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利燕
摘 要 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長河里,有許多文化瑰寶,宋詞同唐詩一樣是其中的一顆碩大而璀璨的明珠,她使有宋一代成為我國文化的昌盛之朝。如今每當(dāng)人們吟詠著“虞美人”、“鵲橋仙”、“釵頭鳳”、“念奴嬌”、“雨霖鈴”……這些經(jīng)典的詞曲之時,都會被她們深深地驚艷到,人們在嘆服古人的智慧,感佩古人竟能找到如此美麗的字眼,賦予這些詞牌名耀眼的光芒的同時,又對詞牌里浸潤的美麗而又凄婉的歷史故事而心神向往。
關(guān)鍵詞 詞牌;歷史;故事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1-0191-02
一、念奴嬌:念奴嬌與唐玄宗對念奴的偏愛
詞牌“念奴”來源于唐朝天寶年間的名倡念奴。“念奴”是唐朝天寶年間的一個著名歌妓,傳說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時,念奴常暗中隨行,她才貌雙全,歌聲甜美,“善歌唱……聲出于朝霞之上,雖鐘鼓笙竽,嘈雜而莫能遏”。傳說唐玄宗曾親自作曲填詞,命念奴歌唱,果然“嬌滴滴如夜鶯啼鳴,婉轉(zhuǎn)轉(zhuǎn)似百靈放歌,活潑潑如鴛鴦戲水”。玄宗龍顏大悅,遂將此曲定名為“念奴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流傳千古,首句為“大江東去”,末句為“一樽還酹江月”,故“念奴嬌”又名“大江東去”或“酹江月”;還有“湘月”,“千秋歲”、“杏花天”、“赤壁謠”、“壺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十多個名稱。
唐代元稹曾在《連昌宮詞》詩中描寫了此情此景:“初過寒食一百六,店舍無煙宮樹綠。夜半月高弦索鳴,賀老琵琶定場屋。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郎宿。須臾覓得又連催,特敕街中許燃燭。春嬌滿眼睡紅綃,掠削云寰旋裝束。飛上九天歌一聲,二十五郎吹管逐。”元氏自注:“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每歲樓下關(guān)宴,萬眾喧溢,嚴(yán)安之、韋黃裳輩辟易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明皇遺高力士大呼樓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那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聽否?皆悄然奉語然明?!碧菩诿看无o歲宴會時間一長,賓客就吵鬧,使音樂奏不下去。玄宗叫高力士高呼念奴出來唱歌,大家才安靜下來。據(jù)載,念奴是唐宮伎中一流歌手。歌聲激越清亮,被玄宗譽為“每執(zhí)行當(dāng)席,聲出朝霞之上,25人吹管也蓋不過其歌喉”;元稹稱其“飛上九天歌一曲,二十五郎吹管逐”。
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有“眼色娟人”條:“念奴者,有姿色,善歌唱,未常一日離帝左右。每執(zhí)板,當(dāng)席顧眄。帝謂妃子曰:‘此女妖麗,眼色媚人。每囀聲歌喉,則聲出于朝體之上,雖鐘鼓笙竽嘈雜而莫能遏。官妓中帝之鐘愛也?!苯癜矗耗钆杂凶松?,善歌唱擅名于天寶年間,玄宗的品題“此女妖麗,眼色媚人”,更使之艷名遠(yuǎn)播。念奴的明艷嬌媚,于是成為文人艷稱的題材,形之歌詠,播于樂府。元稹詩中有“春嬌滿眼”之句,據(jù)傳即取義于此。
宋王灼《碧雞漫志》卷五又引《開元天寶遺事》:“念奴每執(zhí)板當(dāng)席,聲出朝霞之上?!?/p>
明湯顯祖《荊釵記·折柳陽關(guān)》有云:“你紅粉樓中一念奴?!?/p>
念奴色藝雙全,自唐代以后其聲名一直流傳于后世。
二、雨霖鈴:雨霖鈴與唐明皇對楊玉環(huán)的思念
詞牌“雨霖鈴”又名“雨淋鈴”“雨淋鈴慢”,原為唐教坊曲名。宋人王灼《碧雞漫志》卷五引《明皇雜錄》及《楊妃外傳》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霖雨彌旬,于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yīng)。上既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時梨園弟子惟張野狐一人,善篳篥,因吹之,遂傳于世?!逼湟饧礊椋菩诒馨驳撋絹y出逃,在馬嵬坡被太子和大臣逼宮,迫于形勢,不得已下令將楊玉環(huán)賜死。在平定叛亂之后,玄宗北還,進斜谷,霖雨連下十?dāng)?shù)天,在霖雨連綿之夜,玄宗車行于蜀中棧道之上,聞見馬鈴和著瀟瀟雨聲,更添寥落與凄慘,思念起楊貴妃,他想自己身為一國之君,連心愛的妃子都保護不了,不覺悲從中來,便制曲一闕,口出“雨淋鈴”三字。后來命教坊“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記恨焉”,并叫伶人張野狐吹奏,此曲遂名為《雨霖鈴》,從此流傳于世。
