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云丹
(凱里學院圖書館, 貴州 凱里 556011)
婚姻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幾千年的婚嫁習俗中,婚姻文書是男女在締結或終止婚姻關系的過程中產生的禮儀性、契約性、憑證性的信息記錄,是婚姻締結或終止的重要憑證[1],反映了特定時期特定地域的社會婚姻生活狀況,具有民俗學、社會學、史學、法學等學科的重要史料價值。清水江婚姻文書記載了豐富的清水江少數(shù)民族的婚姻歷史文化信息,為研究清代及民國時期清水江少數(shù)民族的婚姻生活提供素材。學界以清水江婚姻文書為史料展開的涉及清水江婚姻問題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注]相關著作主要有:吳才茂的《清代苗族婦女的婚姻與權利:以清水江文書為中心》,貴州民族出版社2017年版。相關論文主要有:張銀鋒的《“屋山頭”的文化嬗變:對清水江流域一個侗族村落的歷史人類學考察》,《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2011年第4期;向麗的《從文書資料看清水江流域苗族婚俗的演變原因》,《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第2期;王鳳梅的《清水江流域宗族在婚姻關系中的作用:以天柱縣婚書為例》,《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羅云丹的《清代及民國時期天柱、錦屏民間婦女改嫁原因分析:以清水江婚姻文書為中心》,《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2017年第4期。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本文以部分公開出版的清水江文書中的婚姻文書為依據(jù),對清代及民國時期清水江流域的天柱、錦屏民間的婚姻習俗作初步分析,為揭示和還原這一時期清水江的社會生活原貌提供一些參考。
筆者主要以張新民主編的《天柱文書》,張應強、王宗勛主編的《清水江文書》,高聰、譚洪沛主編的《貴州清水江流域明清土司契約文書·九南篇》和《貴州清水江流域明清土司契約文書·亮寨篇》,龍澤江、傅安輝、陳洪波主編的《九寨侗族保甲團練檔案》等文獻為依據(jù),對上述公開出版的清水江文書中的婚姻文書進行梳理,得出清水江婚姻文書的年代分布如表1所示,類型分布如表2所示。
表1 婚姻文書年代統(tǒng)計表
表2 婚姻文書類型統(tǒng)計表
表1顯示清水江婚姻文書較早的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源于錦屏加池寨的一份訴狀,較晚的是1955年源于錦屏魁膽寨的一份清白無事字,期間時間跨度180多年,以清代中后期及民國時期為主。
