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麗 執(zhí)教 王崧舟 評析
師:送別,自古以來就是人生當中很重要的一個話題。如果把人生比作樂曲或者歌曲,送別就是其中一段不可缺少的旋律。想一想,你在小學的學習中,是否積累了關于送別的古詩呢?
生:《送元二使安西》。
生:《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師: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兩首詩是我們四年級時學的。
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師:可能你記錯了,這首詩不是送別詩,是思鄉(xiāng)詩、思親詩。
生:《賦得古原草送別》。
生:《贈汪倫》。
師:好,接下來請同學來讀讀這幾首詩,注意讀詩要有節(jié)奏、有韻律。
(生讀畢《贈汪倫》)
師:李白只是在說潭水深嗎?
生:表面說潭水深千尺,其實是在說和汪倫的情意深。
(生讀畢《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師:詩中說的“滾滾流動著的涌向天邊的長江水”其實就是什么呢?
生:是對孟浩然的情意。
師:是的,是李白對好友綿綿不絕的情意。你發(fā)現(xiàn)這兩首詩在表達情意的時候有什么共同特點了嗎?
生:都是用水來表達情意之深。
師:如果你細讀古詩,就會發(fā)現(xiàn)古詩中有很多這樣的意象。至于什么叫意象,你可以暫時不理解,有這種感覺就很好。
(生讀畢《送元二使安西》)
師:王維這首詩是送給誰的?
生:元二使安西。(笑聲)
師:聽起來,王維送的好像是個日本人。(笑聲)他送的這個人叫“元二”?!笆埂笔鞘裁匆馑寄??
生:去的意思。
師:去哪里呢?
生:去安西。
師:所以這個題目應該怎么讀呢?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師:很好?!皠窬M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痹诠湃说乃蛣e詩中,常常會提到“酒”,常常會以酒相送,不信你們再來看這一首。
(出示《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生齊讀)
師:你在這首詩里找到酒了嗎?酒藏在哪兒了呢?
生:藏在玉壺中。
(出示《山中送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生個別朗讀)
師:誰知道這首詩王維是送給誰的呢?
生:送給他的王孫。(笑聲)
師:他以為王孫是一個人的名字。是嗎?
生:我覺得是對一個朋友的稱呼。
師:“王孫”指的是青年男子,是個統(tǒng)稱。在這首詩里,詩人沒有明確告訴我們他是誰,我們只知道他的這位朋友是個青年男子。
(評析:好的導入,一在“定調”,王老師說,“送別,自古以來就是人生當中很重要的一個話題。如果把人生比作樂曲或者歌曲,送別就是其中一段不可缺少的旋律”。這是為全課的內容和情感定調。二在“筑基”,無論是有節(jié)奏、有韻律地朗讀送別詩,還是“水”“酒”這些典型的送別意象的激活,都為新課學習構筑了一塊穩(wěn)固的基石。三在“啟智”,當學生發(fā)現(xiàn)兩首送別詩都是用水來表達情意之深時,王老師不失時機地引發(fā)學生產(chǎn)生新的閱讀期待:“古詩中有很多這樣的意象,至于什么叫意象,你可以暫時不理解,有這種感覺就很好?!毙兴斝校顾斨?,好課需要這樣的分寸感。)
師:剛才我們一起回顧了在小學階段學過的或者自己在課外閱讀中積累的關于送別的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詩歌,這首詩歌介于古詩和現(xiàn)代詩之間。因此,它的語言既有古文的韻味,又有現(xiàn)代的色彩。請你們自己先來讀一讀。
(出示《送別》,生自由練習朗讀。師指名讀,生讀錯了“觚”“濁”的讀音,師引導其看圖理解“觚”的字義)
生:“觚”是酒杯的意思。
師:誰知道“濁酒”的“濁”和哪個字是相對的呢?
生:和“清”相對。
師:是的。濁酒和清酒的區(qū)別在于它們制作時使用的食材不同。我還有個問題想問大家,“今宵”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今天晚上、今天夜里”的意思。
師:是所有的夜都叫“宵”嗎?
生:月圓之夜才叫“宵”。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比如元宵節(jié)就是月圓之夜。
師:你們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生:“知交半零落”是什么意思?
師:我們先來看“知交”,誰能從這兩個字的字面上大致判斷出是什么意思?
