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為新 凌 珊
中華美學精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之一,它基于中華文化,又通過具體的審美活動傳遞和展示中華文化。一個民族的美學精神往往植根于歷史、作用于現(xiàn)在、輻射于未來,對整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審美品格和民風格調(diào)有著巨大的影響。我們黨和國家對此歷來十分重視。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指出,“我們要結(jié)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①引自張晶《三個“講求”:中華美學精神的精髓》,《文學評論》2016年第3期。2018年夏天,習近平主席在回復北京高校教師的信中也強調(diào)了要“弘揚中華美育精神”。②2018年8月30日新華社稿《習近平:做好美育工作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作為基礎(chǔ)教育中“文道結(jié)合”的首要擔當,語文教學自然責無旁貸。
“儒道互補”是中華文化的最大特點,中華美學精神也主要通過儒家和道家思想得以呈現(xiàn),但不是通過普通哲學思想路徑,更多的是通過審美理想、審美標準和審美情趣得以彰顯。儒家有很多重要的美學觀,比如“里仁為美”(《論語·里仁》),“里”作“鄰里”講,這里為動詞用法,句意為“接近仁的就是美的”??鬃有蕾p音樂,先是聽《韶》,因為旋律優(yōu)美,表達的又是和平的主題,所以孔子說:“盡美矣,又盡善也?!焙髞碛致牎段洹?,雖然節(jié)奏鏗鏘,氣勢恢宏,但作品充滿殺伐之氣,所以孔子說:“盡美矣,未盡善也。”(《論語·八佾》)類似觀念在孔子和他弟子的著述中有非常多的表現(xiàn)。另外,孟子的“充實之謂美”(《孟子·盡心章句下》),老子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老子》第八十一章),還有莊子所謂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知北游》),也都有濃厚的“善為美之本”之底色。
拿儒家的審美標準作為“審美透鏡”去觀照語文教材和教學活動,會得到很多啟發(fā)。比如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蘇教版、浙教版、人教版都曾入選,課文都是經(jīng)過白話文翻譯的,如“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有意思的是,現(xiàn)在的統(tǒng)編教材也選中了這個故事,但卻以原作古文的形式呈現(xiàn):“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兩相對比,發(fā)現(xiàn)其中有容易被忽略的文字——“眾皆棄去”。這句話很重要,起強烈的對比和反襯的作用:出事了,小伙伴們都只顧著逃離,置水缸里的孩子于不顧,只有司馬光留下來相助。這是見義勇為,比沉著冷靜、機智過人等品質(zhì)更重要。早先的白話文中的“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是教材編者想當然和畫蛇添足了,有違于《宋史》編纂的初衷,也是不符合“里仁為美”審美觀的。這里也順便提醒一線教師,在教新教材的時候,切不可憑以前的經(jīng)驗偷懶,照著人教版原來的教案照本宣科。
儒家“里仁為美”思想要弘揚,但也不可拘泥地理解——以為只要和“仁”挨上邊的東西就是美的。其實不然,孔子雖然強調(diào)“仁”,但同時也重視“仁”邊上“美”的元素。如果是人,那么首先品德要好,其次還得有智慧和才情,那樣才是“美”的人。如果是文藝作品,那么動機要善良,內(nèi)容要中正,但文采和藝術(shù)形式之美也不可缺。所以孔子說:“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保ā墩撜Z·雍也》)“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保ā蹲髠鳌は骞迥辍罚┠眠@個標準來看課文,比如《李時珍》(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下冊),文章開頭說“李時珍家世代行醫(yī)。他的父親醫(yī)術(shù)很高,給窮人看病常常不收診費”。李時珍從小立志“要像父親一樣為窮人看病”。這是說他心地善良。但光有這個,李時珍是成不了“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的,所以文章更多地寫他對醫(yī)藥的執(zhí)著研究和后來取得的巨大成就。
還有《青山處處埋忠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講毛岸英在朝鮮犧牲后,毛主席面臨兒子遺體送不送回的艱難選擇。最終的結(jié)果是不要求送回,表現(xiàn)出毛主席大公無私、嚴于律己的人格魅力。但光講這個還不行,否則語文課就成了歷史課、思品課了,還必須抓住毛主席最后簽字的“形式美”——設(shè)想他簽“同意”或者“不用送回”幾個字,那毛主席也只是個普通的領(lǐng)導干部,而課文中簽的是一句詩歌:“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边@一筆非常厲害。第一,凸顯了毛主席不搞特殊化、與民同情的人格魅力。第二,展示了毛澤東的詩人氣質(zhì)和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功底。第三,這句詩不光表達了“不用送回”的信息,還順帶對兒子做出高度評價——將毛岸英和漢代的民族英雄馬援相提并論,作為父親悲喜交加,充滿自豪感,是一種非常貼切、含有審美意義和藝術(shù)張力的表達方式。所以,無論是文章,還是所刻畫的人物,都達到了荀子所謂的“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荀子·勸學》)的標準。
看人重品質(zhì),其次才是外表;觀文重內(nèi)容,其次才是形式。就這一點來講,儒家美學比相同歷史時期的古希臘美學更辯證,更完善,更有現(xiàn)實意義。亞里士多德對美的研究主要著眼于形式,柏拉圖認為美是“理式”或“理念”,雖然他們能把“美”從具體的事物中抽離出來,作為一個獨立的概念進行探討,反映了古希臘的理性思維水平,但和儒家美學相比,就顯得曲高和寡,沒有入世精神和現(xiàn)實主義情懷。
和儒家的審美理想不同,道家推崇以“自然”為核心,以“反觀內(nèi)省”為手段,以頤養(yǎng)生命為目的的美學思想。在道家一派的文藝作品中,我們看到的是追求回歸自然、生命自由和浪漫色彩的超越塵世之美。在道家眾徒看來,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機趣無限,蘊藏著生命和自由之美,足以頤養(yǎng)人的性情,感化人的天性。課文中很多山水詩詞都充滿類似的審美趣味??蠢畎椎摹丢氉赐ど健罚ㄈ私贪嫠哪昙壪聝裕骸氨婙B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敝髦技醋非笕f物與“我”合二為一,把自由推向無限,歌頌心性的自由,和儒家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相比,它更關(guān)注個人的本體性價值。還有課外古詩文閱讀時常入選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边@樣的作品中,無論是作者還是文本中的人物,都有豁達巍峨、高遠超拔的人生追求,他們不為政困、不為利囿、遠離物役,終極目標是人與自然萬物相融合。不諳道家這一美學思想,就很難理解這類詩人為何能如此沉醉于自然風物,其創(chuàng)作特色和作品精髓的把握也就無從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