表2顯示了婚姻是一種復雜的社會行為,反映在清水江婚姻文書中,其類型多樣,主要包括主婚書、離婚書、嫁娶擇吉課單、招媒單、收領字、送字、付字、清白字、悔錯戒約、訴訟、請?zhí)⒍Y簿、對聯(lián)等以婚姻為主線的各種類型,這些各類婚書在天柱、錦屏兩地的書寫程式大體相同。部份婚書雖冠以休書,看似離婚書,實為嫁妻書,筆者將這類婚書歸為再婚婚書。因此,從締結婚姻的主婚書來看,初婚時留下的婚書較少,以再婚婚書更為普遍。再婚意味著一段婚姻的終止,另一段婚姻的開始,再婚通常涉及子女的撫養(yǎng)、經濟賠償、及婚姻的合法性等問題,使得人們更加重視再婚婚書的簽訂,為日后處理糾紛提供證據(jù)。
在清水江文書未被學界大量發(fā)現(xiàn)之前,學界通常以留傳在清水江一帶民間的古歌、古詞、款約、款詞、故事、歌謠、神話,以及碑刻、族譜、家譜等為文本來研究清水江少數(shù)民族的婚姻生活習俗,隨著清水江文書搶救和整理工作的推進,清水江文書陸續(xù)輯錄出版發(fā)行,不僅為學界研究清水江的政治、經濟、歷史和文化等提供了新的史料,也為研究清水江民間的婚姻生活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
孔子在《周禮》中道:“男不自專娶,女不自專嫁,必由父母,須媒妁。”孔子提出父母命婚的禮教原則,乃中國古代婚姻的第一大律條,即父母主婚權[2]。
透過清水江婚姻文書不難發(fā)現(xiàn),主婚權主要以擁有收受財禮的特權為標志,即誰主婚誰就有收受財禮的特權,父母主婚權在清代及民國時期的天柱、錦屏民間已有所演化,呈現(xiàn)出多種情形:第一,初婚、或被休回娘家的婦女再婚,主婚權在娘家,具體有娘家的父親、或兄弟、或伯父、或房族、或娘家直系以外的親戚(如繼父、姑父)等。第二,夫亡、或夫外出多年未歸、或不從夫教、或夫妻家貧、或夫妻不合等情形的婦女再婚,主婚權在婆家,具體有婆家的公公、或婆婆、或前夫、或兄弟、或叔伯、或房族等。第三,主婚權由婆家和娘家二家共同擁有。如婚書1-3所示。
婚書1(來源于天柱高釀優(yōu)洞村),是一則童養(yǎng)婚書,主婚權在娘家父親,契文如下:
立愿書人王有環(huán),系錦屏縣九寨鄉(xiāng)王悶居住,情有一女名翠桃,因母親早逝,無人撫育,而又家境乏困,生活維艱,今該小女跟父謀生至天柱縣高釀鄉(xiāng)攸洞,復因生計窘迫,難以養(yǎng)育延生,乃憑證人等甘愿嫁與攸洞村伍紹全撫養(yǎng),長成許伊長子名宏魁為妻??墒牵壳霸摲驄D雙方當事人雖未成年,經得雙方家長主事人同意,依法已正式成立婚姻事實,同時聘金亦憑證人等依俗納清,自愿出嫁,已往家長不得反復情事,及雙方男女長成,只得相助家道,不得悔婚行為。當有翻悔及意外發(fā)生,愿受法律上之嚴重處分,特立愿書一紙付交男方執(zhí)照,此據(jù)。
立愿書人 王有環(huán)
討筆 龍連登
媒證 龍連升
證人 胡啟文
保長 伍紹謨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古歷二月二十六日立[3]
婚書2(來源于錦屏高炭寨),是一則寡婦再嫁婚書,主婚權在婆家公公,隨娘到新夫家的女兒將來的主婚權在繼父,契文如下:
立婚書字人王承如,今因第二子王先益,于丁巳年娶獲劉氏淑姿為妻,過門無異,迄至王先益物故,不能留其劉氏,茲特自請媒人楊氏昭娥說合,嫁與英杰名下為妻,憑媒三面議定婚禮錢光洋拾元零八角整,一切小費在內,其劉氏淑姿生于己亥年十一月初一子時生,付交龍英杰迎娶過門為妻,以繼宗祧,其婚禮錢一切一概親手領足,娶親人不得短少分文,如有王姓族間人等倘有異議者,自有王承如一面承當,不與娶親人相干。佳偶天成,二家發(fā)達興旺??挚跓o憑,特立婚書付與龍英杰執(zhí)照為據(jù)是實。