生:“知交”和“知己”差不多,就是很好的朋友。
師:你為什么這么認為?
生:“知”就是知己,“交”就是交流、交往。
師:兩個知己在一起交往、交流,彼此惺惺相惜,就好比我們學過的《伯牙絕弦》中的鐘子期和俞伯牙,他們就可以稱之為“知交”。至于什么叫“半零落”,我們先不講,一會兒你自己來體會,因為詩歌的意思很多時候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生:“別夢寒”是什么意思?
師:那你知道“別”是什么意思嗎?
生:就是離別、分別吧。
師:是的。我想“夢”的意思不用講,關于“寒”是什么意思,仍然留待你們等會兒再來體會。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把這首詩歌讀正確、讀通順了,請你們再來讀,思考:如果把這首詩歌分為兩部分,你會怎么分呢?
(生朗讀)
生:第一部分從開始到“夕陽山外山”,剩下的是另一部分。
師:同意的請舉手??磥泶蠹叶纪猓l能說說這樣分的理由?
生: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字數(shù)和格式相同。
生:第一段講的是離別之前,第二段講的是離別之后。
師:差不多,有點這個意思,但是還沒說準。想一想:第一段中的長亭、古道、芳草、柳樹,這些都是——
生:這些都是環(huán)境描寫,都在寫作者看到的景物。
師:(板書:環(huán)境)那第二部分呢?
生:講的是作者的心情,觸景生情。
師:(板書:景情)作者在環(huán)境描寫里都寫到了哪些景物呢?請你把它們標出來。(根據(jù)生匯報板書:長亭、古道、芳草、晚風、柳、笛聲、夕陽、山)
師:我們把這些景物集中地放到詩歌當中,你會有什么感受呢?(指名讀)
生:很美。
生:有點凄涼。
師:如果把他們兩個說的意思合并在一起說,你會嗎?
生:凄美。
生:憂愁。
生:不舍。
生:復雜。
生:傷感。
生:孤獨。
(師根據(jù)生的發(fā)言板書)
(評析:同樣是初讀,同樣是感知,這樣的初讀感知卻只能屬于詩歌,尤其屬于古典詩歌。如果初讀的是小說,整體感知通常指向人物印象;如果初讀的是神話,整體感知通常指向故事梗概;如果初讀的是散文,整體感知通常指向行文思路。而古典詩歌,正如王老師所問:“我們把這些景物集中地放到詩歌當中,你會有什么感受呢?”是的,指向情緒基調。這才是詩歌教學在初讀環(huán)節(jié)要著力引導學生感知的內容。體裁不同,讀法各異,好課需要這樣的文體感。)
師:同學們,到此時為止,沒有人給你們講這首詩歌是什么意思,也沒有人一個字一個詞地幫你們分析,可是你們卻能感受到其中(與生合作,看著板書小結)有凄美,有傷感,有作者無盡的憂愁,有一個人的孤獨,也有朋友之間離別的不舍,還有那么多不可言說的復雜情感……這是為什么呢?請你打開手中的資料,自己閱讀4~5分鐘來尋找答案。
閱讀資料一:
什么是詩歌中的意象
古人創(chuàng)作詩歌十分講究含蓄、凝練。詩人往往不是直接抒發(fā)情感,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所寫的景物就是“象”;寄托在景物之上的情感就是“意”。景物被賦予了情感,就被稱作“意象”。詩人的聰明和文采往往就在于他能創(chuàng)造一個或一群新奇的“意象”來含蓄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閱讀資料二:
送別詩歌中常見的意象有哪些長亭——送別之所。
秦漢時期在鄉(xiāng)村大約每十里設一亭,負責給信使提供館舍、給養(yǎng)等服務,后來也成為人們郊游駐足和分別相送之地。特別是經(jīng)過文人的詩詞吟詠,十里長亭逐漸演變成為送別地的代名詞。有一定中國古代詩歌修養(yǎng)的人,只要看到“長亭”“短亭”的意象,眼前便會自然地浮現(xiàn)出在長亭古道、衰柳斜陽的背景下古人設宴餞行的情景。
古道——本義為古舊的道路,后用來強調時光流逝,世間滄桑。
芳草——凄凄離情。
綠遍天涯的萋萋芳草將人們的情思引向遠方,碧草連天,寄托著詩人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也寄托了送別親友時依依惜別的深厚情誼?!拜螺隆迸c“凄凄”同音,因此“萋萋芳草”即為“凄凄離情”。
折柳——送別之意。
因為“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贈,有“挽留”之意。再者柳樹生命力頑強,用它送友意味著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而纖柔細軟的柳絲則象征著情意綿綿,柳枝那搖擺不定的形體,又能夠傳達出親友離別時那種依依不舍之情。
笛聲——懷念友情。
民族樂器竹笛,吹盡了文人的心曲。笛聲在不斷的演繹中被賦予懷念友情、傷時感懷、關塞思鄉(xiāng)等豐富的情感內涵。
(生自學,同桌交流5分鐘,師組織匯報)
生:作者借景抒情。
師:怎么借這些景物就能抒情呢?你能舉例說嗎?
