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哲 王思明
(南京農業(yè)大學中華農業(yè)文明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95)
東北飲食生活中的醬文化習俗探析※
王 哲 王思明
(南京農業(yè)大學中華農業(yè)文明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95)
醬是一種起源于中國的發(fā)酵類調味品,它以大豆為主要原料經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釀造而成。在東北地區(qū)制醬和食醬有著悠久的歷史,每年都會消耗大量豆醬,為家家必備的調味品。受地域、資源、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在飲食生活中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醬文化,是東北地區(qū)飲食文化中一個重要的品牌。文章從東北地區(qū)醬的起源、制作、食用等方面入手,全面描繪出飲食中的醬文化,并對其成因進行分析。
東北;醬文化;飲食文化
中國制醬、食醬均有著悠久的歷史,并因此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醬文化。對于醬文化的理解可以概括為:“人們在醬的制作與食用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認識能力、行為方法、風俗思想等一切與之相關聯(lián)的事項總和?!盵1]
醬是一種由我國發(fā)明的以大豆為主要原料,經過傳統(tǒng)發(fā)酵工藝,釀制而成的咸味調味品。從起源上看,醬的發(fā)展一共經歷過兩個階段:首先在秦漢以前醬是對“醯”和“醢”的總稱;在西漢之后,醬所代表的含義出現(xiàn)了變化,開始逐漸專門表示以大豆為主要原料經過發(fā)酵制成的醬,也是從這時開始如果沒有特別說明,醬都是指代以大豆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2]
就東北地區(qū)而言,最早的傳統(tǒng)大豆發(fā)酵調味品,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在《新唐書·渤海傳》中記有當時渤海地區(qū)“俗所貴者,……,柵城之豉……”[3],豆豉作為當時東北地區(qū)的農業(yè)名產,說明最晚至唐朝時期,東北人們已經掌握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并把這項技術應用到對大豆的加工中,豆豉被認為是醬譜系中的早期形態(tài)。對于明確記載以大豆為原料制成的醬,是在宋金時期,《三朝北盟會編》中記有,“其飲食,以糜釀酒,以豆為醬,以米為飯,蔥韭之屬,和而食之?!盵4]說明東北地區(qū)豆醬的起源應在不晚于宋金時期。
醬是人類發(fā)酵食品史上一項重要的發(fā)明,在我國,醬的制作和食用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制作原料上看,醬可分為兩類:以豆為主要原料制成的豆醬;以麥為主要原料制成的麥醬。古往今來豆醬一直是中國醬的大宗,較之麥醬其影響更為深遠。從釀造工藝上看,醬又可以分為豆醬、豆豉、面醬、蠶豆醬、辣椒醬、芝麻醬、花生醬、蔬菜制品醬、果醬、蝦醬、魚醬、肉醬等十余種不同類別。
在東北地區(qū)人們食用的醬,以豆醬為大宗,“以豆磨醬,貯之以甕,四時烹飪必不可少”[5],也兼食一些其他種類的蔬菜醬制品、果醬、蝦醬等。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一直保留有在家中手工釀制豆醬的習慣,且至今仍被部分東北民眾所沿襲。
傳統(tǒng)豆醬的種類,依據(jù)工藝的不同,可分為大醬、盤醬和清醬[6]三種。其中傳統(tǒng)大醬的制作方法是,“于冬春之交,制豆成塊,置數(shù)月使發(fā)酵,至三四月間,以咸水漬之,再使發(fā)酵即成?!盵7]盤醬的制作方法是,“將豆入鍋煮熟,磨研極細,再加年前所制之醬引拌之,每斗豆加鹽約半斗,使之發(fā)酵,則醬成矣,名為盤醬或為金黃醬。”[8]東北傳統(tǒng)醬油是“由豆醬中提出”[9],屬豆醬的附屬品。