外批:其女王代娣隨母同往,送與龍英杰作女撫養(yǎng),現(xiàn)年五歲,日后長大成婚配,任龍姓擇選主嫁,王姓不得異言,所送是實存照。
憑媒證 楊昭娥
再祥人
主婚人親筆 王承如
民國十九年三月初十 立[4]
婚書3(來源于錦屏翁寨村),是一則因夫妻不合的休妻賣妻婚書,主婚權在前夫與娘家,契文如下:
具休妻字人魁膽寨王有清,先年求婚于本寨王宏發(fā)之女為室,將男女二命星士推閱,奈六命不合,沖克太甚,延思日久,不行聘儀,竊思男女成室偕老百年,命既沖克,莫若早休,別尋佳偶,計議已決,只得約房族憑團等向娘家商議退婚,幸得娘家應允,乃系兩兩情甘意愿,并非壓逼等情休妻,文事已傳通地聞知,近有小江甕寨龍炳宗一聞休事果實,憑團等娶此女為室,議定財禮新寶銀七十兩一錢八分整,其財禮與娘家均分,二比自甘愿領足,當請伯父王元魁寫休妻賣字一紙交與甕寨龍炳宗成室執(zhí)照,可賀螽斯衍慶,丕振家聲。自休自賣之后,永無翻悔,倘有房族異論爭端,有我向前理落,不□爾之干系??挚跓o憑,立有休字是售,永遠執(zhí)照為據(jù)。瓜瓞綿綿。
憑團首 王永文 王邦宇 王巖榮 王晩太 王秀坤
房族 王品元
請代筆 王元魁
宣統(tǒng)元年五月初二日 立 售[5]
由上可見,清代及民國時期天柱、錦屏民間婦女婚姻不能自主,基本遵從《大清律》關于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無者,從余親主婚,喪偶婦女要再婚,也不能自主嫁人的規(guī)定[6]。
俗話說“天上無云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婚”,從清水江婚姻文書記載可知,天柱、錦屏民間傳統(tǒng)社會的婚姻一面由父母或長輩包辦的同時,一面求助媒人,人們從擇婚到結婚都要有媒人作引,認為只有通過媒人的婚姻才是符合規(guī)矩的婚姻,如婚書1-3均記載了婚姻必憑媒妁的習俗,其中婚書3所記載的婦女再婚,其媒人是當?shù)氐膱F首,而非普通的媒人。
古代的媒人在婚姻嫁娶中起著牽線搭橋和促成婚姻的作用,如婚書4所示,這是一則招娶字,立字人孫德祿,因胞弟病故,以弟媳不守婦道等理由,作主請親友蔣景亮做媒,四處招人來娶弟媳。
婚書4(來源于天柱甕洞黃巡村),契文如下:
立請招娶人孫德祿,今因胞弟病故,弟媳不守婦道,向斥其非,反敢執(zhí)刀□殺詈罵,是以[合]族商通娘室,請憑親友蔣景亮四方招人求討,若日后有人求討,接過完配之,勿論那人藉滋生事,有我一面承當,不干爾媒證之事,恐口無憑,立請招娶字為據(jù)。
民國十七年四月初九日自請代筆漢銀立[7]
古時的婚姻講的是明媒正娶,若兩姓婚姻不經媒人從中牽線,就會于禮不合,如婚書5所示,雙方由于未經媒證,只好請地方鄉(xiāng)團出面解除婚約。
婚書5(來源于錦屏九寨),契文如下:
立退婚字人陸見元、見保、見發(fā)、見山、見洪等,情因意謀本寨劉榮吉之妹名昭鳳為室,心想接之,又無媒證果憑,難以勉強。我等弟兄自愿請到地方鄉(xiāng)團劉開賢、陸林瑞、劉端和、劉開厚、吳廷虞等入中勸解了息,我等弟兄五人自愿退婚悔休,其女昭鳳任從四門開放另嫁,我陸見元自別門求親為室。中人并無壓逼等情,我等弟兄自愿悅服心甘。日后不得借端翻悔,口說無憑,有地方鄉(xiāng)團立有退婚字為據(jù)[8]。