曲調(diào)自身就具有哀傷的成分。宋代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最為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一句更成為千古名句。
三、釵頭鳳:釵頭鳳與陸游對唐琬的愧悔
詞牌“釵頭鳳”原名“擷芳詞”又名“折紅英”“摘紅英”“惜分釵”等,相傳取自北宋徽宗政和間官苑擷芳園之名。據(jù)宋人楊湜《古今詞話》載“政和間,京都妓之姥曾嫁伶官,常入內(nèi)教舞,傳禁中《擷芳詞》以教其妓……人皆愛其聲,又愛其詞,類唐人所作也。張尚書帥成都,蜀中傳此詞竟唱之?!兵P釵為古代婦女首飾,釵頭作鳳形。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卷中:“釵子,蓋古笄之遺象也……始皇又以金銀作鳳頭,以玳瑁為腳,號日鳳釵?!睋?jù)考證,《釵頭鳳》詞調(diào)是根據(jù)五代無名氏《擷芳詞》改易而成。因《擷芳詞》中原有“都如夢,何曾共,可憐孤似釵頭鳳”之句,故取名“釵頭鳳”。
南宋陸游《釵頭鳳·紅酥手》的創(chuàng)作,有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陸游年輕時娶表妹唐琬為妻,感情深厚,但因陸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分離。多年后的一天,陸游沈園春游,與唐琬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陸游“悵然久之,為賦《釵頭鳳》一詞,題園壁間”。該詞飽含悵惘與悲痛,充滿了對唐琬的愧疚之情,數(shù)百年來感動了無數(shù)讀者,成為宋詞中的經(jīng)典。如前所言《擷芳詞》中原有“都如夢,何曾共,可憐孤似釵頭鳳”之句,才取名“釵頭鳳”。陸游用“釵頭鳳”大約有兩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自與唐氏仳(pǐ)離之后,“可憐孤似釵頭鳳”;二是指仳離之前的往事“都如夢”,倏然而逝,未能白首偕老。自陸游之后,這一詞牌才為文人廣泛采用,有很多古代和現(xiàn)代詩人,都以此曲調(diào)創(chuàng)作了許多著名的詩詞。京劇中的釵頭鳳就國家是描寫其中一位詩人的愛情故事。
四、沁園春:沁園春與竇憲對沁水公主的凌霸
詞牌“沁園春”由東漢的沁水公主園得名。沁園本為漢代沁水公主園林,唐詩人用以代稱公主園,后世泛稱公主的園林為“沁園”。東漢明帝劉莊第五個女兒劉致為沁水公主,在封地沁水縣興建一座園林,史稱沁水公主園,簡稱沁園。大將軍竇憲依仗其妹竇皇后的權(quán)勢,以低價奪取沁園,公主害怕,不敢計較。后來章帝知道此事,要治竇憲罪,竇憲退出沁園,從此不得重用。后人作詩以詠其事,此調(diào)因而得名“沁園春”,亦名“壽星明”。
五、虞美人:虞美人與虞姬對項羽的忠貞
虞美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diào)。虞美人是一種花,夏初盛開,色彩艷麗。據(jù)說取名于項羽寵姬虞美人,相傳虞美人花與美人虞姬有關(guān)。楚漢相爭,西楚霸王兵敗烏江,聽四面楚歌,自知無力回天,難以突出重圍,他不想茍活于世,打算自殺,便勸所愛虞姬另尋生路。虞姬不愿獨活,執(zhí)意追隨,拔劍自刎,香銷玉殞。虞姬血染之地,長出了一種鮮紅的花,后人把這種花稱作“虞美人”。后人欽佩美人虞姬節(jié)烈可嘉,創(chuàng)制詞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為曲名,訴一縷衷腸?!坝菝廊恕币蛞詾槊?,逐漸演化為詞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冰”、“巫山十二峰”等。
六、浣溪沙:浣溪沙與西施的沉魚之貌
詞牌“浣溪沙”又名“浣溪紗”,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diào)?!颁较啞痹~牌典出“西施浣紗”。西施是春秋末越國的浣紗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動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魚兒看見倒影,忘了游水,漸漸沉到河底。歷史上以“沉魚”代稱西施。傳說西施浣紗處在今天浙江紹興的若耶溪,該溪因此又名“浣紗溪”。西施浣紗于溪邊這件事后來被人們改編成詞曲,就以“浣溪沙”為名。