在東北地區(qū),傳統(tǒng)制作豆醬的工藝,具有鮮明地域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在制醬時間的選擇上,在每年陰歷的臘月開始制醬,因在冷天釀制豆醬,所以整個制醬周期較長,需要6至9個月的時間;其次,是在原料的選擇上,只選用大豆作為唯一的原料,大豆既是制醬原料,亦是制曲原料;再次,在發(fā)酵中制曲的方式上,采用原料全部制曲工藝,以“團曲”法制成長方形塊狀醬曲。
東北地區(qū)人們喜食以大豆制成的醬,其中以食用大醬和盤醬為主,兩種醬在食用上有著不同的方法,在民國《額穆縣志》中記有:“家家以豆為大醬、盤醬,是供一年之用,大醬可蘸食生菜,盤醬則烹五味?!盵10]從記載中可以獲知,大醬的主要食用方法是作為蘸食生制蔬菜的調味料,而盤醬主要是在烹飪中起調和五味之用。
在東北地區(qū)蔬菜和醬而食的飲食習慣由來已久,早在宋金時期,女真人食用蔬菜的方法分為兩種:或鹽漬、或和醬而食。[11]夏季以食用新鮮的蔬菜為主,而在秋冬季節(jié)則以食用腌漬的蔬菜為主。新鮮蔬菜在食用中又分為“生食或者熟食這兩種”[12],生食是指“生菜不加烹煮,僅添加豆醬而食”[13],把蔬菜經水洗凈,去除掉殘留的水分后直接食用。東北地區(qū)方志中就有對這種獨具地方特色飲食習慣的記錄,民國《西豐縣志》中記有:“老香芹,莖扁圓,味傲可和醬生食?!盵14]民國《黑龍江志稿》中記有:“辣椒,本名番椒,莖葉皆綠花,初生微綠,開即變白,所結嫩椒名青椒,熟則鮮紅,性燥可合醬生食,可油炸熟食,烹魚入少許最和味?!盵15]除了生制蔬菜和醬食外,熟制的蔬菜也可和醬而食,如把茄子、土豆等放到鍋中,用水蒸熟后,佐醬而食之。
對于蘸食蔬菜的醬,依據(jù)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可分為生醬和熟醬兩種。這里所指的生醬和熟醬是指對醬的加工方法,生醬即把醬直接和蔬菜食之,熟醬則是指把醬經過烹飪加工后再食之。加工中先在鍋中放入豆油,待油開后,用雞蛋配以醬進行炒制。這樣加工好的熟醬,不但可以作為調味品,同時還可以作為一道菜品,“養(yǎng)雞人家以雞卵炸醬代菜,其為殊佳?!盵16]其中也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不同,添加新鮮的辣椒、各種菌類等食材。在東北地區(qū)把這種對醬的加工方法,稱之為“炸醬”,制作好的醬如果只添加雞蛋,則稱之為雞蛋醬,如果除了雞蛋又另外添加有食材,就在醬前面加上食材的名字,如辣椒醬、蘑菇醬等。經過烹飪炒制后的熟醬,在口感上要好于沒有加工的生醬,增加了視覺的可觀性,更加符合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對于飲食中“色、香、味”俱全以及食物美學的追求。
直到現(xiàn)在東北地區(qū)還依然沿襲著生制蔬菜和醬而食這一飲食習慣,對于所食用蔬菜品種也不斷增加,最為常見的蔬菜品種有黃瓜、蔥、蘿卜、辣椒,以及一些山野菜,如婆婆丁、蕨菜等,還有豆制品類的豆腐、干豆腐。在東北的農村地區(qū),農忙時節(jié)沒有時間做飯,中午時分就在自家的菜園中,采摘一些新鮮的蔬菜,配上一盤自家所釀制的大醬,就可以算作午飯了。
3.2.1 豬肉
對于豬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可以將其用鹽經過腌漬后制作成為咸肉來食用,可以炒制后制作成為菜肴來食用,可以做成湯品來食用,還可以切成碎末狀,用作包餃子的肉餡來食用。其中,最為常見的食用方法是,作為包餃子的餡料以及烹飪制作成菜肴。
豬肉的烹飪過程中,醬的使用主要分為兩種:一是把豬肉切成薄片狀,抑或是細條形,待油在鍋中燒開,將切好的豬肉及各類菜品,配以適量比例的鹽及醬,進行炒制。二是把豬肉用沸水煮熟之后,切成薄薄的片狀,輔以各種調味料如鹽、醬、醬油等來食用。這兩種方法區(qū)別在于,前者是在烹飪的過程中添加醬,而后者是烹飪完成之后,作為菜品的輔助調味料。這兩種方法也是調味品參與烹飪的主要形式。
3.2.2 雞肉