從婚書1-5可見,清代及民國時期天柱、錦屏民間的婚姻由父母或長輩包辦,主婚權論親疏,父母有主婚的絕對優(yōu)先權,依次按長兄、伯叔、房族、其他的順序,其中尤以男性直系尊親屬有主婚的特權,且婚姻必憑媒妁。
婚姻財禮通常是指“男娶女嫁”的婚姻締結時男方送給女方家的錢和物,財禮的贈送與一般的贈送不同,財禮的贈送往往不是心甘情愿的主動贈與,它以女方收受財禮后要與男方締結婚姻為條件,財禮在婚姻關系中具有特殊的意義。
一是男女婚姻關系確立的重要標志?;橐鲐敹Y自古以來就是訂立婚約的重要信物,在民間只要依俗行了聘禮,表示男女的婚姻關系得到房族、親戚和社會的承認,標志著男女婚姻關系確立,認為婚姻合乎禮法。
二是給嫁女一方家庭適當?shù)慕洕a償和精神的慰藉。清水江流域是以農耕為主的社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清代至民國時期天柱、錦屏民間婚姻已演變成男娶女嫁的父系社會,男女締結婚姻后,女方要跟男方家庭一起生活,這樣男方家庭便可從嫁女一方家庭獲得勞動力、嫁妝及其他方面的權利,如此,婚姻財禮可以作為給嫁女一方家庭一些經濟上的補償和精神的慰藉。
三是制約男女雙方不得輕言解除婚約。以資財為證,許白首不離。財禮含有不許悔婚之意,財禮的付出與收受在雙方之間訂立了一份無形的契約,以約束雙方不得輕言解除婚約。
從婚姻文書看,財禮作為婚姻六禮之一,在天柱、錦屏民間已演變成婚姻習俗,是婚姻禮俗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如婚書1-3所示。
依禮而言,婚姻一旦議定,從擇婚到結婚過程中的諸多環(huán)節(jié)都免不了有米、酒、肉、糖等之類的禮品往來,但從婚姻文書記載的情況看,婚姻財禮的種類以錢幣為主,幾乎沒有關于米、酒、肉、糖、衣物等禮品種類的記載,或許是因為這些禮品的贈送較零散、價格相對低廉而不被加以記錄。
盡管以財禮作為保障,牽制男女雙方不得輕易離婚,然而,父母包辦制下的婚姻,造下不少夫妻感情不合,或抗婚、或逃婚。男女悔婚常常引起雙方家庭的經濟糾紛,從婚姻文書看,男女悔婚離異的,最終往往又以財禮錢的賠償?shù)靡越鉀Q,使得財禮成為解決男女婚姻沖突的重要砝碼,如婚書6所示。
婚書6(來源于天柱高釀邦寨村),契文如下:
立悔婚清白休書字人圭大村龍九長,情因于丁卯年娶得邦寨吳用行之次女吳氏蘭汝為妻,歷來無異,突于前歲癸酉年閏五月,諒是夫妻六根不合,頓起反目,冰炭難伙,雖然經官判斷之后,又復爭訟不休,茲蒙本區(qū)父老龍必祿、龍元舉、龍沛發(fā)等不忍兩下互相爭訟,極力從中排解,以免兩家訴訟,兩下亦屬心甘意愿,并無壓逼等情,所有吳氏贖身之費光洋伍十六元,娘家一概憑中人兌清,不得短少。自今以后,而吳氏蘭汝任憑娘家四方擇配,我龍九長父子并我龍姓房族各色人等,永不得與吳姓娘家另生枝節(jié)、復有異議,亦永不得聽信旁人刁唆,向所娶之人生事需索,倘有此情,既有勸解人證一擔承認,不關娘家與娶人之事,并任憑完事父老攻罰,以儆分外將來多事??挚跓o憑,有悔婚清白休書為據(jù)付與娘家執(zhí)照。
憑勸解中證父老房族 龍必祿、龍元舉、龍沛發(fā)
父龍金發(fā)筆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古歷二月二十八日立[9]
