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小議對學生在初中地理課堂上的災害教育

2018-12-26 12:33:26周德強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主要途徑初中地理

周德強

摘 要:自然災害是當今人類面臨的重大難題之一,自然災害給人類造成巨大損失,隨著社會與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災害防治教育尤為重要。因此,研究災害教育對全球防災減災,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等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以“人地關系”為主要教學內容的中學地理課程擔負著災害防治教育的重任,初中地理災害防治教育在提高學生災害意識,增長災害知識,培養(yǎng)防災能力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初中地理;災害教育;重要性和可行性;主要途徑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fā)的國家,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干旱、雪災等災害時有發(fā)生。每次災害的發(fā)生都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損失。災害是人類無法避免而又必須面對的突發(fā)現(xiàn)象,它使人類諸多道德矛盾在瞬間交織爆發(fā),也使得人類的災害倫理研究在不斷發(fā)展前進。進行初中生的災害意識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進行災害教育的重要意義

進行災害地理教育教學是幫助學生科學認識災害,構建和諧人地關系的需要。日本地震之后,有人說這是上天對日本的懲罰,這說明在災害面前人們產生巨大的恐懼,不能做到科學、理性地認識災害。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有些災害像臺風、冰雪災害可以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預報、及時采取措施,把損失降低到最小。即使像地震、火山噴發(fā)、泥石流等這樣的災害,人類目前還沒有辦法預報,但是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對這些災害了解得越來越多,相信預報地震就像預報天氣一樣也不是不可能。所以災害雖然可怕,但是也是可知可防的。因此,人們要重新認識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從自身做起,改變生活習慣,做到綠色生活、低碳生活,為構建和諧、健康的人地關系而努力。

二、實行并且加強災害教育的可行性

1.能幫助學生掌握各種災害的成因機制。實際上,自然災害產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類不合理活動造成的,大氣、土壤、水、植物、動物是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所以,災害教育和地理教學是密切聯(lián)系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全面深入考察自然地理環(huán)境,學會利用地理知識去分析自然災害產生原因,探究客觀自然規(guī)律,掌握正確的防災減災方法,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切實提高學生防災減災能力。

2.能為制定防災減災措施提供依據(jù)。在采取防災減災措施前,我們都必須要認真分析當?shù)刈匀坏乩憝h(huán)境,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解決方案。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是初中地理教學的重要內容,我們在防災減災過程中也會運用到很多地理知識。像在一些地震多發(fā)區(qū)域,由于當?shù)貙嶋H情況不同,防災減災措施也會存在差異,如果是有大量人口聚集的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應積極投資建造抗震建筑,完善地震防護基礎設施建設;如果是人口稀少的偏遠落后地區(qū),可以根據(jù)當?shù)厝松罱涷瀬眍A防地震,盡可能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所以,防災減災措施必須要從地方實際出發(fā),充分考慮到區(qū)域社會經濟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這樣才能采取科學有效的防災減災措施。

三、關于實施災害教育的主要途徑

1.課堂學習。初中地理教材中蘊涵著諸多的自然災害基礎知識。首先,根據(jù)地理課堂教學的內容潛移默化把災害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其次,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結合教學內容和進度,適當進行災害教育活動。比如:學習“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國家”時,舉辦“防震減災”知識競賽活動。并組織學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汶川地震宣傳手冊》;學習“黃土高原”時,開展了“水土流失”手抄報的制作。在高中階段地理必修內容涉及到天文災害、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等自然災害時。要結合有關知識,教給學生每種災害發(fā)生時的自救和互救的方法,避免因束手無策而帶來的生命財產的損失。一些自然災害往往有明顯的前兆,在地理教學中要讓學生盡可能多地知道這些前兆,以便日后當災害發(fā)生時讓他們及早預報和預防,減少災害的損失。

2.課外活動。災害教育只局限于地理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除課堂學習外,還可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結合“國際減災日”、全國“防災減災日”等紀念日,舉行防災減災的知識競賽、災害科普宣傳、主題班會、避難訓練等,通過黑板報、廣播等進行宣傳教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舉行“國際減災日”紀念活動,并進行征文比賽。每學期結合學校的安全教育,組織一到兩次防災演習和逃生演練,如:“火災應急演習”、“地震來了怎么辦?”的防震逃生演練。讓學生親力親為,親身體驗,增強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同時提高學生的自救能力。

3.社會實踐。體驗是災害教育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可結合鄉(xiāng)土地理內容進行災害教育。我市位于廣東東北部,鄰近潮汕沿海地區(qū)。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在夏秋多雨季節(jié)容易發(fā)生山體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還會不時發(fā)生風災、洪澇災害,有不少群眾在山邊建房,存在較大的災害風險。

4.專題報告。邀請國土部門和三防指揮部有關人員、專家到學校作與自然災害有關的專題報告,讓學生學習與自然災害有關的知識,特別是讓他們認識山體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基本特征,掌握防治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基本方法。聽完專題報告后,在專家的指導下,對全校師生進行山體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預防、救援演習。通過他們向家人和群眾進行宣傳,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效果。

災害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地理教師要通過新聞媒體關注發(fā)生過或正在發(fā)生的災害,加強自身災害意識。在教學時,適時穿插有關災害的知識,利用黑板報和媒體錄像等手段,宣傳災害知識和逃生自救的知識,通過演練,加強學生的實踐經驗。使災害意識真正融入到學生意識當中,讓學生學到在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識,建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加強地理素質教育,發(fā)揮地理教育的重要作用,這是我們每一個地理教師的重要責任。

參考文獻:

[1]宋娟.初中地理災害教育初探[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61).

[2]文婧嫻,焦黎,王智群.論初中地理教學中災害意識教育[J].高考,2017(27):213-213.

[3]伍霞.解析初中地理教學中的災害教育[J].讀書文摘,2016(35).

猜你喜歡
主要途徑初中地理
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主要途徑研究
考試周刊(2017年4期)2017-01-19 23:55:46
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主要途徑研究
考試周刊(2017年4期)2017-01-19 23:55:40
對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動”教學內容探析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6:06:02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合作小組創(chuàng)建的有效策略
芻議初中地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試談鄉(xiāng)土地理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6:05
合作學習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8:17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05
高中數(shù)學反思性教學探析
高職學生“中國夢”教育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3期)2016-03-11 10:10:31
康马县| 霍邱县| 德保县| 封丘县| 怀宁县| 澳门| 昭觉县| 子长县| 武陟县| 岑巩县| 英吉沙县| 五常市| 汝南县| 江津市| 措勤县| 永胜县| 洪雅县| 汨罗市| 莱州市| 仙桃市| 迁西县| 兴义市| 兰溪市| 科技| 瓮安县| 都昌县| 鄂尔多斯市| 巴彦淖尔市| 台中县| 渝中区| 曲沃县| 南部县| 子长县| 巨鹿县| 龙岩市| 古丈县| 皋兰县| 兴海县| 电白县| 常熟市| 东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