直到近代雞肉在東北地區(qū)人們飲食生活中都沒有占據(jù)很重要的位置,雞、鴨唯年節(jié)或待客始用之,雖不屬日常飲食肉類來源大宗,但也是構成人們飲食生活的一個部分。對于雞肉的烹飪,可以將雞肉先切成小塊狀,然后在鍋中加入油,至油熱后,加入切好的雞肉以及調味料醋、醬,一起翻炒。
3.2.3 魚類
在東北地區(qū)人們對魚的加工中常用到醬,可制作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民國《依蘭縣志》中就記有:“一黃魚干子作法,將魚肉切成寸方尺許之長條,曬干食時加油、醬,鍋悶食之。”在魚烹飪過程中醬的使用,主要起到兩個作用:一是能夠很好地去除魚本身所具有的不受人們喜歡的魚腥味兒;二是可以使烹飪后魚在視覺上更具可觀性,起促進食欲之用。直到現(xiàn)在東北地區(qū)人們在烹飪魚的過程中還習慣以醬為主要的調味品。
東北地區(qū)所處地理區(qū)位較為特殊,一年當中有大部分時間處于冬季,氣候寒冷,使得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無法直接獲得新鮮蔬菜,為延長新鮮蔬菜的保存期限,每年都會制作種類繁多的蔬菜腌漬食品,制作方法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用豆醬為腌漬料;一種是以食鹽為腌漬料。這種以保藏為目的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深受東北地區(qū)人們喜愛。
在制作以豆醬為腌漬料的醬腌菜時,主要選擇的蔬菜品種有:臂藍、角瓜、蘿卜(菜菔)、刀豆、芋、萵苣、黃瓜、薄荷、浦筍、甘露子、芥等等。
臂藍,民國《奉天通志》中記有:“臂藍,在南方謂之芥藍,葉可擘食,故北人謂之批藍,擘藍其根比芥頭稍大,以醬腌之,脆美異常,葉可作菹或作干菜。”
角瓜,民國《盛京通志》中記有:“角瓜,形似窩瓜,……內生筋絲,醬腌蜜漬皆宜,食時以筋攪取出之似屢切者,今俗呼為西葫蘆。”
萊菔,民國《長白匯徵錄》中記有:“萊菔俗名蘿卜,能解面毒,有紅白青紫四色,又有梹榔蘿卜,剖開色似梹榔,根味辛甘,性溫平,初伏下種,秋后掘根,食法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醋,蔬中最有益者?!?/p>
刀豆,民國《璦琿縣志》中記有:“刀豆,本草綱目釋名挾劍豆葉,如豇豆而稍長,花紅子淡紅色,性溫味甘,立夏布種,蔓生結莢近尺許,嫩時煮食醬食密煎皆佳同?!?/p>
芋,民國《寧安縣志》中記有:“芋,俗名芋頭,生食或作醬菜?!?/p>
萵苣,民國《寧安縣志》中記有:“蒿苣,有青赤二色,俗呼生菜,大莖作醬咸菜,寧安最佳?!?/p>
黃瓜,民國《奉天通志》中記有:“黃瓜,種來西域,今為常蔬,本名胡瓜,本草綱目張騫使西域得種故名,……蔓生葉如木芙蓉,五尖而澀,有細白刺如針芒,黃花結實青白二色,有長數(shù)寸者,有長一二尺者,遍體生刺,形細長,黃花,春夏皆種之……用秫楷架之,結瓜細圓而長,秋黃瓜味尤爽脆,曬干醬腌佳?!?/p>
薄荷,民國《遼陽志》中記有:“園圃有之,可代茶,兼醬醃充蔬,嫩葉可茹七八月采以燒醬?!?/p>
浦筍,咸豐《開原縣志》中記有:“出遼河,土人采取,醬為小菜甚佳?!?/p>
甘露子,民國《錦西縣志》中記有:“一名地蠶,又名土蛹,本草綱目李時珍曰苗長近尺,……,開小花,其根聯(lián)珠,狀如老蠶掘根,蒸煮食之,味如百合,可醬漬密藏?!?/p>
芥,光緒《盤山廳鄉(xiāng)土志》中記有:“即芥菘,有兩種,大曰芋芥,馬芥,小曰小芥,醬腌之可茹。”
時至今日,東北地區(qū)部分家庭中,依然保留有手工制作醬菜的習慣,制成的醬菜,也被稱為“口袋咸菜”,主要選用的蔬菜品種有豇豆、茄子、辣椒等。醬菜制作開始前,事先縫制一個紗布袋,用于裝制作醬菜的蔬菜,在制作過程中,可把布袋直接投放入醬缸內,但是這樣做會出現(xiàn)一個弊端,一些味道較為特殊、氣味較重的蔬菜如芹菜,會蓋住醬本身的味道,從而影響整個醬缸中醬的風味。因此,還有一種制作方法,就是把釀制好的醬,單獨盛取一些,放在壇子或其他容器中,用于“口袋咸菜”的制作。