清水江婚姻文書包括了一定數(shù)量的嫁娶擇吉課單,說明男女經過媒人說合,雙方家長同意后,男方家還得討到女方的生辰八字,請算命先生根據(jù)男女二人的生辰八字來推算何時適宜嫁娶,何時忌諱嫁娶,選擇婚期以行大婚之禮。從嫁娶擇吉課單看,婚期的擇定,主要以女方的生辰八字為主,擇婚期包括“擇年、擇月、擇日、擇時”及“擇方位”等,如婚書7-8所示。
婚書7(來源于天柱高釀地良村),契文如下:
合巹吉課
乾造生于甲子年二月吉日亥時慶生,忌未年不娶
坤升生于癸酉年二月十八日戌時慶生,忌午年不嫁
女命今在十六歲,合得
九天半開可取,正七月大利,六十二月小利,一避和公煞忌亥卯未?,永世空忌十四,赤松子忌二十五,三娘煞忌二十七,天表日忌辛丑,天狗日忌卯,……,雷霆白虎戊辰甲辰丁丑癸丑丙戌壬戌乙未,以諸煞列清查過無干。
擇取
光緒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丑時入宅坐東向西……
人財兩發(fā)
王道沛筆錄[10]
婚書8(來源于錦屏加池寨),契文如下:
乾造 年 壬午 木,月 癸卯 金,日 丙午 水,時 壬辰 水
坤造 年 已卯,月 癸酉,日 丙戌,時 癸已
喜課 年辛丑大利,月已亥、日辛卯,木局,時甲午 貴人進神
細查乾坤二造,五行俱宜木火,忌金水,但嫁娶以女命為主,坤造大利在正月,小利在六月,十月中平,余月不利。今取
十月初三癸未日卯時,安新人床,要全福干凈之人為佳,取十一辛卯日卯時,花轎與二位黑臉將軍出行,余者先后不論,午時,新人從東西方出轎入室,既入室,亦宜坐西向東,二十庚子日,新人回門,二十七丁未日新人轉轎,大吉。
恭賀
夫婦齊眉 富貴雙全[11]
由上可見,在人們心理,婚姻乃人生大事,馬虎不得,結婚要擇日,擇日一定要“擇吉避兇”,惟恐在婚姻這一人生大事、宗族大事上出現(xiàn)差錯而影響到兩個家族各個方面的長久和發(fā)達。“討八字”、擇婚期習俗,反映出神權迷信在婚姻中的影響,折射出人們對美滿婚姻的期望。
婚姻是構成家庭、產生家族的基礎,古往今來,婚姻在整個社會生活中被認為是“人丁興旺、子孫延綿”的象征,清水江婚姻文書中多處有關于婚姻生育方面的記載,如婚書2、3、9、10所示。
婚書2,直言男女婚姻之目的就是“以繼宗祧”,而且隨母親改嫁的女孩則送給繼父為女兒撫養(yǎng)長大,其未來婚配皆由繼父主持,與其生父家族無關。
婚書3,該婚書雖然是一則休妻嫁妻婚書,但婚書中的“螽斯衍慶”“瓜瓞綿綿”“丕振家聲”等措詞,均有希望新婚夫婦多子多孫、子孫延綿、振興家業(yè)、顯貴發(fā)達等意義?;闀蓄愃频挠迷~還有“百子千孫”“螽斯振振”“人財兩發(fā)”“蘭桂騰芳”“富貴雙全”等。
婚書9(來源于天柱高釀甘洞村),契文如下:
立休退妾字人錦屏茅坪上碼頭龍耀寶,情因先年娶得龍氏妖弟為妾,無嗣后再娶王氏,素與龍氏不睦,終日吵鬧,誠恐釀成命件后悔不及,自甘將龍氏休退轉娘家,胞弟龍貴森亦愿承領,或養(yǎng)老或再醮概不與我相干,此系甘心允退,并無壓逼等情,倘有我房族奸人藉端茲事,有我一面承當,不干承領人之事,恐人心不古,憑局書立休退字一紙付給龍氏為據(jù)。
親筆
憑局 錦屏縣政府茅坪□□局
民國十九年古二月初五日立[12]
該婚書載明,丈夫因妾未能生育后再娶,又以兩妾不睦為由,將未能生育的妾室休出退回娘室,說明生育與否決定了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婚書10(來源于錦屏岑梧寨),契文如下:
立□存承字人陸宗成名下,情因有次兄宗文因本年正月亡故,□有次嫂龍氏無人主持,以蒙眾族等商勸,爾現(xiàn)未受室之期,將次嫂與爾許配百年偕老,千秋好合,以后次兄宗文名下之股家業(yè)俱爾名下承受,以后祖宗默佑,爾名所有弄璋之期多寡,愿將一半頂替次兄宗枝,而后不得翻悔異言,恐口無憑,立有□存承字為據(jù)。
憑中 親 姜違彬 潘明芳
族 陸相祥 相炘 相懷 勝全
民國甲子年四月十八日 代書潘明安筆 立[13]
這是一則轉房婚書,兄亡,嫂轉房嫁給弟,同時二人愿意將婚后所生孩子的一半分給亡兄宗枝,以繼承亡兄的香火。這則婚書說明,在轉房婚制中,婚姻禮俗中的主婚人、媒人、財禮等均被忽略,這種婚姻既節(jié)約婚姻成本,又使得家族的財產、子女、勞動力等都不致外流,可以說是一種家族財產繼承的變異形式。
此外,大量的繼嗣文書也載明,倘若夫婦倆只生育女孩或未能生育,那么夫婦倆一般是過繼血親兄弟的兒子或同宗族的堂兄弟的兒子來為自己養(yǎng)老送終和繼承家庭財產,而不讓家族財產外流。
從清水江婚姻文書關于婚姻生育的記載來看,清代及民國時期天柱、錦屏民間有著“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子嗣觀念及只有男性子嗣才能繼承家族財產和香火的繼承觀念,使得婚后能否生育往往成為一個家族的重大事件,關乎一個家族的傳承與發(fā)展,因此,生育成為男女婚姻的重要期盼,人們希望自己婚后能生孩子,尤其是生男孩。
夫妻以“白頭偕老”為最高境界而不得輕言解除,然而從婚姻文書中的離婚書、清白字、悔錯戒約、訴訟等婚姻糾紛文書看,諸多因素干擾著人們的婚姻生活,出現(xiàn)婚姻危機,有的夫妻矛盾甚至上升到兩姓家族的矛盾糾紛。在清代及民國時期天柱、錦屏鄉(xiāng)村社會,房族、父老及地方鄉(xiāng)團等擔負著調解和處理婚姻糾紛的重要職責,當男女婚姻出現(xiàn)沖突和危機,通常首先請房族、或父老、或地方鄉(xiāng)團等出面進行調解,以息事寧人,如婚書11所示。
婚書11(來源于天柱高釀優(yōu)洞村),契文如下:
立慮約人羅喬蘭,情因劉天順請媒求到羅聰伍之女結配長男劉嚴山為妻,于乾隆五十九年迎接過門,自向之后,未到夫主之家,不受夫教,無多端,方經劉姓請鄉(xiāng)保講清,從今過后,再不□悟,若有寸心尋絕路短,不累夫家之事,二比不得異言,若有異言,照慮約送官稟究。
憑有 羅宗巖
保長 □□富
親 羅有鳳
嘉慶六年[14]
當調解無效而離婚的,須在房族、或父老、或地方鄉(xiāng)團等的見證下,由男方出具休書、或悔退字、或主嫁婚書等相關文契,在契中寫明離異緣由、解勸人、婦女未來去向、經濟賠償、未成年子女的撫養(yǎng)及其歸屬、雙方家族各自責任等。從清水江婚姻文書看,清代及民國時期天柱、錦屏民間絕大多數(shù)的離婚事端是經過房族、或父老、或地方鄉(xiāng)團等的調解和認可的,如婚書3、5、6所示。
婚書3,宣統(tǒng)元年,錦屏魁膽寨王有清休妻嫁妻事,王有清以男女六命不合為由,請房族及鄉(xiāng)團出面向娘室商議退婚休妻,同時請鄉(xiāng)團團首王永文等為媒證,嫁賣其妻。
婚書5,錦屏九寨的陸見元等,欲娶本寨劉昭鳳為室,因無媒證不合婚姻禮俗,故請地方鄉(xiāng)團劉開賢等從中勸解,自愿退婚。
婚書6,民國二十四年,天柱高釀邦洞村龍九長與吳蘭汝的離婚案,雖經官判,仍爭訟不休,復運用民間的方式請本區(qū)父老龍必祿等從中調解和裁決,其婚姻糾紛才最終得以徹底解決。