七、賀新郎:賀新郎與蘇軾為秀蘭的解圍
詞牌“賀新郎”事實上,最初名字是叫“賀新涼”。清代《古今詞話》記載了這個詞牌的來歷:“東坡守杭州,湖中宴會,有官妓秀蘭后至,問其故,以結(jié)發(fā)沐浴忽覺困倦對,座客頗恚(huì)恨”。秀蘭受責(zé)怪后,于酒席上摘石榴花獻在座諸賓,未曾想更激怒了賓客。蘇軾為此賦“賀新涼”,即“乳燕飛華屋”也。秀蘭歌之,眾人始息怒而樂。以“賀新郎”為詞牌的詞大多感傷悲憤,和婚宴氣氛不合。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韻。大抵用入聲部韻者較激壯,用上、去聲部韻者較凄郁,貴能各適物宜耳。
八、鵲橋仙:鵲橋仙與牛郎對織女的愛情
關(guān)于“鵲橋仙”這一詞牌名的由來,一說因歐陽修有詞“鵲迎橋路接天津”一句,取為詞名。又有一說,此調(diào)因詠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得名。以上說法都表明了這一詞牌與“鵲橋相會”的神話有關(guān)。古時關(guān)于“鵲橋”的神話,以東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中“織女七夕當(dāng)渡河,使鵲為橋”的記載為最早。至唐時,民間傳說更為普遍,詩人多有吟詠。該調(diào)當(dāng)于此際產(chǎn)生。又名“鵲橋仙令”、“金風(fēng)玉露相逢曲”、“廣寒秋”。
九、踏莎行:踏莎行與寇準(zhǔn)的踏青
踏莎行,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作為詞牌,相傳為北宋寇準(zhǔn)創(chuàng)制。據(jù)說,北宋寇準(zhǔn)在一個暮春之日和友人們?nèi)ソ纪馓で啵鋈幌肫鹛拼娙隧n翃(hóng)“踏莎行草過春溪”之句,于是作了一首新詞名為“踏莎行”。“踏莎行”中的“莎”字,讀suō,指莎草,亦稱“香附子”,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吧弊xshā時多用于人名、地名。
十、菩薩蠻:菩薩蠻與女蠻國的裝扮
詞牌“菩薩蠻”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原是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diào)。據(jù)唐代蘇鶚《杜陽雜編》載:“大中初,女蠻國貢雙龍犀,明霞錦,其國人危髻金冠,纓絡(luò)被體,故謂之‘菩薩蠻。當(dāng)時倡優(yōu),遂歌‘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詞。”唐時俗稱美女為菩薩,女蠻國的人梳有高高發(fā)髻,戴金飾帽子,掛珠玉項圈,故稱之為“菩薩蠻”。意思是說,唐宣宗大中年間,女蠻國派遣使者向大唐進貢,她們身披珠寶,頭戴金冠,梳著高高的發(fā)髻,宛如菩薩一般,當(dāng)時的教坊以此做《菩薩蠻曲》,后來就有了“菩薩蠻”這個詞牌。
十一、水調(diào)歌頭:水調(diào)歌頭與隋煬帝的大運河
詞牌水調(diào)歌頭,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游”等。相傳“水調(diào)歌頭”的詞牌出自隋煬帝之手,隋煬帝在開鑿大運河時,曾制《水調(diào)歌》,唐代發(fā)展為大曲(即大型歌舞曲)。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凡是大曲都由幾個樂章組成,“歌頭”就是開頭一段?!端{(diào)歌》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頭”為中序的第一章。
十二、六丑:六丑與周邦彥的出眾才情
詞牌“六丑”為周邦彥自創(chuàng)。后人覺“六丑”不雅,易名為“個儂”。傳說當(dāng)年名妓李師師為宋徽宗唱了這支曲子,徽宗覺得這首曲詞圓婉好聽,就問:“是誰寫的?”李師師說:“這曲子叫‘六丑,周邦彥寫的新調(diào)?!被兆谡僖娭馨顝r問:“為何取名‘六丑?”周邦彥答道:“因為它沖犯了六個宮調(diào),那都是最好聽的章調(diào),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陽氏有子六人,富才華而貌,故以此取為曲調(diào)的名字?!?/p>
詞或美艷絕倫,或哀婉動人,時吟時誦,能讓人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而詞牌后面的故事又能讓人的情感上得到熏陶,讓人的心靈得以凈化,讓人的精神得以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