地域特征是影響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東北地區(qū)形成的帶有區(qū)域特色的醬文化,與其所處地理位置的獨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東北位于我國版圖的東北部,冬季寒冷,是全國最早進入到冬季,且持續(xù)時間最長的地區(qū)。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為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形成奠定了基礎。
以東北地區(qū)主要農作物大豆為例,它營養(yǎng)豐富,可為人體提供蛋白質、脂肪、熱量等營養(yǎng)物質,其營養(yǎng)價值并不低于肉類食品,而且,大豆蛋白是一種完全蛋白質,它的營養(yǎng)成分完全可以和動物蛋白相媲美,同其他糧食作物相比較,其所含蛋白質成分亦是最高的,如表1所示。因而,大豆素有“地里長出來的蛋白質”“大地的肉”“植物肉”“田中之肉”等的美稱。
表1 幾種主要糧食作物中蛋白質的含量 (單位:%)
資料來源:王金陵編著《大豆》,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66年5月,第5頁。
飲食文化的形成,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質資源基礎之上。東北地區(qū)栽培大豆歷史悠久,其起源時間大約是在3 000多年前的周代,是我國多個栽培大豆起源地假說之一。且栽培大豆還具有延續(xù)性,一直是農業(yè)生產中的大宗作物。尤其至近代時期,在東北地區(qū)農業(yè)生產中,更是呈現(xiàn)出大豆種植專門化的趨向,大豆種植面積廣,產量豐富,“中國所產大豆約占世界大豆產量的百分之八十,其中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產于滿洲”[17],至民國中期,東北地區(qū)依然是我國大豆的主要產區(qū),其產量占到全國大豆總產量的60%左右。[18]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后,東北地區(qū)大豆產量,占到全國大豆總產量的50%左右。[19]這種種植優(yōu)勢一直延續(xù)至今,到現(xiàn)在東北地區(qū)仍是我國乃至世界大豆的主要產區(qū)。
豐富的產量使得大豆成為人們日常飲食生活中重要的食物來源,東北民眾每年都會攝入大量的大豆制品,因此在東北地區(qū)的飲食生活中形成了對豆類食品攝入量大的特征。豆類制品營養(yǎng)豐富,而且經過加工后的大豆制品,其所含有的營養(yǎng)價值會大大提高,尤其是經過發(fā)酵工藝制成的豆制品,營養(yǎng)價值更高。如表2所列,東北地區(qū)傳統(tǒng)大豆制品,種類多樣。
表2 東北地區(qū)方志中所記大豆加工制品
我國素有“民以食為天”之說,在日常生活中飲食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我國因地域環(huán)境、氣候、政治、經濟等不同,形成有風格、內容各異的飲食文化。東北地區(qū)地處多雪地帶,在飲食生活中對于蛋白質、脂肪、鹽的需求和攝入量都遠高于我國的其他地區(qū)。鹽是維持人體所必需的元素,但是其攝入形式太過單一,當鹽與高蛋白的大豆結合后,制成咸味調味品豆醬,剛好將這些需求巧妙地結合到一起,很好地滿足了人們在生活上對于抵抗嚴寒的需求,又大大豐富了其內容形式,因此醬文化一直是東北地區(qū)重要的飲食文化標簽。
[1]趙榮光.中國醬的起源、品種、工藝與醬文化流變考述[J].飲食文化研究,2004(4):62-71.
[2]黃興宗.科學技術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3]金毓黻,李興盛,呂觀仁,等.渤海國志長編[M].長春:社會科學戰(zhàn)線雜志社,1982.
[4]徐夢華.三朝北盟會編[M].臺灣:大化書局,1979.
[5]盛京通志[M]. 乾隆元年.
[6]寶清縣志(卷7) [M]. 1936年.
[7]義縣志(禮俗卷)[M]. 1931年.
[8]永吉縣志(食貨志卷)[M].1931年.