生:長亭在古時候是給信使提供餐飲和住宿的地方,后來人們都到這里來送朋友,久而之久就成了送別的地方。
師:是的。古人每十里設一長亭,每五里設一短亭。因此李白留下了這樣的詩句。
(PPT出示: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生個別朗讀)
師:送了十里又送五里,送了五里再送十里,難舍難分。柳永也留下了這樣的詩句。
(PPT出示: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生個別朗讀)
師:我們發(fā)現(xiàn),長亭不是簡單的地點,它代表了分離,代表了送別。
生:古道是指破舊的道路,用來表示時間流逝。
師:我們在五年級的時候學過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師:看來這也是寫送別的,難舍難分,以至于比作斷腸。
生:綠遍天涯的萋萋芳草將人們的情思引向遠方……因此“萋萋芳草”即為“凄凄離情”。
師:這名同學是照著資料念的。如果能夠用自己的話,說出對“芳草”的理解就更好了。
生:用“萋萋芳草”代表“凄凄離情”,一是因為同音,二是因為芳草處處都有,象征著思念和陪伴的感情一直在朋友身邊,哪怕到了天邊。
師:你們讀過《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嗎?
生:讀過。
師:我小的時候只讀過前四句,題目就叫《草》。
生: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師:如果只讀這幾句,你覺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指的是什么呢?
生:草的生命力特別頑強。
師:那么,如果再讀后四句——
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師:注意啊,這里又出現(xiàn)了“王孫”。還記得“王孫”指什么人嗎?
生:青年男子。
師:加上這幾句,你覺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還是在講草生命力旺盛嗎?
生:是講友誼的生命力特別頑強。
師:讀到這里,我們似乎明白了,像長亭、古道、芳草這樣的字眼,不是我們看到的表面上的意思,古人把自己的情感、情意寄托在這樣的景物上,這些景物就有了一個新名字,叫“意象”。關于這個名詞,你今天知道就可以了。這首詩中恐怕不止這三個意象。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看已有的意象你能否讀好,未知的意象你能否發(fā)現(xiàn)。(指名讀詩)
師:剛才我們明白了長亭、古道、芳草的意思,誰還能接著往下講?
生:笛聲能夠勾起回憶,讓人感到傷感。
師:你能夠在你讀過的詩里找到依據(jù)嗎?
生: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師:這是王之渙的《涼州詞》,沒錯,詩人正是借助笛聲來表達離情。
生:酒也是用來表達離情的。
師:古人常常以酒相送,例如我們剛剛讀過的詩里就有,你們還記得嗎?
生: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生: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生:還有這一首詩歌里的“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師:那你猜猜,古人為什么常常以酒相送呢?
生:“酒”和“久”同音,代表了他們的情意也會長長久久。
生:喝完酒就會忘記一切煩惱,就會變得輕松愉快。(笑聲)
師:你喝過酒嗎?
生:沒有。但是我家里人遇到煩惱的時候就會喝酒,可以說是借酒澆愁。
師: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酒和離別的愁緒是分不開的。
生:是的。
生:人在喝酒之后常會向別人傾訴自己的心聲,常會和朋友一起回憶美好的往事。
師: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酒逢知己千杯少”,假如兩個人是知交、知己,喝多少好像都不嫌多??磥?,詩人賦予“酒”太多的情感。
生:“柳”代表柳樹,“柳”和“留”是諧音,說明詩人想挽留他的朋友。
師:是的,古人講究折柳相送,借此表達挽留的意思。“柳”還有別的意思嗎?
