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海歌 劉偉光 馮治平 溫則強
廣東省佛岡縣人民醫(yī)院,廣東佛岡 511600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臨床上的常見病,以中老年男性為主要患病人群,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發(fā)生率不斷攀升。在目前的臨床上,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是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標準,但對于一些合并基礎疾病的患者而言,手術風險相對較大[1-3]。本研究以7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和前列腺電切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研究選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15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為研究對象,運用抽簽方法分組,79例/組。對照組年齡53~85歲,平均(68.3±4.2)歲;病程為1個月~10年,平均(5.02±1.12)年。觀察組年齡54~84歲,平均(68.9±4.5)歲;病程為2個月~10年,平均(5.08±1.23)年。兩組患者年齡和病程資料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4-6]:(1)兩組患者由尿頻、夜尿增多、進行性排尿困難等癥狀到我院就診,且經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尿動力學等檢查,均經術后病理確診為良性前列腺增生;(2)兩組患者具備明確的手術指征,且均無手術禁忌癥;(3)兩組患者均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簽署手術同意書,分組方法經過我院醫(yī)學倫理相關部門批準通過。
對照組取膀胱截石位,對患者進行持續(xù)硬膜外麻醉,用5%甘露醇沖洗。兩側葉增生,在膀胱頸1點鐘位置切割直至包膜,沿包膜方向切除尖部、腹側葉、大部分側葉;中葉增生,先切割中葉至膀胱頸,與三角區(qū)保持平行。
觀察組體位與麻醉方式同于對照組,采用腰硬聯(lián)合麻醉,患者取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巾,電視屏監(jiān)視下進電切鏡,進鏡時觀察尿道通暢程度、精阜及尿道括約肌等解剖標志性組織、后尿道長度,前列腺大小、膀胱頸情況、膀胱內情況(有無贅生物及憩室等)、兩側輸尿管開口位置,然后在精阜近端平面作標記性電凝,以中葉增生為主者先從膀胱頸部5~7點開始切除,深達前列腺外科包膜,切割至精阜近端,形成標志溝,然后沿標志溝平面向兩側葉切除。以兩側葉增生為主者從1點或11點開始切除,最后切割精阜周圍。術后留置導尿管,3~5周后拔出,并進行常規(guī)尿道擴張,每周一次,共2~3周。
(1)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膀胱沖洗時間和住院時間,并對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2)統(tǒng)計兩組患者術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主要包括電切綜合征、尿道狹窄、暫時性尿失禁,并對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3)IPSS(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表)評價標準[7-9]:根據(jù)患者回答有關排尿癥狀的7個問題,確定患者術后病情的恢復情況。問卷均由患者自行填寫,每個問題包括0~5分共6個評分段,根據(jù)病癥的嚴重程度選出分值,最終將所有分數(shù)相加即為總分值??傇u分范圍為0~35分,0~7分表示輕度癥狀,8~19分表示中度癥狀,20~35分表重度癥狀。
本研究數(shù)據(jù)納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中,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術后膀胱沖洗時間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及住院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及住院時間比較(±s)
組別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膀胱沖洗時間(d)住院時間(d)觀察組 66.26±8.48 190.23±10.47 1.89±0.33 5.68±1.12對照組 65.59±9.85 325.58±12.26 4.45±0.85 5.96±1.26 t 0.321 52.428 17.533 1.037 P 0.748 0.000 0.000 0.303
觀察組患者術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33%,對照組為20.25%,經統(tǒng)計學分析,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術后,觀察組患者的IP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IPSS評分觀察組 79 5.12±0.58對照組 79 10.25±3.26 t 9.675 P 0.000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見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臨床患病率升高,對廣大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前列腺增生患者患病后會對尿道產生直接壓迫,患者臨床上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尿不盡、排尿等待、小便刺痛等癥狀,影響患者的排尿、腎臟功能[10-13]。手術是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首選,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是治療的金標準,但此種手術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影響治療的安全性。
本研究顯示,與前列腺電切術比較,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更少,術后膀胱沖洗時間更短,術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本結果與相關報道結果相符[14-16]。從本組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的治療優(yōu)勢如下:當離子接觸到組織表面時,組織可產生氣化均勻凝固,快速閉合血管,可減少創(chuàng)面靜脈的開放數(shù)量。并且,術中切割的電凝止血效果確切,可減少患者的術中出血量,保障手術視野開闊,可縮短手術時間。此外,采用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可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預后佳,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治療上,相對于前列腺電切術,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的出血量更少、治療安全性更高,更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