由上可知,清代及民國時期,房族、父老、地方鄉(xiāng)團等活躍在天柱、錦屏的鄉(xiāng)村基層社會,扮演著調解和處理民間婚姻糾紛的重要角色,在調解婚姻關系、處理婚姻糾紛和維護鄉(xiāng)村社會秩序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然從婚姻訴訟文書看,一些重大的婚姻糾紛案件,如強奸、命案、拐賣等族內或鄉(xiāng)團基層組織無法裁決的,由政府法律裁決。
綜上所述,清水江婚姻文書承載了豐富的信息,為人們了解和認識特定時期特定區(qū)域的婚姻文化內涵提供了重要的佐證。清代及民國時期天柱、錦屏民間的傳統(tǒng)婚俗,體現(xiàn)了當?shù)氐纳罘绞胶突橐鑫幕?,反映出那個歷史時期清水江流域天柱、錦屏的婚姻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當?shù)氐幕橐龆Y俗已然受漢族婚姻文化的影響。隨著清王朝的“開辟苗疆”及清水江木商經濟的日益繁榮,軍隊、官員、商人等的相繼涌入,各種思想和文化的相互融合,當?shù)鼗橐龆Y俗受漢族婚姻文化的影響,大體遵循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的婚姻“六禮”程序?;橐黾奕⑼耆悦耖g方式確立,缺乏國家在場的干預,認為只要依俗納了聘,行了親迎禮的男女就算正式合法夫妻。
第二,婚姻形式多樣,且較為自由?;橐鲇衅溉⒒?、童養(yǎng)婚、轉房婚等形式,以聘娶婚為主,多為一夫一妻制,少數(shù)納妾。男可再娶,女可再嫁。
第三,婦女地位低下,缺乏婚姻自主權。受封建婚姻禮制的束縛,婦女多不具備婚姻自主的權力,男性直系尊親屬有主婚的特權,婚后婦女在男方家庭居住,體現(xiàn)了男權思想的存在。
第四,宗祧制度左右人們的生育觀念。在宗祧制度的禁錮下,子嗣傳承觀念根深蒂固,只有兒子才有資格進宗祠祭祀祖先,家庭財產只能由兒子繼承,以免家族財產外流他族,如此,重男輕女思想嚴重。
第五,宗族力量、地方組織、國家法律共同運用于婚姻矛盾的消解。天柱、錦屏縣是以侗族、苗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聚族結寨而居,以族姓為單元進行活動,族長、父老等擔負著調節(jié)和處理婚姻矛盾糾紛、維護基層社會秩序的重要職責。明清以來,中國王朝通過在鄉(xiāng)村社會任命鄉(xiāng)團組織管理鄉(xiāng)村社會,行使征收賦稅、保鄉(xiāng)衛(wèi)村、處理糾紛等職責,國家權力通過地方組織滲入鄉(xiāng)村基層干預婚姻生活[15]。同時,大量的訴訟案件說明人們對國家法律的敬畏和依賴,復雜的婚姻矛盾運用國家法律得以解決。綜觀之,宗族力量、地方組織、國家法律多元運用于婚姻矛盾的消解。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遷,現(xiàn)在天柱、錦屏民間的婚姻在大體承襲傳統(tǒng)婚姻六禮習俗的同時,更多的是在傳承中發(fā)生了改變。如今人們自由戀愛,自主婚姻,即使是通過媒人介紹的男女也要相互喜歡才能步入婚姻;傳統(tǒng)的民間確立婚姻行為已被國家的婚姻登記制度所取代,法律成為調節(jié)婚姻關系的主要手段;人們的生育觀念亦有所改變,重男輕女思想已淡出。