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眇眇
摘 要:處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孩子大多天性活潑,喜歡在課堂上展示自己,希望引起老師的注意,獲得老師的表揚。因此,這個學段的課堂相對比較活躍。低年級學生雖能積極發(fā)言,可對于傾聽的技巧十分缺乏。闡述如何有意識地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在課堂上善于傾聽的好習慣,讓低年級學生不僅關(guān)注自己,還能傾聽他人。
關(guān)鍵詞:“傾聽”策略;小學語文;低年級;語文教學
低年級學生能否在課堂上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是教師能否高效引導學生進行課堂教學的關(guān)鍵。眾所周知,低年級的學生整體比較偏向好動,坐不住、坐不久的現(xiàn)象如家常便飯。而“傾聽”策略的使用,可以讓教師省去很多維持班級紀律的時間,讓課堂教學得到最高效的保證,從而可以大大提高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的教學效率。與此同時,“傾聽”策略也是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個人修養(yǎng)的一種方式,它指導著學生學會傾聽他人,尊重他人,進而又與自己的思維進行碰撞,“揚其長”而“避己短”,通過傾聽促進、強化自己的表達。下面就具體闡述“傾聽”策略針對的情況和應(yīng)對的方法。
一、“傾聽”策略能夠促進低年級課堂民主
毫不夸張地說,能否高效地吸收掉語文課堂上掌握的內(nèi)容,直接決定了低年級學生語文考核的好壞。課堂上,低年級學生喜歡舉手,回答問題積極主動,但是學生更關(guān)注自己的回答,不傾聽別人的答案,甚至忽略教師的評價。
所以,低年級課堂上總有很多“意外驚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當有的學生站起來朗讀課文或者回答問題時,其他沒被喊到的孩子懶洋洋地做著自己的事。有的學生直接不管不顧,任意妄為,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特別是有學生站起來后沒有立馬回答出問題,其他的學生就會忍不住開始嘲笑他,抑或直接迫不及待,一邊舉著手一邊就把答案報了出來。每個班級都有幾個積極開朗的孩子,他們接受能力強,學習東西快,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哪怕是稍有難度的拓展類問題,也能迅速解答。剛開始時,別的學生還滿臉佩服,但是時間久了,就產(chǎn)生了依賴,認為反正有這些“好學生”呢,自己思考不思考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這與課堂民主的缺失和“傾聽”策略應(yīng)用不到位有直接關(guān)系。試想,如果每個學生都懂得在語文課堂上如何“傾聽”,還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嗎?
二、如何使用“傾聽”策略進行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
針對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長期存在的這些問題,運用“傾聽”策略更容易讓其在根本上改變行為方式。要想應(yīng)用好“傾聽”策略,就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改變以往的教學固態(tài),尤其是教師要發(fā)揮好主導作用,才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1.創(chuàng)設(shè)好“傾聽”策略的課堂情境
“太活躍”是低年級教學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低年級學生自控能力差,而教師如果過多地投入到維持課堂紀律中,勢必會影響課堂進度。因此,創(chuàng)設(shè)“傾聽”為中心的課堂情境尤為重要。那么,該如何創(chuàng)設(shè)以傾聽為中心的課堂呢?首先,教師要對課堂教學有足夠的敏感性,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反應(yīng),并做出相應(yīng)評價。例如,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前,就告知學生要傾聽別人的觀點,當你想表達自己的觀點之前,要先陳述別人的觀點,從中“取長補短”。其次,“傾聽”是一個雙邊的活動,也就是不能只是“你說我聽”,也要營造出“我說你聽”的氛圍。教師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上,不能太急于“趕進度”,而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性,甚至不留時間讓學生“說話”,抑或是只讓學生說很少的話。沒有“說”就沒有“聽”,如果只是教師一味地“說”,學生自然也就不愿意“聽”。因此,使用“傾聽”策略,就要切實地創(chuàng)設(shè)好課堂情境,讓學生盡情地“說”,也讓學生耐心地“聽”。
2.“傾聽”策略和及時鼓勵相結(jié)合
毫無疑問,對“傾聽”策略最好的促進就是鼓勵的強化。在教育心理學上,有時“部分”是大于“整體”的。即在我們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太過籠統(tǒng)的表揚并不能完全適用。例如夸獎一個學生“認真”遠不如夸獎這個學生在“哪方面認真”“如何認真”有效。同樣的,在使用“傾聽”策略時,對學生進行及時鼓勵也要抓住相應(yīng)的“細節(jié)”。例如,在整體躁動的低年級課堂上,有那么一位學生專心致志地聽講。他不僅認真聽老師講課,也認真聽同學們讀書。甚至每當別的同學開始讀書時,他就拿手指著文本,一字一字地對照。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夠做到一邊“傾聽”一邊標記,并在耐心等待這位同學全部讀完以后再一起提出來。無疑,這個學生將“傾聽”策略演繹得淋漓盡致,既做到了“傾聽”,又懂得尊重他人。教師對于這樣的例子自然會樹立其為榜樣,重點表揚,用語言鼓勵,以促使更多的學生效仿。
3.輕松的課堂更容易讓學生“傾聽”
課堂氣氛是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質(zhì)量的體現(xiàn)。鑒于低年級孩子無意注意比較容易出現(xiàn),經(jīng)常出現(xiàn)“走神”“開小差”的情況,使教學效果無法和預期一致。試想,學生連注意力都不能集中,又何談“傾聽”策略?因此,教師在組織語文低年級課堂時,要注意課堂氛圍的輕松與愉悅,讓學生在一個自由的課堂氛圍里,更多地“傾聽”他人,思考自己。同時,運用一些小游戲、角色扮演等,更能吸引低年級學生,讓他們更樂于用耳朵去看一看發(fā)生了什么。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運用“傾聽”策略,更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而反復付諸的實踐,不僅讓他們學會“傾聽”,更學會了做人。
參考文獻:
[1]張淑芬.小學語文低年級有效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6(13).
[2]胡宏浩.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反思[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