[9]海城縣鄉(xiāng)土志[M]∥方志物產21.南京:中國農業(yè)遺產研究室藏.
[10]額穆縣志(禮俗卷)[M]. 1939年.
[11]孫進已.女真史[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12]西豐縣志(禮俗卷)[M]. 1938年.
[13][日]野中時雄.滿洲農家之生產與消費[M]. 黃越川,譯.南滿鐵道株式會庶務部調查課,1925.
[14]西豐縣志[M]∥方志物產19.南京:中國農業(yè)遺產研究室藏.
[15]黑龍江志稿[M]∥方志物產7.南京:中國農業(yè)遺產研究室藏.
[16]陳見微.東北民俗資料薈萃[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17]章有義.中國近代農業(yè)史資料(第二輯)[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57.
[18]楊國藩.大豆的栽培與改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4.
[19]蔣慕東.二十世紀中國大豆科技發(fā)展研究[M].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08.
OnJiangCultureandCustomsinNortheasternChina’Diet
WANGZheWANGSiming
(Institu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e Civilizatio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Jiangsu, China)
Jiang, a condiment using soybeans as the main ingredient through fermentation, originated in China. In Northeastern China, Jiang, as a household seasoning,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consumed in large quantities each year. Shaped by local geograph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iang is now a peculiar dietary culture in this area. This paper reviews Jiang culture in Northeaster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rigin, prepara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analyzes its causes.
Northeastern China;Jiang Culture; Diet Culture
江蘇省2015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省助)“東北豆醬傳統(tǒng)制作工藝研究”,項目編號:KYZZ15_0171;2017年度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川菜發(fā)展研究中心項目“明清海上絲綢之路的華茶外銷與茶文化傳播研究”,項目編號:CC17W02。
王哲,女,南京農業(yè)大學中華農業(yè)文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史、農業(yè)史。
王思明,男,南京農業(yè)大學中華農業(yè)文明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科技史、農業(yè)史。
TS971
A
2095-7211(2018)01-0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