生:柳樹生命力頑強,代表朋友的友誼天長地久。
師:所以《詩經(jīng)》中有“雨雪霏霏、楊柳依依”這樣的說法。除了這些,晚風、夕陽又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生:象征了他們即將離別,夕陽是即將要下山的太陽。
師:隨著太陽的落山,意味著什么來臨?
生:意味著黑夜即將來臨,預示著作者的心情低落、惆悵。
(評析:以詩讀詩,以詩解詩,這樣的教學,才能獲得詩的三昧。古典詩歌的語言,不是邏輯的語言,而是意象的語言。對此,王老師可謂深諳此道。第一步,學生閱讀補充資料,初步認識詩歌意象,這是“扶”;第二步,學生聚焦課文的典型意象,進一步理解詩歌意象的內涵,這是“半扶半放”;第三步,學生掃描詩中的其他意象,鞏固和強化對意象作用的認識,這是“放”。疏密有致,扶放有度,好課需要這樣的節(jié)奏感。)
師:所以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首詩歌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作者都不是隨意寫下的,而是有其用意的,都是用來表達自己的感情的。就像你們剛才體會到的這些(指板書),那么,這首詩本身的文字里有表達這種感情嗎?(讀詩)
生:“別夢寒”的“寒”。這一句的意思就是說詩人很怕和朋友分離,分離后夢到知己會很難過。
師:我記得一開始我就告訴大家,詩歌的意思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你越想講明白它是什么意思,往往就越講不明白。你就來說說這里面哪個字給你帶來了凄美、孤獨和苦悶的感覺呢?
生:寒。
生:還有“笛聲殘”的“殘”。
師:聽起來是笛聲殘,其實是心里的孤單、傷感在蔓延。
生:還有“盡余歡”的“余”。詩人所剩的快樂不多,幾乎就隨著這杯離別的酒干下去了。(掌聲)
師:你們真了不起!同學們(指板書),一開始我們以為這些詞語是在描寫環(huán)境,后來我們借助資料讀懂了,作者還賦予它們離別的情意,此時,這個環(huán)境就又有了一個新名字——意境。(板書:意境)
師:這首詩歌的作者是誰呢?
生:李叔同。
生:弘一法師。
師:真不簡單。說起李叔同,可能大家有點陌生,但是我說一個人你們肯定知道,我們學過他的文章《白鵝》。
生:豐子愷。
師:是的。李叔同是豐子愷的老師(配樂出示圖片、文字,師旁白),是著名的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做過老師、編輯,后來出家為僧,后人尊稱他為“弘一法師”。你們看他的眼神平靜祥和,傳遞出一種人情的溫暖。他為什么要寫這首詩歌,要把它送給誰呢?據(jù)說,李叔同19歲的時候,只身一人從天津來到上海。上海有個城南文社,有一群文人在這里研究詩詞歌賦,李叔同就這樣結識了許幻園。許幻園對李叔同充滿了欣賞,兩個人經(jīng)常對酒當歌,感慨相見恨晚。在當時,還有另外三個人與他們兩個很要好,被稱為“天涯五友”。其中,李叔同和許幻園關系最好。后來,許幻園就請李叔同搬到自己家里來,愿意時時刻刻相知相交。過了一段時間,由于社會的動蕩,許幻園家道沒落,不得已離開家鄉(xiāng)。據(jù)說他走的那天,大雪紛飛,李叔同望著許幻園遠去,站在雪地里很久很久,回到房間含著淚寫下了這首詩歌。后來,李叔同還給這首詩歌配了曲,就有了我們現(xiàn)在聽到的這首歌曲,歌的名字就叫《送別》。為什么李叔同能寫出這樣的送別詩呢?
生:因為他經(jīng)歷了這些,有自己的真實感受,所以才能夠寫出來。
師:是的,他在借文字表達自己的心情,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這就叫“心境”。(板書:心境)假如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和感受,怎么能夠寫出這樣的詩句呢?這首詩問世有近百年的歷史了,這首歌在今天也廣為流傳。這說明什么呢?
生:好的作品、好的文字、好的音樂都會永遠留存下來的。(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歌)
(評析:由意象到意境,再由意境到心境。不同的意象,統(tǒng)一于相同的意境。顯于詩歌外在的意境,折射的卻是作者內在的心境。如孟子所言:“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我們發(fā)現(xiàn),王老師的課堂,一如登山,帶領學生拾級而上,不斷攀升,最終抵達詩的巔峰。步步深入,環(huán)環(huán)遞進,好課需要這樣的層次感。)
師:剛才我們一起走近李叔同,走進了他的《送別》,那么,現(xiàn)代人有沒有送別呢?
