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強
摘 要:論述在班級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中應用期望效應,借助尊重、信任、暗示、激勵等手段,發(fā)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變得自信自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期望效應;教學管理;奧秘
一、期望效應的奧秘
1.期望效應的來源
期望效應又稱皮格馬利翁效應,是心理效應的一種,是指外界對某人的看法不論是好是壞正面負面都會對這個人產生影響。最初源自古希臘的一個神話故事: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里的塞浦路斯國王,他愛上了自己雕塑的一個少女像,并且真誠地期望自己的愛能被接受,這種真摯的愛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動了愛神阿芙狄羅忒,就給了雕像以生命,之后兩人結為夫妻。后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羅森塔爾等人進行一系列研究,實驗證明,學生的智力發(fā)展與教師對其關注程度成正比關系。人們通常這樣來形象地說明期望效應:“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p>
2.“期望效應”的啟示
期望效應啟示我們,只要我們用充沛的感情和較高的期望誠心誠意寄希望于學生,那么學生一定會發(fā)生微妙而深刻的變化,將會按教育者的期望去發(fā)展。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是一種信任、鼓勵,它能增強學生的自我價值,使學生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不斷前進、不斷攀登的向上動力,并試圖達到教師的期望。在教育管理中,我們教師要像對待天才一樣地愛學生、期望學生、信任學生、教育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可能成為一個非凡的人,使學生獲得前進的動力。
二、期望效應在班級教學中的應用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交往的過程,在交往的過程中常常涉及情感因素。教師有意通過語言或行為對學生傳遞積極的期望,能激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亦師亦友,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師生產生和諧、融洽、親近密切的情感時,這種情感往往能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tài),從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識,提高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教學策略,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2.善待錯誤,排除學生心理障礙
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教師要正視學生的錯誤,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消除畏懼犯錯的心理。采用激勵性評價,讓錯誤變成學生進步的臺階。如果學生出錯時,教師過多的指責、批評,學生就會產生畏懼心理,不敢犯錯誤,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教師能夠靈活地應用期望效應,相信學生,原諒學生,委婉地指出錯誤,鼓勵他們勇于從錯誤中求進步。課下多與學生交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課堂上有意識地鼓勵學生通過一些簡單的問題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自己。在這種氛圍下,學生身上的潛力就會發(fā)揮出來,學生就會逐漸找到學習的信心,學習行為會向著老師期望的方向發(fā)展,教學過程的“期望效應”逐漸形成。
三、期望效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
作為教育者,不僅以自身力量和品格去教育學生、感化學生,還要對學生充滿信心,寄予厚望,通過暗示、激勵、感染等方法給學生傳遞期望,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和關愛,通過自身的努力向教師期望的方向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健康成長,最終達到教育者所期望的效果。把期望效應運用到班主任工作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1.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
最好的期望莫過于教師對于學生的愛。班主任是班級的家長,班主任要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每一個學生,這種真誠的關愛會使學生產生肯定性傾向。班主任要了解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發(fā)展。公平善待每一位學生,對有突出個性的學生,要信任他們,尊重其人格。不能因為學生有出格的言行舉止而另眼相看,甚至挖苦諷刺,表現(xiàn)出歧視、不尊重。在班主任工作中,要通過言語、態(tài)度、表情等表現(xiàn)出對每個學生的尊重、關懷和喜愛,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老師所期望、關注的學生,就能喚起學生的自尊心、樹立自信心、激發(fā)上進心,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2.正面教育,適當鼓勵,正確地使用表揚和批評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通過教師對自己的態(tài)度和評價來認識自己。教師的態(tài)度、行為,有時會對學生產生誤導作用。因此,班主任應該注意在學生面前的言行。給予學生更多的表揚和鼓勵,使學生建立自信。表揚時,要表揚學生的行動和品行,而不要擴大到他這個人。這樣才能使表揚既有效力,又不養(yǎng)成驕傲自滿的情緒。學生犯了錯誤,批評要及時,注意場合和方式方法。把握尺度,掌握分寸,做到適可而止。不能使學生過分的羞愧和無地自容,更不能侮辱學生的人格。學生從班主任的表揚和批評中感知到來自班主任的期待,他們就會產生一種渴望好好表現(xiàn)自己,讓老師“刮目相看”的欲望。
3.利用集體、班級氛圍進行教育
有效地利用期望效應,要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包括學校領導、任課老師、家長等。我們還要營造一種充滿期望的班級氛圍,振奮人心的標語,招展的旗幟,學生一抬頭就能看到,形成積極的心理暗示,將教師對于整個班級的期望寓于其中。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于他們的期望,在心中漸漸地相信自己的能力,養(yǎng)成自信、勤奮的好品格。
四、及時總結,避免消極的期望效應
期望應該隨著學生的進步而改變,如果學生進步了而期望沒有隨之改變就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對好學生不能期望過高,學生達不到,從而挫傷其積極性;對學困生也不能帶有偏見,對他們形成低期望,這種低期望通過師生互動,使學生意識到自己被視為學困生,因而自暴自棄。越來越差,造成惡性循環(huán)。所以在教學管理中,應該及時總結,隨著學生的進步及時調整教師的期望,避免出現(xiàn)消極的期望效應。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