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向艷 蒲偉華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隨著信息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人們都在利用閑余時間進行學習。地鐵上、公交上、飯前飯后的時間都可以獲取大量信息和知識。如何將這些零碎的時間充分利用,進行碎片式學習,這就是所謂的微學習。經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微學習研究目前呈現出“理論探討先行、應用研究起步、研究體系逐步形成”的態(tài)勢。微學習相關理論的研究已經從初期的涵義界定和特征描述階段,逐漸過渡到設計理論、開發(fā)框架等更深入的層面。微學習的實踐應用正在多個教育層次和領域中豐富起來,應用案例的積累和分享是目前關注的重點之一。然而,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微學習的研究體系在內涵和外延上都有待充實和完善,諸如微學習的教學法創(chuàng)新、關鍵技術突破、設計與評價模式、規(guī)模應用與反饋等,都是亟待研究的問題。
微學習界定為:以新媒體為技術支持,通過微內容、微時間、微過程、微媒介、微資源而開展的學習活動。
微內容,是指微學習的知識對象。微學習的內容通常是一個單一的主題,比如一個知識點、一個單詞等,主題簡單明了。同時,微學習的內容遵循模塊化設計的基本要求,微內容相互之間緊密聯系,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微時間,是指一段較短的、完成一次微學習的時間。時間短是微學習的重要特征,有人主張一次微學習的時間應該是5-6分鐘,甚至有人主張1分鐘,又有人主張通常情況下以不超過10分鐘為宜。微過程,是指完成一次微學習的基本過程。微學習的過程結構簡潔,并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多維的實時互動。微媒介,是指微學習所用的小巧媒介。新媒介的發(fā)展使得各種手持學習終端,如手機、掌上電腦等得以普及,從而為微學習的發(fā)展消除了技術上的障礙。微資源,是指微學習所用的容量較小且時間較短的資源。微資源有兩種存在形式,一種直接與微內容合二為一,另一種作為微內容的輔助材料。
微學習技術已經普及于人們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公交車上的白領通過移動設備微學習新技術,等地鐵的創(chuàng)業(yè)者使用移動設備微學習成功案例,飛機上的高層領導微學習管理方法……微學習無處不在。高校中,對于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也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大學生的需求……諸多因素迫使高校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
微學習作為一種新技術可以引入到高校的專業(yè)課教學中。微學習表面上看起來“高大上”,實質上它就是將課程中的重要知識點或者比較難于理解的知識點進行“微分”,然后對每個微小的知識點進行剖析、講解、錄制視頻,最后將視頻上傳于學校的網絡視頻課程平臺中,學生通過手機上網就可以訪問課程資源,從而實現微學習。
微學習的課程內容既可以是理論教學內容,也可以是實踐教學內容。比如,《高等數學》中隱函數求導、多元函數的極值、二重積分的計算等,《電路》中疊加定理、戴維南定理、基爾霍夫定理等,《計算機網絡》中交換機的配置、路由器的配置、VLAN的組建與配置等,《操作系統》中進程的P、V操作、銀行家算法、頁面置換算法等,《數據結構》中有序表的插入操作、串的比較算法、二叉樹的層次遍歷算法等都可以作為微學習的內容。
微學習教學方法的引入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資源,而且是學校展示實力、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途徑。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微學習的引入可以補充課內課時量不足的問題。教師在正常教學活動中帶領學生學習課程相關內容,對于一些實踐操作性的知識或者補充的知識點可以通過微學習來補充與完成。
其二:微學習的引入可以讓學生深刻理解課堂中教師講授的重點與難點內容。對于一些抽象的難于理解的知識,有些同學課堂上不易消化,課后可以通過微學習進一步消化課堂中的重點與難點內容,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
其三:多元的教學設計以及實際生活中或者趣味性案例的引入可以有效避免學生迷戀游戲,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為了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我校的辦學層次,進一步造就明星教師隊伍,微學習教學模式進入高校已經刻不容緩。
微學習的應用已經逐漸廣泛,它的這種獨特模式帶給我們全然一新的感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微學習模式將引領學習的主流導向,也將給我們目前的教育教學模式帶來很大沖擊和啟迪。在我校應用型本科教育創(chuàng)新模式的支持下,各個專業(yè)課程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知識點作為微學習的主要素材,使得重點問題重點研究,重點知識重點學習。進而充分加大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力度,為應用型本科教學模式的新方法,我相信,微學習將在未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