(出示汪國真的《送別》:送你的時候/正是深秋/我的心像那秋葉/無奈飄灑一地/只把寂寞掛在枝頭/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多少次想挽留你/終不能夠/因為人世間/難得的是友情/寶貴的是自由)
(生自由讀)
師:在汪國真的這首詩中,有提到“長亭、古道、芳草”嗎?他是怎么表達自己的感情的呢?
生:他是直接抒情,例如“我的心像那秋葉,無奈飄灑一地”,直接告訴人們他對于分離的無奈。
生:還有“只把寂寞掛在枝頭”,“寂寞”也是表達作者內心感受的詞語。
生:“多少次想挽留你,終不能夠”中的“挽留”也是。
師:看來,現(xiàn)代人在表達離別感受的時候不像古人那樣含蓄,比較直接。
生:也不像古人那樣沉重。
師:同樣是離別,為什么現(xiàn)代人不像古人那樣心情傷感、沉重?
生:現(xiàn)在有飛機,想見面的話直接飛過去就行了。
生:現(xiàn)代人都有手機,打個電話就可以聽見對方的聲音。
生:還可以關注朋友圈里朋友發(fā)的動態(tài)。
生:也可以視頻聊天,就和見面是一樣的。
師:是的,現(xiàn)代人今天嘴里道著“再見”,明天就可能真的再見了,而古人分離時拱手說著“后會有期”,卻可能常常是后會無期……茫茫人海,大千世界,我們相識、相知、相伴、相守,恐怕也要相分離。生命可以逝去,時光可以逝去,唯有文字可以永恒。李叔同的文字在近一百年后仍然被人們津津樂道,仍然被人們用來表達離情,我們現(xiàn)代人也不妨在繁忙的生活中,在停不下腳步的時候,拿起筆,用文字記錄下自己生命成長的歷程。再過幾個月,你們就要離開小學,面對人生中第一次與同學、老師的離別。那就用文字記錄你們的心境吧,讓友情繼續(xù),讓美好繼續(xù)……
(評析:拓展汪國真的《送別》,出乎意料之外,入乎情理之中。出乎意料,是因為從課始的回顧鋪墊,到課中的品讀體悟,學生一直沉浸在一種古典情感中。這份古典情感是圓融的、完整的。因此,教學至此完全可以畫上圓滿的句號。入乎情理,是因為好的語文課不會漠視學生的存在。哪個學生沒有經(jīng)歷體驗過屬于他自己的離別情呢?拓展汪國真的《送別》,與其說是為了深化理解“送別”類的詩歌,毋寧說是在詩歌與人生之間做最后一次心靈擺渡。貼近生活,融入當下,好課需要這樣的時代感。)
王老師執(zhí)教的《送別》,從閱讀教學的角度看,堅持學為中心、順學而導,充分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從詩歌教學的角度看,堅持以詩學詩、緣情悟詩,自覺彰顯了文體意識;從課程建設的角度看,堅持兒童視野、文化傳承,建立了詩歌與詩歌、詩歌與詩人、詩歌與學生的內在關聯(lián),著眼于兒童詩意人生的涵養(yǎng),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
詩歌尤其是中國古典詩歌,有著與其他體裁迥然不同的特征?!稖胬嗽娫挕分赋觯骸霸娪袆e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蹦敲?,詩之材是什么呢?是“意象”。詩之趣又是什么呢?是“情感”。古典詩歌的教學,必須兩手抓:一手抓“意象”的觀照,正所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手抓“情感”的體悟,正所謂“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對此,王老師的做法是這樣的。
1.在回顧讀詩經(jīng)驗中滲透“意象”。課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是回顧學生在小學階段讀過的送別詩,這是從題材的角度切入。但是,切入之后聚焦什么呢?王老師的做法,意圖鮮明、胸有成竹。我們看,回顧《贈汪倫》,引導學生觀照“潭水”這一意象;回顧《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引導學生觀照“長江水”這一意象。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兩首詩在意象選擇和運用上的共同特點。最終,讓學生的感覺駐留在“意象”上。
