)男睦硪龑АT诮虒W實踐中,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感悟情感,同時要善于利用教學內(nèi)容中的案例去塑造學生的心理,讓學生的心理受到多方面的引導。如《木蘭詩》這一課文的教學中,由于其描述了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詮釋了花木蘭這位女子的果敢、堅強、善良的道德品質(zhì)。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花木蘭這一案例,將文章的寫作背景作為立足點,對人物的心理變化做出深入性的剖析。還可以組織一些課堂活動,如“我心中的花木蘭”小型演講比賽,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去挖掘花木蘭的心理品質(zhì),進而讓學生在學習花木蘭故事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進而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
第三,為學生營造有利的心理情境。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看,人們的心理是非常容易受到所處氛圍影響的,所以教師在組織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習內(nèi)容為學生營造一定的心里氛圍,進而讓學生的心理受到一定的熏染。例如,針對《皇帝的新裝》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對課文進行挖掘,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引導他們對課文進行改編,然后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去詮釋文章的主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對課文中的各個人物形象產(chǎn)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之下,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刻的反省,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省自己是不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是否具有揭露虛假現(xiàn)象的勇氣等等,在自省與反思的過程中,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進而塑造誠實善良的心理素質(zhì)。
三、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在將教育心理學有效融入到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教學模式下,課堂心理氛圍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教師一定要改變傳統(tǒng)教育教學理念,重視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引導,重新審視師生關系,將學生視作課堂的“主人翁”。就語文課堂來講,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想法,讓學生感覺到課堂是平等的,在平等的基礎之上再去進行有效的心理引導與教育,最終才會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結語
將教育心理學有效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是滿足新課標要求的需要,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需要。希望通過文章的闡述,可以使得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有效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元素,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得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1] 賴曉輝.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8).
作者簡介:張莉(1965.06- ),女,遼寧撫順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