2.通過提供認知背景幫助學生理解“意象”。在學生直覺感受到《送別》的情緒氛圍時,王老師不失時機地為學生提供了理解詩歌“意象”的認知支架:“古人創(chuàng)作詩歌十分講究含蓄、凝練……詩人的聰明和文采往往就在于他能創(chuàng)造一個或一群新奇的‘意象’來含蓄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比绻f,之前學生對“意象”的理解尚停留于感性具象的認識,那么,此時學生通過這一支架的學習,對“意象”的把握已經(jīng)上升到理性抽象的境界。這是學習上的一次躍升。
3.結合課文的具體語境感悟“意象”。如果對“意象”的學習止于抽象認識的話,那么,第一,這樣的認識是不完整的,第二,這樣的學習是非詩性的。所謂“不完整”,指的是只有超越理性抽象思維,上升到理性具象思維,才算真正實現(xiàn)了對意象的全面認識;所謂“非詩性”,指的是對于意象的理解,不能止于概念和邏輯,而是要上升到詩性思維、詩性智慧,在直覺靜觀中了悟意象的內涵。王老師的教學,達成了“完整”和“詩性”。
之所以將《送別》的教學放在六年級,置于小學即將畢業(yè)這一生活語境下,我想,王老師是有其良苦用心的。
學習中國詩詞,最終乃是要成就自己的詩意人生。一代又一代中國詩人,正是以他們的詩意抒寫確證著各自的詩意人生;一首又一首中國詩詞,也正是以它們的精妙意象和博大意境,傳承著生命和宇宙無盡的詩意。
所有的詩歌,最終要回到學生身上;所有的詩意,最終要滋養(yǎng)學生的生命。從過去到今天,從古典到現(xiàn)代,讀詩學詩,終極目標只有一個——為了當下的我們看見并活出人生的詩意。
1.從古典送別詩,到近代送別詩,再到現(xiàn)代送別詩,這是一種文脈的伏延。王老師的教學,只有一節(jié)課,只有一首詩。但是,我們從課的設計來看:一節(jié)課,穿起小學六年所學;一首詩,貫通中國千年文脈。
《送元二使安西》《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賦得古原草送別》《贈汪倫》《芙蓉樓送辛漸》《山中送別》,這是一組古典送別詩,送別人物不同,送別地點不同,送別場景不同,送別心緒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相通的——重情重義;課的主體內容是近代文化巨擘李叔同的《送別》,長亭、古道、芳草、晚風、暮柳、殘笛、夕陽、遠山、濁酒……不同意象的反復疊加,只為抒發(fā)一種人生的信念——重情重義;課上拓展的是現(xiàn)代詩人汪國真的《送別》,雖然融入了現(xiàn)代人的“自由”意識,但身影之帆、目光之河依然抒寫著永恒的價值守望——重情重義。
重情重義,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重情重義,是我們這個民族代代相傳的文脈。所有的送別詩,都是對這一文脈的確證和傳承。
2.從古人的送別情,到作者的送別情,再到兒童的送別情,這是一種文化的喚醒。如果說,意象的解讀,還只是一種讀詩的技術手段,屬于形而下的“器”,那么,情感的體悟,就是一種讀詩的價值導向,屬于形而上的“道”。王老師執(zhí)教的《送別》,道器不二、人詩合一,殊為難得。
我們聽這節(jié)課的起始:“送別,自古以來就是人生當中很重要的一個話題。如果把人生比作樂曲或者歌曲,送別就是其中一段不可缺少的旋律?!薄八蛣e是人生的一段旋律”,這是一種詩意人生的喚醒。
我們聽這節(jié)課的中間:“他在借文字表達自己的心情,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這就叫‘心境’。假如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和感受,怎么能夠寫出這樣的詩句呢?”“沒有心境就沒有詩意”,這是一種詩意人生的濡染。
我們聽這節(jié)課的結束:“再過幾個月,你們就要離開小學,面對人生中第一次與同學、老師的離別。那就用文字記錄你們的心境吧,讓友情繼續(xù),讓美好繼續(xù)……”“用文字記錄離別的心境”,這是一種詩意人生的奠基。
說到底,學以為己。但這個“己”,不是自然意義上的“己”,而是文化意義上的“己”。學生在送別詩的文化語境中,照見了一個重情重義的自己,并將通過自己的文字,抒寫并確證一個重情重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